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几点思考_西部大开发论文

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几点思考_西部大开发论文

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开发论文,几点思考论文,西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年的世界历史表明,既不存在永久的发达地区, 也不存在永久的欠发达地区。

20年的改革开放史向人们展示,不发达地区可以跃入发达地区。

伴随着新千年新世纪的钟声,西部大开发的鼓声已在神州大地奏响。西部,这块充满神奇和希望的土地即将迎来“千年等一回”的繁荣与辉煌。

西部10省市区(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宁夏),广西、内蒙也在大开发之列。 10 省区总面积545.1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56.78%,人口2.8亿, 占全国总人口的23%,草场、森林、煤炭、有色金属储量分别占全国资源总量的94%、51%、50%和90%,45种主要矿产资源探明储量潜在价值占全国的39.67%。但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居民消费水平和人均年末存款余额只及全国平均水平的61.46%、65.98%、58.22%和61.29%。因此,西部是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经济相对落后、社会发展水平低下的欠发达地区。

去年以来,江泽民总书记、朱镕基总理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构想,并通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计划工作会议向全国发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号召。一个研究、讨论、迎接、推进、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高潮正在全国和西部兴起,西部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面对热浪滚滚的西部大开发春潮,笔者认为:

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高瞩远瞩、统揽全局、面向21世纪作出的宏伟决策。它对于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巩固边防,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环境的差异,西部与东部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特别是陈旧保守的思想观念,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安于现状、害怕竞争的小农意识已成为制约和影响西部发展的最大“障碍”。面对西部大开发的新机遇、新形势,西部各族人民必须再来一次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精神面貌和行动上来一次大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和全国一样,经历了三次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西部各族人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是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我们的思想解放程度还不够深,改革开放意识还不够强。比如改革开放初期东部沿海人敢为天下先,抢机遇,抓发展,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而我们西部人,特别是新疆人在对待国家政策方面,总是遇到绿灯慢慢来,有了条件等待观望,没有条件坚决不上,给了政策也不用。因此失去了很多机会。在改革开放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新疆人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态度总是“慢半拍”、反应不过来。许多在内地搞的轰轰烈烈的改革和大力推广的经验,到了新疆不是晚几年就是变了样,还对人家说三道四,评头品足。联产承包责任制我们比内地晚推行了好几年,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上我们就比沿海地区的限制要多得多。“资本主义在浙江、社会主义在新疆”是一句流传很广的顺口溜,这反映了新疆人固步自封、自以为是、自我感觉良好的一种心态。广东人什么赚钱就干什么,只要能挣钱什么都能干,什么都敢干。我们新疆一方面企业工人下岗,农牧区出现了许多土地少、无牲畜的剩余劳动力,一方面城乡的很多活没人干,街上捡破烂、卖菜、钉鞋的,弹花做木匠活、当小工的,乡下菜园、果园打工的,收废品、挖药材的大多数都是外地人、外省区人。很多人宁愿饿着闲着也不愿去干这些活。一位从沿海来新疆开拓市场的年轻人说,新疆人关心政治,喜欢纵向比,热衷于形式多样的达标、创建、评比活动,朋友交往盛行“坐庄制”,街头多标语、口号;我们南方人关心经济发展,喜欢横向对比,注重形象设计,朋友交往一般实行“AA制”,街头多广告、宣传栏。虽然那位年轻人的感受不一定准确、全面,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却道出了东西部客观上存在的思想观念差距。在迎接西部大开发高潮到来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对照东部认真反思在思想观念上存在的差距。真正补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这一课。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要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两个大局”思想的有关论述和江泽民总书记、朱镕基总理关于西部大开发的一系列讲话精神,认真清理姓社姓资、姓公姓私和新疆特殊论、传统的优势观、发展观,结合正在进行的“三讲”教育,来一次“西部大开发、我们怎么干”的大讨论。通过讨论,提高对大开发、大发展的理解和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

各行各业各界各部门都要破除传统的思维定势,树立起强烈的机遇意识、开放意识、主角意识、创新意识和新的资源观、优势观、发展观,通过加强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使我们在思想观念上先行和东部“接轨”,使各族干部群众闻鸡起舞、不懈不怠,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到西部大开发的急流中。

