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媒体论文,背景下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707(2011)12-0072-03
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带来了人类传播方式的革命性飞跃,催生了新的文化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大学生作为“数字化生存”的最先体验者,他们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已深深地烙上了新媒体时代的痕迹。如何善待、善用、善管新媒体,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善待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总数达到4.85亿。其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达到29.9%。就学历情况来看,大专以上学历的占22.2%。”[1]大学生网民群体已经成为我国网民群体的主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深刻影响。
(一)新媒体的交互性要求教育人性化
新媒体已经成为各种思想与价值、信息与观点、经验与判断的集散地。“1998年,美国Loyola大学副教授Elliot King提出,‘交互性’这一概念至少有两种含义:一方面,指用户在网络上获得信息时,可以有更多的自主权,即他们可以自己控制何时以何种方式获得何种信息。另一方面,指信息的提供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指用户的反馈。这意味着受众对网上信息具有选择权和迅速反馈的能力。”[2]新媒体的交互性彻底改变了传统信息传播的单向性,这让大学生受众能够非常方便地主动寻找和选择所需要信息。在这个平等的交互平台上,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其认知方式和接受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将对传统的以说教为主的单向灌输式教育产生巨大冲击。大学生对于教育者传统的说教既可以选择回避,又可以通过个案予以否定性回应与评价。教育者的教育目标能否实现将很大程度取决于大学生受众的意愿和认同程度。这就要求教育者正视新媒体带来的沟通方式的变革,以平等姿态融入到新的沟通模式中,坚持以学生为本,把教育内容“配送”给大学生受众。
(二)新媒体的碎片化催生价值选择多元化
新媒体具有自由和开放的信息交流方式与广泛的参与性,对于受众交流与参与的限制非常宽松,个体发表意见和观点的空间很大,并且受众的意见能够立即得到反馈。这使得统一的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逐渐瓦解。“就传播影响力而言,以往依靠某一个(类)媒介的强势覆盖而号令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3]随之而来的是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受众时代。这意味着个体受众成为新媒体的核心,个体受众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自由选择媒体内容,而不必受到一元价值观点的影响。在互联网Web2.0时代,多样化的个人在线产品迅速兴起。这使信息传播不仅是个人简单地获取与阅读的过程,也是个体与他人互动的过程。这些丰富的个性化网络满足了碎片化受众的需求,使得受众的沟通更加自由与平等。在新媒体构建的复杂沟通系统中,群体的意见和观点影响着个体受众的判断和选择,加剧了多元价值的分化与对立。青年学生判断是非标准的自主性、独立性增强了,不同的价值观念在学生头脑中相互冲突和激荡,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力不从心,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带来了挑战。
(三)新媒体的大众化加速教育管理民主化
社交类网站作为Web2.0代表性网站迅速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起来。此类网站强调“分享”、“创建”和“共同建设”,打破了Web1.0模式下以经营人群制造信息、普通受众接受信息为主的自上而下传播的单一模式,使普通人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并在第一时间通过“共享”的方式传播信息,实现了人人都拥有“大众麦克风”(跟贴),人人都是“公民记者”(爆料)。“共享”的理念通过社交类网站的“娱乐”功能,对现实生活中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产生了影响,掀起了线下的民主治理浪潮。在“网络民主”浪潮的裹挟下,“堵、管、控”等常规手段在网络背景下面临着失效甚至失控的危险;而反之,为“网络问政”畅通渠道,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师生诉求,更早化解校园矛盾;而且可以汇聚师生智慧,成为学校与师生沟通的桥梁,也为学生民主参与提供试验场。
二、善用新媒体时代的“游戏规则”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新的“游戏规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研究和驾驭这些“游戏规则”,占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导权。
(一)要研究“游戏规则”
一要研究大学生网民的需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入眼、入耳,才有可能入心、入脑,最终体之、行之。这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把视点放在研究大学生注意力规律,要把大学生网民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关心什么作为工作的着力点,要为大学生网民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项目;要把大学生网民在新媒体中反映出来的热点、焦点和难点话题作为解疑释惑的关键点,通过分层次地正面引导,把互联网变成传递信息、学习理论、交流思想的前沿阵地。
