从民主的缺失到民主的传播--苏共在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中的错误与教训_斯大林论文

从民主的缺失到民主的传播--苏共在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中的错误与教训_斯大林论文

从民主的缺失到民主的泛滥——苏共在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上的失误、教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主论文,缺失论文,教训论文,党内民主论文,苏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苏共倒台、苏联解体后,许多学者认为,不是戈尔巴乔夫的民主改革,而是缺少党内 民主和社会民主的、僵化的斯大林模式,葬送了苏联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戈氏只是充当 了“送葬人”的角色。我认为,这种观点值得研究商榷。应该看到,在苏共党内民主问 题上,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缺少民主的党政体制,对苏联解体是负有一定责任的。但是, 苏联的解体,把板子全部打在斯大林体制的屁股上,没有看到戈氏改革掏空了苏联大厦 的墙脚,有欠公允。

一、斯大林体制与苏共党内民主和苏联社会民主的缺失

斯大林体制是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其主要特征有 :党政不分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无所不包的计划经济体制;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和 全盘集体化。斯大林模式导致苏共党内和苏联社会严重缺乏民主,普通百姓远离权力中 心。党领导一切变成了党包揽一切,党的一元化领导变成了一个人说了算。社会缺乏民 主,更重要的是党内也缺乏民主。比如,在苏联的很长时间内,斯大林一人独揽党政军 大权。一切重大问题都由斯大林拍板决定;斯大林还把本来直接对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负 责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划归党的中央委员会领导,从而使党内监督失去力量和作用; 在苏共内部,主要领导人都实行终身制,或指定接班人;党的干部选举制让位于党的干 部任命制;在党内生活上,以阶级斗争代替自由争论。这就使苏共党内民主遭到严重破 坏,党的政治局甚至是党的总书记一人成了党的权力来源,而党的权力的真正来源—— 广大党员通过选举授权的党的各级苏维埃代表大会则形同虚设。

缺少党内民主制约的一些苏共党员干部,严重脱离群众,对上司阿谀逢迎,溜须拍马 ,对下级则趾高气扬,视若草芥。由于失去群众监督,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特权思想严重 ,生活腐化堕落。人民群众对此敢怒而不敢言。社会主义民主和党内民主在这里成了廉 价的宣传和花哨的装饰。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常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领导者听不见 也不愿听来自基层党员和社会底层人民的呼声。提出批评者则往往被视为“阶级敌人” ,并被投入监牢。没有民主的政党,必将越来越没有生机和活力,一切因循守旧、僵化 等死;而没有民主的社会,矛盾必将越积越多,怨恨越压越深,表面似湖面风平浪静, 内部若地火奔涌欲吐。一有突发事件,社会将会如火山一样爆发。

应当看到,斯大林体制的形成与当时周边的险恶环境有关。列宁领导的苏共建立了第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对此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他们采用军事进攻、舆论诬蔑、经济封锁等各种手段 向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疯狂进攻。在这样的险恶环境中,社会主义国家必然要有铁的纪 律和高度集中的国家政权才能战胜敌人,保存自己。因而高度集权而缺少民主的斯大林 体制在当时以至稍后一些的年代里,有存在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但是,苏共领导人在和 平环境中,仍然不能及时调整政策,而是把高度集权、高度统一的战时体制,这一保卫 新政权、保卫人民的暂时的行政手段,当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目的。斯大林以后 的苏共领导人不能或不愿把党的权力归还给广大普通党员和人民群众。时间一长,这种 高度集权而又没有民主基础的体制不再适应社会的需要,并带来了种种弊端。正如列宁 所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如果说斯大林体制的建立同当时的历史条件, 以及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关,这些因素妨碍着斯大林在世时对这一体制的弊端进 行清醒的认识并加以改革的话,那么在斯大林去世后,这些因素均不再存在,对这个没 有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的体制进行科学分析并加以改革,以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民主和 党内民主,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已经具备了条件。遗憾 的是,西方的“冷战”使斯大林的继任者都神经过敏,他们害怕实行党内民主和社会民 主会使敌人乘机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由于自身素质问题,他们或是没有注意到这个关键 性问题,或是认识到了而不想放弃手中的权力,总之,苏联领导人都未能采取有效措施 来解决这一问题。这就使苏联的矛盾越积越多,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也越来越重。但是, 在戈尔巴乔夫推行“新思维”之前,斯大林体制并没有病入膏肓,走到不可医治的地步 。如果那时的苏联及时采取正确的补救策略和方法,仍然可以逐步化解矛盾,消除弊端 ,重新走上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因为社会主义毕竟是历史大河中不可阻挡 的潮流与方向。但是,急功近利的戈尔巴乔夫却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

