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对生活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化工作是现阶段保护环境最为重要的举措之一。城市建设中绿化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而苗木建设是绿化过程中不能缺少的重要部分。绿化苗木的培育是实现城市绿化的基础,在针对绿化苗木进行培育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加强管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因此,本文从绿化苗木培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出发,就前期苗圃地准备、整地作床、绿化树种的选择、合理密植、混交方式、苗木移植等方面对绿化苗木培育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析,以期为绿化苗木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化苗木;整地作床;树种选择;苗木移植
引言
苗木绿化的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园林景观布局的有效方式。第二,有利于植树造林。第三,技术的优化能够使社会市场得到合理规划。因此,工作人员应该根据不同种类的苗木特征进行选择,体现技术优势。同时,也要及时的灌溉和施肥,保证苗木能够吸收到充足的养分。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的绿化水平也在稳步提高,绿化层次也在不断升级。城乡绿化的主题被高、新、奇、特的绿化树种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在城市的景观设置、园林设计和植树造林方面需要不同种类的绿化苗木,只有掌握了对绿化苗木培育的技术,才能够培育出高品质的苗木和花卉。因此,加强对绿化苗木培育技术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绿化苗木培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注意绿化苗木特性之间的差异
不同绿化苗木的生物学特征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相关的技术人员在进行绿化苗木培育之前应先对自身要培育的绿化苗木的生物学特征进行全面的了解,以便能够将生物学方面的相关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绿化苗木培育过程当中。绿化苗木培育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绿化苗木培育测试技术保证培育绿化苗木的因地制宜,也能够根据自身实际土质的情况选择出更适合该土质的绿化苗木品种,能够提升绿化苗木培育的成活率,提高绿化苗木培育的产量。
2、培育绿化苗木苗圃的选择
绿化苗木培育技术人员在进行苗圃的选择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在进行绿化苗木苗圃选择的过程中应保证苗圃内部的土质整体比较疏松,且该土质内部应具有较高的养分价值,以更好地保证绿化苗木的生长。要对整个苗圃内部土壤的酸碱度进行抽样检测,保证其在一定适宜的范围之内。在进行苗圃位置的选择过程中,技术人员应保证苗圃在投入运行之后,拥有较为便利的浇灌条件,全面保证绿化苗木生长所需水量。在这些选择过程中苗圃内部土壤情况是关键性因素,培育技术人员一定要做到全面的考察,可以对苗圃进行施肥等操作,实现土壤成分的改善,并且能够现实对于土壤变质的预防。
3、科学的选种、施肥及适时的灌溉
