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阶层与平等——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阶级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阶层论文,平等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阶级作为一个社会科学的分析概念,变得越来越模糊、越来越不确切,甚至有些社会学家断言:阶级作为一个历史性的词汇,已经失去了它存在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事实上,社会阶级研究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任何没有涉及到用社会阶级来解释的论述,在大部分社会学家看来都是不完善的。在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个重要的区别——社会学家与非社会学家的区别——前者借助社会阶级的概念来描述个人身份、人际关系和社会制度,而后者更倾向于借助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家庭和居住地等概念来描述个人。这种差别使社会学陷入一种困境之中,使社会学研究的价值得不到社会的承认,但是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对于深入理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依然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否则我们就不能完全理解西方国家的制度、结构和过程。
(一)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含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提出阶级的定义和系统全面的阶级划分标准,但在其大量著作中有对阶级的相关论述,我们可以从中把握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概念。对于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来说,对阶级的任何理解必须放置在对产品生产、分配、消费及剥削过程的分析中,就像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的那样,“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1](P424—425) 这样看来,阶级理论和对抗性、剥削性的生产关系研究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这种对抗性关系的一方是剩余产品生产者,另一方是拥有私人生产资料的非生产者,所以任何生产方式中的阶级关系主要是指所有权和支配权的形式。
1.从所有权角度来理解阶级
马克思把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来考察,因此,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中,所有权的集中与社会阶级的分化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马克思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协作阶段、手工制造阶段和现代工业阶段,对这三个阶段的描述清楚的再现了当时阶级分化的过程,能够使我们从根本上掌握阶级的概念。
第一个阶段,即协作阶段的显著特征是生产者集中在小的车间,正如马克思所说“工人们共同工作,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就是为了在同一个资本家的掌控下生产同一种产品,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开端。”。[2](P374) 但是,在这一阶段,除了生产场所由家庭转移到车间之外,工作任务的本质和执行几乎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明显的社会分工还没有出现,每一个人要完成一系列全面的技艺性工作。所以,尽管工厂的所有者拥有对大部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并且已经具有了对工人的实际控制权,但是,工人毕竟还拥有对技术性生产资料的所有权,那么这时的阶级分化就还是不明显的,更加分明的社会阶级划分还需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
由于协作阶段对资本家具有的不利因素,它很快就被手工制造阶段所取代了。在这个阶段,真正的劳动分工建立起来,每一个生产者在资本所有者更加直接的控制下承担有限的一些工作任务。商品生产变成一个社会过程,每一个工人的生计都依赖于资本家,因为后者不仅拥有工厂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而且还拥有其他技术性生产资料,最终生产者仅仅依靠出卖劳动换取工资以维持生计。这样,资本主义社会的两大对立阶级就形成了: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和与生产资料分离的劳动者。工人通过劳动过程把自己的劳动力价值转化成商品,资本家支付给工人工资,而这部分工资远远低于劳动力价值,接着资本家把商品拿到市场上去出售,从而获得剩余价值,接着进行进一步的资本投资和积累。
