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研究生命的知识--“安居乐业”理论_儒家论文

中国古代研究生命的知识--“安居乐业”理论_儒家论文

中国古代研究生命的学问——“安身立命”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安身立命论文,中国古代论文,学问论文,生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B083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启发人们的内心自觉,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强调的是人的生命不仅与天地相参,而且顶天立地,追求“同天人”、“合内外”,即殊相与共相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这种“天人合一”之中得到一种最高的理智的幸福。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做人”的道理,“做人”的要求,“做人”的方法,并让人从中得到“做人”的乐趣,教人“安身立命”。

“安身”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系辞下》第五章,孔子曰:“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意思是说,用个人所学安顿好自身,并以此来提高德性。“立命”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孟子曰:“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意思是说,短命也好,长寿也好,我都不三心二意,只有修养身心,等待天命,即通过主观努力“立命”,以获得正命之果。这就是“安身立命”的思想。

“安身立命”讲的是人应如何安排自己的生命和在社会中实现生命的价值,它研究的是“生命的学问”,它探讨的是“人生的方向”,它触及的是人的生命中最深的层次——“心灵”和“心性”的根本问题,它揭示的是人类的真生命、真性情、真智慧。

儒家的“安身立命”之说

儒家的基本精神,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天地宇宙的一种根源感。

《易·系辞下》第一章:“天地之大德曰生。”《易·系辞上》第五章:“生生之谓易”。意思是说,天地最伟大的德行,就是使万物生生不息,具有永恒的生命;生生不息的功能,也就是《易经》的基本精神。天地把这种广大悉备的生命创造精神和“元亨利贞”等生成长养、流衍创化的能力、统统赋予人类,成为人类生命的源泉。因此人效法天地,德配天地,弘大天性,人就具有刚健自强、生生不已的主体精神,能够开拓创新,穷通变易,发挥创造性的生命精神,发挥人的禀赋与潜能。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人的生命能把道发扬光大,不是道来扩大人的生命。这是一种“尊生”、“主动”的传统,是对人的生命创造精神的肯定。《礼记·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大意是说,只有天下至诚的人,才能尽量发展自己的本性。能尽量发展自己的本性,才能尽量发展一切人的本性;能尽量发展一切人的本性,才能尽量发展万物的本性,能尽量发展万物的本性,就可以赞助天地的变化和生长;可以赞助天地的变化和生长,就可能和天地并立为三了。这即是说,天地宇宙,是人类生命的本原,亦是一切价值之源。

儒家的精神,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即要有高明的理想,又要有合于中庸的行为,这即是说,人不一定要做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事业,只是在日常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可以非常崇高地生活,不苟且,不偷堕,只要对于现实生活有高度的觉解,人们所做的平常事情便有不寻常的意义。作为一个人,一个个体生命,无论能否成就某种外在的功业,那是不重要的;只要能顺着天地宇宙的秉赋,有所体悟,有所发挥,有所创造,内心得到了某种精神的满足,那就实现了生命的价值。

儒家认为,人存在的价值,人的生命的本质,在于成就道德人格。只要挺立了道德自我,以良知作主宰,人就能超越世间各种境遇,超越本能欲望,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这样就把天道与生命、超越与内在都打通了。《礼记·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大意是说,上天所赋与的叫做性,顺着本性行动的叫做道,把道加以修明和推广,使人实行的叫做教。道是人一刻也不能离开的,如果是可以离开的,那就不是道了。这即是说,人的个体生命是根极于天地宇宙的,人有物质欲求、情感欲求,人不离开平凡的生活,但人为社会为人类尽道德义务,就是“率性”,就是遵循天性,这就是“道”,所谓“教”,不过是“修道”,让每个个体生命觉悟到遵循“道”,在履行实践中,培养道德人格。一旦人能充分地护持自己的生命理性、道德理性,人就能全面发挥其本性,可以回应天地宇宙的生命精神,把人的生命精神提高到同天的境界,与天地鼎足而三,这就是儒家的“安身立命”之说,其实质是要落实到人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上来。人的生命与宇宙的生命之间的关系,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由此而确立。儒家主张通过仁爱之心、“仁义礼智”四端之心、良知之心的推广、推广到他人、甚至推广到瓦石草木鸟兽,把人的生命精神提扬到超脱寻常的人与我、物与我之分别的“天人合一”之境。

