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人民医院内4科 四川内江 641100)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5年12月间于我院住院病人确诊的5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快速尿素酶法及Warthin-starry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对其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Hp感染阳性者355例,其中假阴性患者22例,阳性率为68.27%;男性患者、年龄在30~50岁之间、患十二指肠溃疡、存在吸烟及饮酒习惯的患者,出现Hp感染的几率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对消化性溃疡Hp感染人群的监测,实施必要的预防措施,以降低Hp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分析
【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9-0053-02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peptic ulcer patients and its correlation. Methods 520 cases of peptic ulcer patients from December 2011 to December 2015 in the clinic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was detected by rapid urease test and Warthin-starry method, the clinical treatment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520 cases of peptic ulcer patients, Hp infection in 355 cases, including 22 cases of false negative patients, the positive rate was 68.27%; male patients, aged from 30 to 50 years old, suffering from duodenal ulcer, exists between smoking and drinking habits of patients, Hp infection rate is highe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of Hp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peptic ulcer and carry out the necessary preventiv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Hp infection and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Key words】Peptic ulcer;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Detection and analysis
消化性溃疡指的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总称,其发病机制为胃酸、胃蛋白酶消化了患者本身的十二肠壁和胃壁,引发胃黏膜的损伤。相关数据表明,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Hp)存在一定的相关性,Hp不仅可以造成消化道组织的损伤,同时还会对其他脏器造成影响,严重制约了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对于消化性溃疡疾病,应当尽早进行确诊和治疗,以缓解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后续此种疾病的复发率。为此,应当进一步探讨消化性溃疡和Hp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本文以2011年12月-2015年12月间于我院住院病人确诊的5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相关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具体过程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2015年12月间于我院住院病人确诊的5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75例,女性245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5.6±3.8)岁,其中十二指肠溃疡164例,胃溃疡患者356例。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2],排除恶性溃疡、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检查前服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采用14C呼气试验方法[3],得出溃疡组织中Hp感染情况。在患者知情的情况下,向其发放调查问卷,包括性别、年龄、职业以及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是否吸烟或饮酒等内容。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来计算、处理,计数资料以χ?进行检验,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用t进行检验,以x-±s表示,当P<0.05时,所得差异显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Hp感染情况
5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Hp感染阳性者355例,其中假阴性患者22例,阳性率为68.27%。
2.2 影响因素
男性患者、年龄在30~50岁之间、患十二指肠溃疡、存在吸烟及饮酒习惯的患者,出现Hp感染的几率较高(见表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不同影响因素与Hp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3.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具有发病率高、影响因素复杂、并发症多的特点,一旦病情进展并合并并发症,将会给临床治疗造成极大的难度[4]。消化性溃疡属于慢性疾病中的一种,其包括了十二指肠及胃溃疡两种类型,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质子泵抑制剂在该病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有效地抑制了患者的病症发展,但是从大的趋势来看,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这与患者自身的抵抗力水平、生活及饮食习惯、精神压力等有着直接的联系。
相关数据表明,Hp与慢性胃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胃部Hp感染的一个主要途径,其能够通过鞭毛运动穿透胃黏液层,进而引发全身性的感染。Hp在黏液环境中有着较强的运动能力,其能够与上皮表面细胞联系在一起,极少被中性粒细胞所杀伤,且Hp含有较多的尿素酶,经水解后会产生一种氨,形成一种保护层,可避免自身被胃酸所杀伤。一旦胃部出现了穿孔、溃疡,Hp就能够随着黏液进入人体,这就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为此,加强对Hp的检测,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起到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危险因素的作用。
本次研究中发现,5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Hp感染阳性者355例,其中假阴性患者22例,其原因在于感染情况较轻,为发展为明显的症状,阳性率为68.27%。这一结果表明,大部分消化性溃疡会出现Hp感染情况。此外,从单因素分析结果来看,男性患者、年龄在30~50岁之间的患者存在Hp感染的几率更高,这与其自身的饮食及生活习惯有着直接的联系,中年男性普遍存在着饮食不规律、卫生习惯不佳、缺乏卫生意识和健康意识的情况,和女性相比,其患胃病的几率更高,同时出现Hp感染的几率也更高。存在吸烟及饮酒习惯的患者感染Hp的几率要高于不吸烟、不喝酒的患者,这一结果表明,吸烟、喝酒等不良习惯均为Hp感染的危险因素,这是因为长期过量饮酒和吸烟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正常细胞受损,容易出现Hp感染情况。以上结果显示,饮食及生活习惯不佳的患者,出现Hp感染的几率更高,这引起了临床思考。
当前,临床上有关消化性溃疡与Hp感染相关性的研究和报道比较多,如,罗永婧学者[5]在《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观察》中,将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照是否感染Hp分为了两组,分析了造成Hp感染的高危因素,其研究结果表明,73.4%的受检者存在Hp感染情况,年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进餐习惯、饮食习惯、家族遗传史等都是造成Hp感染的高危因素。该篇文章得出结论为,应加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监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干预,提高治疗效果。该结果与本次研究所得结果一致。
针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分析情况,应当对导致患者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各项高危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以做好此种疾病的防护措施,从而降低疾病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中年患者出现此种疾病的几率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其饮食不规律、缺乏健康和卫生意识所致,针对此类患者,应当加强对其的健康宣教,包括规律的饮食,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及对疾病的充分认知等,从而强化其对此种疾病的了解程度,在后续的生活过程中注意避免导致此类疾病的危险因素。对于存在各种坏习惯的患者,应当加强对患者的习惯养成宣教,尤其告诉患者各种坏习惯会导致此种疾病高发的情况,从而促使患者认识到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不足,改成这些习惯,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免引发消化性溃疡疾病。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当告知患者出现消化性溃疡疾病的原因,如可能是生活习惯造成,可能是遗传造成,在后续治疗中应告知患者相应的防范及治疗措施,同时告知患者可以定期到医院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看是否出现复发的情况,以实现对此种疾病的良好控制,降低此种疾病对患者造成的影响。通过实施一系列可靠有效的措施,不仅能够让患者充分了解消化性溃疡疾病中幽门螺杆菌检测的重要性,还能够明确相应的危险因素,从而加强控制。
综上所述,应加强对消化性溃疡Hp感染人群的监测,实施必要的预防措施,包括规范饮食习惯、保证正常的生活习惯、加强身体检查、提高卫生状况、戒烟戒酒等,以降低Hp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东升,吴丽波,胡中桥.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04(08):921-923.
[2]秦庆颖,陈柱花.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1(12):130-131.
[3]薛彦萍.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01(21):98-99.
[4]秦庆颜.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学,2014,25(18):185-186.
[5]罗永婧.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6,01(04):149-150.
论文作者:吴建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1
标签:患者论文; 消化性溃疡论文; 幽门论文; 螺杆论文; 疾病论文; 因素论文; 情况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