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_群体行为论文

关于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社会心理论文,承受能力论文,基本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本文探讨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以下几个基本理论问题:(1)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基本内涵以及把握该问题的四个基本观点;(2 )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三维结构系统以及各维度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3 )社会刺激与主体内部条件的交互作用以及制约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主客观因素;(4 )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 社会心理承受能力 社会心理 基本特征 结构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B849:C91

社会心理承受能力是我国改革社会心理研究中出现的新概念,面临的新课题。目前社会心理学界对其研究还十分薄弱,亟待加强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拟对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几个理论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社会心理承受能力”概念的内涵

“社会心理承受能力”这一概念,迄今为止笔者尚未见到在西方社会心理学论著中出现过。据我们掌握的材料看,这一概念80年代初才在我国出现,是一个本土化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大体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先是经济学者借用“承受能力”这个力学上的概念,来表示人们对经济生活变化(如物价变动、工资改革等)的接受程度。后来研究者逐渐认识到,人们对经济生活变化的接受程度不仅仅取决于其经济上的承受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心理上的承受能力。人们对经济生活变化的反应如此,对其他方面社会生活变化的接受程度也是如此。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80年代初期出现了“社会心理承受能力”这一概念,但当时对这一概念谁也未作界说。到了80年代中期,“社会心理承受能力”这一术语在领导人的一些讲话或研究者的文章中逐渐用得较多了,然而,究竟什么是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却没有明确的定义。随着认识的深化和研究的深入,到了80年代末期,人们开始意识到研究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性,研究者尝试着对社会心理承受能力这一概念作出解释。据笔者见到的资料看,这些解释可概括为以下观点:(1 )个人能够接受外界刺激所给予的心理压力的程度就是个体心理承受力〔1〕。(2)心理承受力是人的心理对外界刺激所能接受的程度。它是人的心理反映能力、应激能力、 抗压能力和平衡能力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动力结构〔2〕。(3 )心理承受能力表示一个人在心理上能够接受某种事物的程度,当某种事物的接受者不是个别人而是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时候,许多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变成了社会心理承受能力〔3〕。(4)社会心理承受力是国民对社会发展变化的心理适应和反应的能力。它是个体心理承受力的总和,但又不是个体心理承受力的简单相加,它是一种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是一系列心理能力的结合体。〔4〕综观上述观点, 我们认为, 关于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基本内涵,主要包含三个方面:(1)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反映的是人们对社会刺激(主要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道德的等)的接受程度;(2 )社会主体的心理基础是制约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内部条件;(3 )社会心理承受能力是由多方面心理能力构成的能力结构系统。据此,我们对“社会心理承受能力”这一概念作如下定义:社会心理承受能力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刺激和已有心理基础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心理能力结构,它表现为人们对社会生活(广义的)变化的理解、适应、应激、耐受和平衡等方面的能力。

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在研究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中应明确以下几点:(1)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取决于社会刺激, 所以研究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必须高度重视对社会刺激这一自变量的探讨;(2 )社会心理承受能力是社会主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主客观条件交互作用的产物,因此,研究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应重视对主体心理基础(内部条件)的探讨,在承认社会刺激决定社会心理承受能力这个前提的同时,切不可忽视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对社会刺激的反作用;(3 )社会刺激和主体心理基础的复杂性决定了社会心理承受能力是一种复合的能力结构,它不但具有水平上的高低、层次上的差异,而且表现为多种反应功能,研究时应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全面考察;(4 )社会心理承受能力既要采用科学方法来测量,又可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

二、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结构

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结构可以从静态和动态的结合上加以探讨,但人的任何心理结构从静态到动态都必然有一定的心理反映内容,故我们将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结构设想为是由静态类型维度、刺激内容维度和动态反应维度组成的三维心理能力结构系统(见系统结构图解)。

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系统结构图解

现将“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结构系统”中的各维度及其相互关系简要分析如下:

(一)静态类型维度

科学地划分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类型维度,有利于我们从静态上分析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结构。社会心理可分为个体的社会心理、群体的社会心理、全社会的社会心理。同理,作为社会心理的重要方面,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亦可分为相应的三个层次:(1)在一定时期、 一定范围内出现的带有全社会性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2)在不同阶层、 不同社会生活领域形成的不同的群体社会心理承受能力;(3 )在同一层次、同一生活领域中的人,由于心理状况不同对社会刺激的接受程度不同而形成的个体社会心理承受能力。这样划分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是站得住脚的,因为研究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必须按照个体的→群体的→全社会性的逻辑进行。