在手工制造阶段,客观的阶级关系是清晰可见的,并不复杂,但是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到现代工业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本质性的变化,社会阶级关系就受到一定程度的掩盖,仅仅从所有权的角度理解阶级的本质就会产生困难,于是这就需要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理解阶级。
2.从控制权(支配权)角度来理解阶级
在现代工业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化是由于机械的广泛应用。机械化带来了高度统一的生产过程,工作任务受到更为细致的划分,如果说在手工制造阶段生产者利用工具来完成所有的工作任务,那么在现代工业条件下,生产者仅仅是机械的附属物。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工作设计把阶级关系掩盖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工厂生产规模的扩大迫使企业主将许多监管职能委托给其他人,这样,官僚过程获得了发展,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开始负责生产过程的协调和控制,而这些职能以前是由资本家亲自来完成的。资本家控制职能的官僚化有利于掩盖实际上更加明显的阶级对立性,这限制了人们对阶级剥削的主观理解。
在形成控制关系的过程中,各种职位相互依赖,占据权力职位者决定着其他人员的工作任务,其中,一些工作任务与资本的职能有关,而另一些工作任务与劳动行为相关。在形成控制关系的企业中,我们可以通过日常活动清楚的看到这种分化,占据前一类职位的人总以某种方式从事着剥削经济剩余的活动,从事后一类职业的人都和经济剩余的生产有关。特别是,当企业的组织形式发展到股份有限公司阶段,股东作为公司的所有者不再参与公司的日常管理,而只是在董事会上对执行董事的提议、政策表示同意与否。更为流行的是他们根本不是个体性股东,而是机构性投资机构派来的代表。尽管股东和管理者的职能存在分工,但双方在理性追求利润这一点上利益是一致的。从阶级分析的角度看,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所有权的职能,事实上并非如此,公司仍然存在主要受益者,他们或作为个体性股东直接获得收益,或从金融投资机构中间接获得个人分成。因此,在现代工业阶段,尽管所有权的职能不太明显,但是我们借助控制权仍能准确地把握阶级的本质,这也是我们许多社会学家和大众认为阶级关系不再存在的主要原因。
(二)阶级理论对理解现代西方社会仍具有重大意义
1.西方福利制度
福利制度作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相互妥协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两面性,一方面西方国家通过建立福利制度确实提高了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另一方面也减弱了工人阶级作为政治力量的作用,把工人运动的目标仅仅局限于提高具体的、特定的工作条件和雇佣条件。但是阶级关系并没有被消除——只要不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无法消除阶级关系——无论西方的现代福利制度如何发达,都不能掩盖阶级关系的存在,工人阶级应该通过积极的工人运动,在争取具体的经济利益的同时,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身政治地位、政治利益上来。早在20世纪初,罗莎·卢森堡就向我们发出了这样的号召,“我们总是揭开社会不平等的坚硬外壳和形式平等与自由的甜美外壳下隐藏着的自由的缺乏——不是为了拒绝后者,而是为了激励工人阶级不要满足于这个外壳,而是通过获得政治权力来创造出取代资产阶级民主的社会主义民主。”[3]
2.处于平静状态的工人运动
尽管资本主义社会的动力机制造就了客观的阶级关系,但阶级参与强调的是个人主义而不是集体主义。一般说来,人们不会认为自己是某个阶级的代理人,相反,个人焦虑、抱负和感情是个人动机的主要来源,因此,参与任何形式的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与阶级有关的运动都是可以视为从属于个人利益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和理念结构培育出了这种态度,即个人被赋予不同的天赋和抱负,结果有的人会“成功”而其他人会“失败”,根据这种观点,机会和报酬的分配反映了个体间的这种差异。在战后的西方,“个人主义”作为日常生活的现实总是在个人的意识中比集体主义的理念更加突出,这与西方资本主义的主导理念相吻合的,并成为多元参与的自由民主政治体制的基础。资产阶级通过这样一套理念就把客观的阶级关系掩盖住了,把阶级的对立性转化成社会个体之间的对立,消解工人之间的联合,使工人运动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作为阶级理论延伸的社会阶层分析模式
(一)阶级与阶层的区别
