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秋香 林琳
厦门市湖里区金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福建 厦门361000
【摘要】目的:分析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对早期肾损伤患者诊断检验的价值。方法:选择36例早期糖尿病患者和36例正常人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的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经检测,实验组尿糖水平、尿微量白蛋白的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中男性各指标的阳性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早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能准确判断疾病水平,使临床上的漏诊率、误诊率均有所降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尿微量白蛋白;尿糖;早期肾损伤
现今临床上主要以尿糖和空腹血糖两项指标来对糖尿病进行诊断,这种方式不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研究指出糖尿病发生时肾脏血管也会随之产生病变,导致蛋白质过滤功能减退。使一部分蛋白质向尿中渗透[1]。由于肾脏在糖尿病早期会产生此一表征,故而本次研究即对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并将分析过程和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在2014年1月到2015年3月间来我院就诊和接受体检的36例糖尿病患者与36名正常人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在24岁到59岁之间,平均(49.3±2.9)岁。对照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在25岁到60岁之间,平均(50.6±3.2)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实验组诊断标准为:
(1)空腹血糖(空腹8h)达到7.0 mmol/L以上,且非同日发生两次;
(2)以75g葡萄糖进行糖耐力测试,2h后血糖超过11.1mmol/L;
(3)血糖随机测试值在11.1mmol/L以上,且有糖尿病症状。
排除其中无参与实验意愿的患者,因高血压致使尿白蛋白数量增加的患者,以及经期女性[2]。
1.2方法
接受检查前,两组患者均保持空腹8h,以干净玻璃瓶收集患者晨尿并由检验科检验。留取尿液应超过10mL,女性应在经期之外留尿。送检时间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避免尿液中的葡萄糖遭到细菌分解。
采用配套试剂盒与半自动检测仪(生产厂家:上海基恩科技有限公司,型号:QuikRead?101分析仪)对尿微量白蛋白检测。采用配套试纸条与全自动尿液分析仪(生产厂家:德国科宝公司,型号Combi?Scan500)对 尿糖检测。
1.3评定标准
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标准为超过20mg/L,尿糖弱阳性标准为超过1.67~2.77 mmol/L。
1.4统计学方法
对实验数据以SPSS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各项指标水平对比
由表1中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平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环境和遗传因素是造成糖尿病的主要原因。该疾病患者会出现电解质、水、脂肪以及蛋白质的代谢紊乱。表现为饮食、排尿增加,体重逐渐下降。经临床检查可发现其血糖指标显著增高,并且大多数伴有高血压疾病。
早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介于正常状态和糖尿病状态之间。医学上认为糖尿病的发展阶段中早期糖尿病是必经阶段。一般来讲,若餐后血糖高于7.8mmol/L,低于11.1mmol/L。或空腹血糖在5.6mmol/L,低于7mmol/L则可认为是糖尿病早期。糖尿病在早期并没有典型症状,所以一旦被发现就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对糖尿病进行检测目前主要采用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等指标,而按照血糖升高的规律来说,最先升高的是餐后血糖,空腹血糖指标一般在患病6个月或1年左右的时间才开始升高。所以一旦监测到空腹血糖升高,则保守估计该患者已经患有糖尿病半年以上。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最佳实时机。
临床观察可发现,一般合并有高血压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初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伤。有研究指出造成肾损伤的关键因素是糖基化晚期的终末产物[4]。导致肾血管过滤功能下降,使白蛋白向尿液中渗入,提升了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在现有的检测手段下,尿微量白蛋白具有极高的敏感性,所以可通过尿微量白蛋白指标的变化来对患者肾功能损伤程度进行判断。
正常代谢下的尿中白蛋白含量应少于20mg/L,一旦检测到尿中白蛋白含量超过上述指标即可认为肾小球出现损伤,若蛋白含量超过200mg/L则容易导致低蛋白血症甚至发展成为尿毒症。
尿糖与血糖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通常当血糖迅速升高时应激反应就会发生作用,促使肌体对血糖进行保护,所以此时尿糖呈现阴性。而一旦血糖升高并保持在一定水平,则肌体将不再对血糖进行回收。此时尿糖检测将呈阳性。当血糖量开始下降时,这部分糖将向其他部分释放,从而导致尿糖增加。此时尿糖检测依旧呈阳性。当血液从肾脏中流过时,肾小管会对血液中的葡萄糖进行过滤,使尿中含糖量保持在一定值以下。而一旦发生糖尿病之后,肾小管的过滤功能将会被削弱,致使肾小管无法吸收大量的葡萄糖,从而导致尿中含糖量增加。
尿糖的检测敏感性和准确率都比较高。尤其是糖尿病早期患者,在临床上没有特异性表现,对其进行尿糖检测有助于及早发现症状,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老年人因为身体机能下降,导致肾小球的过滤功能有所减退。所以在老年人进行尿检时还应取其他指标作为参照。
本次研究以正常人的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作为参照,检测对比发现早期糖尿病患者的尿糖水平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5)。其中男性糖尿病患者与女性阳患者的阳性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证明这两项指标的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准确率,可应用到临床诊断当中。
综上所述,对早期糖尿病患者采用尿糖与尿微量指标进行检测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有效降低临床诊断中的误诊和漏诊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辛建丽.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4,5(9):36-36.
[2]杨桂荣,王玉环.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20(3):19-19.
[3]林伟卓.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4,22(3):85-86.
[4]王玲,王旭天.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的临床观察[J].甘肃医药,2014,3(8):589-591.
论文作者:卢秋香 林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4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8
标签:尿糖论文; 白蛋白论文; 血糖论文; 微量论文; 糖尿病论文; 损伤论文; 实验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4月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