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创新热情,点燃创业梦想——中国大学生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发展纪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纪实论文,中国大学生论文,热情论文,大赛论文,梦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响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激发青年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的热情,北京大学与教育部计算机教育指导委员会、全球华人微纳米系统学会于2007年发起了大学生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这是一项面向国内外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年度竞赛,也是国内外第一个无固定题目限制、鼓励自由创新的国际赛事。大赛从2007年开始至今,得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青年学生的追捧,发展迅速,2010年正式发展成为全球性赛事——国际大学生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International Contest of Applications on Nano-Micro Technologies,简称iCAN)。大赛秉承“传递iCAN理念、激发创新热情、点燃创业梦想”的精神,着力引导、激励和启迪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促进和加强物联网技术领域政、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大赛在国内举办以来,吸引了众多高校学子参与,在创新人才培养及创业教育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从2007年1月在无锡讨论决定筹备iCAN比赛开始至今,中国大学生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走过了近8年的历程。作为高校教师和大赛发起人、组织者之一,笔者认为,总结以大赛为平台的理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对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有积极意义。 一、就业困境带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反思 笔者在北京大学教授微机电系统课程(英文简称“MEMS”),这本是一门国际前沿的学科,然而很多相关专业学生本科毕业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业问题解决不了,谈何创新人才培养? 如何让学生找到适合专业的工作?笔者开始在全国相关企业展开调查。2007年1月,笔者访问美新半导体公司,这是行业内为数很少的几个招聘微电子专业毕业生的公司,其创办者是北大校友赵阳博士。当问及为何企业很少招聘微电子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时,赵阳博士回答:“我也是大陆培养的学生,我们在学校学的东西离产业太远,学生根本不知道企业在做什么,也不知道他们自己能做什么,我们怎么招他们?”高科技专业的学生出现就业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学生缺乏对企业产品的深入了解,缺乏实际创作的真实经验。 找到问题症结所在,笔者与赵阳博士达成共识,让学生用企业提供的器件动手做一些有意义的东西,使他们既了解企业产品,也锻炼自己的能力。就这样“美新杯”MEMS加速度计应用大赛诞生了。 2007年3月,各学校开始准备报名,西北工业大学的苑老师在该校组织了第一次评审会,选出一部分项目参加比赛,大赛组委会把传感器发给每个学生队伍,开始正式制作参赛作品。9月20日,微纳米专业年会在上海好望角大酒店召开,参赛的17支队伍在会场外展示了作品,没想到他们的作品引起了与会者强烈的兴趣,参会代表们都争着去试用这些作品。学生们的创新思维才智震惊和感染了所有人。参赛选手们明白了:创新原来一点都不难;只要去尝试,去行动,就会有收获。 比赛结束,组委会收到很多学生的来信。有学生说:“老师,我非常非常激动,从小到大我得过很多奖,可是只有这一次是我不靠考试得奖,是我自己和我的团队想了一个新点子并亲手把它实现出来。大家这么喜欢它,我为自己感到骄傲,现在我知道,我能行!”在应试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千千万万的大学生不都如此吗?除了考试之外,他们有没有真的为自己感到骄傲过?有没有亲手创造过什么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东西? 我们的大学教育难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的症结就是因为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创新实践的平台。学生自己动手创造新事物的过程才是对其创新精神最好的培养,才是培养能力和自信的最好途径,也唯有如此才能够培养出真正有用的人才。大学需要这种鼓励实践的教育,而不单单是专业考试。 二、了解行业前沿,开阔专业视野 有了2007年的第一次成功亮相,2008年的比赛报名者很踊跃,参与的高校也多了起来。