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的通货紧缩效应分析_网络经济论文

网络经济的通货紧缩效应分析_网络经济论文

网络经济的通货紧缩效应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紧缩论文,网络经济论文,效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24.33;F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3)05-0036-04

一、网络经济的内涵及特征

网络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由现代通信、电子计算机、信息资源、生产交换及消费等领域的各自网络化以及相互渗透、交织而形成的综合性全球信息网络基础上的经济。我们认为对网络经济应该从三个层面去理解,一是从最高层面看,网络经济是不同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一种新经济形态(或知识经济形态),由于通常所说的网络是数字网络,所以它又是数字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中,信息网络尤其是智能化信息网络将成为极其重要的生产工具,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力;二是从中观层面看,网络经济是与电子商务紧密相连的网络产业,既包括网络贸易、网络银行、网络企业以及其他商务性网络活动,又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设备和产品以及各种网络服务的建设、生产、提供等经济活动,这就是目前信息产业界人士所宣扬的互联网经济;三是从微观层面看,网络经济是一个网络大市场或大型虚拟市场,其交易额增长速度非常快。由于网络用户普遍看好这一市场,随着网络的扩大,网络企业的发展也相当迅速。网络企业与传统企业不同,其收益更多地来源于信息资产即无形资产的价值和增值。网络经济的上述三个层面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网络市场扩大了,网络产业发展了,全新经济形态的网络经济也就来临了。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的网络经济,它具有信息网络所赋予的全新特征。

(一)网络经济是报酬递增的经济

传统经济都是报酬递减的。在由土地要素作为驱动力的农业经济时代,土地的报酬是递减的。进入工业化时代后,若不考虑规模经济的影响,则在由劳动要素及资本要素驱动的经济发展阶段,劳动与资本的报酬也是递减的。然而,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网络经济则不同,它的报酬是递增的。与物质财富相反,信息可以在不离开其拥有者的情况下被转移、传送、出售和交流。人们可以一面销售信息,一面保有它们,借助网络,信息还可以在几乎不增加任何费用的情况下成千上万倍地传送出去。更重要的是,在信息这种非物质化财富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的几乎只是开发费用,而其传播、分发的边际成本事实上等于零,且信息用于社会经济活动又成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因此,用信息要素取代劳动要素与资本要素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的网络经济因信息的生产、传播成本递减和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而实现报酬递增。正是这种成本递减与报酬递增的特点,决定了网络经济是规模报酬递增和边际效用递增的经济。

(二)网络经济是高效市场的经济

传统经济以其信息不完全(不充分)与不对称所导致的低效市场,将由于网上信息量的极其丰富、信息传播的极其迅速以及信息整理的极其方便而得到根本改善。通过网络,不仅可以及时发现,还可以及时解决交易中时间配对、数量配对和质量配对上的矛盾,消除时空局限,使世界各地的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自由地交流和自由地从事贸易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经济是全天候经济。同时,借助网络的实时运作,生产者可将“销售—流通—制造—设计”等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以需定进、以需定产、以需定设计”的灵活生产方式,以克服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情况下的生产盲目性。通过上网浏览与网上产品展示,消费者也可随时了解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最新报价,订购最喜欢的产品,甚至还可自行设计、定制产品。所有这些,不仅将使仓库、货架和商场虚拟化,而且还将大大提高市场的交易效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网络经济正在孕育着一个信息充分和信息对称的高效市场。

(三)网络经济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经济

信息网络使企业之间竞争与合作的范围扩大,也使竞争与合作之间的转化速度加快了。世界已迈入大竞争时代,企业原有的地域、产品、技术优势不再存在,面对的是掌握世界范围内产品信息且对产品和服务要求越来越苛刻、变化也越来越快的客户为了赢得竞争优势,单凭企业自身力量很难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需要与其他人合作,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正是在这种既合作、又竞争的环境中,企业的活力增强了,企业的应变能力也提高了。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主要不再依靠自然资源和资金的优势,而更多地取决于信息和知识的优势。

