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银企关系的市场化变革

论银企关系的市场化变革

李淑[1]2001年在《论银企关系的市场化变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银行与企业是市场经济中两个重要的经济主体,两者的关系也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经济关系之一。银行与企业的行为方式及其关系状况将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运行状况。当前,国有企业难以清偿的巨额不良债务和国有银行难以收回的大量不良资产所形成的严重的银企债务危机,即信用危机,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从不同阶段我国产权制度安排的特征出发,深入研究了计划体制下银企间非债权约束关系和转轨时期银企间准债权约束关系的一般特点、运行效应及形成机理。最后得出结论:必须深化银企产权制度变革,推进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才能塑造债权约束型的银企关系,实现银企关系的良性发展。 全文分四章。第一章,银企关系的一般理论分析。运用市场竞争理论、信用理论及交易费用理论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银企关系特征进行了分析和阐述。第二章,传统体制下银企关系的历史考察。在分析传统银企关系藉以形成的制度基础之后,揭示出非债权约束是传统银企关系的根本特征,并对其运行绩效进行了归纳。第叁章,转轨时期银企交易关系模式分析。从产权制度安排的角度出发,对转轨时期银企间准债权约束关系的态势、形成机理以及特征进行了考察。第四章,关于构建新型银企关系的思考。提出构造新型银企关系模式的思路、难点及对策。

马尽悦[2]2000年在《论银企关系重构——对我国发展主办银行制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金融是国民经济的核心部门,在经济发展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银行作为信用中介,其与企业的关系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最为重要的经济关系之一,银企之间健康、协调的合作与发展关系,是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发展的基本保证。经过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与发展,传统体制下形成和建立的企业主要依赖于银行的贷款支持,银行包企业资金供应的体制已被打破,企业选择银行,银行选择企业,企业筹资多元化、市场化的格局初步形成,但同时,随着改革向深层次的推进,银企关系扭曲,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信用下降问题,如企业的高负债和超信用,企业的多头开户和多头贷款,企业恶意逃废银行债务,银行不良债务居高不下等问题已严重影响改革的推进与经济的发展。当前,金融体制改革,建立现代银行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两大热点和难点,两项改革的推进,在深层次上必然触及银企关系的调整和重构,其基础和难点就是银企关系的制度设计和安排。经济的市场化发展和改革的深层次推进,必然要求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新型银企关系。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通过对当今市场经济国家有代表性的银企关系模式——美国的市场主导型银企关系和日本的银行主导型银企关系的产生和形成背景,所具有的经济特征,实施效应等的分析、比较,结合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现状、银企关系的现状、银企改革的目标、发展的方向,特别是银行体制改革与企业制度建设,提出我国银企关系重构和建设,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主办银行制度的模式和对策、建议。

邵畅, 邵楚婴[3]2002年在《论银企双向一体化和长期契约关系的建立——对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理论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和金融体系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银企间的交易机制必然发生相应变革 ,由完全竞争市场机制转向“银企双向一体化”机制 ,以便降低“交易费用” ,形成长期契约关系。这一变化也必然引起我国商业银行“再造”自身业务流程 ,形成以“客户为中心”进行市场定位、客户选择、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的组织管理模式 ,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