社会阶层的概念常常与社会阶级的概念相混淆,事实上,两者经常被视为是可以互换的。然而,就我们对社会阶级的定义来看,两者中一个是原因,一个是结果。这一区别也是阶级和阶层的最为根本的区别,这也决定了两者作为分析社会的概念在使用范围和方法上的不同,关于这一点,我将在下文的社会阶层分析方法反思中进行详细的论述。
(二)阶级与阶层的联系
阶级和阶层的联系是通过两个表现形式反映出来的,一个是经济报酬的差异,一个是机会形式的差异。我们按照反向的逻辑,从现实生活中的显现形式来把握阶层的概念,进而更加深入的理解阶级的概念。
1.根据经济报酬来划分的阶层
人们在谈论经济报酬是往往是指工资收入或薪金收入,而造成工资收入差异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根据人们关于工资收入差别的传统假设和期望,收入的不公平是不会发生任何变化的,给低收入者加薪不会降低不公平的程度,因为公司为了维持其激励体系也会给高收入者加薪。但是这种解释忽视了生产过程的阶级特征,忽视了职业结构是在阶级关系中形成的。所以要真正理解经济报酬的差异,就必须从阶级关系入手,这就需要把经济报酬不仅仅看作是工资收入,还要包括所有权和收入分配这两个核心要素。
对阶层体系的全面分析必须考虑到所有权的角色,因为不考虑到所有权的角色,研究者就不能全面建立起阶层形式和阶级结构的联系。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财产所有者可以通过法定途径把个人财富传递给子孙,这样,他们在生产过程中的所有权使他们能够享受各种形式的消费特权,不管发生怎样的社会政治变化,都不影响他们通过所有权享有的利益。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化,所有权实施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是所有权职能和控制权职能的分化,另一方面是生产资源的所有权越来越隐秘,特别是财产所有者利用更加间接的、机构性的方式从财富创造过程的所有权中获益。但是形成与生产过程中的阶级关系所引起的经济剩余不成比例地转化成了极少部分人的个人财富这一情况没有改变,因此,在对阶层体系所作的任何分析都必须考虑到阶级关系的实在性。
收入分配是导致不公平的更加综合性的原因,因为这种手段包括了非劳动者的收入,比如领取养老保险金者。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政策来改变收入分配形式,但是,实际上,政府几乎没有做任何事情通过税收制度改善劳动者的收入分配,而这种不公平在税后比税前变得更大了。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里已经作了详细的论述,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的物质条件掌握在非劳动者手里,而人民大众只有生产的人身条件,即劳动力,既然生产要素是这样分配的,那么就自然产生相应的消费分配。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不同阶层享有的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源于其在阶级关系中的地位。
2.根据机会形式来划分的阶层
社会阶层除了能根据经济报酬划分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机会形式来划分,在这方面是基于人口流动性研究来分析问题的。社会流动性必须与社会组织内的招聘和晋升过程联系起来,才能实现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开放性或封闭性的考察。
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从赤贫到富有”的故事保持了人们关于社会开放性和机会平等的意识,市场使今天的资本主义依然保持着理想主义的承诺和开放的、公平的和充满机会的美好现实。而事实上,这些经营管理型公司往往由女性、少数人种和其他在劳动力市场上被边缘化或被剥夺进入劳动力市场权利的人创立,利用另一种可供选择的个人发展战略,获得高于受雇大型企业的物质报酬。这种不断变化的小资产阶级的存在掩盖了大型企业愈加主导商品和劳动力市场的倾向。
在考察代际间的开放性时,我们一定要考虑到传统的和遗传形式的财富和特权的持续存在性,这使我们能够清晰的认识到“精英型”的管理类和专业类职位的相对封闭性。研究表明,绝大部分此种职位是由那些父母亲曾经担任过此种职业的人的后辈占据了,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我们必须掌握有关招聘和晋升形式有关的动力机制。组织中的职位分配是依照占据高级职位的人所定的标准及其偏爱进行的,人们被聘用、晋升与否是以主管者先入为主的偏爱为标准的。那么招聘和晋升的阶级性就通过主管者自己的阶级认同发生了作用,阶级间隐秘的细致差别决定了公司招聘过程中人际关系的本质,结果,阶级特权在代际间传递,但却逃过了人们的视线。
三、在阶级理论支撑下的平等概念及其意义
1.资产阶级的平等观
