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学赏析题的两难处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处境论文,文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学赏析题是高考语文试卷中常见的题型之一,这类试题一般要求阅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精妙之处给出准确而清晰的评价,而文学作品的含义本就是丰富而模糊的,因此,在试题命制和答案设置过程中,容易陷入两难处境,即:在赏析的细微精妙和答案的精确清晰之间难以达成平衡。 一、试题命制之难 (一)文学批评溯源:个性化的解读,不利于建立准确的评价框架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是语文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文学作品的形象大于思想,作家风格千姿百态,文章旨趣更是千差万别,说到趣味无争辩,要想在外延如此广阔的背景下制作具有测量目标意义的试题,确非易事。 另外,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更是注重和文学旨趣一致的感性批评,诗话词话,笔记批注式的文学批评传统也影响了国人的鉴赏思维。我们看看明代杨慎《升庵诗话》记载孙器之对唐代著名诗人风格的评价,可见一斑: 王右丞如秋水芙蓉,倚风自笑。韦苏州如园客独茧,暗合音徽。孟浩然如洞庭始波,木叶微落。杜牧之如铜丸走坂,骏马注坡。……李太白如刘安鸡犬,遗响白云,覈其归存,恍无定处。韩退之如囊沙背水,惟韩信独能。李长吉如武帝食露盘,无补多欲。孟东野如埋泉断剑,卧壑寒松。……柳子厚如高秋独眺,霁晚孤吹。李义山如百宝流苏,千丝铁网,绮密环妍,要非适用。 这些对于诗人风格的评价,本身也像诗歌一样具有丰富的意象,在熟读了诗人作品之后看这些评价应该是颔首会心,但对于陌生的阅读者来说,则如堕五里雾中。在鉴赏类试题的设计中,我们无法要求考生达到这种水准,同时,这种个性化的解读,也不利于建立一个准确的评价框架。 (二)命题现状:设问方式粗略、简单、直接,考生难以深入体会和思考 文学赏析题主要出现在文学类作品阅读和古诗鉴赏两类试题中,提问方式较单一,以2014年全国卷为例,来看看这类试题的命制方式: 例1为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中的试题,文本为叶紫的散文《古渡头》,分值为8分。例2为2014年全国大纲卷中的试题,文本为刘长卿的《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分值为4分。例3为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Ⅱ中的试题,文本为刘庆邦的小说《鞋》,分值为6分。从这3道试题可以看出,赏析题的命制方式大概有如下几种: (1)赏析文章中某一个词(诗眼、文眼)、某一句话或某一文段的语言运用之妙、表现手法之巧(如上述例1、例2)。 (2)赏析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或营造的意境(如上述例3,但题干中的“简要分析”应为“赏析”,“鉴赏”和“分析”是两个不同能力层级的动词,不应随意使用)。 常见的提问方式还有:“说说这个词(这句话)的表达效果(好处/作用)”,或者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等等。 文学作品语言的包蕴、表达形式的精妙、塑造形象的丰富、意境的优美等,最需要的是读者涵泳体味的功夫,需要沉潜到语言的细微区间,仔细品咂,反复揣摩玩味,这也是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最为讲究的地方,重感受,重体悟,重读书得间,重在反复诵读吟咏中窥其堂奥。 然而,目前的试题设问方式粗略、简单、直接,难以引领考生进入文本情境,进行深入的体会和思考。如何巧妙设问,引发考生真正参与阅读的兴趣,值得命题者和教学者思考。 二、答案拟定之难 (一)答案现状 任何检测都要有可操作性,再高妙的文学语言、技巧、意境、形象,都要用简明的语言来阐释,回答阅读题不可能运用文学批评的写法,也不能运用古诗文“鉴赏辞典”的笔法,实际阅卷过程一般采取“采点赋分”的方法,将分值分为若干点,答对一点得若干分。那些饱满的想象、精美的语言、令人叹为观止的手法,最后都要稳稳落入固定的答题格式和套路,否则,阅卷很难操作。 请看例1的答案: (1)艺术结构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最后以歌声结尾,余韵悠长,耐人寻味。 (2)情感表现上,以渡夫的无表情代替哭泣,以任情高歌代替诉苦,强化了表现苦难的力度。 (3)人物形象上,既表现渡夫的洒脱豪放,也反衬他的现实痛苦之深,使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 (4)思想内容上,从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到表现渡夫追求自由生活的信念,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叶紫(1912~1939)是深受鲁迅赏识的“左翼”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丰收》等。散文《古渡头》描写了“我”从军队里回乡探望母亲,途中与渡口船夫相遇的片断,渡夫的儿子被军队拉夫,儿媳妇带着孙子改嫁他人,剩下孤苦无依的老人在古渡口艰难度日。以一般的阅读经验,读者会对这悲苦无告的渡夫产生无限的同情。结尾的任情高歌,实则是老人对命运的另一种抗争。他正直为人、勤恳劳作,最后还是家庭破碎老来无靠;命运加诸他的全是苦楚,在悲苦面前,他不改良善本质,知命而不认命,任情高歌是痛苦的宣泄。——以上的理解应该基本无误,但这样的答案是不行的。因为8分问答题在语文试卷中是最高分的试题了,占写作之外试卷总分值近一成。为了让阅卷者好批阅,参考答案必须分成四点,分别从结构、情感、形象、主旨四个角度赏析结尾段的妙处,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5分,能从四点中任意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 (二)批评与质疑 不少非语文专业出身的专家批评语文教学,可能会对以上答案提出不同意见,认为这种答案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是对鲜活文本的僵化解读,主旨解读也未必正确。笔者赞同行业外部专家的异质性思维,他们的批评意见可能会对语文教学带来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但是从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来看,以上所拟答案的确也无可厚非。因为在比较有经验的语文教师看来,回答这类问题,必须从结构、内容(情感、主旨)以及人物形象等角度考虑,这对于高三复习教学来说,已是常识。 笔者并不以为这是当下的常识就完全认同这种状态,鲁迅先生说得好:“从来如此,便对么?” 规范化的答案有要点,有利于批阅,操作性强,也有利于训练学生清晰的逻辑思维,但同时也易于在概括中挤干文学作品丰盈的水分,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如果不能深入到文本内部,没有真切的体味,而是在应试训练中找到答题模式,在对文本没有切肤感受甚至对文本漠然的情况下,就能依循所谓的答题技巧,写出“形象丰满”“余味悠长”“深化主旨”“更有力度”(以上16字基本采自例1答案)等似是而非的套话,这对检测考生的阅读欣赏能力毫无意义。 普通读者阅读文学作品一般是轻松愉悦的审美阅读,考试中的文学作品阅读自然也是建立在审美阅读的基础上,但是需要更高层次的反思与评判。应试背景下的阅读训练,多半像医生一样,用冰冷的技术视角,在解剖台上研究本来鲜活的文学作品;用超声波穿透文本的肢体,照彻作者的各种居心;用手术刀来切割,冷而锋利,刀刀见血,切分出作者的思维过程;用无影灯全方位探照,作者所有的技巧、手法无所遁形。——这些,当然均无不可。但是,医者要有仁心,必须将文学作品当做完整的生命来探索。离开了这些,也就违背了设置这类试题的初衷,也就无法检测考生真实的阅读鉴赏水准。 (三)教师的责任 一些教师将语文当做数学来教,是因为他们在应试训练中尝到了“甜头”,他们在多年解答同类试题的经验中发现,鉴赏题其实有模式可循,只要掌握了这些答题模式,基本就能拿到六七成分数;在紧张的应试训练中,教师自然愿意选择简单易行且有成效的教学方法。这样一来,试题与训练,考试与教学,互为因果,使得包蕴丰富、含义隽永的问题,多半用干巴巴的条目式答案来搪塞了。 至于欣赏品味,那是见仁见智的事,一些教师不愿意在这方面多费心思。 一篇文学作品叙述(描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有经验的教师讲解起来都不是问题。作品是如何表现这些的?这些文字有怎样的神奇魔力?某个词、某句话妙在哪里?王维的诗怎么就如“秋水芙蓉,倚风自笑”了?柳宗元的诗怎么就如“高秋独眺,霁晚孤吹”了?这些问题,却不是所有教师都能讲得明白的。这是因为概括、分析能力比感受欣赏评价能力相对容易掌握一些;文学作品的阅读需要更多的感受能力,需要教师拿出看家本领,即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的能力。我们从不要求语文教师是作家,也不要求语文课堂培养作家,中学阶段“语文”的“文”也未必是“文学”,尽管如此,语文教师最应能读懂文学作品,也应该承担起文学教育的责任。一些有才华的语文教师,他的语文课堂尤其是文学教育课堂更具感染力,原因就在此。