(二)动态反应维度

无论是社会的、群体的,还是个体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它们都是作为一种复合的心理能力结构在起作用,这些心理能力是对心理刺激内容的动态反应,所以我们把对社会刺激作出反应的各种心理能力称之为动态反应维度。如“系统图解”所示:动态反应维度主要由理解能力、适应能力、应激能力、耐受能力、平衡能力等要素构成。动态反应维度是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结构的核心部分,尽管目前还无可靠的手段和方法直接揭示该维度发生发展的机制和规律,但它对人的社会行为在暗中推动的事实已被确认,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人们的社会行为特征来间接探索其运行机制和规律。

(三)刺激内容维度

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就其本源来说,是对一定社会刺激的能动反映。社会刺激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可分为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等方面。因此,与之相应反映出来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又可分为政治心理承受能力、经济心理承受能力、文化心理承受能力和道德心理承受能力等等。上述每一个方面从心理指向内容上反映了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一个侧面,故称为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刺激内容维度。传统心理学虽然没有把心理反映内容纳入心理结构的范畴,但研究者在探讨心理反映事件及其结构时,总是离不开对心理反映内容和指向特征的分析。

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三维结构中的各个维度是彼此联系的。例如,类型维度既包含着反应维度的要素,同时反应维度的水平又制约着类型维度的水平,而反应维度既反应内容维度又受制于内容维度。

“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结构系统图解”,不但从微观上展示了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与其相关维度(类型、反应、刺激)之间的制约关系,而且也从宏观上描述了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与社会刺激、主体内部条件以及社会行为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三、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制约因素

科学的心理观认为,人的心理状况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有机统一,因此,人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最终取决于客观社会刺激和主观心理条件的交互作用。

(一)社会刺激

社会刺激涵盖面十分广泛,可以依据不同的指标分为若干方面。可分为社会活动和社会文化两个方面。我们主要以社会刺激的内容为指标,初步将其划分为以下方面:

1.社会政治刺激因素:指那些与人们的社会政治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刺激因素。如政治体制变革、政治观念变化、政治事件发生等都属社会政治刺激因素的内容。上述因素作为心理刺激量,其变化达到一定程度(阈限值),就会对人们的政治心理承受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社会经济刺激因素:指那些与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刺激因素。如体现经济体制的分配制度、工资制度、经营制度等的变化,物价的变动等,都会敏感地刺激人们的经济心理承受能力的变化。

3.社会文化刺激因素:指那些与人们的社会文化心态和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社会刺激因素。如文化背景、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或地域性、代际的生活方式差异等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

4.社会道德刺激因素:指那些与人们社会道德生活相联系的社会刺激因素。如社会道德规范、道德行为准则、道德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的变化都影响着社会主体的道德心理承受能力。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将社会刺激归纳为上述四个基本方面是初步的,旨在分析问题时抓住关键,收集资料时突出重点,便于研究工作有序而顺利地进行。事实上,这四个方面彼此间仍是有交叉的,因此,这种划分是相对的。

(二)主体心理基础(内部条件)

从内部条件上看,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受制于主体的心理基础。主体的内部条件对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影响除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心理品质等要素外,我们认为,与以下主体心理动力因素联系更为密切。

1.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及驱动满足需要动机的强度。主体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或者说满足到何种程度,是影响主体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动力因素。这是由于人们的需要都与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人的需要在满足之前,内心不但会产生一种缺失感,而且还会产生一种紧张感(压力);当需要得到满足,主体的心理压力就解除了,对与此有关的事物就能在心理上接受。然而,现实生活中也常有这种现象,某些人的需要得了一定程度或相当程度的满足,但其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并不强。这种现象的产生,就主观因素分析,主要与人们追求需要满足的动机强度有关。人们在追求需要满足之前,似乎一般都倾向于根据自己的“情况”(主观感受的或客观存在的)来设定需要的满足期望值。当需要的实际满足程度达到或超过设定的期望值时,人们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就会达到较高的水平,容易接受相关的事物。反之,当需要的满足程度低于设定的期望值时,人们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水平就会降低,可能只部分接受或完全不能接受与此相关的事物(社会刺激)。由此可见,主体需要满足程度对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影响,不仅包括满足的绝对程度,而且包括满足的相对程度。而需要满足相对程度则是由主体满足需要设定的期望值驱动的动机强度决定的。

