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三踝骨折临床效果研究论文_张全修

道真自治县中医院 贵州 遵义 563500

【摘 要】目的:探讨三踝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三踝骨折患者5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2组,每组25例,对照组以外固定治疗,研究组以切开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骨折愈合时间。结果: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7.14±0.95d,显著短于对照组13.24±1.57d(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P<0.05)。结论:三踝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外固定治疗,不仅疗效更高,而且可缩短愈合时间,值得借鉴。

【关键词】三踝骨折;外固定;内固定;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0-175-01

踝部骨折在骨科比较常见,其中三踝骨折属于比较严重的类型,不仅会破坏踝关节正常解剖关系[1],而且会对踝关节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若不及时救治,则可能造成关节炎等,使得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为了进一步探讨三踝骨折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我院实施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接诊的三踝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2013年4月~2015年12月。纳入研究对象均确诊符合三踝骨折诊断标准[2],临床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2组,每组25例,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35.5±5.8岁(20~63岁);左踝骨骨折10例、右踝骨骨折15例;Ⅲ度损伤16例、Ⅳ度损伤9例。研究组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35.4±5.7岁(20~61岁);左踝骨骨折11例、右踝骨骨折14例;Ⅲ度损伤17例、Ⅳ度损伤8例。在前述一般资料上两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本组患者以外固定法治疗,硬膜外麻醉后实施手术处理,根据内踝与外踝原则进行,术前需以石膏固托固定,消除肿胀,当局部软组织良好后再手术。内踝以空心钉固定,外踝以解剖钢板与重建钢板等固定;胫骨上段与跟骨内侧将外固定针打入,于C臂X线机引导下复位,良好后,连接装置固定;术后抬高患肢,予以脱水消肿与抗生素治疗。

1.2.2 研究组:本组患者以切开内固定术治疗,硬膜外麻醉后手术,术前处理方式与对照组一致。根据外踝、内踝及后踝原则手术,外踝用重建钢板与解剖钢板固定,内踝用空心钉固定,后踝用空心钉固定。手术要求尽量恢复腓骨长度,胫、距关节面应平整;术中在C臂X线机引导下复位与固定;术后将患肢抬高,同样采取消肿与抗生素治疗,并加强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与骨折愈合时间,并对比分析。

1.4 疗效评价标准[3]

本研究疗效评价标准如下:治愈:治疗后患者的骨折愈合良好,且关节无疼痛,功能恢复较好;显效:治疗后患者的骨折愈合良好,关节疼痛基本消失,功能与骨折前相近;有效:治疗后关节疼痛缓解,功能不及骨折前;无效:治疗后关节疼痛无改善,功能较差,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予以卡方( )检验,而计量资料则用均数( )表示,予以t检验,以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P<0.05),详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较,*P<0.05

2.2 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7.14±0.95d,对照组则为13.24±1.57d,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踝关节属于人体比较重要的负重关节,不管站立还是走路期间,都应借助踝关节支撑重量。基于此,确保踝关节完整性,尽量减少损伤,对于人体负重有着积极的意义。三踝骨折属于比较中的骨折类型,若合并严重损伤,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传统保守治疗尽管有一定效果,但患者极易发生再次关节异位与复位等情况,甚至继发创伤性关节炎,预后与远期效果不佳。随着对三踝骨折认识加深,内外固定术逐渐成熟,我院均有了相关应用。我院针对接诊的三踝骨折患者50例进行对照,分别以内固定与外固定治疗,结果显示:内固定治疗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外固定治疗,而且骨折愈合时间也要显著短于外固定治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三踝骨折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效果,而且能缩短愈合时间。内固定治疗在难以复位固定的后踝骨折中效果更佳,尤其是后踝骨折累及胫骨下关节25%以上,则及时切开复位后实施内固定治疗,这样可减少晚期创伤性关节炎危险。但是,后踝骨块往往是经下胫腓后韧带与后关节囊和腓骨骨折远端连接,为此切开复位顺序应合理,一般为后踝、外踝及内踝[4]。正确解剖复位后牢固内固定,及时修复踝关节各个韧带等属于治疗关键,临床应加强重视,才能更好地改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先腾,田晓滨,胡如印等.空心螺钉结合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三踝骨折33例的疗效评价[J].重庆医学,2015,44(20):2831-2833.

[2]东靖明,田旭,马宝通等.经踝关节后外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J].中华创伤杂志,2013,29(6):536-540.

[3]鞠金勇,肖海军,石伟哲等.切开复位和韧带修复治疗三踝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6,15(5):483-486.

[4]郑寿鹏.内固定与外固定手术治疗三踝骨折90例疗效比较研究[J].医学综述,2012,18(18):3132-3133.

论文作者:张全修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2

标签:;  ;  ;  ;  ;  ;  ;  ;  

治疗三踝骨折临床效果研究论文_张全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