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言文教学现存的弊端
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丰富文学素养。新颁发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增加了文言文的阅读量,正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当今的文言文教学却不尽如人意:“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现在就将文言文教学中所存在的弊端总结如下:
弊端之一:教学目标单一
目前的文言文教学,目标是比较单一的,即仅仅着眼于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在我们很多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遨游于字、词、句的海洋里。诚然,对字、词、句的准确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也是文言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目标,但仅此一个目标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文言文的教学目标还有更广阔的内容,比如:全面学习课文的内容,正确评价作品,即在掌握字面意义的基础上理解思想内容、学习表现形式,从中受到教育熏陶,学到语言表达技巧,提高读写能力。以教授《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例,我们不仅要从字面上读懂全文,还要学习司马迁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从不同侧面表现人物性格的选材方法,理解古人“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豁达胸襟。
弊端之二:教学方法单一
在了解了“教什么”之后,我们还要关注“怎样教”的问题。“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妥善选择教学方法。知识的明确性、具体性、根据性、有效性、可信性有赖于对教学方法的有效利用。”迄今,文言文教学在方法上还是一片“净土”,莫不是教师一讲到底、一灌到底,学生似乎只需记忆就行了。其实,我们对学生的估计太低了。文言文教学不是外语教学,乃是母语教学,不是从零开始,正如钱梦龙所说:“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汉语的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段都不可割裂和古代文学语言的血缘关系……学生阅读文言文虽然有一定的语言障碍,但绝不像学习外国语那样毫无根基。”事实上,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如果注释充分的话,学生在阅读上不会和对现代文的理解有什么很大的差距。
二、新思路,新办法
1.自主学习,培养主体意识。高中生因为有初中文言文的学习基础,又有课文下的注释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帮助,所以可以粗略地读懂文言课文。基于这一认识,在上文言文时,我都布置学生提前预习。具体要求如下:第一,通过自学,基本理解课文中重要的字、词、句,并且动手整理归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有自己一时不能确定的,作上标记,待大家讨论时提出。第二,通过对文章的初步阅读,理清文章思路,基本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可能一开始操作时会比较困难,但我们可以从浅显的文言文开始,做到“低标准,严要求”。如果这样坚持下来,让学生亲自投入阅读实践,直接去感知课文,我们就会更好地培养他们主动求知的能力,确保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这样的整理虽然不全面,但较之过去一味的“教师说、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效率要高得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逐步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了课前自学文言文的方法,他们不仅能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的注释读懂课文,完成字、词、句的归纳整理,而且有时还能提出非常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他们因此获得了学习文言文的乐趣,提高了主动求知的信心,从怕学文言文到爱学文言文进而会学文言文。
2.有效讨论,培养合作意识。新课程改革指出,在新型的课程标准中,我们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所谓课堂讨论,即“为了实现一项学习任务,学生就教学中的某一问题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方法”。从这一定义出发,我们认为,在多元互动的有效讨论中至少可以激活师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自主学习过课文之后,总有几个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我们可以集众人智慧去解决难题。比如在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时,有这样一个句子:“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这是一个介宾后置句,即“以师旅加之”,直译就是:用别国的军队来加在这个国家之上(有别国的军队来侵略着个国家)。而“因之以饥馑”:“因”,课文下注释是“连着”,“饥馑”指荒年,直译就是“用荒年连着”,这句话就翻译不通。这类难题一个人难以解决,但经过讨论之后,同学们讨论的结果是“因之以饥馑”,应该和“加之以师旅”是相似的句式,所以“因之以饥馑”应为“因加之以饥馑”。这样翻译过来就是“连着用荒年加在这个大国之上”。在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合作讨论之后,答案找到了,激发了合作的兴趣,培养了合作的意识。
3.注重创新,培养创新意识。而高中生的学习任务很繁重,常常无暇顾及语文作业,更难抽出时间去复习文言文,致使文言文的成绩难以提高;废止了滔滔不绝的讲,便能节省时间进行必要的思考,在老师的指引下,让学生自己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学习李白的《蜀道难》一文时,“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一句,课文给我们的断句是“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部分学生对这一句的断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查阅资料,他们发现“嗟”一般来说有两种含义:一是表示感叹或叹息,放在句首或句末;一是表示召唤。基于“嗟”的两种基本含义,我们能不能有另一种理解呢?即把“尔”翻译成第二人称代词“你们”,这样,文句可以翻译成:哎,你们这些远方道路上的人为什么还要来呢?相比之下,用第二人称,更便于抒情,从侧面渲染了蜀道山水的险恶。如此理解,非但没有什么不妥,反而有过之而无不及。
论文作者:解文玲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3年11月总第13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8
标签:文言文论文; 课文论文; 饥馑论文; 学生论文; 之以论文; 荒年论文; 这一论文; 《素质教育》2013年11月总第13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