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宝清县八五三农场清河中学 邱叶子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师也在对其教学模式进行不断改革,初中学生作为教育关键阶段,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培养,由此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初中语文教学创新与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由于多种客观因素导致在现代教育及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要压力还是升学。部分语文教师侧重于知识点,通过多种练习及讲解,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能够将其使用在具体的题型中。不可否认,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实现学习的目的,但是从长远方面来看,其缺乏对学生未来的规划和思考,只是重视学生的眼前利益,与语文学科教学的目的有所背离。从现代教育的发展方面分析,其在培养人才方面具有综合性及全面性,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而核心素养就是从大素养中提出最为核心的要素,指的是个人在实际生活过程中解决问题需要的关键能力及综合品质。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学生通过学习某种学科而产生的具有此学科特点的能力和品质。
二、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初中语文教育中,教师需要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这直接关系到学生潜能的发挥。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兴趣培养来激发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这可以为后续的创新能力培养打好基础。
(二)分组辩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改革中指出,初中语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需要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教师应当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系统化的培养,在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开展相对应的教学活动,有效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积极创新语文教学的评价模式
在课堂学习中,老师的教学评价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老师应当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将过程性的评价和终结性的评价结合起来,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的方式,能培养学生之前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学生自评,这种方式能够积极地促进学生养成自我反思、主动改进不足的能力。
三、初中语文教学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一)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除了突破过去、打破常规称之为创新之外,憧憬未来发展也是一种创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更好地使学生能够继承传统文化,学生在此基础上能够实现创新。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的创造力能够在其强烈思维的刺激下得到提高,进而促进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比如,在教学《春》和《济南的冬天》这两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两篇文章的表达方式以及思想感情的异同点进行分析,在比较中让学生掌握景色的描写技巧,体验到春天的强大生命力,感受作者对济南的热爱之情。再者,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性思维,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综合考虑,进而进一步实践创新。比如,在教学《秋天的怀念》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知作者怀念母亲的情怀,从而能够对该文章主题进行概括,体会生活中点点滴滴都渗透着母亲的关怀,由此,既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又能够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学生明白作者所传达的“如何面对有缺憾生命”的含义。
(二)动手操作,发展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实践能力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一种。在现实生活中,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处处都有,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把握住各种实践机会,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掌握语文规律,体会成功的快感,提高学习兴趣。在学习了《苏州园林》一文之后,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在外出游玩的时候,不妨给自己的父母或同伴当一次小导游,学着在介绍景物的时候运用课文里的表达手法、修辞手法,尝试从独特的角度入手介绍景物。这个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如有学生的尝试从嗅觉入手给父母介绍小区附近的荷花池:“离很远就能闻到荷花的清香,那香味丝丝缕缕,给人捉摸不透的感觉。你故意去闻的时候,它如同淘气的精灵一般消失不见,但是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它却又在你的身边拂过。”教师不要过分强求让学生构筑完整的语文知识系统,而应该让学生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慢慢进行知识内化,构筑完整的语文系统,促使学社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习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上,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很关键。而想要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的人格品质,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第一,要积极体验学习过程中的阶段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授的课堂内容和授课方式必须要适应初中生的实际身心发展情况。在初中这个阶段,学生们的自我意识和交友意识在心中不断增强。这时,老师要注意积极引导学生与其他学生和谐相处,全面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第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初中语文的教学与学生的听说读写是密不可分的,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要注意训练学生这几方面的能力,做到说话真诚,态度得体、大方,在作文的训练中,要真实表达自身的情感。第三,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尊重是做人一个很重要的品格,老师在教学中要展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特质要给予尊重和理解,老师言传身教,才能让学生养成学会尊重的品格,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进一步促进良好人格品质的形成。
总而言之,基于核心素养对中学语文学科教学模式的探讨不仅是出于理念指导的有益尝试,还是教师根据自身研究得出的反思和经验。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以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基础,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论文作者:邱叶子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学生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素养论文; 教师论文; 能力论文; 语文论文; 核心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