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才的国际竞争及对策_科技论文

科技人才的国际竞争及对策_科技论文

科技人才的国际竞争与我们的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技人才论文,国际竞争论文,对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的发展将更大程度地取决于人的发展,科技人才成为各国共同争夺的稀缺资源。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促使科技人才资源比以往更自由地流动,科技人才国际竞争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这对我国传统的科技人才政策体系造成了冲击,同时也带来了人才利用全球化的发展机遇。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科技人才国际竞争的态势

1.跨国公司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科技人才的竞争一般有两个阶段:一是“销售商品和抢夺人才”阶段。跨国公司进入发展中国家后,常常从当地招聘和选择有发展前途的年轻人才送到国外进行培训和实习,并根据公司人力资源配置的需要派往世界其他分公司。因此,跨国公司常常充当发达国家“人才猎头公司”的角色,是发达国家走向科技人力资源要素配置全球化的桥梁。二是“研究开发与人才培养”阶段。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跨国公司会在发展中国家实施企业研究开发和人才服务本土化的发展战略,其目的是缩短公司产品研发周期、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这时跨国公司会在进入国设立研究开发机构,也会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就地培养科技人才。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各大跨国公司多以设立办事机构、投资建厂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90年代中期以后,设立研究开发机构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新趋势。可以说,我国已走过了跨国公司科技人才竞争的第一阶段,正在进入第二阶段。据商务部的信息,目前外商在我国设立的研发中心(包括独立法人和非独立法人在内)总数400余家,其研发人才绝大部分来自国内科技人才或归国留学生。加入WTO后,跨国公司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才争夺甚至提前到了大学三年级,各类公司之间的高级人才争夺更为频繁,甚至总裁级人物也纷纷“跳槽”。从国家人才发展战略角度考虑,政府应该鼓励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鼓励科技人才自由流动,从而加大跨国公司的管理与技术人才的溢出效应。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清,跨国公司以追逐资本利润为目的,在可以更廉价地从国有企事业单位挖到有用科技人才时决不会多花一分钱去主动培养人才,也不会让被雇佣的我国科技人员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研发。

2.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互联网带来科技人才利用方式的革命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互联网的出现,造就了新的工作方式、新的职业岗位。虚拟研究所、网上学校、网上商店、网上银行等非传统的经济实体将会不断诞生;跨国异地办公、跨区在家办公、一人在多家公司兼职工作等过去不可想象的事情将成为可能。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缩短了科技人才雇主与被雇佣者之间的距离,使人才竞争成为“零距离竞争”。不改变人的生活环境,变“人才国际流动”为“知识跨国流动”,是国际科技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新趋势。以往受到赞赏和欢迎的注重“圈住人才”、“留住人才”和“占有人才”的传统用人观念和科技人才政策将受到挑战。这既对我们以往的人才政策体系造成冲击,同时也为我国利用全球科技人才特别是大量海外中国留学人才提供了新的机遇。

3.移民制度在科技人才国际竞争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发达国家的移民制度构建了发展中国家科技人才流向发达国家的桥梁。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技术移民在国际移民中的比重不断增加。现在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设立了技术移民制度,标志着发达国家吸引外来科技人才已经进入制度化阶段。美国是通过移民政策吸收他国科技人才最多的国家。据美国学者统计,1992年美国大学理工科教授中有75%来自外国,35岁以下的讲师中有一半是外国出生的。1995年美国科学与工程领域1200万科技劳动力中,72%来自发展中国家。1999年美国总数62.67万博士级科学家工程师中,临时居民身份的占了23%。其他发达国家的年轻人才也流向美国。在美国完成硕士学业的欧洲人中有50%长期居留在美国。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非移民国家如德国和日本等也开始重视引进人才。例如日本加大吸引外国科学家的力度,计划使科研人员中外籍人士的比例达到30%。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技术移民制度建设方面几乎还是空白。

4.教育成为国家间人才竞争的重要途径

在高等教育还是精英教育的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对科技人才的争夺主要是对已经成才者的争夺,如今已经延伸演变为国家间高等教育甚至是中等教育阶段优质生源的争夺。

发达国家利用发达的高等教育和充足的研究经费来吸引发展中国家的优秀年轻人才到西方国家大学学习,进而参与大学的研究与开发活动。以美国为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大学教育与研究经费的增长,美国大学扩大了外国研究生招生人数,用外国研究生担任大学理工科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助手。1999年,在学理工科研究生中,外国留学生比例高达26.7%,博士毕业生中外国(非美国国籍和非常住人口)留学生占32.8%;同样,英国在学理工科研究生中,外国留学生的比例高达31.5%(1999年),法国在学理工科研究生中,外国留学生的比例高达26.3%(1998年)。相反,在发展中国家高校中学习的外国研究生却微乎其微,且大都以学习语言文化为主。

近几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加大了对我国中学生出国留学的宣传和吸引力度。我国中学生出国留学人数呈现快速上升趋势。2001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达到8.4万人,2002年又增加到12.5万人,分别是2000年出国留学人数的2.15倍和3.2倍,其中就包括了相当数量的出国读高中的学生。一些国家对我国的优秀中学生甚至提供奖学金等各种优厚条件,同时附加大学毕业后必须为留学所在国服务若干年限的苛刻条件。

对策与建议

面对科技人才的国际竞争,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如果我国不能在科技人才培养和利用的观念和政策方面与时俱进,不重视人才利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重视完善人才成长的体制建设,那么,我们丰富的人力资源将成为发达国家的财富。

