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芬兰社会保障制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芬兰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社会保障制度论文,致力于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芬兰地处北欧,面积33.8万平方公里,人口519.5万,经济支柱是森林工业、金属工业和新兴电子工业,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350亿欧元,人均约26000欧元,位居世界前列。2002年5月我们对芬兰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考察,总的感觉:芬兰是一个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福利完善的国家,政府通过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服务,制定预防性社会和健康政策,确保每个居民有一个合理的生活水平和全面的社会和健康服务。
一、芬兰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点
芬兰社会保障制度构建于20世纪初期,二战后不断发展和完善,属典型的福利型模式。现行保障制度实行全民保障,保障范围从生到死,不仅包括生育、失业、医疗、养老、收入补助等基本保险,而且还有很好的教育福利,注重对影响人的健康因素和环境的改善。经过考察,初步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
1.社会保险全面且法制化。所有芬兰居民可享受的社会保障,包括基本养老(即国民保险)、疾病和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等。芬兰有两个养老系统,一个是国民养老系统,另一个是就业养老系统。这两个系统都负责向老年人、残疾人和遗属提供养老金,但前一个养老系统是基于居民,提供最低收入保障,而后一个养老系统是基于就业,并与挣钱多少有关。这两个系统相互协调。国民养老保险只提供给没有工作或低收入的人,而当就业养老者的就业收入超过一定数量时,就得不到国民养老收入。还设有失业津贴,向参与行业失业保险的雇员提供与收入有关的津贴、基本津贴和劳动力市场支持。所有雇员和农场主都有工伤和职业病的强制保险,自我雇用人员(不包括农场主)可自愿参加保险。就业事故保险是由私人保险公司经营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是强制保险。
2.全民享受医疗保险。医疗保险负责病人大部分治疗费和医药费,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芬兰医院分布合理,设施先进,医生护士配备充裕,医疗水平较高,护理责任心强,小病可上散布于社会的诊所治疗,稍严重者就可入市立医院治疗,重病者可转入中心医院治疗。病人如去私营医院治疗,则需承担高于公立医院部分的费用。重病、长期患病者、工伤和职业病患者,享受医疗保险的份额则更多一些,甚至全部。芬兰还设有健康保险,根据一时不工作的收入损失予以一定比例的补偿,使他们好好休息,尽快康复,同时又可维持正常生活水平。
3.教育福利很好。芬兰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学生免交学费和书本费,并每天享用一顿免费午餐。中等和高等院校同样可以免交学费,大学生可申请学生补助和住房补贴,还可以从银行获得学习贷款,参加工作后逐步还清。
4.尊老爱幼、男女平等的观念根植于社会保障制度中。父母产假补助和孩子津贴,是普遍的。产妇可享受263天产假,并领取相当于工资66%的产假补助。孩子津贴水平取决于一个家庭中孩子的数量,孩子越多,补助系数越大,一直补到17岁。孩子津贴是免税的。所有父母有权请父母假,居住在芬兰的父亲有权领取一份6-18个工作日的津贴。孩子出生后,家庭还能收到一份装有衣服和婴儿必需品的生育包裹,所有7岁以下的孩子可免费上市政府办的日托,如上私营托儿所或留在家里照顾,可从市政府领取补助。日托制度使70%的妇女生完孩子后可返回到工作岗位。芬兰不仅是儿童的天堂,也是老年人的天堂。社会福利部门办了几百所养老院,院里的硬环境、软环境都很好,拥有公寓式住宅和护理服务。为了鼓励和满足老年人在自己家中生活,芬兰还提供上门护理和医疗服务。
5.市政府是社会和健康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市政府主要负责安排学校、社会服务和健康服务等基本服务。绝大多数市政府仅管辖不到1万个居民。法定服务由市里的机构提供,不论是市里独建的机构还是几个市共建的机构。另外市里还可从私营机构处购买服务给所辖居民。中央政府和市政府都有权征税,市政府从中央政府得到补助以确保向居民提供必须提供的服务。使用者对有些服务也要交纳一定的费用。服务中最重要的领域是初级保健和专业医疗、孩子日托、老年人关怀、残疾人服务、社会援助和儿童福利。公共医疗是普遍的、基本的,私人服务是补充的。
6.有效的预防已成为社保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推出预防性社会和健康服务,主要是为了防止一些风险和问题的发生,以使较为昂贵的服务支出和援助最小化。预防的主要措施有,环境医疗、有效的初级医疗、职业医疗、生育和儿童福利、社会排斥的预防等。在芬兰等北欧国家,你会发现,对烟酒销售、消费有明确的、严格的法律限制,其目的就是限制人们少抽烟少喝酒,鼓励人们关心自身健康,在提高每个人健康水平的同时,相应减少社保支出。
