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生态的分析运用论文_柯梁良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建设事业总部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一个庞大的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传统产业,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着重大影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建筑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将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落实到建筑产业,使建筑与周边生态环境和谐共生,天人合一,是建筑生态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生态建筑;绿色发展;建筑生态;

1 绪论

一百年来,全球资源环境发生急剧变化,全球温室效应加剧,人口快速增长,城市快速无序向周边扩张,土地、淡水、森林、生物多样性等资源短缺,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污染导致全球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越来越严重。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业同时也是一个庞大的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传统产业,中国消耗着大量的水泥、钢材、能源,也产生着大量的空气污染、光污染、建筑施工垃圾,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得到广泛体现,如宫殿、坛庙、寺观、民居、园林建筑等,无论是单体民居,还是城市规划布局,都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传承中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是建筑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重要思路。

2 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2.1 现代中国生态环境问题

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财富和科技进步,但对自然的开发强度也是巨大的,导致了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现代文明对自然的征服和利益至上的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但环境问题及生态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在面临13亿巨大人口压力下体现最为集中,最为尖锐。

在表1-3中,可以看到中国每年排放着巨量的大气、水、固体污染物。截至2014年底,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累计处理污水382.7亿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2%;全国设市城市粪便清运量为1546万吨,处理量为691万吨,粪便处理率为44.7%;全国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79亿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为1.62亿吨,无害化处理率达90.3%,其中,卫生填埋处理量为1.05亿吨,占65%;焚烧处理量为0.53亿吨,占33%[1]。

表1 2014年全国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表2 2014年全国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表3 2014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利用情况

即便只有10%未处理,乘以巨大污染排放量后,数量也是巨大的,中国环境治理任重道远。在今天的中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急速想要现代化,机械地追求现代化,却缺少对中国现代化的思考。

2.2 环境问题的出路

中国的环境问题终究要靠中国的智慧来解答。中国的环境问题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等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着对生态环境的新思考。中国完善相关法制、加强执法监管,使得环境污染加重的态势得到遏制。

理念与制度的落实,依靠实践,生态建筑可以作为实践的载体,发挥重要的作用。

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在治理中,制定法律、统一规划管理。上游和支流实施梯级渠化综合开发航运、防洪、发电、灌溉、水景观、生态功能;下游干流包括河口以航道整治和疏浚,截弯取直、堵塞支汊的河型改造工程和护岸工程,实现河流的防洪、航运等功能;开辟运河沟通五大湖[2]。密西西比河流域经过一百多年不断地治理,改善河道通航条件,适度均衡开发流域的各种资源,实现了防洪、航运、发电、灌溉、生态等重要目标,是一项成功的生态建筑。

努力建造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生态建筑,通过不同建筑的功能,或者建筑内部构件来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甚至改善环境来达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3 建筑生态

3.1 建筑生态学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包括生物与环境、各种生物之间和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预下的运行机制及变化规律。建筑生态学将生态学原理与建筑科学、现代科技结合,研究建筑与环境、建筑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按照生态学原理设计建造的建筑可以称为生态建筑。建筑生态将生态学原理运用到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综合运用哲学、经济学、生态学、建筑学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合理安排和组织建筑与其他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与自然环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减少环境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寻求人、建筑与环境相互之间的平衡和谐统一[3]。

生态建筑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放在项目的目标管理中。创新发展,特别科学技术的创新,可以大幅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建立高效的能源系统,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能源的清洁度。化石能源的消耗的同时亦产生大量的污染,提高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等其他清洁能源的使用效率;集约型利用资源,建筑中利用保温材料来储存辐射热能,利用大型电力设施集中制冷、供热,降低能源损失。

循环利用原则,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没有无用的垃圾,创新科技和体制,促进生产和消耗的副产品废弃品作为新的生产物质和原料,消除污染,使用生物可分解的材料代替生物聚集的材料,回收、更新和重复利用材料、构件和建筑物。

增强生物和功能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恢复生态功能,最重要的是保护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如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工程等。

3.2 中国传统建筑生态

生态建筑的理念可以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找到先例。现代排水系统由强调排水向“渗、滞、蓄、用、排”转变[4]。排水系统也从以前的防涝减灾、排污减害逐步转向污水的资源化,畅通城市水循环,维系水资源可持续利用[5]。我国古代城市多有一个由环城濠池和城内河渠组成的水系,它具有供水、交通运输、灌溉养殖、军事防御、排水排洪、调蓄洪水、防火、躲避风浪、造园绿化水上娱乐、改善城市环境等多种功能[6],体现着“蓄、防、导、高、坚、迁”的思想。广州南越国木构水闸、北京紫禁城排水系统、赣州宋代福寿沟[7]就是践行建筑生态理念的生动例子。

3.3 城市建筑生态

限定城市规模的最重要因素是自然生态环境,如同自然环境容量,城市发展存在生态极限,这已在中国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得到体现,人与环境、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非常紧张,各种问题日益严重。城市功能混合与建筑形式多样,城市里应有商业、交通、工业、农业、居住、保障城市功能的各类建筑,城市各要素之间相互包容、协同发展、平衡共生,建筑的风格也应体现地区文化特色,现代城市规划推崇的功能分区使得地区建筑功能单一,出现了“睡城”、“堵城”、“水淹城”等城市病,破坏了建筑(生物)“多样性”和共生性[8]。

3.4 农村建筑生态

近年来,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农村可持续发展[9]。农村生态问题主要体现为水土流失、干旱、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农业化肥污染。水土流失易造成地质灾害,干旱直接影响地区是否宜居,另外水污染,特别是饮用水污染已经成为严重制约着农村农业的发展[10]。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对策[11]。可以创新建立农村生态建筑,如实施饮用水工程、灌溉系统等工程,见表4,可以有效解决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生态建设的问题,从而实现绿色发展。

表4 农村生态建筑

4 结论

1、建筑生态的目标是人、建筑、生态环境相互之间和谐共生,实现天人合一。

2、以建筑生态理念建造、实现建筑功能和生态功能的建筑可以称为生态建筑,生态建筑需满足高科技、绿色可持续、生态的原则。

3、建筑生态在城市农村建设、河流治理、建筑功能均有发挥重要作用,中国以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给出了中国现代化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的思考,通过建筑生态的践行,必将有效地解答世界性的难题。

参考文献

[1]中国环保部.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4年.

[2]李旺生.管窥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航运发展后的浅见和启示.水道港口.2008,29(2):119-123

[3](澳)格雷汉姆.王幼松.建筑生态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王文远.王超.国外城市排水系统的发展与启示.中国给排水1998(2):45-47.

[5]陶义.关于城市排水系统的探讨.科技资讯2010(25):160-160.

[6]吴庆洲.中国古代的城市水系[J].华中建筑1991,35(2):55-61.

[7]李忠东.往地下看20米——来自赣州宋代排水工程福寿沟的启示.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19):55-56.

[8]蒋超.新城市主义理论及其生态思想分析.南方建筑2005(3):54-57.

[9]邵光学,祁琳琳,张超;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探析;科学•经济•社会.2014,32(3).

[10]张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问题研究,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

[11]邵光学,祁琳琳,张超;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探析;科学•经济•社会.2014,32(3).

论文作者:柯梁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8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生态的分析运用论文_柯梁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