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和水电工程对于各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产生的效益而言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能够为各个行业的生产和进步改善目前的所处环境和条件,因此这种工程项目的质量标准极为严格,涉及到的指标参数的精准度很高,要利用GPS定位系统的测量技术来获取各种所需要的数据,为工程建设以及合理的施工方案提供更为全面、准确的定位信息和测量结果。
关键词:GPS系统;水利工程设施;测量应用
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也不断进行创新,在创新发展的新形势下,计算机的创新应用也使用在各个方面,在机械行业也有极大的帮助,在机械的零件检测方面有着极大的作用,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发展,图像识别技术可以帮助查找机械零件中的瑕疵品,保证通过的零件的质量与通过的效率,这样便可以进行下一步零件的组成,所以企业和国家要对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加强重视,更新技术,更好的保障质量。
1 GPS系统概述
在进行GPS定位时,会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些外部因素也会导致测量误差的出现,为了消除这些误差源,就必须使用几台以上的GPS接收机,使用的测量方法是静态测量法,静态测量法就是利用GPS接收机独立进行工作,然后人员观测,用后期的处理软件进行差分解算,对于RTK测量,也是使用的差分解算,但是这两种有细微的差别,后者是实时差分计算,RTK系统通常是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GPS接受系统,第二部分是传输系统,第三部分是软件系统,传输系统主要是由基准站的发射电台和接受电台组成,是是实现实时测量的动态设备,RTK在进行测量时,基准站与流动站要同时观测卫星数据,将所接受到的信号全部发射出去,流动站在接受卫星信号的同时也接受基准站的信号,在计算这两个信号的基础上能够确定出基准站与流动站的位置关系。
2 GPS系统在水利工程方面中应用的原理
在水利工程方面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发现GPS系统可以与之相融合进行巨大的变化。而我国GPS技术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目前与各种领域系统相结合,并且运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自从GPS技术发展了很多领域的模式,有种多用途,作为我们高新技术产业常用的一项技术。GPS技术是通过信号的传输,准确的定位,并且测量的时间比较短,而且可以长时间的进行工作,这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资源,并且有着优良的经济效益,缩短了工程的时间。GPS作为水利工程测量的核心,主要是进行信号的接收与传输进行工作。GPS信号接收机作为系统的主要设备之一,来进行多方面宽领域的工作。主要包括着主机、天线、电源等。借助无线电进行移动,不仅可以进行实时的定位而且提高了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改革,建筑与GPS系统的相互融合,逐渐发展出许多符合力学结构但是很奇怪形状的建筑,随着融合力学也开始帮助建筑学解决一些难题,比如,道路,桥,房屋时间长了会有许多裂缝,给人一种不安全的感觉,其中的结构已经损坏,那是如何产生的呢?拿路桥来说,车辆在上面走过的时候对路桥上面施加的压力导致其反力会对路桥造成极大的伤害,就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不过这个力要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得多也复杂得多,所以就有人想在建筑结构中借预应力来稳定建筑结构。GPS技术是通过信号的传输,准确的定位,并且测量的时间比较短,而且可以长时间的进行工作,这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资源,并且有着优良的经济效益,缩短了工程的时间。
3 GPS系统和相关技术应用情况
3.1GPS系统在测量中的外业工作
GPS在水利工程的测量过程中,首先的工作便是在水利工程中进行选点,结合科研人员的经验以及方法总结,得出了结论,在选点过程中应该选择设备比较好安全的地方进行安装,而且不能影响设备进行观察所以需要在视野一览无余的地方,不会受到高处建筑物的干扰。但是交通方面也是重要的一方面,方便科研人员的出入方便,所以应该选择在交通十分便利的地方。所以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应该到实地进行考察、测量,因地制宜的、实事求是的在水利工程附近进行选点。在选点的过程中,要确保在点能结成一张网状,有利于采取连接方式。也有利于收取信号进行配合,然后对信息进行处理、分析。
3.2测量数据信息的处理
首先,在水利和水电的工程建设中做好测量工作的准备事项,对于原始存在的数据和信息要进行初步的整合和筛选,并且进行正确的归类整理。其次,要获取精准的数据平差,才能够确保工程建设所需要的各项指标参数值的准确性得到良好的保障。最后,初步获取的数据格式并不能被工程测量直接使用,而要进行数据格式之间的正确转换才能读取,将定位信息以及具体的坐标做好转换,以确定具体的测量对象。
3.3变形监测
变形监测一直是水利水电项目关注的问题,也是传统测量技术难以解决的难题。全球由于大坝变形监测不到位而引起坝体溃决而造成的洪涝伤亡事故不胜枚举,且损失巨大。造成监测不到位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测绘技术不能实现连续性监测及精度低,数据收集不及时所致。而GPS测绘技术通过在指定区域布点,能够自动连续实现对坝体变形数据的监测;并结合现有数据分析软件对测绘数据进行分析,以便相关管理人员及时实施预防措施,以避免坝体溃决的洪涝事故。
3.4控制网络类型
在GPS系统的控制模块化网络中一般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图样网络,其一是三角形,这种控制网络能够架构结构性较为稳定和性能强大的三维式几何变化的结构形态,并且具备自我诊断的能力,可以迅速发现工程测量期间出现的各类错误和偏差,但是测量需要消耗很长的时间,而且工作量和工作强度都很大。其二是星形,其工作强度虽然不大,但是精度有所欠缺;其三是环形,安全性良好,工作强度也不高,但是精确性的具体分布不够均衡。
3.5环境监测
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的地形地貌等环境监测也是重要内容。水利工程的实施必然导致原有地形、地貌发生一定变化,实施监测及掌握其影响规律对实施决策提供重要依据。而如1963年发生于意大利的大坝由于库岸滑坡而引起涌浪翻坝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实时对库区周边环境及地理情况进行检测,时刻关注水下地形变形尤为重要,必要时请与及泄洪,以保证库容及航道通畅。传统技术主要缺陷在于无法实现对水下地形的监测,造成水库运行的盲区,而GPSRTK测绘技术可实现对水下地形的测量,且精度高,实现了对水下环境的监控,有利于相关措施的实施。
结语
以上就是对于GPS系统在水利工程方面测试的浅析,GPS技术的合理使用,扩大这种施工技術的实际应用范围,有利于增强工程质量可靠性。因此需要结合建筑中的各方面特点,需求,以及地理环境,这样建设出来的建筑才能够得到好评。
实现工程施工效益最大化的同时确保预应力技术的推广使用,为现代化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自从GPS技术发展了很多领域的模式,有种多用途,作为我们高新技术产业常用的一项技术。GPS技术是通过信号的传输,准确的定位,并且测量的时间比较短,而且可以长时间的进行工作,这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资源,并且有着优良的经济效益,缩短了工程的时间。
参考文献:
[1]姚博.GPS测量技术在永定新河治理一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3(34).
[2]李冬韩.GPS测量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探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2):37-38.
[3]王文贯,陆海波.单、双频GPS数据联合处理基线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0(04):39-40+62.
论文作者:李宁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测量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系统论文; 工作论文; 信号论文; 数据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