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教师要更加注重德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渗透,进而促进学生德育发展和道德素质的提高。本文主要针对德育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渗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德育 中学历史教学 渗透
一、引言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使学生能够从历史学习中提升自身的民族自豪感,了解本身的历史责任感,从而提高个人品质。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还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可以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还可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德育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1注重历史教师的素质提升。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教师往往是整个过程的设计者,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潜力的挖掘,除此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从而使学生发展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在历史教学中有效完成德育教育的渗透,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个人素质。
2.提高对于渗透德育工作的认识。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首先需要历史教师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对如何渗透德育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与了解,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渗透工作的开展。
3.提高自身道德品质。历史教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只有教师本身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才能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进而提高其道德素质。
4.提高自身教学实力。只有历史教师对于历史教学内容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并在教学中能够对其进行熟练的应用,才能够使得历史课程能够顺利地开展,所以历史教师要不断丰富自身的历史知识,扩大知识面,达到能够轻松应对学生各种问题的程度。另外,还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以知识为基础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利用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辅助,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遵循实事求是的教学原则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所运用的历史内容一定要从真实的历史事件出发,不可以为了达到课堂教学目的而进行不合理的杜撰和想象。另外,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情感表达,使学生能够有正确的情感体验,从而与教师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全面的看待历史事件的发生,比如:在教学过程中会提到李鸿章,对于李鸿章大部分学生的看法都是负面的,虽然他在抵抗外敌期间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签订不平等协议,但是他也在师夷长技,积极向清朝引进大批的西方的先进技术,他更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很大程度上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所以,教育学生全面地看待问题不仅是提高学生德育的途径,更是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
三、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1.忠心报国,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对于一个人来说最不可缺少的便是爱国精神,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讲授,积极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比如: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会讲到祖巡,他为了能够更好地报效国家,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能力和价值,就有了闻鸡起舞的典故,最终成为了收复中原的代表人物之一;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岳飞,在其少年时期就立志要为国效力,最终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与奋斗终于实现了这一目标,虽然最后遭奸人所害但是依然名留青史;再比如:清朝的戚继光一生都在为抗倭而努力。这些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都是可以用来影响学生思想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而学习到什么是真正的爱国。
2.文明礼貌,仁者爱人。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也能够成长为一个会爱戴他人、帮助他人的优秀学生,将来发展为一个优秀的具有高尚品格的人才。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要学会利用一些任务进行引导教学,利用历史人物的一些行为影响学生的思想。
3.为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新课程的标准出发进行教学,教导学生以进步的观念看待问题,并从中发现新的价值。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批英雄豪杰,他们有着崇高的信念以及坚强的意志,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任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高其道德素养。比如:在讲到大禹治水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将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讲给学生听,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奉献精神。历史英雄人物所具备的优秀美德与高尚品质,都应该是学生需要学习的。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提高德育教育对于学生生活实际的影响,通过古人的实际联系学生的生活现状,让学生在生活中也能够注重自身道德品质的规范,培养学生成为勇于面对困难,敢于承担责任的优秀人才。
总而言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更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历史成绩的提高,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姬磊 浅谈德育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2014,(25)。
论文作者:白建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历史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德育教育论文; 教学中论文; 教学内容论文; 爱国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