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后我国连锁商业的发展战略和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战略论文,对策论文,入世后论文,我国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我国大中城市连锁商业发展呈现增长快速、竞争激烈、规模不断扩大的态势。自1994年以来,我国连锁商业业以每年70%的速度递增,占社会商品零售额的7%。2000 年我国连锁商业百强企业销售额982亿元,店铺总数7685间。企业平均销售规模从1997年的2.4亿元发展到2000年的3.8亿元。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 连锁商业市场份额的争夺也日趋激烈。中国加入WTO后, 外国的大型连锁商业集团会大举进入我国市场,我国的连锁商业将会面临新一轮的挑战。但国外大型连锁商业集团给我国的连锁企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在竞争中发展,在市场角逐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我国的连锁商业来讲是一个新的课题。
一、中国连锁商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连锁商业规模小,缺乏规模效益。我国的商业连锁企业绝大多数是在原有中小企业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规模小,底子薄,资金不足,店面陈旧,资金不足等必然会影响到连锁商业扩张的速度,从国际上连锁商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国际通行的连锁经营的起始规模一般要在十家门店以上。现在世界上大的商业连锁企业往往都是一些庞大组织传统。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连锁企业要有15家以上的店铺才有规模效益。可是目前国内的商业连锁企业大多只有10家以下的门店,低于国际通行的10家以上的起始水平。
2.经营类型单一。连锁经营一般可分为直营连锁、特许连锁和自愿连锁三种类型。在发达国家这三种类型都有成功的范例。商业连锁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发展方式。而我国目前发展的连锁商业大多采取直营连锁,大多数门店都由总部投资或租用。这一方面由于自有资金紧张,企业扩张受限,另一方面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情况下,门店的产权关系也不清晰,门店职工的切身利益与企业的效益也联系不紧密,导致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不高,多数门店的效益低下。这种单一的连锁方式,不利于调动门店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发挥连锁经营的集中性和灵活性。
3.连锁经营管理不规范。我国连锁商业管理落后,经营管理水平低,经营理念落后,管理人才缺乏,严重制约着中国连锁商业的发展。组织形式的联合化和标准化是连锁经营的前提条件。现代连锁经营强调的是统一店名、统一店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财务、统一服务和统一管理。如果只有相同的店名、店貌而没有标准统一的商品和服务,那就是“连而不锁”、“形似而神不似”。我国目前的连锁经营只注重形似,仅仅在店名店貌方面实现统一,最核心的统一配送、统一采购却没有实现,导致进货价格不统一,进货质量没有保证,中间环节增多,达不到最低的进货成本,不能实现企业最优效益。
二、入世后中国连锁商业面临新的挑战
根据我国和欧美等国的协议,我国承诺在入世后3到5年内逐步取消商品流通经营的一切限制。除了极个别的商品外,外商可以从事各种商品的零售、批发、代理和特许经营,可以合资合作经营,也可以独资经营,对外资商业企业的地域和数量限制也逐步取消。这意味着国外大型的商业连锁集团将冲破原有的市场分割格局,迅速向中国企业渗透,与之争夺市场份额。外资企业凭借资本、技术、人才以及企业管理方面的优势将会迅速在市场角逐中占据有利地位。我国连锁商业将面临国外大型连锁集团的巨大冲击。
1.规模冲击。与国外“航空母舰”型的商业连锁集团相比,我国的商业连锁企业只能算小河弯中的“舢板小船”,根本不在一个重量级上。截止2000年1月31日, 全球第一大连锁商业集团美国沃尔玛公司的全球销售额达到1650亿美元,比上一个年度增长32%,到2000年7月, 其全球店面已经达到4193家。而中国目前最大的连锁商业企业上海“联华超市有限公司”年销售额仅为73亿人民币,拥有店铺606个。 由于有雄厚的资本作后盾,外国的商业连锁集团在竞争中不会计较一时的利润得失,微利甚至亏本也要先千方百计提高市场占有率,先在市场上取得相对垄断地位,进而攫取垄断利润。
