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活下去,建筑工程设计实施单位就应该采取合理的措施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造价,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在本文中,笔者就如何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进行了陈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解决措施
引言
现阶段,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成为人们谈论的重要话题,无形之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建筑业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建筑企业需要对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进行合理的预测,降低施工阶段各个环节的成本投入,以“低消耗、高收益”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独特的优势,提高企业的发展效益。除此之外,为了防止出现资金超预算的现象,相关部门需要对施工环节进行统计,对可能出现超预算的环节制定解决对策,因此需要引用一些先进的技术、高科技的设备,采用有效的管理措施、控制措施,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管理及其控制,从根本上解决损失问题。
1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分析
1.1忽视工程造价的重要性
在现阶段的大部分建筑企业,他们对于工程造价的预算管理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对其相关管理力度也不够,只是把重点放在了工程的竞标以及最后工程的结算工作,这种情况就导致了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超预算现象时有发生。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最容易发生超预算情况的环节是在施工的阶段,因为在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成本控制如果没有做到有效的控制,那么一旦出现施工所需的材料成本上升的情况的时候,就会导致整个工程的造价预算超标。同时如果作为施工方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施工质量的监控,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质量问题,通常会以二次施工的方式解决,这种情况也导致了超预算情况的发生。
1.2实际管理不到位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对项目进行科学的管理是最主要的工作,但是当前的项目管理缺乏有效性,这就让工程建设很难顺利的完成。此外,现在很多的建筑项目其施工工序都很复杂,而且施工技术也比较多,周期长、面积大都是建筑的主要特点,如果施工单位不能掌握好这些特点,就会让施工失去一定的科学性,对后期的管理造成一定的阻碍,这些阻碍就会产生一定的资金,而超预算问题也就随即出现。
1.3造价控制程度不足
工程造价控制应当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之中,从设计阶段、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到验收阶段均应涉及。但是目前我国许多建筑施工单位的预算控制重点只关注施工阶段,对于其余阶段的预算控制明显不足。比如建筑的设计阶段是影响整体工程造价的主要阶段,完善的设计图纸是此后施工阶段有效控制资金使用情况的基础,但是建筑企业对其重视程度不足,所以往往出现比较严重的超预算现象。
2建筑工程施工预算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
2.1有效的控制建筑工程中的预算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应当贯穿于整个项目,而对但是于施工方而来说,在建筑工程实施的阶段实行建筑工程造价方面的一些控制手段,其目的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尽可能的去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也就是说注重建筑施工的管理,进一步优化施工组织方的设计方案,从而获得良更高的经济利益。建筑施工设计图纸方面的文件和建筑施工现场有效的结合这些是施工组织进行设计的,它同时也是一个建筑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合理优化工程中的预算能够有效的减少支出成本,近而影响到整个工程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在对施工组织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采用比较科学的合理的方法分析,在满足了工程施工的同时,达到综合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这就要求建筑工程技术人员一定要有比较坚实的造价专业知识,同时又要有非常强的建筑工程方面的知识,同时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负责,把建筑材料和价格有机的结合起来。
2.2材料、人工、设备进行超预算调控
①材料造价调控。在工程建设中,材料费用的花销占总资金的比例比较大,如果不进行严格的控制就会造成资源浪费。为了防止出现超预算现象,施工单位需要从材料购买价格和运输上节约费用,所以为了获取价格比较便宜、使用性能可靠的施工材料,施工单位在材料采购时,对多家施工材料进行比较,选择一家价格实惠的供应商签订长期合约,这样材料造价预算就有一个成本标准,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除此之外为了防止材料浪费,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入库材料进行管理、维护,防止损坏、潮解、丢失,对于即将使用的施工材料,入库时可以放在施工地点比较近的地方,防止因运输次数过多产生浪费。②人工造价调控。人力资源的合理运用对减少工程造价,提高工程的使用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利用人力资源,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可以签订合同,以合同的方式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控制,采用“赏罚分明”的方式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对于浪费材料的行为“严惩不贷”,以此来确保施工质量。③设备造价控制。施工设备是建筑工程不可缺少的辅助机械,如果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机械设备损坏带来经济损失,因此施工过程中,要聘请专业人才操作机械设备,对设备进行管理、检修、维护,使各个设备进行合理搭配,可以达到节约费用的最佳搭配。
2.3完善预算的控制手段
在项目进入施工阶段的时候,工程造价超预算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因此想要对其做出合理的控制,那么对相应的预算控制手段进行完善则显得尤为重要。体现出预算控制手段不够完善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自然灾害的影响,而另一个就是社会影响。前者会导致整个工期延长造成成本的增加,出现超预算现象,而后者则是因为原材料价格的浮动导致成本增加,出现超预算现象。所以在前期的预算工作中要完善项目工程的预算机制,明确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且将这些影响也要列入工程项目预算的考量,一旦有上述两种情况的发生可以有效的避免超预算现象的发生。同时想要做好以上几点,作为预算工作人员首先应该做到的是对市场有足够的了解,对原材料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原材料的价格变动趋势,采购的时候要做到货比三家,选择最合适的材料,达到有效控制成本的目的。
2.4加强签证管理
1)建设单位应制定签证的审批流程,最终的审批权应该交业主代表及法人,这样可以有效的制约监理人员权限和不负责行为。2)加强签证资料的真实完整性,签证的证据资料、支持性资料要完整真实,要全面的反应事件,并且附带一些照片和影像资料。3)加强签证的时效性管理,争取做到一事一签,先签证后施工,以免过后补签证,造成签证失真。4)保证签证工程量的准确性,工程签证一旦发生,业主及代表、监理要第一时间到深入现场,对照图纸和签证内容复核施工单位签证内容,确保工程量准确无误,无弄虚作假、与图纸重复现象。
结语
根据以上的阐述和分析,建筑工程造价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其管理工作也贯穿了整个工程。在如今的建筑项目施工中,工程超预算的现象也是频频发生,这都受到了外界市场、政策、管理等方面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就需要做好一切防御措施,运用管理体系来控制超预算,保证所有的资金都能得到良好的应用,让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丙渠.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解析[J].江西建材,2017(23):233-234.
[2]刘琴琴.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J].江西建材,2017(11):233+236.
[3]李映华.分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以及控制对策[J].四川水泥,2016(03):182.
论文作者:胡建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预算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签证论文; 阶段论文; 材料论文; 造价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