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重庆 400052)
【摘要】目的:探究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60例作为观察研究对象,总结患者CT及MRI诊断结果。结果:(1)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略有差异,脑内型患者CT 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类圆形或圆形,MRI表现与瘤出血时间有关,多高T2信号、短T1信号;脑外型CT 表现为哑铃型或椭圆形病灶,MRI 为“葫芦”状;(2)ROC曲线分析显示,MRI检测的灵敏度(76.2%)与特异度(78.3%)均显著高于CT检测的灵敏度(56.66%)与特异度(62.34%),但二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91.21%)与特异度(88.78%)均显著高于单纯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有一定差异,但均能作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指标,二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更高,可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T;MRI;灵敏度;特异度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3-0131-02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intracranial cavernous hemangiomas)并不是真肿瘤,而是一种由众多薄壁血管形成海绵状异常血管团而导致的一种脑血管畸形,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若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患者脑内血肿,甚至导致患者癫痫甚至脑出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故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断尤为重要,当前临床上对于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主要采用CT和MRI,但两种检查结果往往有一定差异[1],为进一步探究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本研究以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作为观察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研究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60例作为观察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测确诊,均排除脑血栓疾病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17~56岁,平均(44.79±5.18)岁,脑内型患者38例,脑外型22例。
1.2 方法
CT检查:用菲利普16排螺旋CT扫描仪沿患者头颅的轴位进行扫描,参数设置为120kV,200mA,扫描层厚5~10mm,间隔10mm;冠状面扫描层厚2.5~5mm,间隔0.5mm。显影剂用碘海醇300mg,注射时间为60s,进行多次、延迟扫描[2]。
MRI检查:采用GE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平扫以及增强扫描患者患处,扫描层厚6mm,间距1mm。增强扫描时用15ml剂量、0.1mmol/kg的马根维显作为造影剂,并进行轴位、冠状位、矢状位T1WI扫描[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患者CT、MRI检测图像的特点,分析不同检测方法诊断及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灵敏度与特异度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Curve,ROC曲线)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患者一般资料,计量单位以(x-±s)表示,分析诊断效能用二元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CT检查结果
38例脑内型患者病灶呈边缘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20例表现为高密度小结节(52.63%),12例表现为等密度(31.58),6例表现为低密度(15.79);其中,有5例不增强(13.16%),14例轻中度增强(36.84%),19例均匀增强(50.00%),病灶出现钙化患者3例,病灶中心部位呈斑点状。
22例脑外型患者病灶呈哑铃型或椭圆形,由蝶骨骨侵蚀,10例表现为高密度小结节(45.46%),6例表现为等密度(27.27%),6例表现为低密度(27.27%);其中,有1例不增强(4.55%),7例轻中度增强(31.82%),14例均匀增强(63.63%),无患者病灶出现钙化。
2.2 MRI检查结果
38例脑内型患者17例T1WI表现为低信号(44.74),5例高信号(13.16%),3例等信号(7.89%),13例为混杂信号(34.21%);T2WI表现为21例高信号(55.26%),7例低信号(18.42%),3例无增强(7.89%),10例爆米花混杂信号(26.32);35轻中度增强(92.11%)。
22脑外型患者病灶呈葫芦状,10例无明显增强(45.45%),12例患者明显增强(54.55%)。
2.3 灵敏度与特异度比较
ROC曲线分析显示,MRI检测的灵敏度(76.2%)与特异度(78.3%)均显著高于CT检测的灵敏度(56.66%)与特异度(62.34%),但二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91.21%)与特异度(88.78%)均显著高于单纯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窦状血管间腔聚集而形成,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主要症状为颅内出血、癫痫甚至神经功能缺损等,而作为临床上主要诊断手段CT与MRI的诊断结果有较大差异,脑内型患者CT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类圆形或圆形,MRI 表现多高T2信号、短T1信号;脑外型CT表现为哑铃型或椭圆形病灶,MRI病灶形状多为“葫芦”状,这与熊艾平[4]等报道的结果相一致。同时,本研究还发现,CT联合MRI对于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高达91.21%与88.87%,可作为临床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蒋华庭,蒲敬泽,陈跃辉,等.CT及低场MRI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中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5,12(2):86-88.
[2]张元刚,王丽,方小东,赵飞.CT、MRI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7):47-50.
[3]刘永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07):95-96.
[4]熊艾平.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04):78-80.
论文作者:刘乾贵,李敏,陈锦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海绵状论文; 患者论文; 颅内论文; 血管瘤论文; 灵敏度论文; 表现为论文; 病灶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