2.经营理念冲击。经营理念是立业之本,它如同人的灵魂,是指导企业成功的关键。成功的商业连锁企业集团大都有一套自己独特的经营理念。如沃尔玛公司一贯坚持“比对手更节约开支”的宗旨,始终秉承“顾客永远是正确的”的信条,提出“超越顾客期望”口号,提供“一站式”服务(即在任何一个连锁门面都能买到所有想买到的商品)。统一的经营理念使得连锁商业能够创造统一的形象,提供统一的服务。国外的商业连锁集团凭借其先进的经营理念和其管理上的优势,将会很快在中国树立自己的企业形象,打开市场,赢得顾客。
3.价格冲击。目前外资企业对我国连锁商业冲击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掀起了一场廉价风暴。大部分的国外商业连锁集团的商品售价很低,甚至低于国内同种商品的进货价格,国内的企业根本无法与之抗衡。原因在于,一是大批量进货,国外连锁集团采取“多品种,少品牌”的经营策略,一次性进货批量很大,可以享受厂家的数量折扣。二是及时付款,国外连锁集团一般都买断商品,很少搞或根本不搞代销,厂家不必承担贷款风险,当然愿意在出厂价格上让利。三是帮助厂家扩大出口,国外连锁集团凭借其国外庞大的销售网络,可以帮助厂家产品打开国外市场,厂家当然愿意在价格上进一步优惠。四是国外连锁集团人员精简,没有企业办社会的负担,因而费用较低,同时自有资金实力雄厚,利息负担轻,可以保持很低的毛利率,坚持薄利多销,薄利快销。
4.技术和人才冲击。国外大型连锁集团是把大工业生产原理应用于销售,实现商业活动的标准化、专业化和统一化,而技术和人才上的优势是实现连锁经营战略的保证。完整的POS 系统的应用使得整个商品经营过程,诸如订货、进货、接待客户、结帐、广告宣传和财务都由电脑系统处理,使库存减少到最低限度并及时补充更新货源来满足顾客要求。如沃尔玛拥有全美第二大规模的计算机系统,并拥有自己的商业卫星专用频道,可及时处理来自世界各地的连锁门面的信息。广泛应用技术的背后是国际连锁集团丰富的人才储备。国外企业非常重视人才资本的投资,他们不惜重金招募和培训人才,并通过优厚的待遇辅之以优良的工作环境吸引和留住人才。入世后,外国连锁集团灵活的用人机制、高额的薪金必将对国内连锁企业的人才储量造成威胁。
三、入世后中国连锁商业的发展战略和对策
1.建立大型连锁集团,走规模化经营之路。
在我国连锁商业资金实力远不如国外连锁集团的情况下,要迅速扩大企业规模,以下方式比较理想:(1)加强区域授权的特许经营。 区域授权是指连锁经营企业以一个国家或地区作为独立的发展区域,在该区域内选择或专门成立一家公司,授权该公司按照连锁经营企业的发展规划,确立经营和营业目标,推行连锁经营。区域经营是一种新型的经营组织形式,对于知名度高的连锁企业,可以凭借自己的知名品牌,扩大经营,开拓市场;加盟者可以利用总店的经营经验、市场信誉、吸引消费者的品牌和独有地区经营权的优势,减少经营风险。(2 )开展合资、合作与合并。我国有条件的商业连锁企业可与国外连锁集团或其他有实力的国内商业连锁企业进行强强联合,某些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商业连锁企业可牵头组织多家中小连锁企业参与合作,这样可在全国建立起几个甚至更多规模大、具有区域特色的可与外国商业连锁集团相抗衡的连锁集团,从而带动我国连锁商业的发展。
2.实行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水平。(1)管理观念创新。 由以商品管理为主转向以人为主,精简人员,竞争上岗,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2)管理制度创新。按照市场竞争需要,对企业内部的购销制度、存货管理制度、财务制度、人事制度、激励制度、约束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费用,提高管理效率。(3)管理技术手段创新。加大管理物质技术手段的投入, 建立电子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电脑网络化管理,提高管理的现代化水平。(4)管理过程创新。强化监督、控制和调查企业管理的全过程,确保各项管理制度得到贯彻执行,使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3.加强人力资源培训,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可通过在职教育、脱产学习、岗位轮换的方式开展训练,树立“加强服务与创新,努力提高服客满意度”的现代经营理念,学习电脑操作技巧与知识,现代经营管理知识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严明的工作纪律,以此培养和造就连锁企业自己的人才,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同时注重培育努力进取的企业文化,造就富有生命力的系统创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