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学者对胡仁·乌力格尔的研究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成仁[1](2021)在《敖德斯尔小说文本研究》文中认为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解决敖德斯尔研究当中未能解决的一系列问题为研究目的,运用文本研究方法,重新解读敖德斯尔小说,试图拓展蒙古族作家研究领域。论文由绪论、正文(第一至第三章)、结论、参考文献及附录等五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前人研究概况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从互文性研究的视角,对敖德斯尔小说中的各种互文现象进行了探讨。论文围绕自涉互文性、与汉文学的互文性以及与后续文学之间的互文性等问题,深入、细致地分析了敖德斯尔小说文本的复杂构成及其对后代的影响。第一节,分别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人物再现等问题,具体呈现了敖德斯尔小说文本中的自我指涉现象;第二节,以敖德斯尔的《撒满珍珠的草原》与《创业史》为典型案例,从故事情节的构造,自然环境的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塑造等三个方面论证了两部作品之间存在的互文关系;第三节中主要从故事情节的互文性,人物形象的互文性和景物描写的互文性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敖德斯尔小说与萨仁托娅的《远去的战马》之间的互文性。第二章主要就敖德斯尔小说被改编成电影、胡仁乌力格尔和连环画等不同艺术形式的现象,使用比较文学的视角分析了敖德斯尔小说的三种文本转移以及其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和问题。第一节分别从艺术形式的变化、影像转码和空间转换等问题,以电影《骑士的荣誉》为例,从剧本小说转变成电影的过程进行了探究。第二节分别从内容增减、文化的再建构和人物形象差异等三个方面对胡仁乌力格尔《阿力玛斯之歌》进行了分析。第三节主要从连环画脚本的改编、艺术形式的转变和不同脚本的对比等三个方面对连环画《骑士的故事》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三章从文本发生学的视角对敖德斯尔小说的创作发生进行了探讨。本论文以敖德斯尔小说的“前文本”的创作研究和手稿修改等问题对长篇小说《骑兵之歌》的创作发生进行了研究。第一节分别从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和对同类题材以及其它题材作品的借鉴等方面讨论了《骑兵之歌》的“前文本”的创作研究。第二节分别从研究作家所创作的同类题材的作品和手稿修改问题等两个方面探索了《骑兵之歌》的发生创作过程。结论部分主要针对论文中阐述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并对敖德斯尔小说研究提出了一些展望。尽管敖德斯尔研究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研究领域尚待开发:例如,敖德斯尔电影文学研究、敖德斯尔作品译介研究和敖德斯尔小说版本研究等。
岑霞[2](2021)在《蒙古民歌学术史整理与研究 ——以汉文版的民歌集、专着、学位论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蒙古民歌作为蒙古族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史上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以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为蒙古族历史增添了靓丽的色彩。本文以蒙古民歌为研究对象,在文献考证的基础上,与田野调查的方式相结合,对国内汉文版的蒙古民歌集、专着及学位论文成果作了较为全面的梳理、总结。纵观汉文版蒙古民歌相关研究成果,蒙古民歌集成在众多学者的积极倡导下,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与此同时,汉文版蒙古民歌的理论研究也逐步发展,日趋成熟。本论文以问题意识为前提,力求探索汉文版蒙古民歌的发展状况,并对其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论文主要由绪论(包括选题缘起、选题目的及意义、选题方法等)及其之外的三章内容组成。第一章主要对蒙古民歌集成的相关成果进行梳理、阐释。通过历时性地对20世纪下半叶和21世纪初的蒙古民歌集进行梳理,对蒙古民歌集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揭示其发展规律。蒙古民歌集紧随时代的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蒙古民歌多反映政治革命方面的内容,受时代、技术等条件的局限,其民歌的艺术性未能得到更好的呈现,搜集与整理工作也未能全面性的开展。21世纪,在党和广大学者的积极倡导下,蒙古民歌集的搜集整理工作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但是纵观其成果,由于蒙古人民在各地区居住的不集中、时代的久远等导致一手资料的遗失,许多着名的、年迈的民间歌手的去世等问题也使蒙古民歌集的搜集整理工作留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二章从历史学的角度对蒙古民歌的理论研究进行梳理与总结,分别对20世纪下半叶和21世纪初的蒙古民歌相关理论着书进行了阐述。通过对这一时期的理论着作进行梳理,可以发现有关蒙古民歌的研究在前期取得的成果较少,随着时代的发展,蒙古民歌的研究逐渐步入轨道,有了更为深入的发展,不仅突破前期仅仅关于蒙古民歌音乐史、音乐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还出现了关于蒙古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蒙古民歌审美内涵等更为细化的研究。第三章对蒙古民歌的学位论文进行了探讨,分别对蒙古民歌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进行梳理、探析。蒙古民歌博士论文的研究,主要从民俗角度和文学角度进行阐释;蒙古民歌硕士论文方面的研究,则主要从音乐形态角度和美学角度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蒙古民歌学位论文成果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蒙古民歌博士论文的相关成果虽然较硕士论文成果来讲较少,但也为审视蒙古民歌全貌提供了借鉴。