微电子专业是个小专业,不是每个高校都开设,了解的人也不多。iCAN创新创业大赛要求参赛者不是做微电子器件,而是应用创新,作品可以涵盖各行各业。为了让更多行业外的同学和老师了解并支持比赛,2008年春,大赛组委会成员到处去做讲座推广。在大家的积极努力下,2008年,参赛高校增加到了40多所,报名的队伍也增加到了100多支。为了保证比赛效果,加深学生对该行业的感性认识,组委会赛前预筛选出50支队伍到无锡去参加比赛的夏令营,让学生与企业面对面深入探讨,让企业的技术人员给学生作品更具体的意见和技术支持。 这一年的比赛历程让参赛学生得到两个收获:一是触摸到物联网行业前沿;二是得到国际同行认可。 2008年7月4—5日,在无锡新区政府的支持下,“百名科技新星看无锡新区”的活动顺利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50支队伍100多人参加。活动中,学生们不但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沟通,还参观了无锡新区的高科技展览。同学们看完以后无比兴奋。 2008年的总决赛于2009年1月初在深圳举行,与纳米微米工程及分子系统国际会议(IEEE-NEMS)同期举办,这样做一则是因为组织起来比较方便,二则也想观察国际同行的反应。学生们的作品在会场外面依次排开,接受所有会议代表的投票和专业人士的评审。决赛来了20多支队伍,作品有“电子鱼漂”“世博会的地球仪”……各类创新作品精彩纷呈。 从这次比赛开始,iCAN国际比赛就顺理成章地开始筹备起来,国内外的很多知名教授都成为iCAN的志愿者、组织者和传播者,每次在相关的国际会议上都会有一个特别的iCAN聚会,这已成为惯例。 三、公平公开,自由创新 有了前两年的努力,2009年的iCAN创新创业大赛就吸引了更多的选手参赛,一些中西部高校也纷纷加入进来。例如,河南作为人口大省,优质高校资源却十分有限,那里有潜力的优秀学子更需要平台来展现自己的才华。于是笔者三下河南,终于在郑州大学做成了宣讲报告,这一年iCAN比赛也终于迎来了来自河南的团队。此外,还有来自山西、陕西、湖南、湖北、安徽等地的团队,报名参赛的学生第一次超过了千人。 2009年国内总决赛于8月在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广场举行,那是哈尔滨最热闹的中心区。来自全国各地的50支队伍进入最后的决赛,他们在大广场上一字排开,接受来自大众的检验,整整两天的展示和投票,共接待了5万名观众,多家媒体都在现场进行了采访,每个队伍的展位前都是人潮涌动,学生们有条不絮地做着各种展示和推销,投票群众络绎不绝。有参赛学生感言:“我自从高考失败以后,就感觉自己再也没有机会和那些名校的学生同台竞争了,可是今晚,我感觉我跟他们一样棒!” 这一年,由大赛孵化的第一个创业团队出现了:复旦大学的复翔公司。之后,第二家创业公司就在比赛之后成立了:黑龙江金泰公司。 当时业内德高望重的王立鼎院士宣布获得比赛第一名的是黑龙江大学团队。4个大小伙子激动得不知所措:“老师,我们做到了,但是我们没想到、也真的没敢想我们可以得到这个奖!”有多少比赛和评奖存在着幕后操作和利益平衡,而iCAN创新创业大赛从一开始就杜绝了所有高校教师参评,专门邀请企业评审并将投票平台开放给大众。保持公平竞争、给每个人机会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是在iCAN比赛中倡导并坚持的原则。这也使得iCAN比赛在广大学生中深受欢迎。 单一的人才选拔体制让一大批有独特天赋的孩子过早地失去了自信,其实只要有机会让他们来施展才华,开拓和挖掘他们的创新精神、重新找回自信,他们都是创新的主力军,都能成为社会的栋梁。所以,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一定要多样化、差异化,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评价、去要求大学生,不能粗暴地打击和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走向国际,开阔视野 2008年的两个意外惊喜在两年以后都转化成iCAN的发展契机。2010年iCAN比赛迎来了第一个里程碑式的发展:这一年第一届国际比赛正式举行,这一年是无锡物联网的元年,也是比赛正式更名为“中国大学生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一年。 到2010年,国内参赛的规模就有了跨越式的发展,随着参赛师生对比赛“公平公正”的口碑相传,iCAN比赛就在国内迅速传播开来。参赛省份增加到了20多个,涵盖87所学校,近3000人报名,成长为一个大型科技创新活动。 2010年一个最大的进步是比赛进一步发展成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前文提及的第二届比赛在IEEE-NEMS国际会议上举行,当时国际同行们就商定要做国际比赛,把iCAN的火种传播到全世界去。于是由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几个主力国家的老师为核心的国际组委会成立了,开始在各自的国家和地区宣传iCAN比赛。由于中国大陆地区是发起单位,可以有5支队伍参加国际赛,其他国家各派3支队伍,这也作为国际比赛规则传承下来。 考虑到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参赛队伍师生的行程便利,第一次国际比赛还是和IEEENEMS国际会议相结合。2010年的1月,比赛在美丽的厦门举行,来中国(包括香港、台湾地区),美国,德国,日本的17支大学生代表队和10支中学代表队齐聚厦门。德国队万里迢迢背来了智能手套和智能烧烤架,美国队带来了智能医疗检测装置,日本队则带来了炫酷的游戏,中国台湾队是智能药盒,中国香港队是泥石流救援装置。