因此,文学作品鉴赏题的改进,也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 三、关注有探索意味的新题 (一)值得肯定的探索 高考对教学具有强有力的导向作用,高考试题的命制更有必要进行改革,通过试题强制扭转教学上的错误倾向。我们看看下面一道题。 赏析文学作品的一句话,是最常见的命题模式。例4是2014年高考上海卷中的试题,文本为美国作家西格德·F.奥尔森的《宁静》,分值为3分。有一点复习经验的教师都知道怎么教学生应对这类试题:先是回答修辞手法(或者句式、语言特点),然后说这种手法达成的结果,再结合句子内容略作分析,最后还要顺便说一下运用这种手法暗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经过这种训练的学生,一般都会辨认手法(或者句式、语言特点),熟记手法对应的效果,至于结合句子进行赏析,只占整个分值的三分之一了。因此,这类试题,一般考生都能得三分之二以上的分数。 上面这道试题,按照老规矩应该这样设计:赏析该段画线句,分值一般设定为3分。答案如果包含了“比喻手法”“形象生动”这些得分点,就可以轻易获得2分。真正的赏析过程只占三分之一的分值。 现在,试题命制者剥除了原来的2分,直接在题干中显示了原来必须回答的答案要点,这种命题的努力,我们可以理解为对文学作品鉴赏题的正本清源,回到鉴赏本身,回到体悟感受。我们再看参考答案示例: 该句将湖泊比喻为“一块巨大的海绵”,用海绵吸水来喻湖泊吸音,海绵“巨大”突出湖泊吸音能力强,把作者微妙的主观感受用常见物品传递给读者,形象而生动。 评分说明还指出,“海绵吸水”和“湖泊吸音”的关系,海绵“巨大”和“湖泊吸音能力强”的关系,“作者微妙的主观感受用常见物品传递给读者”,这三点各1分。 这个答案是否最为允当,我们可以再讨论。至少,将3分全部赋予赏析过程这一点应该大加肯定。笔者认为,不一定所有的试题都采取“采点赋分”的评阅手段,是否可以学习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给定的参考答案和阅卷模式,根据表达的完满、准确,分析的细致、深切甚至别致,进行赋分?当然,命题者要制订出详细的评分量表,给出不同得分的答案示例;阅卷机构要培训阅卷教师,在评改过程中掌握这些评阅手段,保证评阅的公正。 (二)有待解决的疑难 上文提到了试题命制之难和答案拟定之难,是基于文学作品鉴赏题现状的分析。本文所谓的两难处境,是指这类试题在这两“难”的基础上,进行改革的艰难,即:赏析,必须真实进入文本,深切体味出原文词句的细微精妙之处;答案,却不能将个体的感悟一股脑儿写出,而必须精确、清晰,要言不烦,这两者难以很好协调起来。以上所举的上海卷试题,在形式上,以强制手段倒逼考生说真话,是一大创举;在答案的拟定上,仍存在感悟粗略的不足。我们再看一道某地模拟试卷中的试题: 【例5】年底,我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礼物,是艾芜先生的儿子汪继湘先生和儿媳王莎女士为我签名寄来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南行记》和《艾芜选集》,他们知道我喜欢先生的书,特意在书的扉页盖了一枚艾芜先生未出名时的“汤道耕印”的木头印章。 该段画线句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 该题文本为迟子建的《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分值为2分,参考答案如下: 形象地表现了艾芜先生及其作品成就的辉煌,寄寓了作者的赞美、崇敬之情。 按照以前的答题模式,答案似乎没有任何问题。事实上,这个答案偏于概括,显得干硬,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鉴赏题的本质问题——鉴赏的目的,不只是回答达成的最终效果,还要引导阅读者真实地进入文本,深切地体悟词句特点,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来,应该允许答案细致一点,有个性一点,而非概述。 以该题为例,欣赏过程是: 木头印章,疏疏落落,呈网格状,形似窗户;夕阳透过窗格,温馨平和。——这是由红色印章产生的关于夕阳落满窗户的温暖联想,印章和窗户之间是比喻关系。不过,文学语言的丰富还在于它的歧异性,窗户的联想来自印章,却又可以由印章想到印章的主人,想到他的作品,再想到他年轻未成名时的才华和朝气、盛名之后乃至于今的沉寂。 窗户落满晚霞这一意象,也是颇堪玩味的。晚霞代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强调了作家的巨大成就和如今受到的冷落;晚霞又有一份恬静自得,暗示作家的价值终将为识货的读者认可,与“寒冷也是一种温暖”的标题遥相呼应。 当然,以上只是笔者未必准确的赏析文字,如何将其转化为易于评阅的参考答案,如何让文学赏析题的答案不那么枯涩,保持其应有的丰润和个性,还值得进一步思考。高考文学鉴赏的困境_文学论文
高考文学鉴赏的困境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