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面向21世纪经济发展态势的宏观测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论文,态势论文,经济发展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2.7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034(2001)03-0022-06
在21世纪到来之际,俄罗斯环视全球,深感自身发展经济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目前,俄罗斯已悄悄走出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阴影,经济开始复苏,这使它重新确立大国地位的信心更加坚定。
一、俄罗斯经济出现转机的原因
1998年8月17日,俄罗斯宣布实施卢布贬值和冻结民间对外债务的支付等紧急措施而陷入了新一轮的金融危机,直到1999年3月才出现转机并开始有了明显的复苏迹象。为了制敛经济下滑的颓势,俄罗斯政府下决心削减预算和实施较为严厉的货币政策,使得卢布汇率稳定下来,通货膨胀在1999年6月份降至2%。随着俄罗斯的关键出口产品——石油价格的回升,以及由于卢布较为疲软而造成的进口紧缩的状况,致使俄罗斯经常项目从1998年第一季度的27亿美元的赤字变成一年后的48亿美元的盈余;工业生产指数从1999年3月份开始回升增幅为2%,5月份增幅为6%,6月份增幅为9%,7月份增幅为11%(注:[日]石乡冈建:《俄罗斯发生金融危机一年,避免了崩溃走向好转》,1999年8月23日《每日新闻》。),从而启动了经济攀升的积极态势。1999年第三季度,俄罗斯的经济增长率为7%左右,其中工业产值在1999年前9个月增长了7.5%。另一方面,俄罗斯的消费物价指数到1999年春天已降到2%至3%的低水平(注:王宪举:《俄罗斯经济亦喜亦忧》,1999年12月6日《光明日报》。)。从全年来看,1999年其工业生产增长7.5%,国内总产值比1998年同期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额和货运量也一改连年下降的局面,分别增长2%和4.9%,食品工业和轻工业分别增长10.5%和13.1%。1999年,联邦预算支出为6660亿卢布,联邦预算收入为5980亿卢布,通货膨胀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并已全部偿清拖欠的退休金。失业现象也有所缓和,失业率仅为11.7%(注:韩迎春:《俄罗斯1999年经济形势特点及发展前景》,1999年12月31日《参考资料》。)。这些迹象表明,俄罗斯经济已经出现转机,这是诸多因素发生积极作用的综合结果。2000年,俄罗斯经济继续走向好转。
1.被迫实行卢布贬值,反而使得经济效应日渐明显。由于俄罗斯经济的脆弱性,在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其股市和国家短期债券市场的情况下,联邦政府被迫宣布卢布贬值。尽管卢布贬值带来一定的消极作用,但其终究产生了一系列的经济效应:一是在卢布贬值的作用下,使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发生巨大变化,从而拉动出口额大幅提高。由于卢布被迫贬值的缘故,导致居民的实际收入和储蓄额大幅下降,内需锐减;相反,生产却在增长,贸易顺差剧增。外汇收入的增加使俄罗斯政府不仅弥补了因为国外贷款和投资减少而造成的损失,而且得以继续兑现外债的还本付息。1999年上半年,工业生产总值比1998年同期增长3.1%,仅在1999年1~4月间,俄罗斯的贸易顺差就达87亿美元,偿还了70亿美元的外债。二是在卢布贬值的作用下,国内外商品的竞争力发生变化。由于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人民消费能力有限,致使进口商品竞争力下降;相反,便宜的国产品的需求量增大,特别是食品、日用杂货、纺织品、建筑材料等国产品的竞争力大为提高,经济出现了活力。
2.实行冻结债务支付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政府负担。自从基里延科政府延期支付和变更部分到期公债的决议公布以后,标志着“冻结债务”的范围超出了“前苏联时期的债务”,并已扩大到了俄罗斯新借的债务。这显然会影响俄罗斯偿还债务的信誉,降低各国在俄罗斯投资的信心。但是,在入不敷出的财政状况下,这种做法实属不得已而为之。事实上,俄罗斯政府也确实在冻结债务支付中,避免了国家财政的直接崩溃。同时,因为冻结了对公债和外债的支付,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了,拖欠工资和退休金问题也逐渐得到了解决,1999年1~9月,拖欠职工的工资数额从770亿卢布减少到55亿卢布,1999年初拖欠的260亿卢布的退休金到1999年9月10日已经全部偿清(注:[俄]纳塔利娅·库济娜:《华盛顿左右克里姆林宫》,1999年11月11日《论坛报》。);曾经成为经济发展障碍的易货贸易也渐渐改为现金支付。
3.加入巴黎俱乐部,使得国内金融形势趋向稳定。俄罗斯自1992年取代苏联以来,每一个重大外交动态都令世人瞩目。1997年,俄罗斯终于用重大的代价换来了巴黎俱乐部的入场券,使其多年的努力和历时两年多的谈判最终有了结果。西方舆论界认为,俄罗斯加入巴黎俱乐部,是莫斯科跻身于7个发达国家行列之后,在外交上取得的第二大胜利。首先,有利于其全额或者部分地要回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近年来,由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拖欠前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巨额债务不能及时收回,严重地影响了俄罗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发展中国家欠俄罗斯的债务总额约为1470亿美元。其次,解决了俄罗斯欠巴黎俱乐部的债务问题。据有关文献证实,俄罗斯欠巴黎俱乐部的债款总额为450亿美元,经过紧张艰苦的谈判,双方达成缓还协议。协议规定,苏联债款本金为400亿美元,俄罗斯将在25年内偿还,并有权延期7年偿清,从2002年开始偿还主要部分债务。这些协议的达成,为稳定俄罗斯的金融形势,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再次,加入巴黎俱乐部,还有利于俄罗斯得到债权国的贷款,有助于其加入世贸组织和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