培育技术人员在进行选种的过程中,应当保证种子的纯度,去除种子内部不应有的相关杂质,对所选种子进行必要的水漂洗处理,还应当对种子进行全面的药水消毒处理。培育技术人员为更好地保证种子的生长,可以进行一定量的施肥操作,在进行施肥时,各个肥料之间的配比必须按照科学的比例进行,保证最大程度上提升土壤内部有机质等相关物质的含量。
在绿化苗木培育的过程中恰当适时的灌溉对于绿化苗木健康的生长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灌溉时应当注意水量的把握。在进行绿化苗木培育之前应进行一定量的灌溉,在苗木出现新芽之后再次进行灌溉,该阶段灌溉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施加一定量的追肥,能够提升土壤内部的肥效,也能够防止部分地下虫害的作用。处于冬眠期的绿化苗木应尽量避免灌溉操作,防止绿化苗木出现冻伤的情况。
二、培育绿化苗木的技术分析
1、圃地选择
苗圃地的选择应依据树木的生物学特性。所谓树木的生物学特性是指某一种树木适宜什么样的气候条件和土壤及生长环境条件。如广玉兰、桂花、女贞等属喜光树种,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气候和深厚、肥沃、湿润、通透性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在本地把它们植于风口,易受冻害,或受东南季风影响而干形弯曲;土壤板结,则生长不良;土壤积水,则易根腐。因此,苗圃地选择应把握以下要点:一是选向阳避风地;二是选平坡、缓坡地;三是选水源充足,便排便灌地;四是选土层深厚、肥沃地;五是选微酸性或中性的通透性良好的砂壤地或壤土地;六是选地下水位在0.6~1.0m以下的地(如果地下水位高,可通过深沟排水,窄床种植来解决);七是选病虫害少的地(前茬为花生、油菜、芝麻、玉米地的不宜作圃地)。
2、整地作床
2.1深翻土壤
整地是苗木培育的重要基础环节,深翻土壤则是苗木生长盛衰的关键措施。苗木生长需要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以便根系快速发展,吸收大量营养,生长量迅速增长,苗木抗病力得到增强,质量和效益得到保证。土壤经过深翻30cm以上,并经冻融、风化,改善了土壤的团粒结构,特别是提高了土壤的通透性,起到调节土壤温度、湿度、透气、利水、增肥之功效,即起到助长苗木生长发育之效果。
调查结果表明:在人为水肥条件、自然条件、移植苗质量及管理措施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耕作层15cm和深翻30cm后栽植的广玉兰,当年高生长比为1∶3,地径比为1∶2.5。出圃时间也差异极大。前者4年出圃,后者2年出圃,生长量与经济效益相差较大,足见深翻土壤的重要性。
2.2施足基肥
作床前,一般施饼肥1 500~2 250kg/hm2,优质复合肥600 kg/hm2、尿素150kg/hm2。如施一些土杂肥和腐熟的厩肥更好。苗木植后的第3年,视苗木生长状况,于初春追施复合肥300kg/hm2,尿素75~120kg/hm2。
2.3土壤消毒
作床前,施硫酸亚铁300kg/hm2,呋喃丹22.5kg/hm2,或克地虫农药27kg/hm2,可抑制根腐病、茎腐病等病害的发生和消灭地下害虫蛴螬、蝼蛄、吉丁虫等。
2.4作床
如广玉兰、女贞、雪松等不耐积水的苗木和地下水位高的圃地,作床时应采用深沟高床,以利降低地下水位和排除积水。一般沟宽40~45cm,床高30cm,床宽1.2~1.5cm。作床时,应捡去杂草、树根、石块。特别是树根在腐烂过程中会滋生大量的病菌,并传播给新植株。作床要做到床平如镜、沟直如线,以便排灌。
2.5圃地休闲与轮作
圃地休闲与轮作十分重要。如果连茬种植同一种树木,自第2茬起,苗木的生长势、生长量及抗病力会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一是同一树种所需的营养成分相同,由于连作不能满足该树种苗木生长的需求,尤其是一些微量元素。而圃地经过休闲轮作,使土壤有一个风化过程,土壤中的营养物便得到积累,增加了土壤营养物质的供应量。同时,通过轮作,种植一些豆类植物,可通过其根、茎、叶等的腐烂、分解增加土壤肥力,也可通过豆类植物的根功能固定某些营养元素(如根瘤菌固氮),增加土壤养分。二是同种苗木会通过遗留在土壤中的病菌、病毒和害虫对新植苗产生危害。因此,圃地休闲与轮作能够增加土壤肥力,避免和减轻病虫害,促进苗木的正常生长。