每一个队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队都是一个传奇。 比赛第一次采用英文作为工作语言,厦门大学的志愿者担当翻译,答辩现场异常激烈,每个队都采用了独特的出场方式和表现形式。评委们开始坐不住了,德国大使馆的科技参赞就提醒大家:“我们也提一些有创意的问题吧!”比赛的颁奖活动成了一场学生秀,美国队跳下领奖台的第一句话是:“老师,我明年的参赛题目有了!” 2010年初,iCAN在发展成为一个国际赛事的同时,在比赛的发源地无锡,也传来了更为令人振奋的消息。创建微纳园发展微纳产业的建议得到落实,无锡创建了微纳园并引进做传感器智能感知和传感网的企业与研究单位。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到访无锡,在微纳园听取汇报后当时就提出创建“感知中国”中心。iCAN比赛也从此更名为“中国大学生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并沿用至今。 五、从创新走向创业 2011年6月5—7日,2012年7月7—9日,iCAN国际比赛的两次总决赛都选在中国科技馆举行,盛况空前,不仅有数万名青少年和市民参观了比赛,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众多媒体都关注了该项赛事,引发了一股高科技创新的热潮。iCAN大赛与中国科技馆的美好结合,推进了创新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很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即将培育出很多创新企业。 2012年,最让人感动的是从比赛中成长起来的创业团队,例如,黑龙江大学的郑涵及其团队成立黑龙江金泰公司。他们被2012年8月16日《新闻联播》报道。郑涵是2009年参加iCAN大赛获得冠军并创业成功的黑龙江大学的学生。他第一次参加比赛是2008年,在朱勇老师指导下,他和师兄们一起做了一个“电子鱼漂”,想法很新颖,产品也做得很好。比赛经历不仅打开了郑涵的创新思路也为他推开了创业梦想的大门且一发不可收拾。2009年,郑涵作为队长带着黑龙江大学的师弟师妹们做了很多作品,团队展示作品是“All in One手势遥控器”,这个作品在全国的总决赛上获得一等奖。在那次比赛中,有很多人来谈比赛作品的产业化转移。受到鼓舞后,郑涵就和他的团队在学校的科技园里开始创业,那一年他们大四。 从创新出产品到着手创业的路上,刚出校园的郑涵及其团队经历了很多艰辛。做产品是他们熟悉的,而找业务、开发产品、找场地、找投资、找市场等事情,是他们最不熟悉的而又必须学会的。在“Yes,I Can!”理念的鼓舞下,创业团队坚持着,努力着,克服了无数困难,逐渐做成一些项目,创业成功的路子越走越宽,被央视报道后,郑涵更是成了当地大学生创业的明星,如今,他的新公司已经在北京开张,即将迈入新的发展时期。 六、走出国门,在国际交流中提升 2013年比赛进入第七个年头,国内比赛报名空前火爆,有万余名学生组队报名参加初赛,组委会的工作虽然繁忙但是井然有序。这一年最大的挑战是iCAN国际赛在巴塞罗那举行,虽然得到了西班牙巴塞罗那当地大学和研究院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2013年6月19—21日,来自中国(包括香港,台湾地区)、美国、德国、新西兰、瑞士、日本、新加坡等世界各地的学生代表队在会议现场进行了两天的展示和比赛,气氛异常热烈。来自世界各地的千余名专业人士参观了学生的作品,比赛赢得了全世界同行的关注和支持。iCAN创新创业大赛终于从一个源自中国的梦想逐渐发展成世界青年“展示才华、追求梦想”的舞台。在会上还遇到了不少以前参加iCAN比赛的同学,特别是颁奖的晚上,这些同学(包括第一届国内比赛的冠军和第一届国际比赛的冠军)主动聚集过来,大家聚在一起高喊:“We are iCAN Family!(我们是iCAN大家庭!)”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已经从当初稚嫩的参赛选手成长为在最重要的国际会议上报告自己研究成果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富有创新梦想和创业理想的青年。 2013年参赛的选手中还有中学生以及在中学参加过比赛的大学生,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执著精神感动着每一个人。有一个日本学生,名叫桥元佑真(Hashimeto Yuma),他们队做的是一个新型的机器人玩具。从周日下午报到开始,他就穿着一套专业装备给大家演示,答辩的时候,他还是穿着这套行头,像机器人一般跑来跑去地演示,他的敬业精神让所有人都感动。 2014年,第八届中国大学生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参赛规模达到18000人,普及到了全国各地的数百所学校,成为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要平台之一;2014年第五届iCAN国际比赛作为日本仙台“科学日”的重要活动顺利结束,参赛国家达到20余个;2015年iCAN国际赛事将移师美国,2016年则由法国承办。如今iCAN已经成长为国际上青年创新的重要赛事和展示舞台。这8年“长征”的实践表明,鼓励学生将专业知识付诸实践创新,为他们搭建展示梦想和与社会交流的舞台,会培育出更多的创新人才,也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激发创新热情点燃创业之梦--记ICAN物联网的发展创新与大学生创业竞争_创业论文
激发创新热情点燃创业之梦--记ICAN物联网的发展创新与大学生创业竞争_创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