4.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涨,使俄罗斯经济受益匪浅。应当说明,俄罗斯是个石油大国,每年约有近1/3的外汇是靠出口石油换取的。1999年3月,由于在欧佩克会议上,各国达成追加石油减产的协议并切实付诸实践,致使国际石油价格上涨,这对于满目疮痍的俄罗斯经济无疑是雪中送炭。据统计,乌拉尔矿区石油价格每桶价格上涨1美元,俄罗斯的石油收入就会增加10亿美元。1999年,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已由原来的每桶不足10美元上涨到1999年11月的约22美元。因此,1999年俄罗斯仅靠石油出口一项,就可增加100亿到200亿美元左右的外汇收入。目前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已稳定在每桶25美元左右,俄罗斯可以通过出口石油来带动与促进全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5.奉行国家利益原则,使俄罗斯在科索沃危机中得到经济实惠。北约对科索沃这样一个弹丸之地大动干戈,归根到底是因为:南斯拉夫的社会制度及价值取向不符合美国和西方国家的胃口;如果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能将南斯拉夫纳入西方体系,将会大大削弱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并能防范它东山再起。不难看出,北约四处挥舞的武力大棒后面明显隐藏着其利益原则。俄罗斯也是这样,考虑到其自身的利益和状况,在解决科索沃危机中发挥了一定的调节作用,致使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经济援助问题上的态度有所改变,从而使其获得了许多好处。
总之,由于以上原因,俄罗斯经济已经开始复苏;国家原始预算出现了结余,预算收入得到增加,宏观经济趋向稳定,金融市场也日渐好转,银行间的业务额持续增加;同时,出口经济部门产量增长,卢布汇率稳定,投资机会也逐渐增多;由于政府采取一些发展国内基金市场的措施,俄罗斯基金市场也出现积极性恢复。
二、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应当认定,金融危机一年后的俄罗斯经济开始复苏,是具有其基础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诸如卢币贬值等举措,都是俄罗斯政府面对突发的金融危机而被迫采取的措施,有些还只是短期行为。而要想使其经济真正起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俄罗斯应当下大功夫理顺在长期经济转轨转制过程中所积累下来的许多矛盾,诸如金融、财政、税收、政府腐败等问题必须加以解决。
1.政局持续动荡,发展经济力不从心。自从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进入了政治和经济转轨转制的时期,社会政治领域斗争频繁。1993年,叶利钦总统炮轰议会大厦,开创了行政机关向立法机关动武的恶劣先例。1994年到1996年的车臣战争,不仅激化了民族矛盾,又进一步增强了俄罗斯民族分裂的倾向。1996年,围绕总统选举,各派力量进行了一场耗费巨大人力、物力的政治角逐。1996~1999年,俄罗斯3年时间内六换总理,3个月内六易内阁成员,更是创下了俄罗斯政坛更迭的纪录。激烈的政治斗争,使政府忽略了经济的发展问题,已制订出的经济政策也得不到切实的执行。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被置于次要位置,使政治斗争严重干扰了俄罗斯经济的发展进程。普京总统上任以来,上述情况虽有很大好转,但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2.资金匮乏,经济发展不易。俄罗斯要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必须对现有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调整。但要改变现有经济结构,就需要大约5000亿美元的投资额。这样巨大的投资光靠自己的资金是不够的,必须利用外资。根据最近资料,2000年俄罗斯引进外资虽比1999年增长了4.6%,为109.58亿美元(注:2001年4月4日《深圳商报》。),但与其需要相比,还有一定距离。还要看到,俄罗斯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实行证券私有化改革,使得国库未获分文,人民也未受益,反而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国外资金纷纷抽逃,使其在经济发展上难有作为。因此,缺少资金会影响俄罗斯在抢占发展经济的制高点上有所建树。