苏日那[3](2020)在《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调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方法,获取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的第一手材料,据此分析该地区人文社会环境、日常生活领域、教育领域中的蒙古族语言生活现状和相关语言政策。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由以下六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第一章从蒙古贞的历史变迁(历史背景、人口变化)、文化传承与变迁(语言文化、媒体接触)、蒙古族教育概况(起步期、探索期、调整期)等几个方面,介绍、分析蒙古贞地区人文社会环境和语言生活环境,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建议。第二章审视和研究语言政策问题。首先,从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有关定义和目标着手,通过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的相关性,阐明了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如何影响语言实践;其次,基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政策、蒙古贞地区地方性法规(条例),从民族语文工作、民族教育工作、民族文化工作、民族干部培养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蒙古贞地区民族政策落实情况;最后,针对语言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第三章为分析和归纳日常生活领域部分。在蒙古族聚居区和蒙汉杂居区选择老、中、青三个不同年龄段的被试,从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语言使用状况、语言态度等方面对语言使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进一步阐明了语言价值观和语言实践的相互影响。其后,对日常生活领域语言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因素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第四章为教育领域部分,在了解教学概况的基础上,对教学现状和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其中包括对教师进行的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语言使用状况、语言态度等专项调查;对学生进行的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语言使用状况、学习态度等专项调查。在此之后,综合教育领域语言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第五章系结语部分,以“正常情况下,语言与生活的万千变化没有偶然性,都是必然发生”为题,在调查分析、综合研究基础上分总结、结论、余论三个部分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总结部分,概括了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结论部分,对蒙古语使用现状、语言态度、语言流失概况等进行研究反思,并对其语言文化发展提出几点重要启示。余论部分,针对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几点建议。
李聪[4](2020)在《前郭尔罗斯胡仁乌力格尔现状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前郭尔罗斯作为吉林省唯一一个蒙古族自治县,其发展历史十分悠久。胡仁乌力格尔,是蒙古族传统曲艺形式,汉译为“用低音四胡伴奏说书”,表演者被称为“胡尔奇”。为应对新时代的挑战,满足胡仁乌力格尔自身的发展需求,传承人包朝格柱结合自身高超的艺术造诣和与时俱进的思想,创作出多人胡仁乌力格尔——《李艳荣定亲》。本文以前郭尔罗斯胡仁乌力格尔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对前郭尔罗斯胡仁乌力格尔的现状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和讨论。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对前郭尔罗斯的历史及胡仁乌力格尔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进行详细论述,同时对本森乌力格尔与潮仁乌力格尔在胡仁乌力格尔产生过程中的作用进行论述。第二章对前郭尔罗斯胡仁乌力格尔的主要伴奏乐器——胡尔进行论述,对低音四胡的形制、持琴、定弦、进行详细介绍,对传统与现代不同表演条件下表演形式的变化及要求进行论述。第三章对前郭尔罗斯的传承方式进行概述,在这一章从传承人入手,通过详细的田野调查对传承人包朝格柱的从艺经历进行详细的介绍。对新时代条件下,前郭尔罗斯胡仁乌力格尔新一代传承人的素质与传统胡尔奇相比又具备了哪些特点进行阐述。第四章对多人胡仁乌力格尔《李艳荣定亲》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述,在这一章不仅对《李艳荣定亲》的剧本和音乐进行分析,同时对多人胡仁乌力格尔是否是胡仁乌力格尔进行讨论。第五章对前郭尔罗斯胡仁乌力格尔的传承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思考。在新时代条件下,前郭尔罗斯胡仁乌力格尔的传承仍具有其所代表的蒙古族的民族意义,前郭尔罗斯胡仁乌力格尔虽并不能为前郭尔罗斯地方经济的发展创造实质性的效益,但是作为宣传手段同样能为前郭尔罗斯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在论文最后得出结论,前郭尔罗斯胡仁乌力格尔的代表性传承人包朝格柱在新作品的创作上始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所运用的曲调以五声调式为主。曲调的运用随着情节的发展,而不断转换,同类的情节会用不同的曲调和不重复的词汇来表达。多人胡仁乌力格尔虽然在表演形式上有了角色的分化,实际上是传统胡仁乌力格尔为了适应新时代环境,谋求自身发展的新尝试,其本质依旧是胡仁乌力格尔。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新培养方式培养、选拔出的传承人素质更高,能力更强,甚至打破了性别上的限制。在非遗的语境下,胡仁乌力格尔始终是蒙古族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它记录了蒙古族人民的历史和文化,是蒙古族人民的精神载体。
萨其日格[5](2020)在《口头传统与即兴表演 ——以敖特根巴雅尔好来宝演唱艺术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阿鲁科尔沁旗着名说唱艺术家敖特根巴雅尔演唱的好来宝为例,探讨蒙古族说唱音乐的口传性与即兴表演问题。通过把研究对象置身于其赖以生成的民俗场景中去,以表演为中心,探讨艺人及其艺术的生成过程及规律,进而探析构成艺人个人风格的元素所在。进而从民族音乐学、民俗学、语言学、民间文学等多学科及方法论的角度,拓宽有关口传性领域的研究和思考。对口传音乐的这种研究,无论是从认识蒙古族传统音乐艺术的本质来说,还是从认识创造这些艺术形式的民间艺术家的思维来说,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本文的主要内容有:(1)通过敖特根巴雅尔的个案来看口传音乐传统与即兴表演;(2)乌日嘎好来宝的口传文本的概况以及存承形态;(3)乌日嘎好来宝的的腔词关系以及结构模式;(4)对乌日嘎好来宝即兴表演的特征进行阐述,对其所运用的程式进行归纳与总结,进而观察表演中口传音乐的建构模式;(5)通过分析敖特根巴雅尔的个人经历,阐释其师承脉络及角色生成过程。
