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120例普外手术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个性化舒适护理组和传统护理组,每组患者60例,入选标准:年龄18~70岁,意识清醒,愿意配合试验方案,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手术禁忌症,精神疾病,认知障碍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方面经过统计学分析,数据比较差异值P>0.05,由此说明两组患者具有进一步比较价值。
1.2方法
传统护理组即行传统护理,主要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充分做好手术准备工作,同时做好患者口腔护理、饮食护理、体位护理等。个性化舒适护理组即为患者提供围术期舒适护理。
1.2.1手术前舒适护理
在患者入院后,安排责任护理人员耐心和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社会背景及病情,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舒适护理计划。耐心告知患者医院环境及治疗医师等,引导患者正视疾病,多向患者讲治疗成功病例,同时安排专人陪护患者,认真倾听患者的各种诉说,针对不同性格患者采取针对性交流方式,认真解答患者的疑惑,缓解患者的思想负担,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
1.2.2手术中舒适护理
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采取轻松适中语量、语调,和患者亲切交流,将患者轻柔搬到手术台上,做好患者隐私部位保护工作,尽量减少身体暴露。协助患者摆好体位,手臂外展,角度不宜超过90°,防止损伤臂丛神经,保证患者舒适度,避免压迫神经及血管而造成下肢麻醉。
1.2.3手术后舒适护理
当患者完成手术后,负责护理人员将患者转移到病房中,在运送途中,告知患者已顺利完成手术。为患者营造良好病室环境,加强查房次数,及时帮助患者擦拭汗液及分泌物。当患者咳嗽的时候,可借助软枕捂住切口,防止腹部切口张力。
1.3评价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等临床指标变化。②统计两组患者的平均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并进行两组数据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相关临床指标(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舒适护理组患者指标改善比传统护理组明显(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舒适护理组患者平均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都比较短,并且取得了较高满意度,两组患者数据比较,舒适护理组优势更加明显(P<0.05)。
3讨论
外科手术将给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带来一种应激反应,给患者带来一定创伤,影响患者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循环系统,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及预后。
传统护理主要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被动执行医嘱,单纯从治病角度实行各项护理操作,而未考虑到患者的精神及心理需求,只有当患者有医嘱需求或者是提出要求的时候,才予以相应的护理。这种护理模式使得患者因不了解手术而过分担心手术效果,内心恐惧,失去治疗信心,影响患者术后康复。最近几年,人们对护理服务要求日益提高,护理不再是机械完成医嘱,而是重视患者心理及生理,真正解决患者实际需求。
舒适护理是一种个性化、整体性护理模式,可使得患者在心灵、心理、生理及社会等方面达到最大程度愉快状况,降低不愉快程度。为此,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开展舒适护理计划,护理人员通过专业的护理,采取不同护理方式,缓解患者痛苦,稳定患者情绪,进而有助于调节患者的内分泌平衡性,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
本研究中,通过将个性化舒适护理理念引入普外围术期患者护理中,充分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观念,完善护理内涵,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从患者护理前后临床指标、康复速度及满意度探讨个性化舒适护理对普外患者围术期护理的价值及作用,结果显示,个性化舒适护理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传统护理组,并且术后康复速度快,护理满意度高,均明显优于传统护理组,由此充分肯定了个体化舒适护理的效果。总而言之,个性化舒适护理在普外患者围术期护理中,促使患者以愉悦心情接受治疗和护理,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日娟,甘秋萍,刘卓红.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病区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2):263-265.
[2]翟超楠,宋晓姐,李娟.个性化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在普外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21):124,131.
[3]吴晓娟,王玉英.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病区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4): 251-252.
论文作者:王朋娟,张严文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患者论文; 舒适论文; 手术论文; 两组论文; 传统论文; 统计学论文; 效果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