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战略论文

浅谈新时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战略论文

浅谈新时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战略

龚慧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南京 210016

摘 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重点实验室应是国家重大项目的攻坚者和“双一流”建设的桥头堡。围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以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为导向,国家重点实验室应调整发展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以提升对重大项目的组织力度,促进成果转化,引领学科发展,促进交叉融合。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型国家;“双一流”建设;发展战略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面向前沿、基础科学,推动学科发展,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促进技术进步,开展战略性、前沿性、前瞻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等科技创新活动的基地。从设立初始,国家重点实验室就采用了国家主建,部门主管,单位依托,相对独立的共建、共管体制,由科技部和主管部门领导,依托单位具体负责建设、运行和管理。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十三五规划明确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这些既肯定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优势与意义,又对其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本文将从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面向“双一流”建设两个方面,简析新时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战略。

即便马克思的意思确实是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方法或途径,这方法或途径还是处在拟接受检验的真理之外,它自身并不构成认识的真理性,真理和实践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在检验方法论者看来,命题p是否真理,只能通过实践X的途径来检验,但X本身绝不是构成p之真理性的因素。然而真理概念构成论者要断言的却是:实践活动是真理概念的构成因素,即命题p是真理,实践X却是构成真理p的内在因素。

1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做好顶层设计

国家重点实验室应是国家重大项目的承接者和攻坚者,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鼓励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1.1 增大体量,团队攻坚

国家重点实验室可以以学科领域、行业发展和区域为单位,对共性重大科学问题和战略方向,组建实验室共同体,开展联合研究,进行协同创新,提升对重大项目的组织力度。根据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科发基〔2018〕64号文),要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升级版。”即提升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大幅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国际学术影响力、学科发展带动力、国家需求和社会发展支撑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助力。

1.2 培育重大成果

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目标和定位之一是以学科发展前沿为出发点,凝练、聚焦重大科学问题和研究方向,形成国际同领域内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占据学科发展的高地。同时,在新时期,应把对科学前沿的自由探索与国家目标定向结合,根据时代要求,审时度势,适当调整学科方向,符合实验室研究方向调整的内在逻辑和现实需求,打造品牌特色,为“双一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 面向“双一流”建设,引领学科发展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载体,一流大学的发展壮大与其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水涨船高,相辅相成。经统计信息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相应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位置,结果发现:(1)具体落实到每个实验室,60% 的实验室在覆盖的所有一级学科排名中均位于 A 及以上学科水平;(2)在一级学科排名方面,32 家实验室中超过 65% 的依托单位拥有相对应的 A+ 水平学科,超过 90% 的单位拥有 A 及以上水平学科。由此可见,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与“双一流”建设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支撑单位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建立,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实验室也弥补了高校研究力量分散的缺陷,具备研究资金充裕、仪器设备优越、人才集中、制度开放共享等优势,有能力承担起重大科研项目,进行创新性研究,为学科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进一步提升学科和学校的综合实力与引领、辐射能力。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是是过去优势领域和特色的具体体现与延续,要认真总结分析实验室已有的研究基础、实力、特长和潜力,扬长避短,有所继承。另一方面,实验室研究方向也需要随着世界科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转移,要根据国家发展规划、目标战略,选择最急需紧迫的领域,重新定位。换言之,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需求变化,实验室的建设也应随之不断丰富,在保持和强化原有科研特色的基础上探索新的亮点和立足点。

2.1 凝练特色方向

部分国家重点实验室存在“重视申报、轻视建设”、“重视投入、轻视产出”等问题,在推动科技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结合、科研活动同经济发展结合、科技创新成果同产业发展结合等“三个结合”方面有待提高。因此,国家重点实验室亟待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形成标志性的产业化成果。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服务等渠道,国家重点实验室可以源源不断向企业提供完整成套的生产技术,或向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研究和咨询报告,给予政策建议,推动科研成果的迅速转化。校企合作,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及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对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共同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要围绕校企双方的共同需求,结合市场导向,携手共同转化科技成果,提升产品的行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广州地铁依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与运维保障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同济大学等研究机构正在对“系统修”维修集约范式开展理论探索和工程应用研究,为该集约范式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支撑。

2.2 促进交叉融合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应考虑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充分调动学科相关、相融、互补,促进学科之间知识方法对流碰撞、理论模式组合互鉴,在学科的交叉地带培育新的研究方向,寻找新的突破口。2018 年,国务院印发了《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方案》的通知;教育部公布了关于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公示了 202 个综合改革类项目和 410 个新工科专业改革项目。新工科、学科交叉和大科学是未来科技发展大势所趋。国家重点实验室应顺应潮流,做出相应的调整,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

时间给人的感受,有时是软的,粘稠的,潮湿的,像湿泥一样包裹,甩脱不掉,纠缠打搅。有时是硬的,是一面可用肉体贴近但无法打碎内核的墙。命运颠簸自有秩序。转折之处总有接应,做出安排。读《圣经》,读到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在旷野中去往已定的地域,耶和华一路引领,白天以云柱,夜晚以火柱。渺小微薄如人,在命运的旷野里,能否看清在前方移动着的云柱或者火柱。我相信我看到过。即使没有看到,也不代表它不存在。

综上所述,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关键性学术问题,既要针对性地探索学科发展前沿,又要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把对学科建设与国家目标相结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只有准确定位,明确目标,组织大体量的团队攻关,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凝练特色形成优势,在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既维护了国家利益,也顺应了科学研究发展的潮流。

参考文献:

[1]王福涛.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2]沈中辉.“十三五”期间高校重点实验室改革创新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8(37):288.

[3]姜涵,余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及评估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8(9):12.

[4]刘国瑜 .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导向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4):16-18.

标签:;  ;  ;  ;  ;  

浅谈新时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战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