2.6灌溉
灌溉用水以软水为好,避免使用硬水,最好用河水,其次是池塘水,不含碱质的井水(一般在10~15m深的地下水)在生产中经常使用。
花木产区主要使用畦灌的方式,用电力或机械吸取井水,经水沟或皮管引入畦面。这样方便及时、灌水充足,缺点是灌水后,易使土面板结,整地不平或镇压不匀时,常使水量分布不均,但可以通过中耕除草解决。条件好的,可以采用喷灌、滴灌。灌水量及灌水次数,常依季节、土质及花卉种类不同而异:①播种的幼苗,因苗株过小,宜用细孔喷壶喷水,以苗床湿润为度。②幼苗移植后的灌溉尤为重要,通常在移植后连续灌水3次,称为“灌三水”:第一次移植后随即灌水,称为“定根水”;第二天早上灌1次足水,称为“回水”;隔4~5d浇水,称为“松根水”,这次水浇后即可松土,转入正常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夏季及春季干旱时期,应有较多次的灌水,砂性土壤需水次数也较多。
3、树种选择
3.1选择适销对路树种
目前市场绿化苗需求有五大转变:一是由单一“绿”向五彩纷呈转变,即三观――观多种色彩、观花、观果;二是由赏色向色香兼有转变;三是由美化向有益身心健康的环保型转变;四是由“三观”向四观转变――观色彩、观花、观果、观奇特造形;五是由小规格苗木向大规格苗木转变。目前,较为畅销的苗木有以下4类。①观叶、观花、观果类:红叶李、红叶小檗、花叶马褂木、银杏、金叶女贞、红枫、赤枫、日本红丝带、十大功劳、红楠、石楠(红叶)、乌桕、黄山栾树、贴梗海棠、垂丝海棠、木槿、寿星桃、南天竹、木瓜、红花七叶树等;②芳香类:广玉兰、二乔玉兰、腊梅(十八瓣、十月黄、檀香)、单干含笑、单干桂花、单干月季等;③环保类:单干紫薇、单干桂花、天竺桂、香樟、罗汉松、枫香、红花油茶、黄连木、红楠、红叶李等;④观形类:龙爪槐、经造型的琅琊榆、金钱松、红绿梅、罗汉松、黑松、龙柏、紫薇、红花檵木、单干火棘、银杏等。
3.2选择适合本地区生长的树种
引进树种首先要选择适宜本地物候条件的苗木进行种植,尤其是所选树种要能耐本地区的极端最高温度和极端最低温度。目前,皖东引种成功的绿化苗树种有杂交马褂木、枫香、黄山栾树、金叶女贞、红叶小檗、红枫、赤枫、十大功劳、日本樱花等,而红花木莲、无患子、喜树、灯台树、深山含笑等虽在本地也能生长,但难耐本地极端低温,易受冻害。
3.3适地适树
根据圃地土壤性质和类型,选择适合土壤条件的树木栽植。如水改旱的砂壤地,在深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后,植广玉兰、桂花、杂交马褂木、石楠、红枫等生长很好。黄棕壤、黄壤在深翻后,排水良好的条件下,植单干女贞、石楠、龙爪槐、黄金槐、红枫等较为适宜。而砂石壤则适宜植紫薇、火棘、银杏、红花大果石榴、海棠类等。
4、合理密植
培育单干类大规格苗木要解决好充分利用地力,提高苗木干形质量的矛盾。可利用种间和植株个体间的竞争关系,合理密植,取得充分利用地力和获取良好干形的效果。特别是既具小乔木又兼有灌木特性的树种,如桂花、石楠、海棠、女贞、紫薇、红花油茶、火棘、红花檵木等,幼时易成丛状生长,适度密植可促进良好主干的形成。而培育球类、造型类苗木则不宜密植,以免影响冠形的形成与美观。
初植密度与苗木培育规格及营造良好干形冠形息息相关。既要不浪费地力,获得较大的苗木出圃量;又要提高苗木干、冠质量,求得效益最大化,是绿化苗木培育过程中较难解决的问题。初植密度大,植苗初期可充分利用地力,提高主干质量,促进球冠形成,但不能培育出大规格苗木;初植密度小,符合培育大规格苗木的要求,但难以取得良好的干形及较大的出圃量和经济效益最大化。要解决这一矛盾,可从以下方面入手:①初植密度大,植后2~3年对部分植苗进行移植,或选其较大的苗木间出销售,降低密度,再把保留苗木培育成大规格苗木;②初植密度小,植后实行林粮复合种植,或选择稍耐荫的球类树种与大规格单干类苗木立体株行间混交栽培。
5、混交方式
绿化苗圃为充分利用地力,提高苗木质量和出圃量,获取较大经济效益,不应在同一块地内植同一种树木,要根据树木生物学特性及培育要求,以多树种混交方式种植,以充分利用地力和种间相互促生的作用,减少病害发生达到最佳经营效果。
5.1喜光树种与稍耐荫树种混交