2.公平感——相对受益的比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追求公平是现代人的共同要求和愿望。公平感和需要一样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起动力作用,是制约个体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在社会变革或转型时期,由于长期稳定的社会利益关系被动摇或改变,长期实行的体制、利益分配方式等积淀而形成的人们的传统公平观念必然受到冲击,导致心理失衡。造成人们心理震荡与失衡的主观因素之一,就是人们在追求社会公平心态的驱动下对相对受益的比较。比较是人们认识自我与社会、他人关系的基本方式。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比较的范围是很广泛的,有承担风险、责任的比较;有作出贡献、取得成绩的比较;还有彼此获得利益的比较。尤其是人们对获得利益的比较具有双重性特点:人们不但进行自我受益的纵向(绝对)比较,而且更注重人我受益的横向(相对)比较,即相互之间在投入(包括承担风险、责任、作出努力、贡献等)和报酬(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的奖励等)在比例上的比较,这是一种相对受益率的比较。主体的相对受益率可用公式表达为:相对受益率=报酬量/投入量。主体相对受益比较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反应:当主体感受到相对受益率相等或高于别人时,就会产生公平体验,内心平衡,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社会事物(包括观念的、物资的、行为的)较易于接受,乐于参与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反之,当相对受益率低于别人时,就会产生不公平体验和内心欲求不满,就难以接受社会现实,甚至产生不满或抵触情绪。可见,人们的相对受益率和社会心理承受能力是一种正比关系:即相对受益比率高则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强,相对受益比率低则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弱。

3、社会价值观和民族文化心态。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 民族文化心态,都会从正反两方面影响国民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如果国民在一个社会中普遍具有进取价值观和忧患意识,就会不断进取,敢于承担风险,竞争意识强,奉献精神足。那么,国民对社会变革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强。反之,如果国民普遍地持一种守成自娱的价值观,就会不思进取,胆小怕事,安贫乐道,就会在保守落后中追求一种“大同理想”,这样,国民的整个社会心理处于一种静态稳定之中,对社会生活一有变化就难以适应,对动态社会刺激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必然弱。民族文化心态对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在文化落后,国民文化心态中传统的陋习和惰性心理(如愚昧、迷信、粗俗、特权、冲动等)占优势的社会里,人们决不会有很强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因为在这种文化心态下,科学容易被迷信淹没,文明通常被粗俗替代,理智被冲动夺走,法律变成了特权的婢女……。如此往复就会使人的视野变窄,无法客观地认识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和运动变化的规律,认识呆滞,情感麻木,心理耐受力和韧性十分脆弱,经不起社会变革带给他们的压力,因而,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水平就低。在文化先进,国民现代化意识强,科学、文明、民主、法制、进取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民族文化心态的社会里,国民就会放眼世界,关心国家民族存亡兴衰,主动参与社会变革,经受得起社会变革中可能出现的震荡,心理耐受力和韧性强,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就较高。我们应该看到民族文化心态作为民族文化的积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它随着民族文化的发展进步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我们分析民族文化心态对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影响时,不但应重视文化心态积淀的一面,而且也应重视文化心态发展变化的一面。

4.社会归属体验——安全感和危机感。社会归属是人的社会性需要的一种表现方式。人们对社会归属的体验通常以安全感和危机感两种看似相反的形式反映出来。人们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大小,既和安全感有关,也同危机感相联系。安全感和危机感对人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影响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安全感一方面可能减轻人们的心理压力,提高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也可能因此而使人们忘记非常事件或突发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当问题出现时惊慌失措,因无心理准备无法接受而降低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危机感固然可能导致人们心理压力的增强,造成心理紧张,但是,只要这种心理压力没有超过人们的“心理负荷(阈限)”,反而可能在经受适度心理压力的锻炼中提高社会心理承受能力。

5.国民的现代性程度。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现代性主要是指现代人应具有的心理特征。关于现代人的心理特征,国外心理学家已有一些研究,其中英克尔斯等人的表述较为全面〔5〕。 综合英克尔斯等的观点,我们认为现代人或人的现代性主要应具备以下特征:(1 )开放的心态,表现为乐于接受新事物、新经验、新观念,关心外部世界及生存环境;(2)目标与热情,表现为有现实和未来的明确目标, 能以乐观主义的态度,浓厚而持久的兴趣,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追求目标的实现过程之中;(3)信念与参与,表现为相信自身和人类的力量, 相信他人,相信科学,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4 )独立与尊重,表现为依靠自身的力量去为实现人类的目标奋斗,重视独立人格和尊严,同时能尊重他人;(5)重视观念更新和自身发展, 表现为对大众传媒感兴趣,思想不僵化,不断接受新信息,经常有新想法、新观点产生,重视学习和自我提高,并将此视为个人发展之必然途径。

