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工科的交通运输专业培养体系改革研究
裴玉龙 李昕光
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摘 要: 随着我国新技术、新业态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工程科技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交通运输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符合新工科建设和发展要求。分析了交通运输专业的发展现状及人才培养困境,探索了面向新工科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确立“宽广的基础知识与专精的工程能力”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目标,建立“平台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的课程新体系,同时人才引进与进修培训并重,建立教学科研与工程实践能力兼备的教学团队。
关键词: 新工科;交通运输专业;培养体系改革
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全力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教育部指出,要把握好新工科建设的内涵,统筹考虑“新的工科专业、工科的新要求”,加快培养新兴领域工程科技人才,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主动布局未来战略必争领域人才培养[1-3]。在此背景下,很多工科优势高校都进行了面向新工科的培养体系改革[4-7]。交通运输是综合性、工程应用性极强的行业门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及国际化的发展,相关领域企业不断向集团化、综合化转型,其对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对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顺应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形势,结合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在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改革研究。
1 交通运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困境
1.1 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科结构与行业需求不匹配
随着我国新技术、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对工程科技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目前交通运输专业的传统培养目标以及独立、单一的学科结构与行业需求产生错节,无法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1.2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学科之间渗透力不强
交通运输专业传统课程体系存在着过于强调交通核心学科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忽视计算机、管理及机电等相关学科课程设置的现象,导致学科间脱节,影响了学生对交通系统知识要素及一体化交通体系综合决策、协同调度等技术的获取。
1.3 教师队伍多学科背景弱 工程实践经验不足
虽然交通运输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养较强,但具有多学科背景的教师较少,难以整体把握多学科融合的推进思路。教师授课内容与工程项目有机结合不够,难以有效地指导生产实践;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广泛,教学手段和方法有待完善。
4.3 提高果农教育水平 由于果农的教育水平偏低,对信息化技术不够了解也不够熟练,阻碍了大樱桃的电子商务化,再此背景下,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渠道和路径,促进果农参与电子商务发展的水平提高。农村地方应该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可以建设完整的电子商务学习渠道(如培训班等)。另外还需要引导年轻劳动力回流,并完善电商配套设施建设。
2 面向新工科的交通运输专业培养体系建立的具体做法
2.1 确立适应行业、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从用人单位、毕业生、学校领导、行业专家等多角度入手,通过问卷、走访、座谈等方式,收集行业企业发展动向及趋势、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毕业生就业情况、个人发展、行业反馈等信息,充分考虑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学科的历史沿革,兼顾多学科交叉知识体系的建立和专业素养与技能的培养,确定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学生知识结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同时,注重人才培养的层次性与阶段性,在总体目标的指导下,建立面向不同层次与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系。
随着佟老板锒铛入狱,皮副乡长和李顺也因收受贿赂(他们在二期开发工程中各得了一套一百二十平米外带车库的楼房,市价六十一万)被立案调查。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培养目标科学分解,大类培养阶段主要构建学生宽厚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具备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工程数学、自然科学和计算机基础知识。专业培养阶段,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能力和素养,为进入多元培养阶段做好准备。多元培养阶段,通过专业方向课的学习、毕业设计和参与科研课题等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就业和学习深造奠定基础。
完善在线课程建设,对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不断整合和优化。精心设计课程目标,每门课程在保持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删除陈旧和重复的教学内容,反映学科最新成果,增加学科综合知识,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和实习大纲等教学基本文件。通过构建网络互动式课堂和网络课程资源库弥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图1 培养目标评价机制
2.2 建设“平台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以交通运输专业培养目标为指导,建立“平台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的专业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搭建多学科融合的课程平台,促进学生宽厚知识体系和综合能力的形成,并以此推动多学科交叉教学团队的形成;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掌握和适应交通运输专业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的特点。梳理综合能力与素质、专业核心知识点和技能,将其分配到“平台课+专业核心课”课程中,保证知识获取、能力培养和素质训练全覆盖;开放专业方向课模块,打通课程隔阂,形成课程合力,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实现培养目标。
引入培养目标评价机制(如图1所示),在不同的时间节点进行培养目标评价,每四年进行培养目标的综合评价,根据培养目标的达成度进行培养目标的修订工作。
在政策变迁过程中,传统媒体主要扮演党和政府的“喉舌”,呈现官方话语立场;新媒体则积极构建民间框架,推动非官方群体的自我表达。在媒介融合趋势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角色定位上也开始发生转变,主动对多方的话语进行整合,使双方的讨论能够符合政策理性,形成良性互动。
2.3 建设一支教学与科研融合 基础与实践并重的师资队伍
从聘用机制、考评机制与工作机制三方面着手,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师资队伍建设发展的长效机制。健全教师聘用机制,重视应聘教师的跨学科学习背景与工程实践经历,促进师资结构的逐步优化;通过人才引进和自我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形成跨学科、跨专业、多元合成的学缘结构。调整教师考评机制,增加对教师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考评指标;加强教师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作为企业导师,采取内培外引等多种手段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优化教师工作机制,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鼓励教师跨学科授课与研讨,满足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需求。通过人才引进、项目训练、进修培训等方式实现师资队伍知识结构的及时更新,建设一支教学与科研融合、基础与实践并重的师资队伍。
图2 面向新工科的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
3 结语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在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交通运输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迫切需要高等院校深化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本研究成果体现了面向新工科的交通运输专业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目标,可为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体系建设提供进一步的指导,有助于交通运输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的提升,提高其综合素质,增强其社会竞争力;对其他院校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可为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的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 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9.
[2] 夏建国,赵军.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刍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5-19.
[3] 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26-31.
[4] 赵德刚,王琦.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材料类专业综合改革与实践探索:以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13):205-206.
[5] 陶铭,曲超,洪小宇.“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J].现代计算机,2017(7):39-43.
[6] 谢佩军.“新工科”建设背景下3D打印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5):5-10.
[7] 鲁正,上官玉奇.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探究: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8(2):1-6.
Reform of Training System for Transportation Major Oriented to New Engineering Education
Pei Yulong, Li Xinguang
Traf fi c College,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y and new industry in China and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engineering talents,the training of transport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applied talents sh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engineer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major and the plight of personnel training, explores the training system of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 talents facing the new engineering, and establishes the new goal of training the talents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broad basic knowledge and specialized engineering ability, and sets up a new curriculum of "platform course + specialized core course + professional direction course" At the same time, talent introduction and training should be equally emphasized, and the teaching team with the ability of teaching, scienti fi c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should be established.
Key words: new engineering; transportation major; training system reform
作者简介: 裴玉龙,工学博士,教授,交通学院院长;李昕光,工学博士,副教授。
基金项目: 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道路运输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编号:ii-8-6)。东北林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新工科背景下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与研究》(编号:DGY2018-06)。
标签:新工科论文; 交通运输专业论文; 培养体系改革论文; 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