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附属三三四医院 手术室 330024)
摘要:目的 分析结肠癌患者治疗中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或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予以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予以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用时、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2.70%,对照组为18.92%(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的癌细胞转移率、复发率、2年生存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结肠癌患者治疗中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有利于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并降低并发症风险,并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同样的远期根治效果。
关键词:结肠癌;根治术;腹腔镜;开腹手术;效果
结肠癌属于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疾病,此类患者恶性程度相对较高,肿瘤病灶位于结肠黏膜上皮处,手术切除仍是对结肠癌患者治疗的有效措施。传统开腹手术有利于观察患者病变部位,并实现对病灶的彻底清除,然而术中创伤相对较大,容易诱发术后并发症率,不利于减少患者痛苦[1]。近年来腹腔镜技术的应用为结肠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旨在分析采取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或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在结肠癌患者治疗中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1资料及方法
1.1常规资料
抽取院内自2018年1月起,到2019年6月拟行手术治疗的37例结肠癌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组。观察组(腹腔镜组):16例,男女性别比为9/7,年龄区间处于43~75岁,均值(63.2±1.3)岁。对照组(开腹组):21例,男女性别比为12/9,年龄区间处于45~79岁,均值(62.8±1.5)岁。两组线性资料比较,P均>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予以治疗,患者术中操作需依据标准的结肠癌根治术式流程进行;观察组采取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予以治疗,常规全麻后需建立二氧化碳气腹,气腹压力为12~14mmHg,放置腹腔镜和相关操作器械,对腹腔内脏器情况进行探查,确定患者肿瘤部位和大小,并明确是否存在转移。依据肿瘤根治原则对大网膜、结肠系膜和侧腹膜等进行游离,并对肿瘤和相应肠管进行拖出,对肠管系膜与血管进行离断,并对根部肠系膜血管进行离断,对淋巴结进行清扫,完成肠管切除后进行吻合。
1.3评估标准
(1)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包括手术用时、出血量、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2)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3)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为期24个月随访,对比其癌细胞转移率、复发率和2年生存率。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的相关数据均以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通过(x±s)描述,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围术期指标对比
观察组的手术用时、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结肠癌属于临床中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通过行根治手术仍然是此类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传统开腹手术虽然疗效显著,然而手术风险相对较高。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是近年来临床中治疗结肠癌患者的常用术式,在腹腔镜辅助下可实现清晰的手术视野,并能够分辨患者十分细微的腹腔解剖结构,有助于降低手术操作难度,同时通过应用超声刀进行切割和止血等有助于降低出血量[2]-[3]。从本次对比结果来看,两组的围术期指标对比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而术后并发症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在两组远期疗效对比中并无明显差异。这提示,结肠癌患者治疗中采取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优于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两种术式在远期疗效方面效果相当。
综上所述,结肠癌患者治疗中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有利于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并降低并发症风险,并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同样的远期根治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锦萍.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结肠癌患者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8):1092-1093.
[2]刘照麟.探究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优越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138-139.
[3]杨振方.开腹手术史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效果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36(2):178-180.
论文作者:公艺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结肠癌论文; 患者论文; 腹腔镜论文; 手术论文; 远期论文; 术后论文; 两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