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新理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理念论文,教育课程论文,基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
着眼于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使学校的课程目标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表现出以下一些新的特点:第一,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第三,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第四,着眼于未来,注重能力培养;第五,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第六,强调国际意识的培训。
二、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
伴随着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本主义教育逐步走向融合,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便确立了。科学人文性就是以建立在科学理性之上的人文精神来规范、统领科学,从而实现科学与人文彼此关照、相互包容,最终达到二者协调统一。
三、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
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意味着学校课程突破学科疆域的束缚,向自然回归,向生活回归,向社会回归,向人自身回归,意味着理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意味着科学、道德和艺术现实地、具体地统一。
四、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观
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观非常强调在课程实施中要充分发挥师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特别是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课程设计能力,因为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设计者。
五、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
课程政策的核心问题是课程权力的分配与再分配,课程政策的民主化意味着课程权力的分享,意味着课程由统一性走向多样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课程三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