3.宏观调控失灵,微观经济成效不佳。在俄罗斯经济转制的进程中,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的控制作用大大弱化,市场的自发调解作用也未发育完全。1994~1995年间,“休克疗法”在俄罗斯以失败告终,人民生活水平直线下降,市场无度开放,国家宏观调控失灵,使得税收大量流失。由于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杂乱而不健全,造成企业偷税漏税现象十分严重,而中央政府又没有能力使大企业缴纳拖欠的税款,从而大大地限制了恢复正常经济秩序的努力。在俄罗斯激进的转轨期间,一些小型企业快速实现私有化;近些年来,一些大型企业也逐渐被所谓的“新兴阶级”以廉价的资本购买。由于以较快的速度实现私有化,非国有经济在俄罗斯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已达70%左右,从而打破了国家对经济的垄断,形成了私营、个体、集体、合资、股份制与国有经济多种经济并存的多元化格局,致使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作用明显减弱。与此同时,其微观经济改革方面成效甚微,特别是银行的资产重组和经济结构优化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全俄罗斯2500家商业银行与企业间的货币拨款过程复杂而混乱,造成很多企业严重的资金困难,使它们既无钱发展生产,又无钱更新早已陈旧的设备。为此,俄罗斯目前有一半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4.债务负担沉重,影响经济发展。据统计,截至1999年底,俄罗斯外债达到1650亿美元;在内债方面,普京政府虽然基本解决了退休金拖欠问题,但支付工资欠款的压力仍然很大,光拖欠生产部门和社会领域的工资额就约达481.2亿卢布。2000年,俄罗斯应还外债102亿美元;今后10年,其每年应还外债约为140~180亿美元。俄罗斯政府的债务已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40%以上。这样沉重的债务负担,难免会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5.要求加入世贸组织,但道路并不平坦。应当明确,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信息化的大潮中,俄罗斯显然还要力图早日克服各种阻力(主要是来自美国的阻力),完成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宿愿。目前,俄罗斯已经取消了对外贸易的限制,并正在继续努力靠近世贸组织。但是,美国一直在入世资格的问题上,表现出双重标准,从中作梗。冷战时期通过的臭名照著的“杰克逊—瓦尼克”修正案,阻碍着俄罗斯获得贸易最惠国待遇。1999年12月,在美国西雅图举行的世贸组织部长会议上,俄罗斯提出了一揽子彼此进入对方服务市场的建议,业已表现出了良好的愿望和真诚的善意,但并未得到应有的答复。
总之,俄罗斯在其8年来长期而又艰苦的转制和转轨过程中,没能建立起一种正常的经济发展秩序,缺乏明确的经济改革目标;废除旧的计划经济体制,没能形成新的市场经济框架和机制;经济结构和布局不够合理,规范经济活动的法规、政策还不够完善;缺少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财政、税收和货币政策,企业内部还没有普遍建立严格的经济核算制度;加上私有化过程中由于政策失误而造成的经济失控的严重后果,都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诸多不利因素。
三、俄罗斯经济的发展前景
俄罗斯地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有利位置,具有能源、人才、科技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加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驱动,笔者认为,其经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俄罗斯资源丰富,是其经济发展与腾飞的可靠依托。俄罗斯是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其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水利资源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同时,俄罗斯也是世界上石油、天然气、贵金属的主要出口国。丰富的资源一直是俄罗斯发展经济的重要优势,如果按人均拥有的资源来看,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在新的世纪,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的自然资源,可以形成俄罗斯经济发展与腾飞的可靠依托。尽管叶利钦时期给俄罗斯经济和社会领域积留了大量的棘手问题,但普京政府仍有决心加以解决,普京1999年底撰文坚定地指出:“不管怎样,我们仍保持着自己的知识和人才潜力。一系列富有前景的科技研究和先进的技术保存了下来。我们的自然财富仍在我们手中。因此,国家将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2.俄罗斯具有一流的人才和科技水平,是其经济发展与腾飞的有力保障。应当指出,在前苏联时期,出类拔萃的人才和世界公认的科技水平,为其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优势。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科技兴国战略一直没有改变,并在某些科技领域继续保持领先的水平。目前,原来形成的石油化工、飞机、汽车、船舶、大型机电等从总体水平上仍然处于世界同类产品的前列,某些空间技术、合成材料和制造工艺则居于世界领先位置,在军工等高精类技术领域仍有较大优势。目前,俄罗斯政府已确定继续优先开发基础研究领域,并加强信息、电子技术、生产工艺、新材料和化学制品、生物技术、交通、能源和生态等领域的研究。这些科技领域将在新世纪初俄罗斯经济发展中起到支柱作用。
