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婕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 目的:研究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的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5年7月随机采集的32例健康体检患者空腹血液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其血液进行分析,将其分为溶血组和正常组。结果:两组血清内指标比较其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K+和总胆固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甘油三酯、葡萄糖、肌酐和血尿酸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K+和总胆固醇具有影响。
【关键词】 生化检验;溶血;结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6-0091-02
溶血现象主要是指红细胞破裂造成的血红蛋白溢出现象。一般体外溶血主要是由于突然进行低温冷冻、突然化冻、过酸过碱等造成血液出现溶血现象[1]。体内溶血可由物理因素(大血管手术后)、生物因素(疟疾等)或者药物毒性反应引起。而某些物质在红细胞内外含量差距较大,若红细胞破裂,细胞内成分进入血清会对临床生化检验造成干扰。本次研究中主要以本院2015年1月~2015年7月随机采集的32例健康体检患者空腹血液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液进行溶血现象和正常现象下临床生化检验项目中各项指标的对比分析,研究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的观察,现报道结果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资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5年7月随机采集的32例健康体检患者空腹血液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对其血液进行分析,将每例患者的血液分别装入试管中,其中一份为正常血液,装入无抗凝剂真空抽血管中,1h后对其进行离心分离(转速为3000r/min,时间为10min)分离正常血清做为研究对象;另一份为溶血血液,将其装入管中放置低温冰箱内进行冷却,冰箱温度在-40℃以下,时间为20min,随后将其取出进行融化,待血液彻底融化后,对其进行离心分离(转速为3000r/min,时间为10min),分离出溶血血清为临床研究对象。将两组血清分为溶血组和正常组,每组内共计32分血液样本。本次入选患者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17岁~65岁,平均年龄(37.54±3.65)岁。
1.2 仪器与试剂
本次研究采用贝克曼beckman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血清进行检测。试剂盒均采自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K+、尿素、甘油三酯、葡萄糖、肌酐、总胆固醇和血尿酸进行临床检测,记录其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t)进行校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内各项临床指标比较:溶血组谷丙转氨酶(49.71±2.35)U/L、谷草转氨酶(59.91±2.79)U/L、乳酸脱氢酶(256.23±7.21)U/L、碱性磷酸酶(103.21±4.17)U/L、K+(5.95±0.51)mmol/L、尿素(5.42±1.56)mmol/L、甘油三酯(1.34±1.27)mmol/L、葡萄糖(5.53±1.30)mmol/L、肌酐(83.07±6.71)μmol/L、总胆固醇(5.43±1.26)mmol/L、血尿酸(365.24±23.17)μmol/L;正常组谷丙转氨酶(37.12±2.01)U/L、谷草转氨酶(33.16±1.98)U/L、乳酸脱氢酶(122.09±4.89)U/L、碱性磷酸酶(124.12±5.34)U/L、K+(4.66±0.42)mmol/L、尿素(5.43±1.49)mmol/L、甘油三酯(1.30±1.26)mmol/L、葡萄糖(5.69±1.39)mmol/L、肌酐(82.95±6.80)μmol/L、总胆固醇(4.04±4.42)mmol/L、血尿酸(359.39±25.34)μmol/L;两组血清指标比较其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K+和总胆固醇各项临床生化检测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甘油三酯、葡萄糖、肌酐和血尿酸各项临床生化检测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次研究中对两种血清内各项临床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溶血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K+和总胆固醇值比正常血清中偏高,其中碱性磷酸酶比正常血清中偏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溶血会对临床生化指标检测造成一定的影响。产生溶血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可以分为体内原因和体外原因两种。一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溶血现象进行预防:①保证采血针、采血容器等采血设备干燥清洁;②严格按照采血流程进行操作,保证真空抽血;③采血过程中需要对采血方式进行控制,其中止血带扎脉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止淤血,拔注射器不宜过快;④血液加入抗凝管后避免剧烈摇晃震荡以免破环红细胞⑤样本采集后储存和送检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样本储藏温度;⑥血液样本不宜过长时间存放[2-3]。为了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若发现溶血标本,应采取相应措施。一方面,在有条件情况下重新抽取标本重新检测,另一方面则可以从方法学上减少溶血干扰。
综上所述,标本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K+和总胆固醇具有影响;对尿素、甘油三酯、葡萄糖、肌酐和血尿酸则无明显影响。
【参考文献】
[1]缪守红.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的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06(01):103-105.
[2]刘惠涛.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0(03):4068-4069.
[3]陈志平.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预防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4,03(04):84-85.
论文作者:张佳婕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3
标签:转氨酶论文; 血清论文; 生化论文; 磷酸酶论文; 谷草论文; 血液论文; 乳酸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