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的世界为何依然不太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太平论文,战后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美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终结,国际形势总体趋缓,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然而,冷战结束后的世界依然不太平。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连续两个多月的轰炸以及对中国驻南大使馆的野蛮袭击,又一次证明了这一点。那么冷战后世界仍不太平的根源在哪里呢?
一、冷战思维的继续存在是世界仍不太平的首要原因
从20世纪40年代末期开始的冷战,在延续了40多年后于90年代初结束了。然而,冷战思维却至今仍严重存在。冷战时期形成的军事集团在不断扩大,军事同盟在继续加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西化”和“分化”一天也没有停止,是冷战思维仍然存在的主要表现。
随着冷战的结束,欧洲的安全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91年3 月31日,华沙条约组织军事机构停止活动。从国际政治的平衡角度看,华约解散后,北约也无需继续存在下去。然而,在冷战结束、华约解散已经七、八年的今天,北约不但继续存在,而且还竭力东扩。北约东扩是以美欧为一方和以俄罗斯为一方在欧亚大陆展开的激烈争夺。美国极力推行北约东扩,以便将冷战结束的成果固定化、机制化,将其势力伸入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把俄罗斯死死地限制在欧亚大陆北部狭窄的范围内,建立由它主导的欧洲安全新格局。此外,美国极力推行北约东扩还在于企图进一步向中亚、南亚渗透,扩大它在欧亚大陆南部的影响,并对伊朗和其他阿拉伯世界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势力形成圈压,从而确保其在中东地区的长远战略利益。而且,美国还可借机与其在远东的战略盟国一起遏制中国。北约除了扩大成员之外,还推行所谓“新战略”,即从过去的防御性质改变为进攻性质。对南联盟的轰炸就是其“新战略”的具体表现。无疑,北约的东扩和“新战略”的推行是冷战思维的继续。它已经引起了俄罗斯的坚决反对和极度不满,破坏了欧洲的和平与稳定,而且也使保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工具——联合国及其安理会丧失了权威,世界和平受到严重威胁。
除了北约东扩以外,日美安保体制的西扩,也表明冷战思维的严重存在。所谓日美安保体制西扩,指的是日美两国政府对1978年问世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以下简称《指针》)进行修改,向西扩大范围。《指针》是冷战时期的产物。当时,日美两国以原苏联为假想敌,以日本遭到直接侵略为前提,就如何协同防卫日本作了一些原则规定。但对日本以外的“远东地区”如何合作的问题却没有作明确的规定,只是笼统地提出日本要给美国“提供便利”。在冷战结束后的1996年4月, 美日两国首脑宣布对18年前制定的《指针》进行修改。1997年9 月日美两国政府在纽约正式公布了筹划已久的《指针》修改方案,即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
新《指针》与旧《指针》相比,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扩大了防卫合作的范围。防卫的范围从日本本土扩大到了“日本周边地区”。二是新《指针》抛弃过去日本一直坚守的防卫原则,规定日本自卫队即使在没有受到武力攻击的情况下,只要美国军事介入,就能以“周边有事”而进行合作的名义自动参加本土以外的战争,“自卫队”的任务由“守”转为“攻”。三是模糊日本“周边地区”的范围,实际上把日本本土以西的我国台湾海峡及南沙群岛的一部分地区也划进了“日本周边地区”的范围。可见,新《指针》采取了一系列导致日美军事合作升级的措施,它以中国为主要假想敌,企图利用台湾牵制中国,干涉中国的内政,阻挠海峡两岸的统一,并使美国在远东地区驻军合法化,维护日美在亚太地区的重大利益。显然,新《指针》与北约东扩一样,也是冷战思维继续存在的表现。日美安保体制的西扩,引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亚洲国家的反对和不安,也必然给亚洲的稳定造成隐患。
除了军事集团的扩大和军事同盟的加强以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西化”和“分化”企图使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和平演变”,从而把全世界纳入资本主义轨道,这就必然导致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国家之间在某些领域里经常发生冲突和摩擦。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就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中国视为一个危险的潜在对手,视为社会主义的“最后堡垒”,因而总是千方百计地企图遏制中国、孤立中国、打击中国,分化中国、西化中国。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的种种曲折,特别是美国对中国驻南大使馆的野蛮袭击以及近期美国的一些反华政客掀起的一连串反华浪潮,煽起的反华情绪,就是美国坚持冷战思维的最突出的表现。总之,冷战思维的继续存在,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因素。