道家的“安身立命”之说

道家的“道”,也叫做“无”、“朴”,“一”,它是一种不受局限的、无终止的、一切事物的源泉和原始混沌的总体。“道”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流转与变迁的一个过程。道是整体与过程的统一。道又具有否定性和潜在性,它创造和维持了每一肯定的和实在的事物。在这一历程中,潜在变为现实,否定变为肯定,空无变为实有,一变为多。同时又伴随着相反的历程。在这里,相反相成的辩证公式决定了变迁的过程。道又可以视作阴阳、刚柔等两两相对的力量、事物、原理之动态统合。

在人的生命论上,道家强调“不盈”、“不争”、“致虚极、守静笃”、或者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即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地去做。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习文化知识要靠积累,要用加法,一步步肯定;而把握与领悟“道”,则要用减法,一步步否定。老子认为,真生命、真性情、真智慧必须从否定入手,一层层除去表面的偏见、执着、欲望和错误,穿透到玄奥的深层之中去,这就是说,宇宙真相与奥秘,是在层层偏见剥落之后才能一步步见到的,最后豁然贯通在人的内在精神生命之中。

道家与儒家是殊途同归,最终都是强调个体生命与无限的宇宙生命的契合无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与儒家努力尽自己的社会人伦义务与社会责任、积极人世的主张不同,道家通过否定的办法,否定知识、名教,甚至一切外在形式的束缚,包括儒家仁义道德的束缚,化解人的生命之忧。道家追求的自由是人的精神生命的超脱解放,不是指放纵人的形体生命的情欲。如果人的个体生命执着于外在物欲的追逐,功名利禄的追逐,那么就会被物欲所主宰,不仅不自由,而且会形成“机心”(智巧变诈的心计)、“茫昧(幽暗不明、模糊不清),阻隔了人的生命与天地宇宙生命的统一。所以庄子提出要化掉物形,才能作道遥无待之游,达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之境界。庄子探讨了人的生命处境,认为自身有限,个体生命有涯,以有形有限之个体生命投入天下,要面对无限的时空,“无限”会令人不安。在熙熙攘攘的人世和各种不同欲望之追逐竞争中,人的身心生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痛苦。庄子认为人要超越自我,不为俗累、宛若大鹏神鸟,抟扶摇而上九万里,背云气、负苍天、遗世独立、飘然远行、翱翔太虚。这样,让每一个体生命可以从紧张、偏执中超脱出来,去寻求自我超越的途径,那么有限的个体生命便可以获得无限的意义。

中国佛教的“安身立命”之说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道家、儒家和魏晋玄学思想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化的佛教。中国佛教尤与道家思想更为接近,也用否定的方法破除人们对宇宙一切表层世界或似是而非的知识系统的执着,获得精神上的某种自由解脱,佛教启迪人们解脱生活的重负、忧患和痛苦。佛教以反本归极、明心见性、自识本心、见性成佛之论,亦是叫人悟得人之安身立命处。

中国佛教主张消解人们心灵上的执着,使人自知其限制,自虚其心,自空其说,以求容纳别人。中国佛教教人反观自己心灵的“无明”,对治一切贪、瞋、痴、慢、疑、恶见,扩阔自己的心灵,从种种狭隘的偏见中超脱出来,使自己日进于高明之境,而不为“无明”所缚。佛教进而教人“了生死”,生死能了,则一切外在的执着都可以放下,使有限的生命进入无限,人们不再为自己的有限性惶惑,其“紧张”、“不安”可以清解,创造性精神反而可以爆发出来,从而迈向生命的永恒。

