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与创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诚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凡一个成功的企业,在创业之初,都要经受诚信的考验。企业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甚至形成一种品牌,无一不需要诚信的支持。“摩根”财团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巨型公司,有“华尔街金融帝国”主宰者之称。在“摩根”家族创业之初,面临困境,举步维艰之时,就是靠诚信白手起家的。1835年,美国一家名为“伊特纳”的火灾保险公司组建。它不要求入股的人马上缴纳现金,只需在名册上签上名字便能成为股东。当时,一名叫摩根的人很穷,正为在没有条件下如何获得效益而发愁。这家小保险公司正符合他的需要,他于是报名当上了股东。不凑巧的是,没过多久,在“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投保的一家客户不慎起了大火,灾情很严重。公司如果按规定全部付清这家客户的赔偿金,那就意味着破产。消息传出,股东们悲观失望,要求退还股金。面对困境,摩根没有动摇。他把信誉放在第一位,想方设法筹措款项,将自己的住房卖掉,把有要求退股的股份全部低价收购,终于使投保的客户一分不少地得到了全部的赔偿金。摩根虽然当上了“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的老板,可已经两手空空,身无分文,公司面临着破产的危险。为了拯救公司,他只好硬着头皮做广告说:客户如果再到“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投保,一律加倍收取保险金。出乎意料的是,前来投保的客户络绎不绝。究其原因,在于“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了诚信第一的诺言,客户完全信得过。它从此走出困境,知名度甚至超过了不少大的保险公司。
我国联想集团在创业时期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回顾联想的发展道路,几乎没有怎么受到钱的影响,因为在银行业眼里,联想是最讲信誉的企业。早在1988年、1989年的时候,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一下子从6∶1升到了9∶1。联想做贸易要通过进出口公司把人民币换成美元,在人民币对美元涨到9比1的时候,进出口公司不愿意再履行原来的合同。为了能把人民币及时兑换成美元,还上香港银行的美元贷款,联想集团决定允许进出口公司违约,按9比1而不是原来定好的6比1的价格兑换美元,赶快把银行的美元贷款还上。如此一来,联想集团赔了100多万元人民币,但在银行业、在进出口商那里却牢牢地建立起了信誉。
由此可以看出,信用或诚信是无价的,是珍贵的,是无形资产。“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应成为一个企业走向市场时刻不能忘记的原则。在当今信息时代下,所有的事实都被摊在阳光下接受检验,消费者的地位与作用更加突出。在以前,如果企业的服务让一个客户不满意,他只告诉周围的朋友。而现在通过因特网,他可以告诉全世界的人们。因此,企业失去诚信,便意味着失去了创业的根本,即使远走天涯,也再无安身立命之地。1999年日本东芝笔记本电脑曾因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被起诉。事件发生后,“东芝”对美国用户实行经济赔偿,对东南亚用户却一拖再拖,妄图轻描淡写敷衍了事。这种“给美国人美金,给中国人补丁”的做法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不满,结果是“东芝”销售额暴跌,从此无法在东南亚市场上立足。
市场经济是信誉经济,市场竞争就是信誉竞争,它拒绝欺诈,排斥投机取巧,鄙视一切不讲信誉的行为。如果说物质形态的产品是有生命周期的,而信誉的感召力却是无限的。诚信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虽比有形资产难于积累,但它的作用却是稳定的,持久的。有了信誉这种特殊的财产作保证,企业就可以更容易地进入一个新市场、抓住一个新机遇、赢得一个新客户或进行融资并购,不断赢得投资者和消费者的青睐。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企业被史无前例地推向国际经济前台。国际经济就是信誉经济,WTO的透明度原则要求信息公开、政策透明,讲的就是诚信。因此,企业应坚守诚信,履行承诺,珍惜市场的支持和关爱,重视客户的需求与信赖,“修炼自己、惠及他人”,努力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积极维护企业的国际声誉,全面树立“诚实经营、信誉至上”的良好形象和道德风范,在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下,把企业做大做强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