二要研究网络传播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学习、总结和发现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如一条重要的信息,在3分钟内就会有上百个网站转载,因此,危机事件一旦出现,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信息并作出反馈,这便是新媒体时代具有的传播力决定影响力的特征。再如,一般而言,新媒体上转载信息的70%至80%以前面七八个帖子为主。如果能够在前面这几个帖子内作出回应,则事态就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这便是新媒体时代首发权决定主导权的特征。还有,当今媒体发达,想掩盖事实真相,只会欲盖弥彰、弄巧成拙。因此,一旦出现突发事件,校方及辅导员就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各种正规渠道向大学生讲明事件真相,表明态度,以获得学生的认同理解,这便是新媒体时代透明度决定公信度的特征。
(二)要驾驭“游戏规则”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强化三种“能力”:一是网络舆情的引导力。“网络舆情就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4]大学生在新媒体吸收和传播社会热点问题后很容易形成高校网络舆情,导致校园和社会不稳定现象。这些舆情的根源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因此,要加强对社会舆情、校园舆情的收集和分析,对大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积极加以引导,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努力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特别是在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千方百计掌握“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报道”,及时、主动地发布真实信息,让第一时间发布的信息成为权威信息,最大限度地挤压负面信息的传播空间。
二是网络文化产品的研发力。紧密结合大学生网民实际需求的特点,高校要大胆借鉴商业网站运营经验,应用最新先进网络技术,融合各类新媒体的强大功能,不断研发用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文化产品,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宣传型向引导服务型转变。以平等对话的姿态赢得大学生的信任和认同,如中国大学生在线的辅导员博客、上海高校正在试点使用的兼具学习、服务与教育功能的“易班”项目等。
三是网络正面舆论的影响力。加强主题策划,抓住重大的主题活动、重要的时间节点,从大学生的视角、大学生的感受和大学生的期盼出发进行超前谋划、深入挖掘,增强网上主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加强网络活动策划,主动设置议题,多角度、分层次地策划组织系列深度报道,有意识地在大学生中培养网上意见领袖,发挥他们在引导学生舆论方面的作用,掌握网上话语的主动权。
三、提升善管新媒体的工作水平
(一)统筹构建工作机制
要整合校内与网络建设相关的各种资源,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门的协调管理部门;明确专人牵头负责新媒体的管理工作,加强与思想、文化、保卫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形成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力。
一是重视建立网络舆情的汇集机制。高校网络舆情是高校民意的晴雨表,是大学生思想动向的风向标。“高校网友的重要特征是年轻化和高学历化,网络舆情也因此表现出政治参与兴趣高、维权意愿强烈、立场激烈等特点。”[5]要立足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内涵需求,不断丰富网络舆情产品内涵,形成舆情日报、周报和专报相结合的报送体系。
二是科学建立网络舆情的处理机制。首先,要建立“紧急舆情立即报送、重大舆情半小时内报送、突发舆情一小时内报送”等机制。其次,开发网络舆情的技术报送系统,使紧急突发的网络事件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传送和反映。最后,构建健全的各级舆情报送、备案、会商机制。通过对网络舆情展开全面、系统和连贯地处理,对网络舆情的进一步发展做出针对性地研判,从而为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赢得宝贵的时间,将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实施网络媒介素养提升计划
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懂新媒体技术、技巧,还要懂得新媒体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征新规律,具备适时捕捉新媒体平台上大学生思想政治动态、发现苗头予以有效引导的能力。不仅是在事发后有应急处置的功夫,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够主动策划利用新媒体平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成为学生网络言论权威。要邀请计算机专家定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将计算机技术能力测试纳入德育工作者的技能考评体系和选任提拔标准,全方位提升德育工作者的认知水平、技术能力、监管能力及媒体综合素养。要重点培养一批网络辅导员,让他们带领大学生中的骨干分子一起共同构筑新媒体言论引导权威,占领新媒体舆论阵地。
(三)形成网上引导与网下教育相互配合的机制
网络是现实的延伸,既是现实的人的延伸,又是现实社会的延伸。网络环境实际上是“网上”与“网下”互动影响的系统。虚拟空间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必有其现实背景和现实根源,网上问题的解决最终离不开网下现实社会的实践活动。但网络世界又不是现实社会的简单“复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不是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电子版”。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用“网上工作”取代“网下教育”,要探索“网上引导”与“网下教育”相配合的机制,既要“键对键”,也要“面对面”,网上网下工作相互配合,使教育效果聚集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