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讷河市国土资源局 161300
摘要: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加之,人类在进行生产活动时,习惯以环境作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忽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水土流失、森林植被破坏、土地退化、土壤污染、荒漠化、土地承载力下降等一系列土地生态环境问题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区域的生态安全,甚至威胁着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对土地生态安全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本文对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生态安全影响评价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一、概述
上世纪40年代AldoLcopold在对土地功能状况评价中考虑了土地健康的因素,生态安全研究已逐步展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需要大量的土地,在土地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的人不断增加,比陆地生态系统承载力更大,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区域土地生态安全,人们的生存环境面临严峻挑战。从土地生态系统结构破坏的一些学者,生态功能是减少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定义;从张洪波保持土地生态系统本身的动态平衡,内部结构,功能齐全,实现土地资源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利用土地生态安全的概念出发;梁柳可从社会的角度对经济的协调发展,土地生态安全的生态安全的定义;从土地和土地生态安全的定义土地供应能力的人类需求的一些学者,即土地的数量和质量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代。
二、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进展
1、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土地已改为建设用地,土地生态安全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现代化,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改变了土壤的特征,森林的开发改变了陆地水循环。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被提上日程。关键是建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没有统一的标准,参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在1993日出版的“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方案”,对建设用地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土地质量评价指标。大多数学者从土地生态系统压力、状态、响应对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的3个方面,基于对湖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模型评价指标选择P-S-R框架张建新。徐月青对自然的小城镇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经济和社会安全的角度,对贵州省土地生态安全的猫跳河流域进行了研究;杜中超基于P-S-R模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社会经济环境和人类压力的影响3个方面的土地土地资源构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Gaoshan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从环境三个方面选取指标,行为和生态建设决策。
2、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用专家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熵权系数法评价土地所有制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方法,一些学者也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来确定指标权重。李秀夏用土地生态安全熵的吉林省城市化进程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为土地生态安全;徐道伟研究了福建省土地生态安全突变级数法。综合指数法、物元分析法和其他方法都是常用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基于广州市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BP神经网络方法李明月。在60年代,一些学者研究土地承载力的土地生态安全在90年代的地区,人们将被引入到生态足迹法的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生态安全,和准确程度的定量水平的突破,量化生态足迹法的程度,一般只有几个因素对生态承载力状况的定量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他Shuqin和生态足迹等理论与方法,对雅安市土地生态安全的现状进行了研究。
3、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研究
土地生态预警的目的是了解系统的内部生态安全。法国经济学家FourileAlfred首先阐述了监测预警的思想。HaqueC,在加拿大红水河流域土地资源的风险emdad评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的预警研究,一个是傅博杰的概念,提出了区域生态环境预警区域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生态后果,质量的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与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预测和报警;二是研究方法上,目前国内一些学者利用GIS技术建立土地生态预警信息系统,准确地把握区域生态状况和动态变化趋势;三是评价指标,吴冠岑选择预警评价指标从自然、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TS和变权理论的概念,构建了刑罚的变权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进行预警和基于淮安市的实证研究,徐雪巩的评价和对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预警研究。
三、土地生态安全设计
生态安全设计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区域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是在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持续改进。基于生态安全前提下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生态因素已成为影响土地利用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自然环境的角度,选择生态约束因子来设计农村土地利用结构。赵丹,从生态绿地当量的角度,对宁国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设计,马可明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理论基础及概念,提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法的设计原则;徐海根提出生态安全设计自然保护区的概念,由每个节点的区域网络(储备)来连接到网络和节点(走廊)的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迭代法、整数规划法、地理方法、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安全格局设计。
四、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生态安全影响评价研究启示
首先,对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研究,增加了模型的基本参数和可靠性,研究的准确性。在评价方法上,将测量模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构建了土地生态安全设计研究的空间模型。
第二,加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设计的综合研究。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土地生态设计的研究,是保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和利用,保护生态安全,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最后,加强对动态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目前,目前还没有明确的预警指标体系和成熟的理论体系,研究的预测误差较小,难以及时准确的预测预警过程中的预测误差。并对多种预警方法的综合利用率进行了研究。在动态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地理信息技术,加强土地生态安全的动态监测,在建立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的基础上。
结束语
土地生态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目前我国存在着许多生态安全问题。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之一是解决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问题。本文主要从土地生态安全的概念研究、理论研究和当前国内外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综述,并对其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
参考文献
[1]刘莹.基于DPSIR模型的郑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D].东北农业大学,2014.
[2]王琦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
[3]王灿.陕北天然气能源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14.
[4]赵亚平.开封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及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4.
论文作者:周洪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5期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2
标签:生态论文; 土地论文; 安全评价论文; 土地利用论文; 土地资源论文; 区域论文; 评价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25期9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