二要编制具有前瞻性、指导性的区域发展规划

为了迎接西部大开发,西部各省市区按照国家计委和当地政府的部署,抽调得力人员,成立专门班子,进行了“十五”规划和未来30年发展思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对于已经到来的西部大开发浪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能使正在编制中的规划,真正发挥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的作用。我们认为,各级规划部门在编制面向21世纪的区域发展规划时要注意到全球性区域经济发展正在经历的三个转化:一是社会主义国家由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有计划的市场经济转化,资本主义国家由无计划的市场经济转向有计划或政府适当干预的市场经济;二是由短期行为、短期决策向长期行为、长期决策转化;三是社会主义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正在由不合理向合理化方向转化,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正在由合理化向现代化、高级化方向转化。这三大转化既是区域发展规划面临的新挑战,又显示规划拥有的新使命。对比分析近100年来国内外区域发展规划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新世纪区域发展规划应该是计划和市场兼容型的弹性区域发展规划,多目标、复合协调型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公平和效率兼容型社会发展规划,质量与效益发展型规划和应用导向型发展规划。

1、编制弹性区域发展规划要点:①反转城市与区域规划时序, 走先区域发展规划后城市规划的道路;②合理确定弹性期限;③建立弹性目标体系;④制订多目标发展与布局的弹性方案;⑤构造弹性发展思路和弹性发展政策。

2、编制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要点,由于人口、资源、 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愈演愈烈,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现实的问题和子孙后代将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迫使人类努力寻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技术手段和矫正途径,这将在高起点、高水平基础上使四者关系趋于协调,使自然资源得以永续利用,使环境质量回复到环境容量允许的范围之内。

3、 编制公平和效率兼容型社会发展规划要点:①规划目标由注重效率转向效率与公平兼容并重;②规划体制由集权制转为“契约制”;③规划程序由自上而下的指导规划转为自下而上的诱导规划或上下推拉式规划;④规划背景由“大政府、小社会”模式转为“小政府、大社会”模式,强调广泛的公众参与;⑤重视吸收民间思想库的意见。

4、编制质量与效益发展型规划要点, 要把速度建立在高效益的基础上,按照效益法则科学设置规划的指标体系,突出经济增长的集约化程度指数和效益指数,突出社会发展的生活质量指数和精神文明指数,强化技术进步指数在规划指标体系中的地位,正确处理好增长速度与增长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及生态环境效益之间的相互制约与促进关系,在区域发展中完成由粗放型总量增长的经济模式到集约型效益发展的经济模式的转变,由生产型经营范式到技术创新型管理范式的转变。

5、编制应用导向型发展规划要点:①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 ②权力与权威相结合;③虚与实相结合;④滚动实施与跟踪监控相结合。

三要突出西部区域特色

西部大开发不能照搬东部发达地区现成的模式,要走特色开发的道路。由于西部地域辽阔,多民族聚居,生态环境复杂多样,虽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但资源丰富、特色各异,在开发中要突出区域特色,重点培育自己的特色产品、特色品牌、集中力量发展特色产业,形成别具一格的特色经济。比如以红花、枸杞、番茄、肉食品为特色的“红色产业”,以粮、棉、毛、白酒为特色的“白色产业”,以石油、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为特色的“黑色产业”,以大漠风、丝路情、民族俗、草原歌为特色的旅游业等都具有产品和服务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一旦创立起在全国和世界上叫得响的“品牌”,就会培养起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忠诚,就能克服西部存在的人口稀少、居住分散、远离环太平洋、大西洋世界经济中心,交易成本比较高的劣势,就会使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价格缺乏敏感性,这样,就能够建立起具有西部优势和特色的主导产业。

在建立特色产业,创建区域“品牌”的同时,要通过调整区域布局政策、区域支持政策、区域产业政策和区域特殊政策,重点解决好区域间的分工协作与交流问题,区域倾斜的方向和倾斜重点的转移问题,区域内的重复建设造成的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和特殊区域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问题。西部不能被动承接东部沿海的淘汰产业,更不能被动跟进。要通过加强区域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共同建设交通、能源、通讯、水利、农牧业、生态等重点工程项目,通过资产重组和资源的重新配置,发展一批具有西部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促使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在某些领域,某些行业和产品上要赶超全国和世界先进水平,变垂直分工为水平分工,从而形成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和现代化产业发展趋势的产业布局,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西部特色经济。

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西部的城市化水平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城市经济难以适应大开发战略的需要。因此,要从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入手,推进西部的城市化进程。西安、重庆、成都、乌鲁木齐应该也可以成为西部开发的“桥头堡”。要利用酒泉、西昌卫星发射基地,西安飞机制造基地,重庆钢铁、汽车生产基地,兰州、乌鲁木齐石油化工基地的技术力量和工业基础,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通过发挥关中地区,成渝地区、乌鲁木齐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产业拉动功能,推动西部经济的大发展。