二、迎接挑战,对社会保障政策进行调整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广泛、标准较高的社会保障,为芬兰人民提供了高福利,促进了经济发展,确保了社会稳定,使人民安居乐业,但也养了一些懒汉,有些人长期不愿工作,有些人提前退休。同时较高的社保支出,也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社保支出占GDP的比例在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衰退时增长得相当快,从1990年的25.9%增长到1991年的29.8%,1992年的33.6%,1993年的34.6%。后来由于经济增长、失业率降低以及采取了一系列结构性改革措施,使社保支出呈现下降趋势,2000年已降到24.6%,低于欧盟28.2%的平均水平。芬兰的社保支出主要由中央政府、市政府和雇主来承担,由保险公司直接承担的支出远低于欧盟其他国家,中央政府和市政府承担的比例相当高。以1997年为例,芬兰政府负担79.8%,保险公司负担13.4%,其他方面负担6.8%,而欧盟的平均水平是,政府负担72.9%,保险公司负担21.3%,其他方面负担5.8%。
当前,芬兰正面临北欧国家乃至欧洲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即人口老龄化。二战以后出生的人已到了退休年龄,使得65岁以上的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增长较快,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20%。同时,失业也在增加。有些人因不工作也能领取收入补助,不愿工作,长期处于失业状态;也有些人由于未受高等教育和专业技术训练,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长期处于失业状态;再加上创造就业的能力在萎缩,使得现在的失业率处在9%以上。如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预计到2030年,社保支出占GDP的比例会超过30%,也有可能在2025年就会超过30%。严峻的现实和挑战促使芬兰政府对其社保政策进行了检查分析,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以控制社保支出的增幅,力争到2030年将社保支出占GDP的比例控制在24-28%之间。
1.进一步改善人的健康状况。为此,将采取五项措施:一是利用社会政策促进人的健康。由于影响人的健康的范围越来越大,因此,必须把健康放到更广的范围内来考虑,当前主要是集中精力参与欧盟社会政策的制定,重点控制传染性疾病、抽烟以及化学产品、毒品和酒精滥用。二是健康从儿童少年的时候抓起,敦促有关部门尽早关注儿童的健康和不安全问题,除了改善社会环境,搞好日托,办好学校,对父母提供帮助外,还要培训青年人的健康意识,推迟青年人开始抽烟喝酒的年龄,减少青年人抽烟喝酒的人数,使青年人远离毒品,鼓励他们从事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三是努力改善劳动力的健康状况。要把失业和临时性就业者享受的医疗和福利提高到终生就业者享用的水平,在职业病医疗和安全保健中把精神伤害放到与身体伤害同等重要的地位,充分关注未达工作年龄的学生和退休人员的健康,提供更加有效的教育和培训,以保留和增强劳动力的工作能力,使工作期限能延长,2-3年。四是完善帮助老年人的模式。在城镇和交通规划、建筑物设计安装中,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特别是行动不便的人的需要,同时加快构建照顾老年人的网络,把志愿者、家庭服务人员和医护人员联在一起,共同为老年人做好服务。五是高度重视环境健康。努力把北欧环境健康的高标准规范写入欧盟法律中,以促进解决市区规划、汽车排放物、湿气对建筑物的破坏、食品和水中的有害细菌和化学物质等影响健康的环境问题。
2.使工作更具吸引力。为此,将采取五项措施:一是倡导劳动是美德。有意义的工作是雇员健康和安全的保证,是生活中最美好的内容。通过企业和有关部门改善工作环境,如加强职业健康和安全、职业医疗和提供其他家政服务,增强工作吸引力,使之成为人们的第一选择和优先选择,并使他们愿意延长工作期限,推迟退休年龄,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二是平等工作权利。不论性别、年龄、能力和种族,每个人都有平等参加劳动的权利,不过女性较男性有特别的照顾,整个社会也要像家庭合理分工一样协调职业选择。三是在收入保障中引进工作的激励机制:①改革就业养老保险制度。提前退休的养老金将逐步被取消,失业养老金也将被积极的就业措施所取代,退休年龄可灵活到70岁。一个人养老金的多少将根据其一辈子工作期间挣钱多少确定,补助标准根据社会公正和经济趋势进行调整,以确保养老金的实际购买力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并鼓励人们更积极地向保险公司投保。②改革医疗成本补偿制度。将常见病津贴和父母津贴与职业医疗和医疗费用补偿分开,重新建立健康保险的预算平衡。③将失业保障作为社会保险的一部分,并作为支持人们积极寻求工作的一种短期性措施。根据经济发展的态势调整对劳动力市场的支持和正常失业津贴,强化和重视对接受失业收入保障和提前退休的人员培训、工作能力维持和康复。失业收入保障的融资要适应低通胀和调控经济波动政策的要求,特别要考虑经济危机的周期性,通过设立缓冲基金和改变计算受益的办法,使受益与缴费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3.预防和控制社会排斥。预防的首要措施是,对弱者提供具体支持,确保有一个合适的居住条件。二是增强对少年和儿童关心的社会责任,教师和其他从事儿童和青少年工作的人员必须尽早介入。