在法国大革命高涨的阶段,写在旗帜上的有三个口号,即自由、平等、博爱,然而革命一旦把资产阶级的面目完全暴露出来,平等就沦为了市政厅道路旁边的宣传版画。在法国大革命对争取平等的许诺与1789年以后一系列社会动乱所造成的社会现实之间存在严重的不相符,用阿纳托尔·法朗士形象的说法就是,“资产阶级法律以同样的尊严,不容许富人及穷人食不果腹。”[3] 这里的平等权利是资产阶级的权利,带有鲜明的阶级性。生产者的权利是与他们提供的成比例的,而资产阶级的平等观就在于用劳动作为尺度来计量。但是不同的人在体力或智力上是有差别的,这样,有人可以在同一时间内提供更多的劳动或者能够工作更长的时间,于是,如果用劳动来计量,那么这种平等的权利对于不同的人就是不平等的权利。表面上,这种平等权利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因为每个人都是劳动者,但是却默许了具有不同天赋的人的优势性。结果,资产阶级的平等权就暴露了它的本质,即所谓的平等,是以事实上的不平等为前提的。在现实中,工人是在以下双重意义上称得上自由的,一方面,作为自由的个人,他可以把自己的劳动力作为商品来自行支配;另一方面,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他再没有任何别的商品可以出售。工人享有政治上的和法律上的自由与平等,但他与经济挂钩的唯一财产只是自身的劳动力。在工人自由以及与资本家平等的外衣下,隐藏的是服从和不平等,其结果当然是工人受到资本家的剥削。
资产阶级平等观的根本目的在于掩盖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性,美化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欺骗广大人民群众,它在不考虑已有现实的情况下,比如早期的资本家都是大量财富的所有者、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等等,抽象的把劳动作为平等的计量尺度。这样,好像是劳动者根据自己的劳动公平地获得了收益,但事实上,平等的前提条件早已不存在了。
2.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现实意义
在我们探讨马克思平等观对于理解和引导西方现代社会之前,先来看一组有关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的数据,来从直观的角度了解现代西方社会的所谓平等现状。1996年,一位美国首席执行官的平均薪水和红利上升了39%,他的包括优先认股权在内的总收入上升了54%,而一位工厂雇员的平均工资只上升了3%;首席执行官的全部报酬1965年是工人平均工资的44倍,而此时达到了209倍之多(Businessweek,21April,1997。);同时,生产而非监督性的工人、那些处于管理和技术阶层以下的人平均每周的所得,同一时期下降了18%;在资产方面,从1975年到1990年,1%最富有的美国人拥有的财富比例从20%攀升到了36%(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6。)。虽然这些数据来源不一,也有可能不是特别精确,但它至少向我们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排除社会阶级关系来考察平等概念是片面的,只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发生根本变化,那么奢谈平等是无助于解决西方国家底层人民的贫困问题的。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明确的提出了自己的平等观——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也可以看作是他正义理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彻底地解决了正义原则和个体差异之间的矛盾。“各尽所能”使生产过程中的阶级性得到消除,以前的资本家不再会由于拥有大量的财产而拒绝参加劳动,工人也不再是资本的附属物,每个人都在生产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生产积极性和才华,在生产过程中的这种安排必然延伸到分配领域。“按需分配”——这个在20世纪末与无数悲凉的记忆相联系的词汇,似乎已经被人遗忘了,但是这远远不能掩盖这个词汇所具有的深刻思想性。这里隐含的一个前提就是: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手段,而且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加起来,个人奴隶般的服从分工、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对立消失之后,按照工人的能力和消费者的需要来衡量平等才是可能的,任何对“按需分配”的曲解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背叛。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这一平等观不仅是一个公正的理念,更是一个有待实现的社会政策实施方案,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实现人类的千古梦想——大同世界。
四、结语
所有的人一生下来或一被创造出来就是平等的,然而,一当我们踏入人生,却发现这句冠冕堂皇的话在我们“现实存在的”社会中乃是一个弥天大谎。资产阶级的政治宣传家们在《法国人权宣言》和《美国独立宣言》中大肆宣扬这个谎言,宣称:无论是比尔·盖茨还是流浪汉都有权睡在华尔街的银行门口。资产阶级用自己的平等观来掩盖整个社会阶级的对立性,马克思是西方第一个对这种虚伪的平等观进行分析和批判的哲学家,并创立了全新的社会主义平等观,为即将到来的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社会,提供了令人向往的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