(四)网络经济是速度型经济

现代信息网络可用光速传输信息,几乎可以实时地收集、传输、加工、存储大量信息,因此,人们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按快速的信息流动要求来进行,从而反映技术变化的“网络年”概念开始流行起来。在网络时代,一网络年只有35天或32天,也许更短。经济节奏的大大加快,产品老化的时间越来越快,创新周期缩短,稍不留意,一步落后就会步步落后,就可能被淘汰出局。计算机中的芯片发展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由于芯片技术发展太快,几乎每8个月就有一种新芯片出现,且性能以几何速度增长,因此竞争越来越成为一种时间的竞争。未来的经济将是在注重质量基础上注重速度的经济。

(五)网络经济是创新型经济

企业发展的速度来源于企业的不断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观念创新的组合。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以此为基础的网络经济需要强调研究开发和教育培训,若非不断创新,其新经济的“新”也就难以为继。在技术创新的同时还需有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观念创新的配合。创新来自创造性,创造性的存在,要从无序中寻求有序的环境,而创造性的发挥,则要求从有序中冲出来,产生适度的无序。因此,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网络上不断淘金,发现更多的机遇。

二、网络经济的通货紧缩效应

网络经济对全球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则是全球性的通货紧缩效应。

一般来说,判断通货紧缩有两个标准:一个是价格同比下降,一个是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下降或负增长。第一个标准更为关键,但为了全面认识网络经济条件下的通货紧缩效应,还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作进一步探讨。

第一,网络经济的通货紧缩与受抑制的通货膨胀有区别。受抑制的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但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与配给制,通货膨胀并没有发生。一般来说,受抑制的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增长率的下降,但仍为正数,一旦解除价格管制并取消配给制,就会发生较严重的通货膨胀。而通货紧缩时,物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下降——食品、汽车、服务价格下降,利息、租金等也都下降,物价增长率本身成为负数。

第二,在传统经济的通货膨胀情况下,采取紧缩性的货币与财政政策,对控制物价上涨是有效的,但在通货紧缩情况下,降低利率水平并不会刺激需求。这是因为,在生产能力与产品普遍过剩的时候,低利率既不会引致新的投资,也不会刺激消费。究其原因在于,当通货紧缩时,人们更关注商品价格的变化,而不是借贷成本的变化。

第三,通货紧缩通常可以分为温和型和深度型两类。前者从性质上看属好的通货紧缩,这种温和型通货紧缩主要是由于加快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促进了产品价格下降,但是其产出仍呈上升趋势。换句话说,它主要由供给增加而引起,其结果是价格随着产出数量的增加而下降,需求随着产出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后者从性质上看属坏的通货紧缩,即危害型通货紧缩,这种深度型通货紧缩主要是由于生产能力过剩和需求低迷引起的,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间的“产出缺口”不断扩大,表现为价格总水平和总产出同时下降。换句话说,它是由于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其结果是既有价格的下跌,又有产出与需求数量的减少。网络经济条件下的通货紧缩从性质上看属于温和型通货紧缩,因为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生物医学、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等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网络经济,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商品价格随之下降。因此,可以说电脑与网络的普及是通货紧缩的主要因素之一。电脑虽不能像人脑那样地思维与创造,却有更好的记忆与运算功能,这就大幅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人们用电脑从事日常工作、特别是创造性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成本显著下降,导致商品价格下降。

第四,从世界范围来看,通货紧缩已经成为全球效应。网络经济造成了全球性的通货紧缩,但对于不同的国家,通货紧缩的性质是不一样的。作为网络经济比较发达的美国,通货紧缩在性质上是好的。这是因为,美国价格指数的下降,并不是因为收入的下降,而正是因为网络经济中生产率的提高和国际竞争力增强以及产出的大幅度增加,网络经济的成本递减(报酬递增)效应,加上华尔街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使美国国民的实际收入大大提高。但在那些尚未跟上网络经济发展步伐的国家里,则出现了不好的通货紧缩。并且对于银行资本主义国家,尤其对东亚这类新兴工业化国家,其恶性程度更为深重。在网络经济的冲击下,那里的一些仍热衷于“制造”,而不是“创造”的国家,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国际竞争力,随之而来的出口下降与经常项目逆差使其经济的基本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所有这些又使得流入这些国家与地区的国际资本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之间产生巨大反差,导致国际资本为规避风险纷纷撤退,结果自然是资产缩水、现金流量高度匮乏、物价指数急剧下降。这种总需求下降所引起的通货紧缩显然是一种不好的通货紧缩。