三是采取应对长期失业的措施,加强培训、康复工作,使部分长期失业者参与社会工作;提供最低社会保障,鼓励他们积极地找工作;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等手段的支持,使技能不太强、效率不太高的人也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四是社会各界加强协调,缩小地区差异。社会福利和医疗机构要支持制定福利改革的地区新倡议,并允许地方在统一政策下负责实施;上级政府对市政府的转移支付要使贫困地区和人口稀疏地区获得基本的福利服务。五是防止多元化社会的冲突。由于劳动力缺乏,前几年引进大量劳动力,芬兰文化多元化加快,要建立防止多元化冲突,建立确保多元化共融的社会政策。六是控制酒精和毒品的滥用。专家预计今后几年这类物品的消费要增加,进而对公众健康、社会公共安全、经济和劳动力市场产生影响。因此将加强对这类物品的监管,同时对瘾君子提供帮助。七是加强地区之间和欧盟范围内的合作,并突出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有效制止贫困和排斥。
4.提供有效的服务和收入保障。主要有六项措施:一是通过立法强化公共服务享用者的地位,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成果在服务提供者和享用者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对话和反馈机制,完善全民医疗和服务框架。二是发展私营福利和医疗机构,为公共福利和医疗提供补充和替代选择,促进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三是鼓励经验丰富、技能娴熟的社会福利和医疗人员工作更长的时间,不鼓励提前退休,同时调整教育培训计划,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培训,以增加有技能的劳动力的供给。四是加强对服务供给的监管,继续保证芬兰公民不论居住在何处,都有平等地享受社会福利和医疗服务的权利。中央政府通过设立目标和提出劝告、发布信息、设计运行模式,对地方政府和服务提供者进行引导。当基本目标不能实现和平等享用的权利受到威胁时,政府可运用法律和行政措施进行干预。五是加强地区之间在社会福利、初级医疗和专业医疗上的合作,既要提高专业医疗和初级医疗服务规模化水平,又要发展地区技术中心,构成广泛的网络。六是维持合理的收入水平,要使最低收入保障水平与总的收入趋势相适应,既要确保那些长期依赖这一保障的人有一个合理的消费水平,更要通过加强税收与转移支付的协调,激励人们通过工作获得一个合理的基本的收入。
三、几点启示
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正在构建之中,芬兰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对我们很有借鉴价值。
1.我国的社会保障模式应具中国特色。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求我国的社保模式必须具有中国特色。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地区差异、人口现状以及北欧国家高福利模式所产生的对效率的影响和过重财政负担等情况来看,我国的社会保障只能先逐步做到低水平、广覆盖,先实现最低保障或基本保障,然后再根据情况和财力的可能,逐步提高福利水平。
2.社保政策不仅要治病养人,而且要重视对影响人的健康因素和环境的预防和治理。这既可达到提高社保资金使用效率,减少社保资金支出的目的,又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在芬兰政府机构提供的有关社保资料中,我们发现“社会保障”的用词由过去常用"Social Security"改为现在的"Social Protection",用词的变化,也反映了社保政策内涵的变化。
3.应重视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现在人口老龄化比例还不算高,2001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只占总人口的7.1%。但20世纪50、60年代是人口出生高峰和70年代开始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2010年以后人口老龄化将加速。提前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保障工作是完全必要的。
4.应逐步扩大社保范围。严格意义上讲,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属于城镇保险,广袤的农村地区和众多的农村人口未纳入社保范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国家财力的不断壮大,在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城镇社保制度建设的同时,政府应逐步考虑将农村纳入社保的范畴,最终实现社会保障的全民化。
5.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逐步增加社会保障支出。随着我国公共财政建设步伐的加快,社保支出将越来越成为财政支出的重点。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要加大调整现行支出结构的力度,下大力气砍掉那些不符合公共财政支出原则的项目。同时进一步扩大社保资金收入渠道,在强化现行社保经费征缴机制的基础上,还可考虑通过发行福利彩票等方式,筹措社保资金,以增加社保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