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_知识经济论文

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_知识经济论文

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经济论文,可持续发展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逐渐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主流。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是人类社会对自身发展认识上的深化和对客观世界发展趋势认识的提高。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均已引起了政府官员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两者具有何种联系呢?知识经济时代下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怎么做?这是直接关系到正确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可持续发展模式呼唤知识经济到来

(一)人类需要可持续发展。自工业革命以来,传统经济发展观主宰了现代人类几百年的历史进程,驱使人类毫无理性地片面追求经济的无限增长,使得人类自身陷入了工业文明的危机之中,主要突出地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人口膨胀和资源衰竭并存交织,导致经济发展难以具备持续性;第二,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生态环境达到或接近崩溃的临界线;第三,全球资源分配不均,人类利用公共财富不公平,贫富两极分化加剧,极大地削弱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些问题足以证明工业文明的人类经济活动所引起的负效应是普遍存在的,把工业文明引入绝境,不但阻碍了经济本身的发展,还威胁到人类未来社会的长远发展,甚至危及人类的健康、生存和繁衍。由此说明,人类需要可持续发展,也就是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需求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而是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为目标的,不断协调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是经济——社会——生态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的整体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三个相互联系、相互适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持续发展系统。

(二)只有知识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从可持续发展形成的历程来看,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是人口膨胀、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经济停滞不前等重大问题,这是工业经济形态下经济发展造成的后果。在工业经济占主导的时候,人类通过改变发展观念和发挥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但由于经济形态没有发生深刻的变化,没有产生质的飞跃,可持续发展问题很难彻底解决。因此,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实现需要从经济形态上来一场变革,呼唤新的经济形态的出现,即由旧的工业经济向新的知识经济转变,知识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另外,实践证明,人们在工业经济时代下,实施可持续发展主要是紧紧依靠科学技术这把利剑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虽然科学技术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成为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使有些问题得到缓解,但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如生态环境还在恶化,资源枯竭势头没有得到抑制,发展中国家在重复发达国家过去的“高生产、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等。因此,只有更加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用,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知识资源成为主体资源,实现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升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

二、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按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定义,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增长全球化的根本性转折。知识作为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它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和主体资源,成为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首要因素。

(一)知识经济时代下高新技术发展迅猛,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了可能。

知识经济时代下高新技术产业不仅起先导作用,而且将成为第一支柱。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其高附加值有力地支撑着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据1993年联合国有关组织统计,在发达国家中,以知识为基础的行业的产值已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在制造业产值中,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已占到25%,比20年前增长了1倍; 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有65%与微电子技术有关。高新技术产业中信息产业成为发展最快的带头羊,全球GDP中,已有1/3的产值与信息产业有关。1982 年全球信息产业销售额为2370亿美元,1985年为4000亿美元,1988年为4700亿美元,1995年为6400亿美元。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以微软为代表的5000家计算机软件公司,微软公司市场价值现已超过了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美国的经济增长有27%归功于高新技术产业。除此,高新技术使工业经济时代形成的产业(汽车、建筑、石油、钢铁、运输和纺织等)披上了“知识”的新装,并延伸出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在发达国家中,第一产业比重仅为3%左右,随着生物工程的发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渗透,第一产业将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从第二产业看,工业经济时代的制造业在完成工业化以后,曾一度被人们视为夕阳工业,但通过高新技术改造,出现了先进制造业技术,使传统产业焕发了生机。高新技术对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影响最大。在过去的20年间,世界商品出口量占全世界商品出口的比例几乎翻了一番,从10%增加到20%。在国际贸易中,服务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1975年服务贸易占1/4,1993年增加到1/3以上。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决定着知识的生产、传播及应用的能力与效率。知识的生产是无穷无尽的、非消耗的,通过知识、信息和技术的投入,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使高新技术产业无可非议地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第一支柱产业,从而改变了工业经济时代下经济发展的周期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抹平了经济发展从萧条、复苏、繁荣到衰退的周期性,使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成为可能。

(二)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成为主体资源,为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知识经济时代下“资源”这个概念的内涵被大大地扩展了,工业经济时代,资源原来是指自然资源,随后扩大到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等。在知识经济时代下,资源已经成为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得以进行和开展的外在条件的总称了,可分为信息资源与实物资源两大类。经济活动是永远离不开实物资源的,但信息资源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实物资源。信息和知识不仅成为辅助资源,而且成为主导资源,甚至在一定情况下成为主体资源。信息和知识不仅用它来辅助或支配物质生产,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资源,进行独特的生产,形成独特的产业即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