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世界仍不太平的根本原因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根本原因。西方某些大国违背国际关系准则,利用“人权”、贸易等问题,肆意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内政,凭借其经济势力和垄断传媒的优势,加强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思想渗透,热衷于扮演“世界领导者”和充当“世界警察”。他们不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权利,常常试图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强加于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却坚持维护本民族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念,坚持寻求适合本国实际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西方某些国家就总是向不合其意愿的国家政权施加压力,甚至不惜用武力干涉其内政,从而引起争端或紧张局势,甚至爆发战争。综观冷战后世界各地发生的战争和武装冲突,无论是在欧洲、非洲,还是在亚洲和拉丁美洲,差不多都是有西方国家的参与或者可以找到西方国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干涉其他国家内政和主权的背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原则,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悍然对一个主权国家,一个被美国视为北约东扩障碍的国家——南联盟发动连续两个多月的大规模的狂轰滥炸,造成约100万人的难民潮和数以千计的平民伤亡, 就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欧洲与世界和平造成了严重危害和威胁的典型事例。美国把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坚决反对霸权主义的中国视为它称霸世界的一大障碍,经常利用“人权”、“贸易”等等问题来干涉中国内政,甚至用导弹野蛮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企图迫使中国放弃反对霸权主义的立场,从而实现美国构筑单极世界的美梦,这是美国霸权主义的又一次大暴露。可以说,只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放弃用他们的价值观、人权观和社会发展模式来规范全世界的图谋,不放弃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世界就不会太平。
三、殖民主义统治留下的无穷后患是世界仍不太平的主要原因
殖民主义统治给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给非洲国家留下了无穷后患。非洲大陆7.5 亿人居住在历史遗留下来的完全不按部落分布情况而强行划定边界的国家里,同一种族的人被分散在不同的国家,从而引起尖锐的民族矛盾、部族纠纷、领土争端,还有宗教信仰的差别和对立、党派之间的纷争、权力的争夺、资源的争夺以及长期摆脱不了的贫穷等等。
在非洲3027.1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上,部族冲突、边界问题和内战烽烟连年不断。冷战后的这几年,发生在这块大陆上的武装冲突构成的“热点”此起彼伏,时起时伏,连绵不断,使非洲大陆7.5 亿人长期生活在战乱的环境中。例如:西非的利比里亚自1989年爆发内战以来,至今矛盾尖锐局势混乱。东非之角的索马里,自1991年总统西亚德·巴雷被推翻以后,一直处于部族派别的争权夺利和武装冲突之中。1994年卢旺达国内发生胡图族和图西族之间的种族大屠杀。
自1995年以来,阿尔及利亚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和泽努阿勒政府之间的斗争已造成数万人伤亡。
1996年8月扎伊尔东部靠近卢旺达、布隆迪的边界地区, 连续发生扎伊尔军队与受到卢旺达、布隆迪军队支持的扎伊尔籍图西族人之间的武装冲突,进而发生扎伊尔和卢旺达两国军队直接交火的事件,战火逐步升级和蔓延,造成30多万难民四处逃散。与此同时,扎伊尔军队加紧围剿反政府的图西族人武装,50万滞留在扎伊尔的卢旺达、布隆迪难民纷纷逃亡,扎伊尔和卢旺达两国关系迅速恶化,双方军队交火,局势恶化。
1997年以来,非洲一度成为“热点”最多的地区。扎伊尔发生全国性内战,反政府武装推翻了蒙博托政权;塞拉利昂发生军事政变,推翻了民选总统,并多次与西非维和部队发生冲突;苏丹内战一度升级,并与埃塞俄比亚、乌干达、厄立特里亚等国发生过边境冲突。
进入1998年,苏丹的反政府武装又向政府发起了攻势,摩洛哥与撒哈拉冲突不断。6月,厄里特里亚与埃塞俄比亚之间又发生了战争。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苏丹和乌干达自1995年9月公开进行军事对峙,1996 年两国军队在边境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后,边境事端不断发生,1998年9 月双方军事冲突升级,引起苏丹局势的动荡。在1998年,莱索托发生了兵变,而刚果(金)也发生了政府军和反政府军的内战,并招致相邻多国参与,不仅使刚果(金)陷入危机,而且也加剧了其周边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对立。这些由于长期殖民统治留下的后患引发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是冷战后天下仍不太平的主要原因。
四、并未停止的国际军备竞赛是世界仍不太平的重要原因
冷战时期,苏美双方都极力谋求军事上的优势,进行大规模的军备竞赛。美苏之间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始终保持着高水平的动态均衡,双方都拥有大规模的毁灭性武器,将世界置于“核恐怖”的平衡之下,世界和平遭受着严重威胁。
