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超声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探讨论文_龙满龙

(衡阳市中心医院超声科 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颅脑超声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收的81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的诊断情况,应用颅脑超声检查患儿颅内出血情况。结果 新生儿颅内出血中,脑室出血最为常见,其次是脑实质,而比较少见的是硬膜下出血,出血部位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血部位以及出血严重程度上,足月儿同早产儿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应用颅脑超声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可准确判断新生儿颅内出血具体情况,这为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颅脑超声;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儿科常见病症,病症的产生同产伤、围产期窒息等因素有关[1]。新生儿颅内出血容易导致新生儿神经发育不全,严重还会导致新生儿窒息死亡,为此早诊断早治疗疾病非常关键。以往受医学影像技术落后的影响,临床中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往往比较落后,漏诊与误诊明显[2]。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中多采用颅脑超声来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情况,为了了解该方法的诊断价值,本文就进行了具体的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接受的81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患儿家属也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患儿中有男45例,女36例;胎龄25~34周,平均胎龄(31.5±2.4)周;早产儿50例,足月儿31例;临床表现:60例患儿存在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具体为极度兴奋与抑郁兼具,21例患儿缺乏神经系统症状。

1.2方法

检查仪器:颅脑超声诊断仪器为Mindray M7便携式彩超,应用的超声探头频率为3~8MHz。

检查方法:为了保证检查效果,在患儿入睡及安静状况下进行颅脑超声检查。检查过程中患儿取仰卧位,将超声探头放置在患儿的眶耳线同前囱垂直的地方。检查过程中,探头沿着冠状切面,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检查,平面扫描的顺序为:额叶—枕叶—顶叶。平面扫描结束后进行矢状面的扫描,扫描的顺序是从左至右,具体观察患儿的脑室组织结构回声变化情况。最后的检查内容是多切面检查颞床部位情况。

1.3诊断标准

对于新生儿颅脑出血,出血部位一般分为脑室、脑实质及硬膜下出血三种类型。在出血程度上,依据影像学检查判定出血程度从Ⅰ级到Ⅳ级,具体出血程度的判定如下:Ⅰ级,出血的部位仅仅在脑室管膜的下方,一般不出现脑室内出血情况,出血的面积也占整个脑室面积的10%以内;Ⅱ级,出血的范围在脑室面积的10%~50%的范围;Ⅲ级,出血面积在脑室面积的50%以上;Ⅳ级,脑室出血面积在50%以上并且患者还合并出血性梗死。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

2 结果

2.1 新生儿颅内出血部位及严重程度

新生儿颅内出血常见部位为脑室,其次为脑实质,硬膜下出血最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与足月儿在出血部位及出血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超声图的具体表现

脑室出血的超声图表现:脑室出血后,脑室增宽,脑室中出现众多的回声。病情持续进展会使得血肿液化。血肿部位,中央呈现低回声,周围为强回声并且为囊泡状结构。如果是少量出血,强回声多集中在一处,大量出血则会出现众多均匀且一致的强回声团。

脑实质出血的超声图表现:脑实质位置表现出强回声,实质出血团块的边界清晰呈现,出血团块的分布位置及团块大小不一。

硬脑膜下出血表现:颅骨、脑组织区域出现新月形的强回声区。

3 讨论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因多样,病情严重且病死率高,因此早诊断疾病非常重要[3]。新生儿颅内出血临床表现主要为尖叫、惊厥等,然而由于很多患儿缺乏神经系统症状,同时患儿还常常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呼吸暂停等,这也使得患儿的症状容易掩盖,因此依据临床表现判断新生儿出血并不可行。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实践显示采取颅脑超声诊断新生儿颅脑出血的效果显著[4]。借助颅脑超声往往可明确出血解剖部位,医学影像具体表现上,出血部位的主要特征是高回声,高回声的原因主要因出血导致颅脑血阻,回声加强,但出血早期的回声比较低;出血稳定期则出现均匀的高回声;出血吸收器呈现低回声,依据超声影响的这一特点,可以明确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具体部位与出血严重程度,这样为新生儿颅内出血疾病的及时治疗提可靠依据[5]。本次研究中,针对81例新生儿颅脑出血患儿就采取了颅脑超声检查的方法,检查结果显示新生儿颅脑出血最常见部位为脑室,其实是脑实质,硬膜下出血较少,同时结果还显示早产儿与足月儿出血部位与出血严重程度相差无几,这提示应用颅脑超声动态监测新生儿可早期发现新生儿颅内出血,通过及时的处理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后遗症发生。

综上所述,应用颅脑超声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价值显著,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菊,朱正.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7):174-175.

[2]陈瑜,邓凤莲,刘晓丽,等.床旁颅脑超声检查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7,19(3):199-201.

[3]吕丽娜,王淑兰,闫学爽,等.超声联合MMP-2、MMP-9、CNP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22):3403-3405.

[4]王娜,张遇乐,朱莉玲,等.超声与MRI诊断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对比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7,19(4):242-245.

[5]陈昌秀,黄仕琼,孙健,等.床旁颅脑B超对新生儿脑损伤的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5,17(12):846-848.

论文作者:龙满龙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  ;  ;  ;  ;  ;  ;  ;  

颅脑超声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探讨论文_龙满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