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作为经济资源,遵循效益递增规律,即在提高资源效率方面投资越多,获取的边际效益越多。知识资源与物质资源相比,具有四个特征:(1)非消耗性。 知识可经无数次使用而自身并不减少,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增值,可以被用来创造新知识,知识越用越多,使用的成本越来越低。(2)共享性。知识较少受时空的局限, 可为公众共享并可反复使用和同时使用而价值不被削弱,与其它生产要素结合可大幅度地提高劳动力和资本的使用效率。(3)非稀缺性。 物质资源是稀缺的,尤其对不可再生资源来说,它们只能绝对地减少,而知识则可以在使用中产生知识,人类可以无穷尽地创造知识。(4 )易操作性。知识更易于传播和处理等等。

工业经济时代社会经济活动的主流是物质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要求以大规模使用或消耗原材料、自然资源和能源为基础,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依赖为60%以上。知识经济时代是以开发和利用知识资源作为生产力的要素为主要特征,以高新技术作为基础,社会经济活动的主流是知识产品的生产、传播和利用,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还不足20%。美国1960年消耗1.2亿吨钢材,到1990年尽管经济总量比以前30 年增加了2.5倍,但钢材的消耗却是8500万吨,仅为1960年钢材消耗量的70 %。在工业经济时代,GDP的增长是与能源、原材料(如钢铁、 有色金属等)的消耗同步增长的,但在知识经济时代,在保持GDP 持续增长时,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原材料都是下降的。80年代初期, 石油需要占世界产出的比重为7%,而目前仅为1.5%。知识经济的出现,使知识成为主体资源,替代稀缺的物质资源,将解决了人类资源的危机。知识的创新、知识的传播和应用已经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取之不尽的资源和动力,从而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知识经济时代人口结构合理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示范。

从人口角度来看,一是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不断创造出新的知识,就必须重视和发展教育,发挥教育在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带来了人口素质的提高;二是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状况;三是先进的避孕技术保证了计划生育政策和减轻了人类的痛苦;四是随着生命科学的发达,人类健康水平得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得以改善。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人类目前面临的人口问题,使人口数量有效控制,人口素质得到提高,人口结构更加合理。

从环境角度来看,知识经济时代比起工业经济时代有利于保护人类所直接依赖的自然资源,使之不受污染、侵害,从而保护了人类生存。一是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这些产业自身对环境的污染比起传统产业要小得多;二是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将成为高新技术中的一个重大类别,产业前景十分光明,能够解决当代工业生产对资源的滥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三是新技术的产生促进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作为替代能源,改变能源结构,减少污染;四是发展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总之,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活动的主流是知识产品的生产、传播和利用,更有助于人口和环境问题的彻底解决。

三、知识经济时代下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四个创新

(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主要指不断创造高新技术,并使之产业化,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主要支柱。一是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即由与知识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网络系统(其骨干是部分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还包括政府部门、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等。),达到具有知识创新、传播、交换和利用的功能;二是着力解决可持续发展中存在问题和相关的高新技术:如创新生物科学技术,提供高效新型的避孕药具技术,开发新能源和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等。

(二)制度创新。经济体制要加快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企业制度要向以公司制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创新,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职能要向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转变。重点是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与国际接轨并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国立科研机构体制,包括国家科研机构与部门科研机构,形成一批国家知识创新基地,建立现代科研院所管理制度,包括明确国立科研机构的方向和任务,完善国立科研机构的年度拨款制度、理事会制度、评议制度和监督审计制度等,促进知识与经济融合,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使经济、科技、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三)机制创新。在完善国家机制和市场机制两套基本社会工具的同时,需要创新又一基本的社会工具,即社会机制。非政府组织作为社会机制的组织形式,作为致力于社会发展的中介机构,要积极帮助他们参与市场。他的活动能促进国家机制、市场机制以及社会机制的发展,改进和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使之在促进人类发展知识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所表现出巨大的潜力。

(四)法制创新。完善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建立有利于发展知识经济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一是审查现行政策和法规,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进行全面评价,将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立法中,使之符合知识经济时代下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二是开展与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有关法律的立法研究,制定其行动计划,提出一套较为全面和完善的法律体系。这个体系应突出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联系与协调。其内容至少包括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计算机软件保护、人口控制、污染防治、资源保护、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科技教育、消费模式、企业活动、经济核算等指标体系。

标签:;  ;  ;  ;  ;  ;  

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_知识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