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第十一中学 730000
摘 要:随着教育的改革,教师的教学模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进。为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创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针对全体学生的综合发展为总目标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这是目前国家教育部门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思考出的方法。学生的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多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所以,在此提出‘主体参与单元教学’的教学构建,并对此教学方法的实验与教学课堂做出反思。
关键词:主体参与型单元教学 创新精神 理念 原则
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课堂教学理念
1.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共同发展。学生正处于德智体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关键。树立良好的道德标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根本,能够使学生的精神创新具有方向性;智力的开发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直接动力,没有思维的发散,自然也就没有创新;强健的体魄是学生创新的基石,也是学生身体健康的重中之重;美德的养成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良好点缀,让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得到更好的补充。这四个方面的共同发展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理念,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进行主体参与型单元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发展。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于主体参与型单元教学。这是一个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一个教学理念,它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师为课堂主体,而忽视了学生才是真正的课堂主体。在新的教学理念中,保留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是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这个教学理念的实验过程中抛弃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以教师为课堂中心,将学生作为了课堂的主体。
所以,在主体参与型单元教学的课堂上,学生不仅局限于课本知识内容的学习,还需要进行各项技能的培养、智力发展、良好美德的养成以及个人品格的培养。此外,该教学理念面向的全体学生,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人发展,实施个性化教学。教学方法多样化,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生对教师所教知识的掌握情况,多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让学生真正的爱上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良好的发展。这个理念来源于国家对于教育的改进与教育工作者对于教学的不断深入探究与思考,在主体参与型单元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主体参与型单元教学”操作原则
主体参与型单元教学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以单元整体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的一个教学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整体性原则是将在学校学习的学生的个人成长过程当成一个人整体的生长,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原则。
2.探索性原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的一个原则,教师的课堂教师对学生的探索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多融入一些探索性的元素,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探索能力的培养中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以及学生对自己发现的知识得到表达。
3.创造性原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原则,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把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与课堂外的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多加融入创新性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激活思维,使学生真正爱上学习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主体参与型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加注重于学生的思维开发。质疑是学生思维开发的关键,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对错,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大胆质疑能力。而初中学习阶段的学生本身也极具好奇心,对新鲜事物有着非常高的兴趣,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在思维发展的高峰期。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创造机会,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对问题的质疑可以使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研究,这时学生的学习心理是主动的,与被动的学习是完全不一样的。学生可能在对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得到了新的理论或者推翻了原来的理论,即使结论可能是错误的,还是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成就感,教师要培养学生越挫越勇的精神,这时学生得到的学习效率是非常理想的。此外,教师还需要多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交流,每个学生对问题都会有不一样的想法,而学生的想法得到交流之后会使学生个人的思维得到一个新的提高,这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学生个人对学习产生了发自内心的热爱之后,他们会深入到学习中去,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
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主体参与型单元教学’的教学建构,在对这个教学模式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理念上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还需要注重‘主体参与型单元教学’的教学建构原则和对学生思维的激活,做到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对问题进行质疑和探究,让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获得学习乐趣。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中,使每个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郑全州 重构课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9)。
[2]王东成 我们的创造精神哪去了[J].北京观察,1998,(3)。
论文作者:谢小俊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学生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主体论文; 过程中论文; 课堂论文; 单元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