现代人的上述心理特征一经形成,通过社会生活的检验和强化就会积淀为较稳定的心理素质,进而对人们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它虽然不象人们的需要满足动机、追求公平及社会归属体验等因素对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影响那么直接,但它作为人们的心理结构的深层次部分,不但对人们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在暗中制约,而且还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其他主观因素对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影响力的发挥。因此,我们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提高国民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关键是提高人的现代性水平。

四、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基本特征

社会心理承受能力是一种复合能力结构系统,它是在社会刺激与主体内部条件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表现出以下基本特征:

(一)结构的复杂性

社会心理承受能力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合能力结构。从类型维度分析有全社会性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群体性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个体性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从反应维度分析,它包括理解能力、适应能力、应激能力、耐受能力、平衡能力等;从内容维度分析,它主要包括政治心理承受能力、经济心理承受能力、文化心理承受能力、道德心理承受能力等。由此可见,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构成是十分复杂的。

(二)水平的层次性

人们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水平存在着强弱程度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在个体间、群体间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间、地域间都可能存在。如现阶段对某一项社会改革措施(社会刺激),不同的个体或群体的适应能力就会表现为适应、基本适应、不适应甚至抵制等多种层次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水平。

(三)韧度的伸缩性

人们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是由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由于社会刺激和主体的内部条件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富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但人们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弹性和韧性是有“度”的,即人们的心理一般都具有承受相应的社会刺激而又不出现异常反应的界限,即“阈限值”。社会刺激若低于阈限值不会引起人们的心理反应,若超过阈限值,则会使人们产生心理压力,出现异常心理反应,因此,从理论上说只有在阈限值内的社会刺激量人们才容易接受。但事实上,即使在社会心理承受能力阈限值内的社会刺激,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的韧度也不尽相同,有的人韧度强,弹性好,心理承受阈限值相对高,有的人韧度弱,弹性差,心理承受阈限值相对就低。除主观上心理准备状态之外,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这种伸缩性特点还取决于社会刺激量的强度和刺激作用时间的长短。因此,提供“适度”的社会刺激,延长正效应社会刺激的作用时间,是提高社会心理承受能力韧性的有效途径。

(四)表现方式的间接性

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作为主体对社会刺激的接受程度,它同其他心理反应一样,不具有直接性的特点。但这并不是说,社会心理承受能力是不可把握的现象。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不仅属于人的内心活动状态,而且外显于人的外部行动之中,我们完全可以象研究其他心理现象一样,抓住某些典型的行为特征,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来描述它,测量它,用逻辑的方法来揭示它的特征,概括它发生、发展的规律。比如,我们可以把人们对社会刺激的反应而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作为分析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基本指标。一方面根据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现状以及积极性的发挥程度,把握一定时期中人们对社会刺激(变革、发展等)的接受程度;另一方面,通过对人们相应行为特征的科学分析,揭示社会心理承受能力是怎样支配社会行为的(机制和规律)。由于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不象物理现象那样能直接观察,因而人们容易忽视其暗中推动的独特作用。这也许是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研究迄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根由之一。

(五)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可塑性

和其他心理能力一样,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一经形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与人的其他心理能力又不完全一样,它受社会实践活动的制约更明显。社会在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在变化,人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的社会心理可以经过社会刺激的强化或弱化作用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样,人们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也随社会刺激强弱的变化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因此,针对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可塑性特点提高人们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不断强化具有正效应的社会刺激。

(六)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连动性和互动性

从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各类型分析看,它们彼此间有一种互动关系,即个体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可以影响群体的或社会的心理承受能力,而群体的和社会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影响、制约个体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是互动的;从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动态反应维度间关系看,它们彼此间存在一种连动效应,即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某一功能产生反应也会引起其他功能的连锁反应,如人们对某一社会刺激的心理适应一旦产生就会引起应激、耐受、平衡等功能的连锁反应。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连动性特征表明,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反应维度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不是逻辑关系或因果关系,而是一种彼此依存的连动关系。

*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国家教委“八五”规划项目“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理论分析与实际测量”子课题的成果之一。

注释:

〔1〕霍树生等:《论社会生活过程中的心理承受》, 载《天津师大学报》,1987(3)。

〔2〕姚俭健:《谈谈社会生活中的心理承受力》, 载《解放日报》,1988.6.29。

〔3〕沈炳照:《试论改革中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 载《河北学刊》,1984(1)。

〔4〕张大均等:《改革的社会心理研究》,242页,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

〔5 〕英克尔斯等:《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的个人变化》,15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标签:;  ;  ;  ;  ;  

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_群体行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