要在全球竞争中充分利用好我国的科技人力资源,一个良好的育人、用人和宜人的体制是必不可少的。我国的科技人才发展战略必须从过去的注重人才使用转变到有利于人才长期发展的体制建设上来。人才政策设计思路要从过去“伯乐”发现“千里马”的人治思想,转向依靠教育出人才、依靠体制出人才和依靠竞争出人才。政府不应仅仅重视对少数人才的使用,更应重视对大多数可能成才者的培养。在人才的使用上,应从对人才资源配置的直接干预,转向通过市场力量提高人才资源配置的效率,通过良好的市场环境吸引各种人才资源。

当前,加强人才培育、管理的体制建设,重点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健全教育与科技人力资源开发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制度建设的基础。全国人大应设立教育与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的法律审议机构,根据加入WTO后国际科技人才竞争的新形势,调整和修改现有法律中不利于科技人才长远发展的条文与规定,增加重视全民教育、终身教育、鼓励人才公平竞争、保护人才合法流动、保障国家人才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条款,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在我国教育与科技人力资源开发中的职责与行为准则,规范政府对人才市场的监管行为,形成一个有利于我国科技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法律环境。

2.建立有利于科技人才培育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要纠正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偏向:一是不宜提倡“教育产业化”,要鼓励教育发展多元化。教育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和个人,发展教育都不应以盈利为直接目的。政府应该鼓励有条件的组织和个人办学校,开辟新的成才途径。从事教育的机构和单位应归入“非盈利机构”进行管理。二是改革应试教育体系,培养创新人才。应试教育存在的根源在于通向高中和大学的道路太拥挤,社会成才的路径太狭窄和观念太陈旧。改变这一状况的根本途径是逐步普及高中、大学,以及在全社会提倡和树立新的人才观念。三是重视能力培养,加强人力资源社会培训。在知识经济时代,政府和企业都应重视人力资源优化和知识更新问题,应该加强对人力资源培训制度的建设和投入。社会人力资源培训制度的建设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公务员的培训制度;二是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制度;三是社会就业培训制度。

3.建立一个有利于科技人才引进的移民与留学制度

移民与留学制度在发达国家科技人才竞争战略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应该向发达国家学习,建立自己的吸引国外高智力年轻人才的技术移民与留学制度。一方面,我们要加大科技与教育投入,提高人均研究经费,加强高校科研力量,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和创业环境,吸引海外留学生回国研究和创业;另一方面,要推出和完善我国的技术移民政策与允许外籍人才在华长期居留制度,吸引全世界有杰出创造力的科学家和我国急需工种的技术人员到我国工作。从人才利用全球化的长远考虑,要建立一个开放的高等教育体系,吸引外国学生到中国学习,加速实现科技人力资源的国际双向流动,使我国不仅成为世界的制造业基地,而且成为国际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知识流动的枢纽和中心。

4.建立一个统一的有利于国内人才自由流动和公平竞争的监管与服务支撑体系

要实现科技人才利用全球化的目标,必须有一个开放的有利于科技人才自由流动和公平竞争的环境。我国的人才市场近几年高速发展,但由于体制与历史原因而形成两个分割的市场: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这种分割将影响人才资源配置的效率。目前需要立法机构与政府有关部门协调,形成并维护一个统一、开放、公平和有效率的人才市场。在人才市场中,政府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游戏竞争的裁判,应该对所有竞争者一视同仁。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在人才竞争中始终难以占据优势地位,大量骨干人才流向外企、合资企业和私人经济实体。这不是市场的问题,而是国有企业自身的体制问题。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实质上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竞争。政府应该关注的是如何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如何处罚违规者,如何使人才合法流动而不影响到国家安全。

5.建立高级科技人才国家储备与开发利用制度

科技人才是国家竞争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高级人才的流失会危及国家安全,因此,一个国家的人才储备比石油储备更急迫、更重要。我们有必要从这个观点出发,反思我国前一阶段的科技体制改革。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初期主要是“破字当头”。在研究机构改革的同时,科研经费的不足导致不少科技人员流向其他部门。近几年大院大所的改制虽然取得成效,但院所改制为企业后,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生存,往往重视短期经济效益高的项目,无力承担为国家、行业的长远技术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撑的重任,许多优秀人才流向跨国公司和民营企业。因此,现在科技体制政革应该转向“立字当头”,重建和完善国立科研机构体系,建设国家产业关键技术攻关研发的公共平台。政府应加强对国立科研机构的研究开发投入,通过“岗位固定、人才流动和竞争上岗”来稳定提高我国高级科技人才队伍的竞争力。我国科技人才的储备与开发利用,与我国科研体系的重新整合紧密联系在一起。

6.建立和完善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统计与监测体系

科技人力资源国内国际流动的统计监测和分析研究是一项急需加强的基础性工作。我国应加强对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监测与研究,改变以往科技人才研究只注重定性分析而缺乏定量和结构分析以及预测跟踪分析的状况,以加强对政府重大决策的支持。为此,需要加强政府各相关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与支持,重新构建科技人力资源的指标体系及统计监测实施的制度框架;需要增加对科技统计分析研究的基础投入,建立和完善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统计基础数据库和政策分析数据库;需要培养一支监测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变化和国际国内流动的专职研究分析队伍,为政府机构提供长期决策咨询。

标签:;  ;  ;  ;  ;  ;  ;  

科技人才的国际竞争及对策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