三、促成因素分析

网络经济导致了反向的价格革命。在重商主义时代,由于贵金属的大量流入,在英国与部分欧洲国家发生了所谓的“价格革命”——价格持续上涨。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代后,基本的定价原则仍然是顺价销售或加价销售:零售价>批发价>出厂价。但是,网络经济却造成了一种刚好与过去两个时代方向相反的价格革命,这种反向的价格革命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促成:

第一,网络经济使劳动生产率提高。网络经济是高效市场的经济和全天候经济,它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我们可以从美国的一些研究者的研究中得出这一结论。在过去的100年里,美国的制造业和农业部门的生产率平均每年提高3-4个百分点;但在使用计算机最多的服务部门,生产率却只提高了1%左右,很多经济学家因此认为网络经济并没有为生产率的提高带来多大贡献。然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却不赞成这样的说法,他发现了一种所谓“生产力矛盾”的现象:即人们虽然到处都可看到计算机,但在生产力统计方面却看不到计算机,衡量生产力的措施似乎没有受到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任何影响。实际情况是,伴随网络经济的到来,美国制造业与农业部门已不断走向自动化,而80%的工作岗位则由服务部门所创造,因此,若能对生产率的统计方法加以改进,那么将会看到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在提高生产率方面的作用是极其巨大的。

据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那些大量投资于计算机的产业部门中,生产力每年大约增长1.1%,但在对计算机只作少量投资的部门,生产力的增长则不到0.35%,而网络技术提高生产率的效果则更明显。例如,一家银行用传统出纳方式进行交易的成本是1.07美元;若用网上交易方式其费用只有1美分。展望未来,当社会数字化程度更高时,网络经济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的作用将更加巨大。正因为如此,网络经济的高生产率降低了成本,为物价的降低提供了空间,从而产生了通货紧缩效应。

第二,网络经济使信息与交易费用下降。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如在使用互联网时,只要点击一下鼠标就可将价格进行对比、对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进行协调,就能够以极低的费用从事各种活动,使社会生活与经济活动中的信息费用和交易成本大幅度降低,降低的程度甚至超过了人们的预期。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创造了一个虚拟的大市场,这个市场扫除了商品分配渠道上的一切陈旧做法:它不再需要店面投资、不再需要储备、不再需要印制货单、也不再需要部署庞大的销售系统并雇佣大量销售人员。所有这些不仅加快了要素与商品的流通速度,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而且还极大地降低了社会经济与商务活动的信息费用和交易成本,通货紧缩效应由此而生。要指出的是,互联网经济还使价格变得更加灵活。

第三,网络经济不但比传统经济存在更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并且存在外部的正效应,网络经济的这种特征可定义为规模报酬递增与边际效用递增。传统经济都是报酬递减的。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社会中,由于物质、能量资源的有限性或稀缺性、技术进步的相对稳定性、市场容量的饱和性,当需求依靠供给来满足时,在投入产出系统中,随着投入的增加,边际产出(即边际收益)呈递减趋势,这一规律性现象广泛存在,并具有普遍性。然而,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网络经济则不同,信息资源成了主要资源,其报酬是递增的。与物质财富相反,信息资源可再生和重复利用,对生产者无竞争性,对使用者无排他性。正如前面我们所论述的,网络经济借助于互联网,在信息这种非物质化财富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的几乎只是开发费用,而其传播、分发的边际成本事实上等于零。因此,用信息要素取代劳动要素与资本要素作为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网络经济就会因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成本递减和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而实现报酬递增,这不仅会引起绝对价格下降,而且会引起相对价格下降。这是因为规模报酬的递增降低了成本,而边际效用的递增又提高了消费者的收益。例如,微软公司开发“Windows98”花费了巨大成本,但该平台开发成功后,每多生产一张(该软件)光盘,其成本低得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且生产的平均成本将一直递减下去,以致不再存在最低平均成本点。这正是网络经济比起传统经济来其规模经济优势更显著的原因所在。至于网络经济的边际效用递增特征,可举电话网络的例子说明。假如某电话网络只有一个用户,那么该网络显然没有意义,但若不断增加其网络的用户数,就会发现网络效用将随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对于该网络的每个新用户来说,他的边际效用总是高于原有的网络使用者。正因为有了这种正的外部效应,网络经济才会产生边际效用递增效应。

