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应运而生,而建筑工程领域顺应时代的发展而逐渐的使用这些新型的施工技术。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人民的财产安全。但是在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因为施工难度非常高导致了还存在很多的实际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模板坍塌的情况,导致了整个工程的质量存在问题,还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加强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使得整体具备较强的安全性。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技术;建筑结构
高支模施工技术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与承载力,将这种技术应用于高层建筑基础施工中,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水平。但是,从目前来看,高支模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施工工艺复杂、难度高,对现场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要求较为严格。作为一项重要的施工工艺,在施工前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按照工艺流程与相关规范进行施工才能保证预期的施工效果。
1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高支模施工技术就是在大型建筑结构中选择使用模板搭设施工的方式来进行。该技术一般高度不会大于5 m,难度较高且具备高危险性。这就需要在施工前设计出更加完善的设计施工方案,并且还在施工阶段进行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保证高支模工程的质量满足要求,进而可以全而提高工程的质量水平,保障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
2高支模施工技术流程
2.1施工前准备工作
1)材料准备。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实践中会使用到钢材、木材以及混凝土等等,以工程的实际要求具体的状况来应用合格的施工材料。钢材在确认的过程中,要以国家标准为依据,选择使用的钢管不会存在任何的锈蚀、开裂等问题,此外,选择使用钢材之后进行防锈漆的涂刷。木材的选择不能存在有虫洞、发霉等问题,还要进行承载性能的检测,能够承受工程中所存在的压力。在施工材料选择的过程中,应该保证施工的材料达到施工的要求,材料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根据建筑工程行业领域的具体要求来实施全而的材料质量检测,严禁任何不合格材料应用到工程中,将不合格的材料及时的清理出施工现场,确保所有的工程材料都达到使用的要求。
2)参数设计。工程开始前,应该深入的了解行业标准以及项口规定,进行方案的设计和应用。从建筑工程的结构性能以及材料综合性能来说,从当前的数宇模型来展开计算和分析,确定高支模板的参数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基础条件。
3)测量放样。施工现场进行全而的清理处理之后,应该按照设计参数来实施测量放样处理。此时可以选择使用经纬仪来确定轴线的具体问题,然后就是进行模板与中心线的测量,使用墨线进行标记,为后续工程的实施提供标准;其次是仔细的核对模板的高度尺寸,确保安装的水平高度符合工程的需要。
2.2模板制作
从当前的施工方案中模板设计类型出发,指定专业的人员和部门来进行模板的施工和制作,同时进行型号规格的标注,确保在模板施工完成之后可以指定技术人员进行模板质量的坚持,使其可以牢固稳定。对于验收达标的模板要进行表层脱模剂的涂刷,然后就是将所有的施工模板运输到施工现场内,并且放置在规定的位置上,以便于施工的顺利进行。
2.3模板安装搭设
1)门架安装之前首先就是要进行放样,使用墨线进行具体位置的标注,然后按照标注的位置进行安装施工。整个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根据设计方案来调整门架的位置,以保证间隔距离以及位置精度都达到工程的需要。这个施工的过程中应该进行纵横向的扫地杆的施工,然后在直角的位置上设置扣件进行固定,确保整个结构稳定的连接,以确保最终工程的质量达到要求。
2)梁模板安装,从当前的施工方案中具体的要求来进行标高支架尺寸的调整。根据工程的需要,在实施梁模板安装的过程中,要以模板的跨度尺寸来进行起拱的布置,还要保证高度尺寸达标。
3)楼而模板安装施工时,应该自边缘向中间位置来进行施工,同时还应该使用线钉进行整体结构的固定。该部分施工结束后要进行质量的检测,确保标高和平整性都满足施工的需要,还应该检测其预留孔洞位置是否合格,数量和尺寸的精度都要达到工程精度的要求。检测的主要内容就是在楼而板搭设中的结构尺寸达标,牢固性和可靠性都符合工程质量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混凝土浇筑
根据设计方案中技术的要求来进行混凝土施工材料的配制制作,保证其质量满足结构施工的需要。浇筑施工阶段,应该深入的分析模板的负载能力,指定专人进行支架承载性能的检测,同时还应该做好工程的参数记录,如果存在有松动的位置就要立即停止施工,处理结束之后才能开始浇筑施工。
4高支模拆除