3.俄罗斯在经济全球化中趋利避害,是其经济发展与腾飞的外在条件。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市场信息化高度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俄罗斯在发展经济的进程中,会逐渐适应这一趋势,趋利避害。随着俄罗斯加入巴黎俱乐部和“西方七国+俄罗斯”会议的定期召开,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的问题会逐渐得到解决。因为经过几年的改革与探索,俄罗斯已冲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在银行、财税、外汇、经济法规方面,已按市场经济模式初步构建了适应市场要求的宏观调控体制,并确立了进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目标。另一方面,俄罗斯正在努力加强金融体制的改革,加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防止资本国际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总之,已初步形成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和在世界中的重要地位,是俄罗斯在新世纪发展经济的既定优势。
4.俄罗斯在区域经济集团化中势在必得,是其经济发展与腾飞的积极因素。应当指出,区域经济集团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生产力发展的优化组合过程,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就是这方面的具体体现。东北亚地区是大国利益的交汇点,受到世界大国的普遍关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处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沿地带,既是俄罗斯“东出”的通道,也是东北亚其他国家“西进”的桥梁,更是东北亚诸国合作开发最后几块为数不多的“处女地”之一。东北亚地区的科技水平高、经济互补性强、人才集中、资金雄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俄罗斯是东北亚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合作与发展,必将带动其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开发。另外,21世纪亚太经济的崛起,也将给俄罗斯经济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中国目前是世界经济第七大国,亚洲经济第二大国,在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俄两国是友好邻邦,在地缘关系上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经济互补性强,正在作出务实性的努力。中国现已开发环渤海经济圈、东北条形经济带、图门江三角洲地区,并推动大连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这都给俄罗斯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注:李靖宇:《中国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对策》,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39页。)。地处东北亚地区特殊优越位置的俄罗斯,正在注意到自身的优势,已经以大海参崴规划为起点,努力营造合作开发的投资环境,加快开发纳霍德卡自由经济区,从地缘优势中发掘效益,求得发展,据此,应当认定,俄罗斯在21世纪将成为世界上最热的投资地点之一,东北亚地区将成为21世纪发展潜力最大,后劲最足,经济增长最快,最有前途的经济合作区。
5.俄罗斯国内人心思定,是其经济发展与腾飞的人和条件。自前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人民饱受了私有化改革、休克疗法、车臣战争、政局动荡不稳,以及许多恐怖主义行动在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折磨,人民对发展经济和改善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普京政府面临时代赋予的崭新而又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这一崭新而又难得的机遇到来之际,不仅俄罗斯人对实现经济发展前景抱有热切的期望,而且国际社会也对此具有一定的信心。英国《金融时报》评论道:“俄罗斯在其整个历史过程中都表现出在遭受灾难性的挫折之后实现民族复兴的超凡能力。”(注:[英]约翰·桑希尔:《前景不明——这个国家的特性因苏联的垮台而被严重扭曲》,1999年12月6日《金融时报》。)
综上所述,俄罗斯经济在21世纪初期会逐渐恢复,新世纪前20年左右将重振昔日的经济雄风,预计2001~2002年经济增长率会活跃在4%左右。然而,应当指出,俄罗斯经济每年需要8%~10%的高增长率才能逐渐赶上发达国家。1999年10月12日,全球总人口突破60亿大关,这60亿人口中约有10亿人生活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的国家里。如果俄罗斯人想进入这个档次,今后20年其经济平均增长率应达到6%。考虑到发达国家仍在以2%~3%的增长速度发展,所以,俄罗斯需要20年左右才能进入世界上最富裕的10亿人之列。必须说明,虽然目前俄罗斯经济发展仍存有诸多不利因素,但从以上分析的诸多优势来看,将会出现广阔的发展前景。俄罗斯经济在近期内的攀升势头,则拉开了其在新世纪经济腾飞的序幕,从而将为充实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收稿日期]2000-10-26
标签:经济论文; 俄罗斯卢布论文; 卢布汇率论文; 石油美元论文; 石油资源论文; 石油投资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卢布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