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道德判断相关研究综述及展望论文_丁萌萌

儿童道德判断相关研究综述及展望论文_丁萌萌

(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8)

【摘要】道德判断是道德认知发展的核心研究内容,近年来,对道德判断的研究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对道德判断的理论和近几年对道德判断研究的学术论文进行整理与归纳,从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总结了道德判断的研究的基本情况,并提出了对以往研究的问题和展望。

【关键词】道德判断;研究综述;展望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2-0003-02

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遇到道德的两难问题,是选择坚持原则还是选择打破规则的做法,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而不同选择的背后是道德判断的不同。那是什么决定人们选择不同的道德判断呢?道德判断是个体对于某类行为的是非对错和善恶好坏所进行的判断。下面我们从道德判断的理论、研究方法和相关研究来阐述道德判断。

1.道德判断的理论观点

1.1 道德判断的理性模型

道德判断的理性模型首先是由皮亚杰创立并且发展起来的,他认为道德发展与认知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他提出道德认知发展的三阶段说: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科尔伯格之后继承并且发展了皮亚杰的理论。皮亚杰和科尔伯格都主张,道德判断是由推理和思考而获得,否认道德情感是道德判断的直接原因[1]。

1.2 社会直觉模型

Haidt等人质疑了道德判断的理性模型并提出了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模型,该模型认为,在道德判断的一系列加工过程中,道德判断的最基本过程是属于直觉加工的[1]。其核心的观点是快速的道德直觉产生了道德判断,当各种直觉发生冲突时,会伴随一个缓慢的、依据过去发展情形分析的道德推理[2]。

1.3 双加工过程理论

Greene在社会知觉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判断双加工过程理论,认为推理系统为认知过程,直觉系统为情绪情感的反应。该理论认为人们的道德思维受到情绪和认知两个方面的影响。三组实验结果得出了道德的结果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过程(即情绪情感与认知)之间的相互冲突的结果的结论[3]。

1.4 事件-特征-情绪复合模型理论

Moll等提出了事件-特征-情绪复合模型理论。该理论包含三个基本成分:结构化的事件知识、社会知觉和功能特征和中枢动机状态。这三个基本成分整合在一起,可以预测人们的德价值观、道德情绪以及长时目标。[4]

2.道德判断的研究方法

2.1 对偶故事法

皮亚杰使用对偶故事法来对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进行研究。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皮亚杰得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结论,但该方法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随意性和主观性,研究结果的精确性难以保障[5]。

2.2 两难故事法

科尔伯格改进了皮亚杰的研究方法,把对偶故事合并成一个故事,这是一种在道德判断上存在矛盾冲突的故事,最常见的是“海因兹偷药”的故事。为了对被试的道德发展水平进行较为客观、标准的评价,柯尔伯格还设计了一套相当完备且复杂的评分系统。科尔伯格更关注的是儿童为什么要进行这一选择,这是由于他认为儿童本身的内在逻辑结构使儿童做出选择,这种推理过程也就代表了儿童当前的道德判断水平。科尔伯格使用这种方法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跟踪研究,但评分系统过于繁杂并需要一对一的单独测量,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测量[5]。

2.3 确定问题测验

科尔伯格的学生雷斯特提出了确定问题测验的理论和方法。确定问题测验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雷斯特于1979年设计的,用来测验的刺激材料是六个两难故事,每个两难故事后面都有十二个不同的问题,并采取李克特量表式的计分方式。确定问题测验在1999年经过修订而形成了新版本。该测验比较简洁,更具有操作性,但由于该测验需要一定的文字理解能力,只能对十二岁以上的青少年进行测量,并且测验分数也缺乏质的特征,使用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5]。

2.4 道德判断测验

林德等人在雷特斯的研究基础上设计出了道德判断测验。标准版本的MJT选取了两个道德两难故事,分别是“工人困境”和“医生困境”,每个故事后面都会问类似“你是否赞成工人(医生)的做法的问题,然后被试还要对十二个正反观点进行评价。MJT的测试题目短,容易理解,操作性强,其测量分数能对被试道德判断能力的真实水平进行一个较为准确的反映,并且同时能够测出被试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分数,该测验成为近来的最为流行的一种道德判断测验[5][6]。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道德判断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3.1 情绪对道德判断影响的神经心理学研究

Damasio等人通过对十个大脑额叶腹内侧皮层受损的人进行研究发现,这些人虽然智力正常,对道德两难故事甚至也能做出正确的回答,但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便会变得缺乏情感,常常做出盗窃、说谎等不道德的行为。这一研究表明大脑前额皮层对个体的道德有重要影响。Anderson等(1999)的研究也证实,额叶受损的个体存在有情绪上的缺陷,他们比普通人的行为表现出更明显的不道德倾向。Moll等(2001,2002)则通过分别向被试呈现一些包含和不包含道德意义的句子,引起被试的反应,并在fMRI的帮助下,对那些与道德活动相关的脑区进行了定位,而这些脑区和社会—情绪加工相关的脑区有很大的重合。Greene等(2002)的研究也表明,被试在进行道德相关判断时,主要是社会一情绪加工相关的脑区的活动会加强。从以上这研究可以看出,情绪在道德判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厌恶与道德判断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问卷调查指出道德考虑(做这件事情对不对)跟人们对某些行为(吸烟,吃肉)的厌恶有着显著的相关,认知神经科学则发现厌恶情绪相关脑区参与道德判断的过程[3][5] [7]。

