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中国产业结构、增长及效益的若干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中国论文,效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课题组以宏观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以经济计量学和统计学的有关方法为工具,对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轨迹、产业结构演变中的不均等发展、产业的空间集聚、产业集聚的非均衡态与成因、产业的增长状态、产业效益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一、对中国产业结构的认识
运用1952~2005年的社会总产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以及行业从业人数资料,① 对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轨迹进行测度和描述,结果显示:(1)中国农业产值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农业从业人员在全社会从业人员总量中的比重也呈下降趋势,但其下降的速率远低于产值比重下降的速率;以1956年为拐点,农业产值的比重开始低于工业产值的比重,农业退出了主导产业的地位,从1957年起工业开始成为中国的主导产业。以商业、运输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一直以一种平稳的速率发展,但增长的速率没有产生足以改变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力;中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在全社会从业人员总量中一直占有绝大的比重,中国的第三产业始终未能成为主导产业。(2)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产业门类越来越全,产业结构越来越复杂,在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中,各产业产值结构的波动较大,而从业人员结构的波动较小。(3)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显示,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定律在中国只是部分地、阶段性地得到了验证;现代中国的主导产业是第二产业而不是第三产业。(4)推动中国产业演变的重要动因是产业政策,但产业政策并未发挥足以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力,中国的产业结构还是一种低水平的产业结构,还处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化的过程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快改造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仍将是中国在相当长时期的一项艰巨任务。
二、中国产业的集聚状态
运用2004年产业增加值、从业人数计算出中国产业的绝对集聚系数,可勾勒出现阶段中国产业的集聚状态。
1.轻重工业与企业集聚状况。现阶段中国轻工业的主要集聚地为:广东(17.79%)②、浙江(12.63%)、江苏(11.63%)、山东(10.64%)、福建(5.73%)、上海(5.24%)、河南(4.15%)、河北(3.42%)、湖北(3.02%)等;重工业的主要集聚地为:江苏(10.74%)、广东(9.62%)、山东(9.48%)、浙江(7.47%)、上海(5.48%)、河南(5.21%)、辽宁(5.07%)、河北(4.98%)等。
中国大型企业③ 主要集聚在山东、江苏、广东、浙江等沿海省区,其增加值和从业人数也基本集中在这些省份;地处中原的河南和位于东北的辽宁、黑龙江等也集中了一些大型企业;边远的西部省区少有大型企业。中型企业主要集聚在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沿海省区,其增加值和从业人数也占了全国相当大的比重,河南、河北、福建、辽宁等省也聚集了一定比重的中型企业。小型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等省市,东部的福建,东北的辽宁,中部的河南、湖北、四川、安徽也集聚了一些小型企业。
对各地区的产业集聚系数进行聚类分析,中国产业资本的集聚地域基本可分为7类:
一类地区:北京、天津、湖南;二类地区:浙江、广东、山东、江苏;三类地区:辽宁、上海、河南、河北、福建;四类地区:宁夏、青海、西藏、海南;五类地区:陕西、吉林,广西、江西,新疆、贵州、甘肃,云南、重庆,内蒙;六类地区:安徽、山西;七类地区:四川、湖北。
2.主要2位码行业的集聚状况。中国主要2位码行业的集聚系数显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主要集聚地是:山西(21.45%)、山东(13.63%)、河南(12.49%)、河北(5.27%)、湖南(5.09%);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主要集聚地是:黑龙江(18.25%)、山东(9.89%)、陕西(9.54%)、吉林(9.43%)、河南(7.44%);农副产品加工业的主要集聚地是:山东(15.93%)、河南(8.83%)、江苏(7.07%);食品制造业的主要集聚地是:山东(12.55%)、广东(11.61%)、河南(8.31%)、上海(6.01%)、江苏(5.96%)、浙江(5.21%);烟草制品业的主要集聚地是:云南(15.65%)、河南(8.40%)、贵州(7.17%)、湖南(6.36%)、湖北(5.91%)、山东(5.87%)。
纺织业的主要集聚地是:江苏(21.02%)、浙江(18.10%)、山东(13.83%)、广东(9.06%);造纸及纸制品业的主要集聚地是:山东(16.32%)、广东(13.91%)、浙江(11.14%)、江苏(8.68%)。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原料加工业的主要集聚地是:山西(16.71%)、山东(10.39%)、辽宁(10.33%)、黑龙江(6.81%)、江苏(6.07%)、上海(5.8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主要集聚地是:江苏(14.61%)、山东(11.26%)、广东(9.75%)、浙江(6.20%)、上海(5.04%);医药制造业的主要集聚地是:江苏(8.70%)、浙江(7.74%)、山东(7.35%)、广东(7.28%)、河北(5.36%)、湖北(5.32%)、上海(4.92%)、河南(4.68%);金属制品业的主要集聚地是:广东(21.05%)、江苏(16.53%)、浙江(13.76%)、上海(8.59%)、山东(7.78%)。
通用设备制造业的主要集聚地是:江苏(17.2%)、浙江(15.50%)、山东(11.64%)、上海(9.07%)、辽宁(6.45%);电气机械及器械制造业的主要集聚地是:广东(25.36%)、浙江(15.08%)、江苏(13.52%)、山东(8.16%)、上海(7.35%);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主要集聚地是:广东(36.99%)、江苏(16.53%)、上海(7.59%)、浙江(6.96%)。
研究发现,虽然中国工业的地理集聚趋势在不断加强,但目前的集聚程度仍然大大低于美国上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中国产业的空间集聚很不均衡,且具有显著的地域资源特色。沿海、中部、东北地区集聚了中国的绝大部分产业资源,而西部地区则相反,产业资源集聚甚少;中国产业的集聚带有明显的资源特色,产业集聚的规模、特征与地域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然资源的特色决定了产业的集聚特色,不同环境和资源的地区集聚了不同的行业。此外,中国工业行业的优势发展地域与其集聚地域有着很强的一致性。
中国是在一个高农业结构比的起点上开始产业结构演变的,产业结构的演变推动了产业的空间集聚,产业政策在产业的集聚中发挥了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实行的是产业均衡发展战略,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东中西经济发展的差距相对较小。20世纪80年代后,国家实行效益优先的产业政策,政府的投资重点转向经济基础较好的优势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这些政策,引导了产业资源的流向,促进了产业向东部地区的集聚,进而也加大了东西之间的差距。
