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黄循雁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黄循雁

海口建联工程造价服务有限公司 海南省海口市 571600

摘要: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使传统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解决了诸多传统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指明了今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行业的发展方向。文章就BIM技术的定义、原理以及在工程造价管理领域中所具有的优势和对工程造价管理各阶段产生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工程造价管理;应用研究

一、BIM技术概述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BIM是对工程项目设施实体与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如是阐述。BIM是建筑业在CAD之后进行的第二次“革命性”技术,为建筑业工程设计、成本管理、施工控制、运营维护等全过程建筑信息提供技术支持与传递,实现项目成本的精细化管理。BIM模型的主要功能体现在建筑工程项目信息的表达、计算、共享、传递和云储存,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BIM技术使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成为一个整体。BIM技术实现了实时动态、精确地对造价进行管理,也改变了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共享程度,提高了工程项目参与方控制成本的能力,建筑市场的透明程度也更高。第二,造价管理准确度和效率更高。工程造价管理主要与工程量管理有关,工程量从根本上决定了工程造价。BIM技术软件以国家相关法律和行业规范为基础,运用精确的现代技术进行计算,其计算结果的精确性远远高于人工计算。BIM技术软件可以将计算结果生可交互文档,方便存储、传输和使用。应用BIM技术软件后,不同专业无需单独构建建筑模型,有效地避免了重复处理数据。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和交流也更多,工作效率也更高。第三,资源管理水平更高。BIM技术可构建工程三维模型,对工程进行动态监测,以便合理安排工程建设资源。根据时间和成本维度,BIM三维模型可变为5D模型,方便管理人员获取任意时间段的工作量信息,从而制定准确的计划,实现精细化管理工程造价。

二、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程造价缺乏多方协同平台

工程造价管理涉及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管单位等多方的利益,如果缺乏统一的、获得普遍认同的平台,则建筑工程的多个方面就会缺少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在工程造价方面也很难达成共识。这样一来,工程造价的精确性就大大降低了。

2.2工程造价数据分析力度不足

由于建筑工程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在进行数据的分析时,往往得出的数据是相互孤立的,不同阶段的数据信息也缺乏关联,对后期工程建设的实施造成严重的影响。建筑工程造价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材料的型号、价格、品种等,都会对工程造价造成影响。市场变化日新月异,材料的价格也是不断波动,管理工程造价时要学会与市场实际相结合,不能直接采用政府颁布的定额数据。长时间不对数据进行修改,企业便会与市场脱节,在竞争中被淘汰。

2.3模型数据难以共享

建筑行业本身不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故其模型信息就难以共享,建筑工程行业结构也十分不合理。行业内数据信息在不断流失,内部的交流和传播很大程度上被限制,不仅影响工程报价的准确性,还加大了建筑施工的风险性。

2.4区域性问题严重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从东南到西北,经济发展水平不断降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利用定额标准计算工程量时,工作人员一般只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造价体系,换了工作环境之后,所有的信息都要从头积累,给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三、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3.1BIM技术在投资决策阶段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决策阶段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工作人员必须合理分析不同的投资方案,究其经济效益、技术要求进行论证,最后选择最优方案,以此为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本次研究中,选择了我国某广场休闲项目,其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为9890m2,总建筑面积则为10375m2,建筑主体分为地上25层,地下3层,并设置9~10层裙楼,该建筑主要功能为办公或商业。在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中,工作人员引入了BIM模型,集成财务分析和项目方案设定工具,并对具体参数进行修改重置,并通过该模型获取项目方案的实施投资收益情况,以此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依据。该项目1~10层设置裙楼方式,11~25为标准层,顶层设置为机房,在投资估算过程中,工作人员将整栋建筑简化为连体结构和标准结构,以此为依据建立BIM模型,通过相关软件计算出造价的估算值,并且保证估算误差控制在10%内。

3.2BIM技术在设计阶段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以上文提到的施工项目为例,工作人员在施工图预算过程中引入BIM技术,工作人员先通过传统的CAD方式设计施工图纸,在此基础上并采取“分布式BIM模型方法”,在鲁班算量软件中导入设计好的CAD图纸,进而建立成本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定额计算,主要对构件套取过程中涉及的清单进行汇总。在鲁班算量软件应用中,软件会自动实施扣减和分类作业,并实施粗略造价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以文件形式导入至鲁班造价软件,分析后得出最后的项目造价结果,从而在最大限度上缩减了工程量计算所消耗的时间。

3.3BIM技术在招标阶段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在本次研究施工项目中,工作人员充分意识到招标阶段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在具体工作中引入了BIM技术,工作人员先确定了招标标底,其由招标方编制,主要标注工程的预期价格,在BIM技术作用下,招标方可参考设计单位提供的BIM模型,获取其中的项目工程量信息,并从软件中提供的实时市场信息中获取价格变动情况,以此作为标底价格制定的参考依据。此外,投标方在投标文件发送过程中可附带项目的BIM模型,招标方可在报价过程中利用该模型合理判断工程量清单是否正确,同时BIM技术与网络技术相连接,招标管理部门可对招投标活动进行有效监督,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

3.4BIM技术在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工程结算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管理的重点内容,本次研究项目中主要采取传统的按月结算方式,施工单位在每个月中旬预支项目工程款,在月末根据完成进度办理结算,但是传统二维图纸造价管理中数据十分分散,使得工程量汇总和拆分较为困难,基于这类问题,工作人员引入了BIM技术,先将算量软件导入鲁班造价软件,进而形成粗造价文件,最终使得框图出价成为可能,工作人员可在BIM模型中进行直接勾选,从而获取工程任意部门的造价及工程量信息,实现了实时结算。以16~18层柱、梁混凝土消耗为例,工作人员点击“工程量统计”,就需要出价的构件图形进行框选,软件便会显示每一个构件的具体位置和清单定额,工作人员可筛选其中的有效信息,进而创建一个独立的预算书。

总结

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BIM技术具有非常大的意义。无论在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还是在施工和竣工阶段,BIM技术都能够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充分利用BIM技术,不但可以提高决策、设计、施工的科学性,也可以提高造价信息的准确性。工程造价管理则通过BIM技术实现了计算模型的精准调用、计算价格的准确查询、同类工程计算方法的查阅等等,海量的数据库和有针对性的计算指导是BIM技术对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贡献,因此更广泛的应用BIM技术在工程造价领域,能够有效的保障造价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练雪红.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设科技,2017,(16):68-69.

[2]何天琼.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4):1404-1404.

[3]李文娟.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经济,2016,26(7):9-11.

论文作者:黄循雁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黄循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