生命的价值与人生境界

中国古代儒家、道家、佛教从来不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系统,相反,把它看成是开放的、交融互摄、旁通统贯、有机联系的整体;从来不把宇宙看成是孤立、静止、不变不动或机械排列的,而是创进不息、常生常化的;他们有一个信念,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宇宙是一个无限的宇宙,创进的宇宙,普遍联系的宇宙,它包举万有,统摄万象、无限丰富、无比充实。而宇宙大化流行的生命景象,又不是与人了无相涉的。正因为人参与了永恒无限的创化历程,并逐渐地在这一“健动”的历程中取得中枢地位,因而个体的生命与宇宙的生命一样,具有了无限的价值和意义。所以说,中国古代儒家、道家、佛教认为,宇宙的真相、宇宙的全体,不在于宇宙自身,而在于人与宇宙之关系,在于在这种关系中人的生命创造活动,以及在这种活动中所把握的真善美的价值,所体验的崇高的精神境界。

从中国古代儒家、道家、佛教的“安身立命”说,大体上肯定:一个充实完备的生命,应当与宇宙大化冥合为一。一个真正的人的生命的博大气象,乃是以自己的生命贯通宇宙全体,努力成就宇宙的一切生命,这就是人类生命的价值与归宿。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安身立命”之说,是研究生命的学问,强调时代的悲情和个人真实修养的感受。对它的理解与把握,取决于你对宇宙、对人类生命的关切所达到的深度。如果你没有“兴慈运悲,不舍众生”的理解态度,没有很强的历史文化意识,没有长期刻苦的修练体验,是很难把握其思想义理之真髓的。只有坚持真实修练的人,才能逐渐使自身与外界绝对的统一与协调,他的心与宇宙光明逐渐打成一片,他即获得无量的生命能量,产生不可想象的生命奇观。因为宇宙存在的一切就是他自己,所以既不憎恶世间一切可恶之事,也不欣乐世间的一切美好之物,但又能积极地参与为人类社会服务的伟大潮流,决不为个人自身的利益考虑,完全寄身于一体不二的宇宙之中,与天地同乐,也与天地同悲,彻底地超越自我,从而消除了心灵中一切邪恶自私的颠倒妄执,净化了无明,开显了人生命本身所具有的崇高品德。那么他的生命就不会徒劳地消耗在欲念和烦恼之中,而是通向宇宙生命的永恒。

一位哲人说,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的人生境界抽象一番,划分几个等级,那么大体上可以分成: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如果一个人只能顺其本能或社会风习去做,对自己所做之事毫无觉解,他的人生境界就是自然境界。如果一个人所做的事,动机是利己的,其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功利的境界。如果一个人自觉他是社会整体之一员,他自觉为社会利益做各种事,所做的事都有道德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道德的境界。如果一个人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觉解自己不仅是社会的一员,而且还是宇宙的一员,即是孟子所说的“天民”。他自觉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并觉解其中的意义,这种觉解为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天地境界。前两种境界的人是实然的(事实的)人,后两种境界的人是应然的(价值的)人。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中“安身立命”之说的基本精神,就是帮助人们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实现人的生命的道德价值和超道德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道德伦理与人文理性,其终极目的是培养民族精神,淳化代代人风,提高人的生命素质,达到一种真善美统一的心灵境界。不管我们现代的科学技术如何发达,不管我们从事的现代职业如何先进、精密,人性的培育,心灵境界的提扬,生命价值的实现,人们从实然的人向应然的人的超越,总是不可替代的,这对于全人类、各民族与个人自我来说,都是生命攸关的大问题。

当21世纪宣告黎明时,我们不仅要在经济层面、物质层面,而且还要在精神领域、人的心性建设层面为世人瞩目。从长远的观点看,应当把人的心性建设放到一定的高度,对人的心性的关怀,才是最根本的关怀。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安身立命”之说,对于21世纪的生命科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

收稿日期:1997—12—15

标签:;  ;  ;  ;  

中国古代研究生命的知识--“安居乐业”理论_儒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