模板拆除前应该进行混凝土结构强度的检测,保证其结构强度达到了规定的要求之后,通过负责人的批准之后才能实施拆除施工。在该施工阶段,要自上而下来进行施工,避免因为重物的撞击而导致结构的损坏;再有就是在拆除施工的过程中,应该保证自由悬臂高度不能超过2步,如果超出规定的要求就需要进行临时拉结施工。高支模施工技术作为现场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其主要功能是为了满足主体施工需求,为其提供支持与防护,工程完工后达到设计强度标准要求,也就是对高支模的支架与模板拆除之后。第一,针对梁底与顶板模板的拆除需要每层每段的顶板混凝土逐一拆除,并且以相应的试验报告作为主要的依据,项目的技术负责人需要进行核实,之后再允许拆模。不然不能做出拆模处理。第二,先将梁上的侧模进行拆除,不可以强硬的拆除。以免防止损坏模板的完整性。拆除的模板、龙骨等材料要摆放整齐,同时注重材料不能集中堆放。拆除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顺序进行,防止发生坠落引起安全与质量问题。另外,拆除的工作过程中需要保证混凝土的强度,之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试块强度也要在 100%。
5竣工验收
高支模板施工结束之后,应该进行全而的质量检查,对于存在质量问题的部分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于问题比较严重的部分,应该进行返工施工,质量达标之后才能开始后续的施工。首先应该进行立杆、杆件、剪力撑结构部分的精度检查,水平性也要满足工程的需要;其次,检测连接位置是否稳定和牢固;最后就是测定支架结构部分的承载能力,进行最终检测结果的记录和分析,进行资料的存档。检测结束后应该将施工所在位置内的所有杂物清理干净,不存在任何影响施工的因素。高支模施工技术作为土建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好坏关系到工程整体的质量安全。因此,高支模搭接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查与验收工作,严格按照模板支架使用材料标准做好构配件材料的质量检查,其主要包括:技术资料、钢管、钢管外径及壁厚、扣件、碗扣、碗扣立管连接套管、可调拖撑、脚手板、安全网等。模板搭设前需要按照监理单位审批通过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现场作业,作为模板支撑基础的楼板其混凝土的强度需要符合相关的规定,同时保证三层模板支撑。垫木的使用标准为板底同向设置,支架在使用完成之后检查杆件的设置与连接达到规定要求、必须牢固,扣件螺栓不得有松动、滑移,螺栓必须露出螺帽 10mm,螺栓端头必须戴垫板;检查支撑立杆距梁边及墙边起步不得大于 300mm;对剪刀撑的接头进行详细的检查与控制,查看其搭接的方法是否符合规定,连接的位置不能少于三处。同时固定搭接的长度也要在1米以上。确保每个部位的衔接都能够满足验收标准要求,为后面施工提供良好的质量保障,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6高支模施工质量控制
1)原材料的质量对于最终高支模结构部分的质量存在直接的影响。所以在选择原材料时,应该确定合格的生产厂家,在原材料购进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训一方案以及国家标准来进行质量的检测,该工作的口标主要如下:一是要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符合工程设计方案的需要;二是确保所选择使用的材料规格、型号达到工程的需要。原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之后应该进行保管,根据材料的性能选择合适的保管方式,不能在保管的过程中导致材料质量的下降。
2)模板安装施工的过程中,每一层都需要确定其标高尺寸达标,应该使用墨线来实施位置标记,保证模板的水平标高达到工程的要求;其次模板支承体系和承载性能的准确核算,指定专人进行数据的测量,保证模板可以承载工程中所存在的压力。模板安装都要按照设计方案以及施工工艺规范的标准来进行,只要是存在问题及时上报管理人员,组织人员进行解决和处理。混凝土开始施工前,应该进行洒水保湿,确保整体结构的质量达到标准的需要。由于工程量比较大,所以选择使用分层浇筑的施工方法,单层浇筑的高度一般设计为400 mm,同时还要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浇筑施工速度。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浇筑应该连续进行,如果因为设备故障或者是电力供应存在问题而导致的停止施工,且停留时间超过了初凝的时间,就要根据工程的需要来设置施工缝。
7结语
高支模施工技术可以全而的改善建筑结构性能,从而使得整个建筑结构实现多样化的发展,以更好的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要。但是高支模结构难度较高,应该按照流程进行施工,从而可以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给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德星,盛学武.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3) : 91-92.
[2]李边阳.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7(8):155-156.
[3]贾联栋.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3) : 118-120.
[4]曹银霞.论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居业,2017(2):27-28.
[5]王泽林.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6):49-50
论文作者:苏天锋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9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模板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材料论文; 结构论文; 《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9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