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集聚的差距是绝对的,但过大的差距却又是不合理的。因此,未来中国应该实行非均衡协调的产业集聚政策。即产业资源的集聚应该有利于充分利用本地域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接近原料、燃料产地,接近消费者市场,交通便利,产品运输方便经济;便于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效率高、效益优的行业部门地域组合;利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中国产业的增长与效益
运用近10年中国产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总资产贡献率、成本利税率等效益指标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1)近30年来,中国第二产业的效益远高于第一产业;20世纪90年代,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是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13倍,进入21世纪后,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了大幅度提高,工业劳动生产率约为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7倍;工业劳动生产率与农业劳动生产率之间不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两者间的变动在实践上没有显著的关联性。(2)中国第一产业效益和第二产业效益在近20多年里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其变化具有明显的随机游走的成分,两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均显著地受时间因素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均呈明显的增长趋势,但二者的变动没有均衡性和协调性。(3)中国第二产业行业效益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烟草制品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饮料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等行业的总资产贡献率较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这些行业的效益较好,而纺织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等总资贡献率较低,效益较差。(4)中国绝大部分省市的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是呈上升趋势的,各地间的劳动生产率存在显著差异,京、津、沪三地的劳动生产率要远远高于其他省市。(5)几乎所有省区的第三产业比重在上升,第一产业比重在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的变动中,2/3的省区在下降,这些省区主要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如辽宁、上海、天津、山东、陕西等,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低、工业结构偏向初级产品的省区如内蒙古、山西、吉林、贵州、宁夏等。
研究表明:中国地区产业结构转换的速度与产业效益呈正相关,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快的省区,其产业效益也好;中国产业的增长仍处于传统的依靠增加投入的粗放型发展阶段;中国的经济增长目前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这决定了这种传统增长方式的局限。因此,中国的产业政策应该有利于改变粗放式增长方式,向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主、注重质量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中国在未来的一段时期需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缩小农业与工业生产效率间的差距。同时,需要强化传统产业的技术革新和改造,不断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
四、中国产业的潜质及未来发展模式
产业潜质,即产业的发展质量,包括产业的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发展潜力等。我们课题组对中国产业潜质的研究显示:(1)中国产业的生态化水平较低,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最低,纺织业相对较高;产业经济效率、产品结构、清洁生产程度、废物资源化和社会贡献度低,是制约中国产业生态化水平的因素。中国第二产业是电耗系数最高的产业,其次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伴随着技术进步,中国各产业的电耗系数都在下降,特别是第二产业。(2)现阶段,中国的高技术产业企业单位总量呈下降趋势,从1995年至今,中国高技术产业企业单位数的平均增长率为-5.17%;高技术产业中部分行业效益欠佳,1995年以来,中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长率是21.21%,利润平均增长率为23.62%,快于增加值的增长速率,销售收入的平均增长率为22.92%,这表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有较高的销售收入、增加值和利润,但利润的绝对额和增长速度却均不高,产品附加值也不高。(3)整体上看,效益较好的高技术行业是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外部设备制造业、电子元件制造业等;效益较差的高技术行业是:中药材及中成药加工、飞机制造及修理、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仪器仪表制造等。(4)中国已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大高技术产业密集区,其高技术产值约占全国的76%,这种地区分布不均衡没有减弱的迹象,且有加剧的趋势;在行业上,东部地区的绝对优势是医药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西部地区的优势是航空航天器制造;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产销率较好,具有明显的外向型特点,而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市场效益不佳。
我们课题组认为:未来中国产业的发展受资源环境的严重约束,能源消费将成为中国无法承受的巨大包袱,中国产业需要走节约型发展的道路,实践循环经济是未来中国产业发展一种可供选择的发展模式。中国高耗水、高耗煤、高耗油及废水、废气、废渣排放量大的12个行业,应优先实行循环经济,这些行业是火力发电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纺织业、食品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煤炭开采业、水泥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等。这些行业的生产活动在理念上要贯彻清洁生产的思想,在技术上推行高效、节约的措施,在政策上要有保障、有落实、有监督,其生产活动要实现资源和能源利用的合理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最小化。
注释:
① 所用数据由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并根据需要进行了统计口径的调整。
② 括号中的数字为产业集聚系数,数值越大,表明集聚在该地区的产业资源总量越多,反之则少。此值根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4》和《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计算整理,后同。
③ 大、中、小型企业的划分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统计分类标准和目录汇编》(2004年4月)公布的标准确定。
标签:劳动生产率论文; 河南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江苏经济论文; 产业集聚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