二、戈尔巴乔夫与苏共党内民主和苏联社会民主的泛滥

应当说,戈尔巴乔夫推行改革,有其历史必然性。戈氏清楚地看到斯大林体制经过几 十年的运行,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并认识到造成弊端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民主——党 内没有民主,社会也没有民主。因而,他提出:“民主化是改革的主要动力和完成改革 的唯一途径。”为此,他在党内和国内积极倡导“公开性”、“多元化”和“民主化” 。“民主化”“公开化”的口号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戈氏脱离实际,搞过了头,从 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戈氏执政后,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效的情况下,转向了政 治体制改革。他继承了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的思想,在苏共27大报告中称斯大林确 立的社会主义模式是“变形的社会主义”,是“专横的官僚行政体制”。由于戈氏带头 主张毫无限制的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一时间,国内的各大党报党刊上的一些所谓“反 思”文章,对斯大林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进行了恶意的诋毁和中伤。斯大林被描绘 成反复无常、残酷暴虐,具有迫害狂和杀害狂的“专制君主”;斯大林主义成了法西斯 主义和专制集权的代名词;苏联“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被称为一部专司屠杀无 辜、民族清洗的恐怖政治机器。戈氏把自己的无能造成的社会危机全推到死人身上。他 宣称:苏联人民今日的苦难就是过去苏联实行“斯大林专制社会主义”所造成的恶果, 声称“同过去的一切历史决裂”,“应当炸毁斯大林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有关的一切东 西”。戈氏的言论使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处于非常混乱的状态。在一些人对此提 出疑问,并建议应有所约束时,戈氏在1998年1月8日宣称“我们主张毫无保留、毫无限 制的公开性”。

然而,实际上“毫无限制”的只是传播西方文化、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对斯大林体制进 行抨击的言论与行动。

不加辩证分析地否定斯大林及社会主义制度,严重丑化了社会主义的形象,败坏了社 会主义制度的声誉,对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思想起到了很大的瓦解作用。反共势力乘机号 召清算苏共的历史罪行,把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年代称之为“黑暗年代”。苏共对此不 能进行有力的反击,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形象黯淡了,苏联走向全 面的政治文化和信仰危机。然而,苏共垮台的最根本原因还不在这里,而是在苏共28大 上,戈尔巴乔夫对党的民主集中制进行的修改。加强党内民主本是一件好事,也是必须 做的事,但戈尔巴乔夫几乎完全否定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他主张:各级党组织实行“ 自治原则”;下级的决议只要不违背党的纲领目标,上级不得撤消,加盟共和国共产党 可以不执行苏共中央政治局的决议;允许党员成立不受党委领导的党组织、党的俱乐部 ,事实上是允许了党内派别的公开化。从这些规定我们可以看出,苏共的党内民主化实 际就是抛弃民主集中制,把民主普遍化、庸俗化、扩大化,无原则地扩大党员和各级党 组织的权力,苏共党内的民主变成了无组织无纪律的状态,民主被曲解为不要任何纪律 约束。这使苏共内部意见分歧、纪律松弛、离心离德、党派林立,几乎没有任何凝聚力 。这为以后苏共分裂,进而一部分派别变质从而从内部搞垮苏共种下了祸根。

戈尔巴乔夫在否定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后,依然认为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还不够,并把 缺少民主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党的领导地位造成的政治垄断的结果,因而要求取消党的领 导,效法西方“三权分立”的议会制和多党制。

多党制在苏联的推行,欺骗和迷惑了许多人,使他们把救世良方寄托在多元化和实行 多党制上。斯大林体制是高度集权的一种体制,它在战争年代或险恶的环境中是有强大 生命力的。但是,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中,这一体制被神化因而拒绝自我革新,进而僵化 。由于不能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缺少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的斯大林体制严重挫伤了劳动 人民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负责精神,使社会主义原有的潜力和优越性无法发挥。斯大林 的后继者,虽然也进行了大张旗鼓的改革,赫鲁晓夫甚至从人格上完全否定了斯大林。 但他们只是对这一体制的修修补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随着社会形势的逐渐 恶化,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似乎已经走到尽头。一些人因此对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 的能力丧失信心,对在一党制条件下进行彻底改革的可能性产生怀疑。在戈氏提倡“多 元化”后,这些人开始向西方寻找“救世良方”,而最现成的方案,就是照搬西方的多 党制。戈氏放弃无产阶级专政思想,取消共产党的法定执政地位,主张把执政的共产党 改造为政治多元化的派别俱乐部和议会党,不顾苏联的客观和主观条件,在很短的时间 内就在全国推行多党制和自由竞选。劳动人民几十年在高度集中的体制下所积累的怨气 如火山一样喷发,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趁机扶植其代理人,不断攻击漫骂苏共。在内忧 外患的危机下,苏联就似一座古老的大厦轰然倒地。

回顾苏共70多年的执政史,我们可以看到,苏联在民主问题上所犯的保守主义和激进 主义的错误十分严重,其留给我们的教训极其深刻。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不对 高度集中的、僵化的斯大林政治体制模式进行根本改革,不扩大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 就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党员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始性,在与资本主义 国家进行各方面的较量和斗争中,我们就会处于被动状态时间一长,就必然会败下阵来 。但是如果像戈尔巴乔夫那样,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党内和社会上推行激进 的没有任何限制的民主与自由,割裂民主与集中、民主与纪律、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只 能更快地搞垮社会主义。而要解决民主问题,根本的方法就是要从制度和程序上对党内 民主和社会民主进行具体的可操作性规定,以保证党内民主的正常运行。

标签:;  ;  ;  ;  ;  ;  ;  ;  ;  

从民主的缺失到民主的传播--苏共在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中的错误与教训_斯大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