王继权[4]2004年在《现代产融结合论》文中认为产业部门和金融机构以紧密型债权债务关系、股权融合、人事参与等途径实现的产融结合,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具有减少产融信息不对称,降低产融交易成本、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从而优化经济资源配置的功效。无论是对银企股份持有规定较严格的英美模式,还是相对宽松的日德模式,银行与工商企业之间总是直接或间接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产融结合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共性和必然趋势。我国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目标取向,尽管当前仍处于体制转轨之中,但各类市场经济主体为实现共同的经济利益而发展包括股权渗透等紧密型产融资本联结关系已初露端倪。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市场主体自身实力的壮大,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工商企业与以银行为代表的各类金融机构在自愿互利基础上,通过渗透与扩张着力建立稳固、持久的产融结合关系。既然产融结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那么推进产融结合也应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必然的、现实的选择。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对马克思主义者和西方学者的产融结合理论进行回顾和简介,认识经典的或具有代表性的产融结合理论的发展脉络。其次,对产融结合进行一般理论分析和深入分析,一般理论分析是在厘清产融结合基本概念和比较分析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别从信用理论、企业理论、信息理论、资本结构理论等角度,对产融结合的成因作初步研究;深入分析是对产融结合的作用机制和效率,以及产融结合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理论上的剖析。再次,分析和总结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模式,以此为我国的产融结合提供启发和借鉴。最后,系统研究我国的产融结合问题,包括我国产融结合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国产融结合的必要性、可能性、目标模式和基本方式,我国产融结合的基础构建,并提出金融<WP=5>控股公司是现阶段我国产融结合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这一论断。总体来看,论文的前半部分侧重于理论研究,解析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产融结合过程中具有规律性和共同性的东西;论文的后半部分侧重对中国的产融结合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提出相关的发展对策。全文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者和西方学者产融结合理论简介。金融资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者对产融结合的经典概括。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主义金融资本理论的研究经历了逐步完善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拉法格、希法亭和列宁分别对资本主义产融结合和金融资本问题进行过论述。他们的许多科学论断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仍具有适用性。西方学者对产融结合的研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总的看来,他们立足于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现实,或针对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进行攻击,如金融资本消失论;或对现实经济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经济与金融现象或银企制度结构展开研究,如金融机构霸权论、银企关系制度论等,从不同侧面探讨了产融结合的理论和实践。西方学者基于现实的、具有针对性的研究成果,对于研究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融结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二章,产融结合的一般理论分析。首先,进行产融结合概念厘清和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指出本篇论文以狭义的产融结合分析作为基础和主导,而以广义的产融结合作为背景和参照,深入探讨市场经济体制、尤其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部门(以工商企业为代表)和金融部门(包括各类金融机构尤以商业银行为代表),在资本连接、产权结构、人事参与、企业治理等方面的融合关系及其对产融部门共生共长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是从经济组织之间的资本交易关系入手、倾向于在微观层次上来研究产融结合的内在机制、经济效绩、发展过程及其趋势的。其次,分别将产融结合与银企合作、资本经营、混业经营和金融控股公司等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分析。接着,分别从信用理论与产融债权债务契约式结合、企业理论与产融组织一体化、信息理论与产融信息非对称性、资本结构理论与产融企业控制权配置的角度,对产融结合的成因作出初步的分析。<WP=6>第叁章,产融结合的作用机制和效率分析。产融结合的内在作用机制包括,节约产融交易费用、提高产融资本盈利能力、改善产融信息不对称状态、优化配置企业控制权以及规避风险、扩大投资、优化配置资金等。对产融结合的效率分析,是从产融结合的效率目标和效率两方面着手的。产融结合的效率目标包括,交易费用减少、风险控制、竞争力提高、优化资源在时空上的配置等。产融结合的效率意指它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主要包括叁个方面,一是可能出现垄断,二是可能出现风险传递,叁是可能产生经济泡沫。第四章,产融结合的宏观经济效应。产融结合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宏观经济效应。产融结合最重要的宏观职能是促进经济增长,它对一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产融结合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表现为,增强资本的积累能力、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提高投资的生产效率。产融结合的负效应是可能导致经济非均衡,诸如利率机制作用降?

邓奇志[5]2000年在《论银企政协同变革》文中提出国有银行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解决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和国有资本所有者的双重身份问题。要建立现代化金融企业制度 ,就必须剥离国有银行的双重身份 :少部分改造为政策性银行 ,大部分改造为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量大集中本身是大量国有企业存续的需要 ,也是政府经营管理国有企业的资金依托。因此 ,国有银行改革应与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改革协同进行。

颜山[6]1998年在《论银企寻租及治理》文中认为公共选择学派认为,“寻租”是为了取得额外收益而进行的拉拢疏通活动.这种额外收益依附于许可证和配颜。国际贸易学派用寻求直接非生产性利润的概念将寻租活动扩大到更广的范围,它包括以直接非生产性活动取得利润的各种途径.“寻租”活动追求的是“租金”。“租金”是指支

颜山[7]1997年在《论银企寻租及治理》文中研究说明公共选择学派认为,“寻租”是为了取得额外收益而进行的拉拢疏通活动。这种额外收益依附于许可证和配额。国际贸易学派用寻求直接非生产性利润的概念将寻租活动扩大到更广的范围,它包括以直接非生产性活动取得利润的各种途径。 “寻租”活动追求的是“租金”。“租金”是指支付给要素所有者的报酬中,超过要素在任何可替代用途上所能得到的报酬的那一部分(布坎南语)。简单

佚名[8]2013年在《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进“五个湖北”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鄂发[2013]9号各市、州、县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军区党委,省委各部委,省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现将《推进富强湖北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进创新湖北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进法治湖北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进文明湖北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进幸福湖北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统一简称《实施意见》)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参考文献:

[1]. 论银企关系的市场化变革[D]. 李淑. 湖南大学. 2001

[2]. 论银企关系重构——对我国发展主办银行制的思考[D]. 马尽悦. 南京农业大学. 2000

[3]. 论银企双向一体化和长期契约关系的建立——对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理论探讨[J]. 邵畅, 邵楚婴.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2

[4]. 现代产融结合论[D]. 王继权. 西南财经大学. 2004

[5]. 论银企政协同变革[J]. 邓奇志. 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6]. 论银企寻租及治理[J]. 颜山. 青海社会科学. 1998

[7]. 论银企寻租及治理[J]. 颜山. 社会科学论坛. 1997

[8].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进“五个湖北”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J]. 佚名. 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3

标签:;  ;  ;  ;  ;  ;  ;  ;  

论银企关系的市场化变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