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创新视野;小学生;社会实践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行,学校教育也越来越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综合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要掌握一些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运用,同时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因此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校应该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呢?
一、以人为本,贴合学生实际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有很多学校在开展社会实践教育的过程中,不注意考虑实际情况,也不能够很好地考虑到小学生的特点,导致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难以完成目标,极大地挫伤了小学生的积极性,其实这是不利于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的。新课标提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应该占据主导地位,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到以人为本这个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只有通过充完成一些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情,那么社会实践的教育才能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比如说,学校在对学生宣传和教育节约资源的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思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哪些行为做到这些资源,如,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在之前的学习中没有用完的本子,空白的部分撕下来,然后订在一起做草稿纸,这样就可以充分节约树木资源。在学校放学之后,很多学生可能会忘记把教室的灯关闭,导致电力资源的浪费。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去观察日常生活中有关于节约用电的标语,让他们去思考写一句适合自己班级同学,提醒他们在离开教室之前不要忘记关灯,这也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在开展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给他们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
二、加强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在开展社会实践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和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对他们进行一些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这样可以让学生的社会实践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比如说,学校布置学生在家中利用空余时间帮助父母做一项家务,学生在完成家务的过程中会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以及父母的不容易,还可能还会遇到一些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教育他们:劳动是辛苦的,劳动者是光荣的,我们需要尊重他人的劳动。同时,在劳动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困难,需要发扬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如果遇到自己无法完成的事情,可以向父母或者他人寻求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每个人都不是独立的个体,在社会活动中有时候需要和他人进行合作才能够更好地将事情做好。通过社会实践,对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一些合理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可以让学生从思想意识上重视社会实践,从而让社会实践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三、将社会实践和学生所学的内容相结合
新课标的推行对于课堂教学都要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指向作用。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学生学习了这些知识,需要在实践中得到具体的运用,这样才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这些内容的理解。学校在开展社会实践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将这些内容和学生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比如说,学生在学习了数学中有关于“元、角、分”的知识之后,老师可以让他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去完成一次购物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购买这样的东西需要怎么花钱,怎么支付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体会到自己所学的文化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他们对于这些内容的理解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总之,社会实践能力是一个人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一项基本技能。在创新教育的推动下,学校需要重视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开展社会实践教育的过程中,学校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以人为本。可以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渗透一些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还可以考虑将社会实践内容和学生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结合起来,这样可以让社会实践教育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安月欣.基于生活视野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探究[J].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19,(6):34-35.
[2]覃颖.论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策略[J].数码设计(上),2018,(12):98.
[3]张桂荣.创新能力研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8,(1):148.
[4]马雪花.理清德育实施脉络,促进学生品德养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45):18.
论文作者:张靖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社会实践论文; 学生论文; 过程中论文; 实践能力论文; 社会论文; 学校论文; 知识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