赵玉华[6](2016)在《胡仁·乌力格尔研究的新趋势——“首届胡仁·乌力格尔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文中提出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胡仁·乌力格尔的研究不断深化。首届胡仁·乌力格尔国际学术研讨会围绕胡仁·乌力格尔这一主题,从胡尔奇及其流派、胡仁·乌力格尔文本、胡仁·乌力格尔艺术、蒙汉文学关系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探讨,取得了广泛共识,为胡仁·乌力格尔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和方法论的启迪。
策力木格[7](2016)在《隋唐历史演义小说在蒙古地区的口传 ——以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布仁巴雅尔胡尔奇是蒙古族着名的说唱艺人,而《隋唐演义》是他演唱的经典之作。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故事来源于汉文小说《说唐》。比较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演述文本与汉文小说《说唐》,可以看出汉文小说在蒙古地区传播时发生的变化、书面文本转换成口头文本时的变化以及原因。两种文本从故事情节内容的增减、人物形象的蒙古化和叙事方式的口头化等三个方面展开转换,得出了胡尔奇演唱不是机械地重复或复述小说故事,而是结合本民族说唱传统、审美习惯和接受能力等进行的再创作活动的结论。书写转换成口头的过程中,胡尔奇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胡尔奇在快速创作和即兴表演的压力下,通过积累大量的程式化的表达来完成表演。
包莹[8](2016)在《蒙古英雄史诗教育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蒙古英雄史诗融合了神话、传说、祝词和民歌等多种民族元素,是民间数代说唱艺人集体创作出的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学体裁,也是蒙古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成果。它以诗歌这种文学体裁记述了蒙古民族的发展历史与生活习俗,也是该民族性格特点和民族精神的文化表达方式;史诗中歌颂了英雄主义情怀,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祈盼,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但是,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文化娱乐方式丰富多样,思想观念发生新的变化,对民俗文化造成严重冲击,蒙古英雄史诗也面临许多困境:一方面蒙古英雄史诗的文化圈在逐渐缩小,其生成发展的社会环境发生了不利的变化;另一方面在民众生产生活中蒙古英雄史诗的受众群体出现分化,尤其是年轻一代对其认识不够,缺乏学习兴趣,传承问题堪忧。在活态传承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保护和传承蒙古英雄史诗这一历史成果,也是一个需要亟待研究与解决的教育问题。因为从古至今,蒙古英雄史诗一直是蒙古民族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研究的缘由、意义与现状,本研究以教育学、文化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观点为指导,采用史论结合、以史为鉴的史学思维方式,分析了蒙古英雄史诗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以及主要内容与表演形式;运用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认识蒙古民族的族群特征以及所依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状况;通过问卷调查法从现有史诗艺术形式中了解年轻一代受众群体对蒙古英雄史诗文化的认识,概括了蒙古英雄史诗文化传承的实态,发现了传承困境所在;继而将蒙古英雄史诗文化置于教育传承的视野下,重点分析了教育传承蒙古英雄史诗文化的有效性和适切性,以及适合史诗文化特征的教育传承方式,同时提出了解决史诗传承面临困境的应对之策。概括而言,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相关结论如下:首先,在分析蒙古英雄史诗的史实方面,以史料为基础,从教育学、民俗学的视角,对蒙古英雄史诗发展史和民间艺人生活史进行梳理与描述。一是从蒙古英雄史诗产生与发展所依存的文化生态体系中,分析其中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宗教环境等历史背景,从而进一步探讨史诗产生、发展与演变的历史进程。二是通过对史料的整理与研究发现,随着民族的统一,政权的稳定,文化交流频繁,孕育蒙古英雄史诗发展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蒙古英雄史诗的变异现象,产生了两种新的史诗体,即蟒古思故事和本子故事。变异史诗在维持原有史诗的基本结构和特征的同时,融入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后不断向前发展,促进了民族之间的文化教育交流与融合。三是对蒙古英雄史诗的主要内容及其表演传承形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其中,蒙古英雄史诗主要内容有思想主题、角色形象、结构布局、文本形态和音乐特征等,表演形式有表演主体、表演语境、表演行为等,这些为史诗的口头传承提供了重要的有形和无形载体。四是在史诗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民间艺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们既是史诗的创作者和传播者,又是史诗的保护者与继承者。为此,考察民间艺人生活史也成为本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从艺人生活变迁过程中分析对文化创作与传承的影响,为本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其次,在探讨蒙古英雄史诗不同的教育传承方式时,本研究围绕蒙古英雄史诗的传承问题而展开,分析不同教育传承方式的适切性、可行性以及所存在的问题。