冷战结束后,国际军备控制和裁军问题在削减大规模毁灭性武器,以防止大规模战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关国家签署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大大地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然而,冷战的结束和各种条约的签署,只是使国际核裁军取得了新的成果,并没有使世界军备竞赛完全停止和消除,高技术常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军备竞赛出现了一些新形式和新特点,成为影响天下太平的重要因素。
一是依靠科技提高武器质量,加快高技术武装装备的研制。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高、精、尖常规武器开发热不减。美国为了保持其超级大国的地位,将武器装备发展着眼点放在提高质量、注重技术、增强性能上,保证武器装备的先进水平和实战效能,力求在军事技术的各个方面都保持领先地位。其武器装备发展方向是信息化、智能化、隐型化、远程化。美国还加速发展计算机模拟核试验技术,加紧发展和部署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还成功地进行了激光反卫星试验,把军备扩展到外层空间。俄罗斯尽管经济非常困难,但并没有放弃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制和发展。俄罗斯试图在自己技术领先的领域保持优势地位,优先发展精确制导武器、新型空军装备和机动部队运输工具。日本在与美国进行军事合作的同时,努力推进日本军事力量现代化和高技术化,把武器装备发展的重点放在中程弹道导弹系统、攻击航母以及电子战设备与空中预警系统等高技术武器装备,并积极研制核武器,进行核试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武器装备也都在朝着提高武器质量,加快研制高技术先进武器方向发展。众多国家追求武器的高技术化,势必导致新形势下的军备竞赛,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
二是武器装备采购费呈上升趋势,军火市场购销两旺。冷战结束以来,各国军队用于武器装备的采购费有所增加。例如,美国的军费开支占世界第一位,按照美军新制订的“五年武器装备跃升计划”,到2001年,美军的武器装备采购费将增至600亿美元左右,比1998年提高约40%。日本也不断扩充军事力量,其军费的增长率为西方国家之首。在武器装备采购费上升的同时,国际军火市场购销两旺。中东、东南亚、东欧、拉美等地区成为当今世界军火贸易的四大热点。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强调防止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扩散的同时,却向第三世界国家销售先进或比较先进的武器装备。而众多发展中国家也争相引进和购买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国家的武器装备。目前,已经装备或正在购买美国反导防御系统的已有日、德、以色列、台湾等10个国家和地区。自海湾战争以后,中东一些国家从美国等西方国家引进武器装备的总金额高达数百上千亿美元。此外,它们还从俄罗斯引进反弹防空导弹,以及大量的先进坦克和装甲车辆。印度、东盟等国家也斥巨资大量采购先进的作战飞机、武装直升机和舰艇。有资料显示,今日的美国仍是全世界最大的军火商,全世界已有141个国家购置美国制造的军火,发展中国家有72 %的军火是从美国买来的。
五、南北贫富差距继续拉大是世界仍不太平的深层次原因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在冷战之后还继续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南北贫富差距继续扩大,是世界仍不太平的深层次原因。联合国1997年贸发会议发表的报告指出,1965年世界上7个最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是7个最贫穷国家人均收入的19倍,而到1995年这一差距扩大为38倍。主要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都已超过2万美元,而全世界还有包括13 亿人的一些国家年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到500美元。48个最不发达国家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10%, 而这些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仅占世界总产值的0.1%, 它们的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从20年前的0.8%降至0.4%,48个最不发达国家中的33个在非洲。全世界有近2/3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温饱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以及贫富差距的拉大是影响世界和平的“定时炸弹”。因为和平离不开发展,离开了发展就不可能有和平;当然发展也需要和平,没有和平也不会有发展。因此,只要不合理的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不改变,只要世界2/3的发展中国家不摆脱发达国家的经济剥削和经济掠夺,世界就不会安宁,天下也就不会太平。
此外,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核材料和核技术的不断扩散,艾滋病的蔓延和毒品的泛滥,世界人口的高速增长和粮食的短缺,恐怖活动的频繁发生等等世界性问题得不到解决,也会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