第四,网络经济降低了获取知识的成本。互联网因其容量大、覆盖面广,可交互,又可把文字、声音和动画融为一体以及集报刊、广播和电视之综合优势于一体而被称为“多媒体”。这种功能增加了信息与知识的供给渠道,扩大了信息与知识的交流空间。目前,互联网正在发展为全球最大的信息资源中心,世界各国的许多信息中心、数据库、公共图书馆和研究所已经或准备与其连接。2000年,世界上有代表性的重要报纸的入网率已高达95%;而权威性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料之60%可以上网(到2005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90%)。

网络的触角还伸向了校园,为学子们提供了学习、生活、娱乐、就业和工作的信息。1996年6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德克萨斯等10个州共同创建了经各州认可、其课程学分为各高等院校承认的“虚拟大学”,从而正式拉开了网络教育的序幕。目前美国约有80所大学已允许通过网络教育修得学位。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专家正在积极创建更多的“私立电子学堂”,让全世界需要求学的人们都有机会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已经表明,任何信息现在都可转化为数字而借助于卫星、光缆等手段以接近光线的速度进行传输。这不仅意味着网络时代知识传播范围的扩大,而且意味着人们获取知识、进行知识交流之成本的急剧下降。

第五,网络经济创造了新的财富。网络经济在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和信息费用的同时,还产生了一种新的财富。在重商主义时代,人们直接把财富等同于货币,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自从亚当·斯密纠正了这个重商主义的错误之后,人们的财富观便发生了向传统工业价值观的转变,认为财富只是人们所拥有的实际物质资产,像股票这类东西,至多只能看作是前者的名义形式(从而产生了虚拟资产一说)。

但是,网络经济的价值观则认为,人们的财富不仅取决于他们拥有的实际物质资产量,而且取决于他们拥有的信息资产量;同时,由于普遍存在信息占有不完全与不对称的事实,使信息资产带来的财富增值有可能远远大于实际物质资产可带来的财富增值。这样,就很容易解释原先难以理解的下述现象:投资于互联网的股票,作为实际财富的名义形式,其价格可数倍甚至数十倍地超过其代表的实物资产所产生的收益。网络经济创造了新的财富,使供给大量、快速增加,从而降低了价格。

第六,网络经济的发展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微观与宏观机制作用。我们可以从微观与宏观的分析中看出网络经济有通货紧缩的趋势。从微观上讲,网络经济时代,知识技术已成为主导性的生产要素和生产力,使得人力资本股权化过程中,知识创新型企业(它们是网络经济的微观基础)的员工不必投入货币资本,而仅凭其知识就可成为企业股东。这使企业的员工可能倾向于降低工资成本,让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增加企业利润和股权收益,最后增加总收入。这种股权收入的激励相溶性,使人们更关心企业的价值和股票的权益(收益),相反,名义工资的增加已不再那么重要。因此,如果名义工资的增长率低于生产率的增长率,那么,通货紧缩就将不可避免。而从宏观上讲,网络经济发展的前提是政府放松管制,更充分地应用市场机制,从而有利于市场竞争。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中成本与价格的下降具有必然性,既不可能出现纳什均衡,也不可能出现斯塔克尔伯格均衡。

标签:;  ;  ;  ;  ;  

网络经济的通货紧缩效应分析_网络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