一是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对传统的师徒式教育传承方式和现代的社会载体式教育传承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父子相传,师徒相授"的传统教育传承模式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一方式在当代面临着传承断代、原生态传承场域消失、传承空间有限等问题;社会载体式教育传承方式以其灵活多样的传承载体提升了传承效果,但依然存在着保障设施建设不足、资源匮乏、机构间相互独立且缺少合作等问题;由于蒙古英雄史诗的特殊性以及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在肯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优势和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认识到了当前面临的困境所在。二是各种传承方式之间相互独立,缺少互动与沟通,过于强调和运用单一方式,不能使文化传承达到最佳效果;而有效办法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最后,在蒙古英雄史诗教育传承路径探索与创新上,提出借助文化大数据系统中的数字化载体,将其运用到蒙古英雄史诗的教育传承中,搭建史诗传承的数据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教育平台,使文化资源与教育资源有效对接,不同传承方式之间资源共享、相互补充,以此达到消解传承危机,营造现代化和数字化的良好民族文化教育环境,实现蒙古英雄史诗的有效传承,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蒙古民族的繁荣与发展。
全福[9](2013)在《“胡仁乌力格尔”研究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外学者对"胡仁乌力格尔"的研究自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而国内研究从1955年起步,"文革"之后进入高峰期。胡仁乌力格尔是蒙汉文化关系史上罕见的、富有历史意义的文化现象,是蒙汉文化艺术交流的结晶。研究它可以揭示蒙汉文化相互影响的特点,可以勾勒出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碰撞、交流、吸纳、认同的历史轨迹,这对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下,正确描述蒙汉文化的互动共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并对推动祖国56个民族的文化发展、保持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富有借鉴意义。八十余年的胡仁乌力格尔研究,从一般的介绍性、资料性、单一性研究逐渐发展为多学科交叉整合研究,进而成为世界性的专门学科。
好比斯嘎拉图[10](2013)在《胡仁乌力格尔生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任何文化在另一文化地带进行传播时都会与当地文化产生冲突和交融。在蒙古历史发展过程中,藏族和汉族文化对蒙古族文化的多元性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由于外在的政治原因,作为接受者的蒙古族面对强有力的外来文化除了抗拒以外更多的是接受。在接受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他们没有采用硬搬生套的机械式的“拿来”方式,而是有机的将本民族原有的文化与外来的文化因素相融合而形成了一种多元而复杂的文化艺术种类。笔者在本文所论述的对象--胡仁乌力格尔便是蒙汉两个民族文化交融而形成的文学艺术种类。满清时期关内多年战乱,再加上自然灾害,河北、山东一代的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得到一线生机,关内汉人连年出关,迁移到长城以外的蒙古族地区。汉人最初迁移的地段是长城外的卓索图盟,当时的卓索图盟蒙古人都过着逐水草而牧的游牧生活。“闯关东”而来的汉人到卓索图盟开始耕地而生。长时间的蒙汉杂居生活形成了该地区半农半牧生产方式。汉人迁入蒙地,不仅向蒙古族地区带来农耕技术和手工业技术,还向蒙古族地区带来了他们的曲艺文化种类--评书、大鼓书、快板书、戏曲等等。在农耕与游牧文化的交融的背景下该地区形成了早期的说书艺术(广义的胡仁乌力格尔),随着外在的调适和内在本身的发展胡仁乌力格尔(狭义的胡仁乌力格尔)逐渐成为蒙古族东北地区主要流行的一种说唱艺术。胡仁乌力格尔也称为说书,表演艺人称为胡尔奇。其表演形式为说唱艺人(胡尔奇)手持胡琴以边唱边奏的形式进行表演。主要流传在内蒙古科尔沁左右翼各旗、蒙古贞、郭尔罗斯、杜尔伯特、扎鲁特、巴林、克什克腾、乌珠穆沁二旗及蒙古国东方省、达力岗嘎旗、中央省、大库伦等地区。胡仁乌力格尔所说唱的内容多为短、中、长篇历史故事,题材既有蒙古族本民族的故事,也有汉族历史、小说故事。而蒙汉故事数量上,汉族历史、小说故事内容占很大的比例,这不仅仅是一种数量上的对比,更多体现的是胡仁乌力格尔所生成的内在因素,解释了胡仁乌力格尔的生成不仅扎根于本民族历史文化,更多是吸收了汉族文学艺术众多因素而形成的特点。现在,胡仁乌力格尔不仅是东部蒙古族中广为流传的说唱艺术,也对东部蒙古族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胡仁乌力格尔这里的牧民不仅了解的是故事情节内容,更多的是汉族的历史、文化、宗教等等方面。胡仁乌力格尔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由蒙古国学者呈·达姆丁苏伦,宾·仁庆等人开启了先河,到现在已有八十年的研究史。特别是近些年胡仁乌力格尔的研究工作如同雨后春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总结以往的研究,其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文学和艺术两个领域,并把研究重点放置在“当下或现象”的研究上,而很少探究胡仁乌力格尔的生产问题。其中也有极少数学者在谈到胡仁乌力格尔的生成原因时提到它的形成源于蒙古族英雄史诗,二者有启——承关系,而忽略了胡仁乌力格尔与汉族曲艺艺术之间的亲缘关系上。但笔者认为胡仁乌力格尔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与汉族章回小说和说唱文学有很多相同或相通的地方。胡仁乌力格尔在形成之前,处于萌芽状态时就已有受到汉族口传文学影响的痕迹,并且通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渐形成现在意义上的胡仁乌力格尔。出于研究这点,笔者运用历史比较研究法、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变迁论、目录学等学科的方法,从多角度、多层面论证了胡仁乌力格尔在其生、成、发展过程中受到汉族文学作品影响等。论文的框架结构和大体思路,首先笔者从胡仁乌力格尔所生成的“宏观的文化语境”的为基点,对胡仁乌力格尔与汉族的文学艺术比较为例证,并在此基础上对胡仁乌力格尔与汉族文学艺术中微观的套语的比较研究等三个方面论述,采用层层递进、由宏观到微观的比较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来解释了胡仁乌力格尔的生成特点。本文章由上例三章正文外由绪论、结语、附录等四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由研究的缘由、研究的动态、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方法、资料的来源、研究的价值、研究的创新点及论文的框架结构等八个部分组成。