3.2 国内其他相关因素的研究

在对儿童青少年道德判断的研究方面,有研究表明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青少年受教育程度、学习成绩、校内同伴关系和家庭经济状况与道德判断水平有一定的关系。而最新研究更深入的提出了影响儿童青少年道德判断的因素。王美芳等发现结果预期和结果反应显著地影响幼儿园和小学儿童的道德判断,并且结果预期比结果反应对小学儿童道德判断的影响大。并在2010年发现儿童青少年能对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进行较为恰当的道德判断,但其判断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龄差异。凌辉、黄希庭(2009)研究结果显示儿童自立行为发展水平可能是影响儿童道德情绪判断和归因的因素之一。李红等(2009)的研究结果显示情境类型对儿童对行为者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具有重要影响。杨继平等(2005)的研究表明,道德判断可以显著地调节道德推脱与青少年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在2013年进一步发现道德判断在调节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时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在其他有关道德判断的研究方面,已有研究表明,道德判断可能需要一定程度的心理理论。冯源、苏彦捷的进一步研究发现,道德判断有分级现象。段蕾等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的道德判断问题类型下,事件中他人愿望和信念、因果关系信息的作用模式是不同的,该结论支持了双加工过程理论。郑睦凡、赵俊华(2013)指出在面对道德两难事件时,不同权力者都会做出对他们有利的判断,但这取决于判断者卷入该事件情境的程度。情境卷入程度低时,被试倾向基于规则的道德判断,情境卷入程度高时,被试倾向基于结果的道德判断。不少研究者还研究了道德虚伪,认为道德虚伪作为一种机会主义的适应策略,可能起源于群体适应情境下的自我谋利需要,带有欺骗他人和自欺的特点。孙晓玲等(2013)在研究社会距离对道德判断的影响时发现,较近的社会距离启动及社会距离线索都能促使个体采取更温和的道德判断,功利主义的色彩比较浓厚,而较远的社会距离启动促使个体采用更加严格的道德判断,表现出道义论倾向。

4.问题与展望

4.1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4.1.1概念界定不清 目前在国内外对道德判断的研究中,对道德概念和道德判断的概念没有作严格区分,存在混淆现象。应具体区分道德心理学中的各种概念,对道德判断的研究更加精确。

4.1.2道德判断是否有性别差异存在分歧 在有关道德判断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的研究结论不尽一致,如吉利根等人认为性别在道德判断方式有明显差异,男性是较“公正”倾向的,而女性则是“关怀”倾向的。但国内学者邢强认为道德判断并不存在性别差异,多数研究得出的性别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研究所假设的情境引起的,而不是真正有由性别引的,但小范围内道德判断的性别差异是可能存在的。

4.1.3道德判断的本土化研究不足 国内对于道德判断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对国外研究的综述上,缺少自身文化的实证研究,并且国内外文化差异比较大,有些理论可能并不适合我国的情况,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这会导致很多研究结论出现误区。

4.2 道德判断研究的展望

4.2.1要进一步深化研究道德判断的理论,没有确定的理论作为支撑,再丰富的研究成果也缺少说服力,因此,应该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确定一个能完整的道德判断的理论。

4.2.2现有对道德判断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外显的水平上,虽然已有对道德判断的内隐认知进行的研究,但是研究范围过于狭窄,未来可以加强对道德判断内隐认知的研究,如助人、厌恶、社会冷漠等特别具有社会意义的方面。

4.2.3扩大对道德判断研究的领域,将道德判断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减少犯罪等方面。

【参考文献】

[1]周钧毅.道德判断模式理论新进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9(3):22-23.

[2]何亚云,冯江平.道德理论的新进展———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模式[J].心理科学,2004,27(5):1190-1191.

[3]李炜,袁文娟.道德判断的双加工理论述评[J].赤峰学院院报,2012,28(4):176-178.

[4]罗跃嘉,李万清,彭家欣等.道德判断的认知神经机制[J].西南大学学报,2013,39(3):81-86.

[5]王燕春.道德完美主义与道德判断的关系[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6]何蔚祺,罗文波.林德道德判断测验述评[J].心理探索.

[7]吴宝沛,张雷.厌恶与道德判断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2):309-316.

论文作者:丁萌萌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5

标签:;  ;  ;  ;  ;  ;  ;  ;  

儿童道德判断相关研究综述及展望论文_丁萌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