如广玉兰喜光且生长迅速,一般初植密度不宜过大,株行距常为1.5m×1.5m或2m×2m,可与幼时稍耐荫的单干石楠、单干桂花等成株间或行间混交。既可充分利用种间促生关系,克服丛状生长的缺陷,取得良好干形;又可做到充分利用地力。但在混交满3年时,应将石楠或桂花移出,降低保留树种广玉兰的密度,以培育大规格广玉兰苗木。
5.2庇护性混交
一些难耐本地极端最低温度易受冻害的树种,如深山含笑、 单干红花檵木、红花木莲等,可在女贞植后的第2年与单干女贞苗成行间或株间混交。不仅可促进混交树种的相互促生,而且可通过女贞为深山含笑、 红花檵木、红花木莲遮挡风寒,减免冻害。
5.3单干类苗木与稍耐荫的球类苗木混交
如单干女贞、红叶李与石楠球成株行混交,单干紫薇与大叶黄杨球、龙柏球等株行混交等。
5.4单干类树种与单干类树种混交
单干红花檵木、红枫、赤枫、单干紫薇等苗木幼时易成丛状生长,难以培育通直圆满的主干,可将其与香樟、单干女贞、红叶李等成行间混交,利用种间关系,培育良好的干形,提高圃地产苗量。
6、苗木移植
石楠、女贞、红花檵木、桂花、雪松、紫薇、贴梗海棠、垂丝海棠、火棘等单干类苗木一年生植株根系不发达,宜用二年以上植株移植,以便通过合理密植培育成具有根系发达、干形良好的幼苗。如石楠、广玉兰、女贞、红花檵木、雪松、深山含笑、红花木莲等常绿树带宿土移植才易成活。落叶类苗木在春季移植可以不带宿土移植,如喜树、黄山栾树、马褂木、龙爪槐、黄金槐等;培育球类的小苗移植时也可以不带土球,如一年生石楠、龙柏、红叶小檗等,可截去主干1/2以上部分(减少蒸发量),再栽植。
移植苗栽植过深或过浅都会影响植苗的成活与后期生长。一般二至四年生大苗移植深度应比移植苗在原圃地的入土深度深3~5cm为宜。五年生以上大苗移植要比移植苗在原圃地的入土深6~8cm为宜。大苗移植无论带宿土或不带宿土,植后均应浇1次透水(俗称定根水)后再覆土踏实,以保证植苗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保证水分对植苗的供应。
7、无性繁殖绿色苗木培育技术
7.1苗木嫁接技术
苗木嫁接技术是现阶段进行绿色苗木培育过程中较长采用的技术之一。在进行嫁接的过程中培育人员应做好对于2个树木之间亲和力的检测分析,这对以嫁接育苗技术的成活及后期的产量有着关键性的影响,例如:相关的实践及分析均已证明小美旱杨与毛白杨之间有着较好的亲和力,因此,采用嫁接技术可以提高毛白杨的产量。
7.2 扦插技术
扦插技术主要针对于生根困难性的植物繁殖,苗木扦插后的成活率受到苗木发育各阶段及枝条内部生长状况的影响,要尽量采用在树苗的生长期进行扦插,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树苗的成活率,促进树苗的生长。
结语
我国的绿化苗木培育技术正在不断地进步,绿化工作会越来越能满足人们对绿化水平的需求,但是我国在对绿化苗木培育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绿化苗木培育的技术人员在实践中对问题进行整理、研究和分析,将自身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断的进行提高,从而可以提高我国在绿化苗木培育方面的技术含量[4]。
参考文献:
[1]郭亮. 绿化苗木的科学培育技术[J]. 花卉, 2018(10):12-12.
[2]马守科. 绿化苗木培育技术研究[J]. 种子科技, 2017, 35(8):89-90.
[3]向家瑞. 生态绿化苗木培育技术探析[J]. 环球市场, 2017(24).
[4]张娟萍. 浅析园林绿化中苗木种植施工与养护技术[J]. 花卉, 2018(6):6-7.
[5]杨俊娟. 绿化果树苗木的培育与栽植管理技术[J]. 现代园艺, 2017(24).
[6]熊松青. 浅析园林绿化中苗木种植施工与养护技术[J]. 建材与装饰, 2018(3).
论文作者:李刚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苗木论文; 绿化苗木论文; 树种论文; 土壤论文; 生长论文; 女贞论文; 红花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