在对这些内容进行论述前,首先介绍了与胡仁乌力格尔生成相关的名词术语,笔者认为概念定义的界定是学术论文展开研究的前提,因此首先介绍了胡仁乌力格尔的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并交代了本文是以广义的概念为坐标张开了整篇文章的前提条件。研究的缘由方面笔者对胡仁乌力格尔这个艺术形式所生成的历史社会等内外原因进行概述性的探讨,再此基础上对这门艺术种类所生成的研究的状态进行了一个宏观比较后得出从胡仁乌力格尔与汉族文学艺术二者的比较研究的想法。在研究动态方面,胡仁乌力格尔的研究成果可谓是硕果累累,光博士论文就有8篇、硕士研究论文有10篇,有关探讨胡仁乌力格尔的着作近30余部,公开发表的论文近200多篇。在这些论着中也有不少关于胡仁乌力格尔的生成问题的探讨,但多数研究是通过胡仁乌力格尔与蒙古族传统说唱艺术英雄史诗二者的比较研究,而断定胡仁乌力格尔的生成是源于蒙古族英雄史诗,很少学者探讨胡仁乌力格尔与汉族文学艺术之间的亲缘关系。基于以上研究者的成果,本人从另一个较新的角度,通过胡仁乌力格尔和汉族文学二者的对比研究探讨胡仁乌力格尔的生成问题,这也是撰写本文的目的和较新颖的地方。第一章:主要从历史、地理、政治等大的文化语境解读了胡仁乌力格尔生产原因。该章节由胡仁乌力格尔形成的社会历史原因、汉族章回小说的翻译与胡仁乌力格尔的形成、小结等三个部分组成。第一节中的第一论题为清朝时期在移民政策的实施下山东、河北一带的中原汉族民众闯关东来到了卓索图盟;第二论题为这些移民来到蒙地长期定居于此,从而形成了该地区的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他们的到来不仅带来了一些生产、生活等“物质文化”而且也带来了中原的历史、文学、艺术等“精神文化”。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交融于碰撞的“语境”下产生了广义上的胡仁乌力格尔;第三个论题为,清朝光绪年间卓索图盟发生金丹道起义对胡仁乌力格尔的流传范围的扩大有间接性影响;第四个论点为随着长时间的接触和融合,蒙古族人民逐渐能接受汉族文学艺术,原因在于汉族故事中的英雄形象与蒙古族传统史诗艺术中的英雄形象有着很多相同的地方,从而逐渐接受汉族的文学作品。第二节中,笔者探讨了汉族文学作品的翻译对丰富胡仁乌力格尔内容、题材,即生成和发展中有直接的推动作用。总结该章,主要论述和解释了外在的社会原因和自身内在的发展对胡仁乌力格尔的生、成、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二章:笔者在前一章的基础上从具象的角度对胡仁乌力格尔与汉族说唱艺术和戏曲等众多艺术中间的比较来论证了胡仁乌力格尔的生成特点。该章节由汉族曲艺艺术评书与胡仁乌力格尔关系论、汉族曲艺艺术大鼓书与胡仁乌力格尔关系论、汉族戏曲艺术与胡仁乌力格尔关系论、明末清初时期的“倒剌戏”与胡仁乌力格尔关系论、小节等五个部分组成。在本章节中,笔者从关系论的角度通过上例曲艺艺术与胡仁乌力格尔之间的比较,了解到胡仁乌力格尔与汉族艺术种类之间的相似性,从此论证了胡仁乌力格尔在其生、成、发展过程中受到汉族文化艺术影响的特点。第三章:笔者以胡仁乌力格尔中的聚象因素—一套语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微观视角比较了胡仁乌力格尔中的套语与汉族曲艺艺术大鼓书、评书中所运用的套语的相似性。该部分由纲鉴套语的形成研究、“奇门遁甲”与胡仁乌力格尔“军队阵容”套语、其它套语的形成研究、明贤集、谚语与胡仁乌力格尔中的套语、小结等五个部分组成。第一节中主要探讨了汉族纲鉴套语对胡仁乌力格尔“纲鉴”套语形成过程中的影响;第二节探讨了汉族军用秘诀“奇门遁甲”中的军队摆兵布阵与胡仁乌力格尔中摆兵布阵的相似性;第三节中通过比较汉族曲艺艺术中的山水赞、皇帝上朝、战马配鞍、赞英雄形象赋赞与胡仁乌力格尔套语得出二者的相似性。最后第四节中对胡仁乌力格尔某些套语与汉族的明贤集、谚语进行对比,得出在胡仁乌力格尔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吸取了汉族文学因素。贯穿正篇文章的研究方法为比较学。通过胡仁乌力格尔与汉族章回小说和历史故事中的比较研究,笔者最后总结以下四点:首先,广义的胡仁乌力格尔形成于上世纪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卓索图盟地区。此时的胡仁乌力格尔的生产特点是,从中原移民到蒙地的汉族与蒙古人民长时间的交流变为蒙古化了的汉人,而这些蒙古化的汉人以口传的形式带来了很多中原文化因素,这对胡仁乌力格尔初期的生成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之后,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时,随着大量汉人的移民到卓索图盟地区、及长时间的交融,呈现出反哺蒙古族传统文化,从而更加促进了胡仁乌力格尔的生成、发展速度。其过程可以从下列图有个简单认识:时间概述:17世纪末18世纪初→18世纪末、19世纪初概念定义:雅布甘乌力格尔(广义的概念)→胡仁乌力格尔(狭义的概念)表演形式:讲述→演唱文化因子:蒙古族原文化+汉族文化因素→蒙古族原文化+汉族文化因素传播方式:口传形式为主要方式→口传与文本传播本并重行为特征:移民吸收蒙古族文化→移民反哺蒙古文化但是,任何文化现象的形成是多方面的,上例图为胡仁乌力格尔的生成过程的理解有辅助作用,而不能全全代表整个生成过程。其次,在胡仁乌力格尔的生成过程中不能忽略早期的口头传播形式。在本子乌力格尔之前,汉族文学艺术更多是以口传形式传播到蒙古族地区的。也就是说,在胡仁乌力格尔的生成过程两种文化是通过口传形式到文本的传播方式来逐步的积淀后形成了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说书艺术的。再次,胡仁乌力格尔是演唱、叙述、演奏等表演形式与文学艺术相结合的复杂体。它的内容多数源于汉族历史故事和文学艺术,在表演层面上的音乐曲调也吸收了汉族戏曲、说唱等艺术因素。最后,胡仁乌力格尔的表演者--胡尔奇在数小时的演唱叙述中基本是以“脱稿”形成进行表演的,原因在于他们掌握了故事情节内容外也积累了丰富的套语。通过对胡仁乌力格尔中的套语与汉族文学艺术中的套语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具有有很多相似性,从而能够看出胡尔奇在学说和演说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吸收了汉族文学艺术的套语及众多文化因素的特点。
二、国外学者对胡仁·乌力格尔的研究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学者对胡仁·乌力格尔的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敖德斯尔小说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与选题意义 |
三、研究概况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敖德斯尔小说的互文性研究 |
第一节 敖德斯尔小说的自涉互文性 |
一、人物再现的互文 |
(一)社会主义建设者形象的互文性 |
(二)党的好干部形象的互文性 |
(三)民族儿童形象的互文性 |
二、故事情节的互文性 |
(一)社会主义竞赛情节的互文性 |
(二)收养孤儿情节的互文性 |
(三)爱情故事的互文性 |
三、景物描写的互文性 |