要充分利用西部沿边开放具有距离短、成本低、互补性强的地缘优势,抓住周边国家也在加快开放和发展的机遇,利用新疆、西藏和云南的边境口岸,联合各省区共同创办边境贸易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等,促使西北和西南与中亚经济圈、南亚经济圈的靠拢和接轨,使西部走向世界。同时,西部还要利用自身的资源,市场和劳动力优势,加强与东部省区各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贸合作,建立起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新型东西合作关系,使西部对内对外开放向高层次、纵深化方向发展。

近年来,关于区域形象问题的讨论,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越来越大的关注。西部在实施大开发的战略中要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好的形象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它不但有利于加强对外的合作与交往,更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和宝贵财富。因此,西部在全方位多层次宣传自己的优势、潜力和成就的同时,要重视培育和弘扬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具有独特色区域特的区域精神,把“立精神、树形象”与开发西部结合起来,把创造良好的开发环境与树立良好的商业信誉,展现西部人豪爽、厚重、大气风采结合起来。

四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已成为世界共同的危机。我国西部虽然人口密度小、资源丰富、工业污染较轻,但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资源的组合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水土流失、沙漠化日趋严重。因此,西部大开发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是人们对于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所走过的道路进行长期反思和探索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观的重要进步和对发展认识上的新飞跃。西部大开发决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不顾资源和环境的代价促进增长的老路。中央已明确提出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和“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先行试点、稳定推进”的政策措施,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指明了方向,西部地区要结合当地实际落实好这一惠及子孙的世纪“天保”工程。要加强林业、草场的执法力度,坚决管住砍伐林木和破坏草场的手;要建立健全适合当地情况的绿化“三荒”、植树造林责任制,确保植一片、活一片、绿一片;要正确处理退耕封山与土地承包之间的关系,加强政策引导,保护群众合法权益。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在具体地域上的体现,它不仅包括行业(工业、农业、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包括观念形态、经济社会体制和科学技术不同层次上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与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紧密相关,与人口素质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利用相互依存。因此,政治稳定昌明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西部、在新疆,稳定的意义十分重大,任务也十分艰巨。要正确处理好稳定和发展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加强专政力量,加大打击力度,继续保持对民族分裂主义分子、极端宗教势力、邪教势力和暴力恐怖犯罪分子的“严打高压”态势,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和“理想、信念、道德”教育,转变机关和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党群关系,努力开创社会政治稳定新局面。要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教育,加快人才培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强技术创新,实现科技产业化。“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开发西部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计划生育国策,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保护和管理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把摒弃高污染、高排放的项目和治理水土流失,放在突出位置,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总之,对西部大开发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有充分的估计和认识,它是一项跨世纪的宏伟工程,同时又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因此,既要有机遇意识和紧迫感,又要做好打“持久战”和长期的思想准备,不能急功近利,一哄而起和齐头并进,要有重点、有步骤地稳步推进。作为不沿边,不靠海,没有“黑白”(石油、棉花)优势,且远离中心城市的和静县如何实施西部大开发?笔者认为,积极做好各种准备,特别是思想观念准备,开发思路和项目准备,教育、文化和基础设施准备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要认真反思和总结改革开放20年来在解放思想和发展经济上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理清发展思路,配合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政策,积极做好开发项目和“十五”规划及未来30年规划的前期准备。

第二,结合在农牧区开展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创建”和理想、信念、道德教育,引导帮助农牧民发展一组一品、一村一业、一乡一景、一路一色的高效、生态、观光和知识型结合的农牧业,大力提高农牧民收入,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

第三,加强对国有和集体企业的改制、改组和改造的领导,积极推进企业的联营、兼并、拍卖和破产,进一步放开放活国有和集体小企业,制订和出台优惠政策,大力支持个体、私营和民营企业的发展,放手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

第四,深入开展“三讲”教育,积极推进党政机关公务员过渡和县乡机构改革,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强化对基层和农牧民的服务意识,减轻基层和农牧民的负担,勤政为民,廉洁奉公,塑造良好的政府和县域形象。

第五,继续实施县城基础设施的改(扩)建工程,加强对文化、卫生、体育等工作的领导和兵地、军地共建活动,为实施西部大开发营造良好的基础和氛围。

标签:;  ;  ;  ;  ;  ;  ;  

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几点思考_西部大开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