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环评法要求规划编制机构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或者在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本文首先阐述了环境影响评价和城市规划的相关定义,探讨城市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作用,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旨在进一步推动城市规划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
关键词: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1]。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当下与未来一段时间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决定城市的功能地位与发展潜力。可以说城市规划不仅仅是政府职能部门的一项工作,而是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议程。然而,在传统的城市规划实践中,人们总是过于注重规划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甚至出现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城市规划方案,虽然可能取得了短期的发展,但就长远视角看来,忽视环境影响的城市规划是不可持续的。
一、环境影响评价应用的必要与必然性
环境影响评价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是指在城市规划编制阶段,率先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制定预防、减轻和解决方案,减少规划建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同时要跟踪监测后续发展,防止环境破坏和污染情况的出现。可以说,在当今时代,环境影响评价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既有必要性,也有必然性。必要性是指,国家环保总局制订了《环境影响评价导则(试行)》,从法律层面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以指导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必然性是指随着社会对环保的重要程度越来越高[2],践行“两山理论”取得的实践成效,都无一不再证明环境影响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二、环境影响评价应用的效果
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对规划的资源环境可承载力和未来发展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价与预估,其对象不再是单一的水、土、气、声等个体,而是对城市区域内的整体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预估。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内容主要包括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不良环境影响的分析和预测以及与相关规划的环境协调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指明规划草案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以及规划草案的调整建议。与项目环评不同的是,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现了从微观到宏观,从开端到末端,从计划到时间的质的转变,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一次根本性改革。对城市规划进行环境评价,将从根本上控制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防止在城市建设中造成重大的生态环境损失和破坏,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可靠保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协调。
三、环境影响评价运用方法
环境是一个复杂性、综合性、变化性的系统,它有自身一定的规律,但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后会发生系列变化,从而决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具有多样性、交叉性。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一些经典方法用于环境影响评价中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核查表法
核查表法是指将可能受城市规划方案中相关因素影响的环境因子和可能产生的影响性质列在一个清单中,然后对核查的环境影响给出一个定性或者半定性的评价。具体操作是:根据地区总体规划的特点及规划所在区域的政治、社会、经济、生态等特征,识别出可能因规划行为导致的环境影响情形。在识别表中,可按照活动的先后顺序,将规划行为划分为规划前、规划中、实施中和运行中四个阶段,并从整体上进行衡量;环境资源参数包括物理资源、生物资源、经济发展、生活质量、国家利益五个方面;具体影响分为影响小、影响中等、影响大这三种情况。该法发展使用时间较早,但现在还在普遍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对比分析法
考虑到规划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决定定位、功能及生态环境指标等多项规划内容不仅仅要符合本地区的文件和实际要求,还必须符合上级区域和周边区域等区域性规划文件要求,比如安徽地区的相关规划也要考虑到下游盱眙龙虾养殖的特殊情况,不能在沿河岸边建立危险工业厂区,排放工业废水,对比分析法是考虑相关上级、周边区域的规划、政策的符合性与协调性。
(三)空间分析技术
空间分析技术以地理信息系统化(GIS)为代表,GIS的特点是空间数据库的管理[3],依靠这些数据建模并进行分析,它将各种环境现状和规划成果在系统中可视地、真实地、交叉地表达出来,它还可进行查询和检索等多项功能性选择,通过环境预测模型或决策分析模型初步判断出该项规划是否合理,实施后会产生什么样的环境影响,具有一定的预估性。
四、城市规划环境评估实施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科学的工作程序
不论是从现实需求还是从未来发展的趋势来看,建立科学的城市规划环境评估工作程序是非常重要的。我国环评法虽然对一定范围内的城市规划提出了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并且规定了规划环评的基本工作程序、内容与要求,但对规划编制机关如何组织及如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没有作出更详细的指导。再加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层次性较高的活动,必须同时依靠规划编制机构和环保技术服务机构。因此规划环评的工作方法应从规划编制机构的需要出发,尽量使评价的工作程序与规划的工作程序保持步调一致,将环境评价与城市规划工作任务结合起来,以协调规划与评价管理,提高工作效益与效率。
(二)强调跟踪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并不是一项静态的工作,而是动态的、变化的、系统性工作,需要跟踪评价规划环境影响的始终,从计划阶段,到实施、投入阶段,都要形成系列的分析报告。对规划实施后实际的环境影响也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分析和评估,对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实施的效果和实际情况进行检验。规划环评重点是真正取得保护环境的实效,并不是为了得到一份报告,而是持续跟踪规划的实施与运行,当发现原评价结论所依据的事实和有关数据与实际情况有重大偏差时,还应查明原因、分清责任[4]。
(三)辅助城市规划管理
当该项城市规划方案审批通过后,该项规划方案将作为指导控制性详细性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法定文件,成为相关文件和城市发展的参考,具有法律效力。此时规划方案中的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预防措施、控制对策都将成为之后规划管理工作的依据和方向,比如,要加强城市水源地保护和供水设施建设,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加强治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创建无烟控制区,改进落后的燃煤方式,尽量使用太阳能、地热等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选择适合的垃圾处理场地,充分考虑到居民的意见……可以说,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头戏,也是城市规划的辅助军,是为了在明确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的前提下,达到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的目标。
五、总结
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各国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的共识。实践证明,环境影响评价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它体现“预防为主”的战略思想,从发展源头控制污染和生态破坏,能有效保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将环境影响评价渗透进城市规划工作中,将成为更好地促进人居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和谐统一的有效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刘婷婷.环境影响评价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2]汪惠阳.环境影响评价在生态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30(5).
[3]周春燕,宋敏.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装饰装修天地,2017(5).
[4]侯廷建,杨瑜.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城市规划及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与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3):106.
论文作者:周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4
标签:环境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评价论文; 工作论文; 城市论文; 规划编制论文; 是指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