(一)自然景物描写 |
(二)草原春节的描写 |
第二节 敖德斯尔小说与汉文学作品之间的互文性 |
一、故事情节的互文性 |
二、景物描写的互文性 |
三、人物形象的互文性 |
(一)新力量:娜仁斯其格/梁生宝、高增福和徐改霞 |
(二)中间人物:梁三老汉/老希力莫 |
(三)旧势力:莎木腾/三大能人(姚世杰、郭世富、郭振山) |
第三节 敖德斯尔小说对后世作家的创作影响 |
一、故事情节的互文性 |
二、人物形象的互文性 |
(一)寻求民族解放道路的义士:义德尔/苏克 |
(二)党在骑兵支队的代表:哈达巴图/青克尔 |
(三)反动叛匪:扎拉森、何富贵/宾巴 |
三景物描写的互文性 |
(一)静态画面——没落破败的王府 |
(二)情景交融的景物描写 |
第二章 敖德斯尔小说文本转移研究 |
第一节 从“剧本”到电影 |
一、从语言艺术到视觉艺术 |
(一)故事情节 |
(二)人物及其人物关系 |
二、影像转码:隐喻 |
(一)戏剧性的隐喻 |
(二)意识形态的隐喻 |
三、从抽象场景到具体场景 |
(一)选择场景展现空间 |
(二)骑兵训练的场景 |
(三)热闹非凡的召庙村 |
第二节 从小说到胡仁乌力格尔 |
一、内容的变化 |
(一)内容的增加与删减 |
(二)内容的细化 |
二、驯马程式的转变 |
三、传统搏克文化的淡出 |
四、人物形象的差异 |
第三节 从文学作品到连环画 |
一、从剧本小说到连环画脚本 |
二、从文字艺术到图像艺术 |
(一)人物形象的刻画 |
(二)连环画中的蒙古元素 |
(三)骑兵“再现” |
三、连环画《骑士的故事》两种版本之间的对比 |
(一)对初版本脚本的删减和添加 |
(二)脚本的修改 |
第三章 敖德斯尔小说发生学研究 |
第一节 “前文本”的创作经验研究 |
一、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 |
(一)故事情节与真实事件的对应 |
(二)人物形象的原型 |
二、作家对同类题材以及其它题材作品的借鉴和吸收 |
三、研究作家所创作的同类题材的作品及其经历 |
第二节 从手稿文本到印刷文本 |
一、从手稿文本到印刷文本 |
(一)《骑兵之歌》现存手稿基本信息 |
(二)现存手稿与印刷作品的文本校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参考书目 |
参考作品 |
参考论文 |
采访调研 |
后记 |
(2)蒙古民歌学术史整理与研究 ——以汉文版的民歌集、专着、学位论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蒙古民歌搜集整理与研究 |
第一节 20 世纪下半叶蒙古民歌集 |
一、1949 年—1966 年的蒙古民歌集 |
二、1976 年—20 世纪末的蒙古民歌集 |
第二节 21 世纪初蒙古民歌集 |
一、21 世纪第一个十年的蒙古民歌集 |
二、21 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蒙古民歌集 |
第二章 蒙古民歌专着研究 |
第一节 20 世纪下半叶蒙古民歌专着研究 |
第二节 21 世纪初蒙古民专着研究 |
一、21 世纪第一个十年的蒙古民歌专着 |
二、21 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蒙古民歌专着 |
第三章 蒙古民歌学位论文研究 |
第一节 蒙古民歌博士论文研究 |
一、从民俗学角度研究蒙古民歌博士论文 |
二、从文学角度研究蒙古民歌博士论文 |
第二节 蒙古民歌硕士论文研究 |
一、音乐形态学视野下的蒙古民歌研究 |
二、美学视野下的蒙古民歌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民歌集成类 |
二、专着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附录 |
一、成果索引 |
(一)民歌集索引 |
(二)专着索引 |
(三)博士论文索引 |
(四)硕士论文索引 |
二、田野采风 |
三、学习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一)科研项目 |
(二)发表论文 |
(三)参加学术会议 |
(四)获奖 |
致谢 |
(3)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1.1 选点原因 |
0.1.2 选题原因 |
0.1.3 选题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蒙古族语言生活概况 |
0.2.2 蒙古贞语言生活概况 |
0.2.3 研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0.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0.3.1 调查工作基本情况 |
0.3.2 调查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人文社会环境 |
1.1 历史变迁 |
1.1.1 历史背景 |
1.1.2 人口变化 |
1.2 文化传承与变迁 |
1.2.1 语言文化 |
1.2.2 媒体情况 |
1.3 蒙古族教育概况 |
1.3.1 起步期 |
1.3.2 探索期 |
1.3.3 调整期 |
1.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1.4.1 存在的问题 |
1.4.2 对策建议 |
小结 |
第二章 语言政策 |
2.1 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 |
2.1.1 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相关定义 |
2.1.2 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目标 |
2.1.3 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 |
2.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政策 |
2.2.1 少数民族语言政策综述 |
2.2.2 蒙古贞地区地方性法规(条例) |
2.2.3 政策落实情况 |
2.3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2.3.1 存在的问题 |
2.3.2 对策建议 |
小结 |
第三章 日常生活领域语言使用现状 |
3.1 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 |
3.1.1 语言习得和习得环境 |
3.1.2 语言能力 |
3.1.3 语言文字学习途径和动机 |
3.2 语言使用状况 |
3.2.1 家庭语言使用 |
3.2.2 社区语言使用 |
3.2.3 行政司法语言接触 |
3.2.4 媒体接触 |
3.3 语言态度 |
3.3.1 语言的社会地位评价 |
3.3.2 语言文字发展前景期望度 |
3.3.3 行为倾向和双语教育态度 |
3.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3.4.1 存在的问题 |
3.4.2 因素分析 |
3.4.3 对策建议 |
小结 |
第四章 教育领域蒙古语文教学现状 |
4.1 教育教学基本情况 |
4.1.1 教育现状 |
4.1.2 学校概述 |
4.2 蒙古语文教学现状 |
4.2.1 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 |
4.2.2 语言使用状况 |
4.2.3 语言文字学习动机和语言文字态度 |
4.2.4 教学及科研 |
4.3 蒙古语文学习现状 |
4.3.1 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 |
4.3.2 语言使用状况 |
4.3.3 学习态度 |
4.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4.4.1 存在的问题 |
4.4.2 对策建议 |
小结 |
总结与思考 |
一、总结 |
二、结论 |
三、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田野采撷 |
附录三 数据资料 |
致谢 |
(4)前郭尔罗斯胡仁乌力格尔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意义 |
一、前郭尔罗斯空间概述及胡仁乌力格尔溯源 |
(一)前郭尔罗斯空间概述 |
1.地理空间 |
2.历史空间 |
(二)胡仁乌力格尔溯源 |
1.胡仁乌力格尔产生的外部条件 |
2.胡仁乌力格尔产生的内部条件 |
二、前郭尔罗斯胡仁乌力格尔的艺术特征 |
(一)前郭尔罗斯胡仁乌力格尔的伴奏形态 |
1.主要伴奏乐器——胡尔 |
2.胡尔的演奏方法及定弦 |
(二)胡仁乌力格尔的表演形式 |
1.传统胡仁乌力格尔表演要求 |
2.现代胡仁乌力格尔的表演变化 |
三、前郭尔罗斯胡仁乌力格尔的传承 |
(一)传承人包朝格柱 |
1.早年学艺经历和从艺经历 |
2.任命为传承人后的从艺经历及学术活动 |
3.创作理念 |
(二)前郭尔罗斯胡仁乌力格尔的传承方式 |
1.传统传承方式 |
2.新时代下的传承 |
四、多人胡仁乌力格尔《李艳荣定亲》作品分析 |
(一)创作背景及角色分配 |
1.创作背景 |
2.角色分配 |
(二)《李艳荣定亲》剧本及音乐分析 |
1.剧情介绍 |
2.《李艳荣定亲》中正曲分析 |
3.对多人胡仁乌力格尔《李艳荣定亲》的思考 |
五、前郭尔罗斯胡仁乌力格尔发展方式和民族传承意义 |
(一)前郭尔罗斯胡仁乌力格尔的发展方式 |
1.新曲目的创作 |
2.网络平台的建设 |
3.旅游业的发展 |
(二)前郭尔罗斯胡仁乌力格尔的民族传承意义 |
1.承载民族记忆 |
2.加强民族认同 |
3.加深文化自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口头传统与即兴表演 ——以敖特根巴雅尔好来宝演唱艺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概况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蒙古族历史文化传统中的好来宝 |
1.1 地方传统中的好来宝的存承形态 |
1.2 作为口头艺术的“乌日嘎好来宝” |
1.2.1 关于“乌日嘎好来宝”的由来 |
1.2.2 “乌日嘎好来宝”的特点 |
1.3 作为交流的“乌日嘎好来宝” |
第二章 技艺的习得:敖特根巴雅尔的艺术之路 |
2.1 牧民——民间艺人 |
2.1.1 家庭的影响 |
2.1.2 民间音乐文化的影响 |
2.2 技艺的积累 |
2.2.1 第一阶段:自学 |
2.2.2 第二阶段:拜师学艺 |
2.2.3 第三阶段:民间艺人 |
第三章 敖特根巴雅尔好来宝演述中的音乐与唱词 |
3.1 唱词语言特点 |
3.2 曲调特点 |
3.3 腔词的结合 |
第四章 表演中的创作:敖特根巴雅尔的一次祝寿宴表演个案 |
4.1 个案描述 |
4.1.1 背景介绍 |
4.1.2 敖特根巴雅尔的寿宴表演过程 |
4.2 寿宴仪式音声与好来宝表演 |
4.2.1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
4.2.2 仪式中的乌日嘎好来宝 |
4.3 表演中的创作 |
第五章 好来宝表演中的叙事及其程式 |
5.1 唱词的程式 |
5.2 围绕主题构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6)胡仁·乌力格尔研究的新趋势——“首届胡仁·乌力格尔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胡尔奇及其流派研究 |
二、胡仁·乌力格尔文本研究 |
三、胡仁·乌力格尔艺术研究 |
四、蒙汉文学关系研究 |
五、其他方面 |
六、结语 |
(7)隋唐历史演义小说在蒙古地区的口传 ——以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资料来源及概念解释 |
二、研究概况 |
三、选题缘起及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隋唐历史演义小说在蒙古地区的传播 |
第一节 隋唐历史演义小说在蒙古地区传播背景、形式及其版本保存情况 |
第二节 隋唐历史演义小说在蒙古地区的影响 |
小结 |
第二章 汉文小说《说唐》到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 |
第一节 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文本来源与文本选定 |
第二节 对汉文小说《说唐》故事情节内容的增减 |
第三节 对汉文小说《说唐》人物形象的蒙古化 |
第四节 对汉文小说《说唐》叙事方式的口头化 |
小结 |
第三章 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程式特征探析 |
第一节 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程式化的语言 |
第二节 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程式化的结构 |
第三节 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中的主题或典型场景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布仁巴雅尔胡尔奇说唱过的曲目统计表 |
附录二:说唱过胡仁乌力格尔《隋唐演义》的胡尔奇统计表 |
附录三:《中国蒙古文古籍总目》中的隋唐系列小说统计表 |
附录四:田野调查访谈录及相关图片 |
附录五:《说唐全传》《说唐》与布仁巴雅尔《隋唐演义》故事情节和人物比较表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8)蒙古英雄史诗教育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少数民族文化保护面临着挑战 |
(二) 蒙古英雄史诗活态传承遇到了危机 |
(三) 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对教育提出诉求 |
(四) 文化大数据带来教育传承方式的变革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 关于蒙古英雄史诗的研究 |
(二) 关于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研究 |
(三) 关于文化大数据的研究 |
四、概念界定 |
(一) 蒙古英雄史诗 |
(二) 教育传承 |
(三) 文化大数据 |
五、研究设计 |
(一) 理论基础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蒙古英雄史诗的历史演变 |
一、蒙古英雄史诗产生的文化生态背景 |
(一) 蒙古英雄史诗产生的自然地域环境 |
(二) 蒙古英雄史诗产生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三) 蒙古英雄史诗产生的宗教信仰环境 |
二、传统蒙古英雄史诗形成的历史脉络 |
(一) 初创阶段:氏族瓦解时期的单篇型蒙古英雄史诗 |
(二) 发展阶段:阶级分化时期的串联复合型蒙古英雄史诗 |
(三) 繁荣阶段:封建割据时期的并列复合型蒙古英雄史诗 |
三、变异蒙古英雄史诗发展的历史进程 |
(一) 蒙古英雄史诗发生变异的原因 |
(二) 蒙古英雄史诗变异的具体表现 |
(三) 变异史诗的历史演变阶段 |
第二章 蒙古英雄史诗对民族发展的文化价值与教育意义 |
一、共生关系:民族文化发展与民族文化教育 |
(一) 共生是各民族间和谐稳定的发展样态 |
(二) 共生是民族文化多元发展的文化形态 |
(三) 民族教育强化民族发展与民族文化的共生共荣 |
二、文化价值:蒙古英雄史诗满足民族教育发展的文化需求 |
(一) 蒙古民族历史研究价值 |
(二) 蒙古民族艺术审美价值 |
(三) 蒙古民族心理认同价值 |
(四) 蒙古民族文化教育价值 |
三、教育意义:蒙古英雄史诗满足民族文化发展的教育需求 |
(一) 满足蒙古民族地区群众文化生活的精神需求 |
(二) 满足蒙古民族认同意识的培养需求 |
(三) 促进蒙古民族地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
(四) 促进蒙古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稳定 |
第三章 蒙古英雄史诗的主要内容与表演形式 |
一、蒙古英雄史诗的主要内容和形态特征 |
(一) 内容主题 |
(二) 角色形象 |
(三) 结构布局 |
(四) 文本形态 |
(五) 音乐特征 |
二、主要作品中的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 |
(一) 传统史诗演唱曲目《红色勇士谷诺干》 |
(二) 本子故事说唱曲目《青史演义》 |
三、蒙古英雄史诗的表演形式 |
(一) 蒙古英雄史诗的表演主体 |
(二) 蒙古英雄史诗的表演语境 |
(三) 蒙古英雄史诗的表演行为 |
第四章 蒙古英雄史诗文化生态模式的嬗变及其教育传承形式 |
一、蒙古英雄史诗文化生态的单一传统模式 |
(一) 艺术流派 |
(二) 艺人生活 |
二、蒙古英雄史诗文化生态模式的现代多元转变 |
(一) 史诗内容由民族英雄故事向蒙汉融合故事转变 |
(二) 艺人角色由职业化向大众化转变 |
(三) 传播方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 |
三、蒙古英雄史诗的教育传承形式 |
(一) 师徒式传承 |
(二) 社会载体式传承 |
第五章 蒙古英雄史诗受众群体的调查及其教育传承面临的困境 |
一、蒙古英雄史诗受众群体现状调查的研究方案 |
(一) 研究范围与样本选取 |
(二) 调查设计与统计方法 |
(三) 研究过程与实施进展 |
二、蒙古英雄史诗受众群体现状调查的结果与讨论 |
(一) 艺人和中老年听众对蒙古史诗文化的认知与态度 |
(二) 文化部门工作者们对蒙古史诗文化的认知与态度 |
(三) 年轻人群体对蒙古史诗文化的认知与态度 |
(四) 对蒙古英雄史诗受众群体现状调查结果的讨论 |
三、蒙古英雄史诗教育传承困境的主要表现 |
(一) 传统师徒式传承的困境 |
(二) 现代社会载体传承的困境 |
四、蒙古英雄史诗教育传承困境的成因分析 |
(一) 蒙古英雄史诗所具有的特殊性 |
(二) 社会多元文化的不利影响 |
第六章 基于文化大数据背景下蒙古英雄史诗的现代教育传承方式 |
一、蒙古英雄史诗教育传承的总体规划 |
(一) 开放式平台系统 |
(二) 自循环服务体系 |
(三) 可持续教育传承愿景 |
二、蒙古英雄史诗教育传承的支撑要素 |
(一) 数字图书馆专题数据库 |
(二) 特色专题网站 |
(三) 数字博物馆 |
(四) 移动学习端 |
(五) 微课程设计 |
(六) 教育游戏 |
三、蒙古英雄史诗教育传承与创新的路径选择 |
(一) 建立文化遗产数据库,拓展校本课程的教学资源 |
(二) 利用媒介传播方式,发展学校与社区开放互动式教学 |
(三) 构建文化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文化资源与教育传承对接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胡仁乌力格尔”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胡仁乌力格尔”界说 |
二、“胡仁乌力格尔”研究概述 |
1. 国外研究 |
2. 国内研究 |
3. 三个研究阶段的发展轨迹 |
(1)发端和发展期。 |
(2)国内“17年文学”时期的研究。 |
(3)国内“新时期”的研究。 |
三、“胡仁乌力格尔”研究述评 |
1. 资料建设。 |
2. 从介绍性文字、单篇论文到整合研究。 |
3. 出现了一些有学术价值的成果。 |
4. 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增多。 |
5. 成绩与不足。 |
(10)胡仁乌力格尔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藏文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正文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四、国外学者对胡仁·乌力格尔的研究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敖德斯尔小说文本研究[D]. 成仁.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蒙古民歌学术史整理与研究 ——以汉文版的民歌集、专着、学位论文为例[D]. 岑霞. 西北民族大学, 2021
- [3]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调查研究[D]. 苏日那.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4]前郭尔罗斯胡仁乌力格尔现状调查研究[D]. 李聪.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口头传统与即兴表演 ——以敖特根巴雅尔好来宝演唱艺术为例[D]. 萨其日格.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6]胡仁·乌力格尔研究的新趋势——“首届胡仁·乌力格尔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赵玉华.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 [7]隋唐历史演义小说在蒙古地区的口传 ——以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为例[D]. 策力木格. 暨南大学, 2016(02)
- [8]蒙古英雄史诗教育传承研究[D]. 包莹.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9]“胡仁乌力格尔”研究述评[J]. 全福.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4)
- [10]胡仁乌力格尔生成研究[D]. 好比斯嘎拉图.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