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珍[1]2001年在《广西石山区农民贫困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问题,目前世界上尚有10余亿人口处于贫困状态,他们大部分分布在东亚、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同时贫困也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涉及经济、社会、文化必然存在的一种现象。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并且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尚未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农村贫困的缓解是我国长期、艰巨的奋斗目标和任务。以“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基本完成为标志的扶贫工作和脱贫战略又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本文研究对象是对广西喀斯特地貌石山区农民贫困问题的深入探讨。文章首先简明叙述我国目前农村贫困人口的现状,政府扶贫开发所经历的伟大历程和取得瞩目成就,以及在新世纪我国扶持贫困地区的战略思想和西南石山区的农村农民脱贫面临新的形势;然后以广西石山区21个峰丛洼地型地貌石山县市为样本,对石山区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广西全区以及全国平均水平作一个详细的比较;据此基础,从单因子角度和“贫困恶性循环链”角度分析了石山区的脱贫制约因素;最后提出石山区农村脱贫与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创新,先肯定过去我国政府在石山区已成功实施并仍将行之有效的反贫困操作模式,如以工代赈,世行贷款项目,异地安置,小额信贷,社会参与以及优惠政策等,然后结合我国“十五”计划纲要精神,西部大开发战略思想,认为石山区在新的阶段的脱贫方式应是经济扶贫、生态扶贫、教育扶贫相统一,即既要对石山区农业、农村结构战略性调整,抓住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机会,推进小城镇建设,又要根据环境需要,发展生态农业,恢复生态环境,同时对石山区的人力资源开发要有更有力的投入。
曾勇[2]2016年在《中国东西扶贫协作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率先完成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为国际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其中,东西扶贫协作,即组织东部地区较发达的省市对口帮扶西部贫困地区,被认为是扶贫开发方式中最能有效解决贫困问题的、极具中国特色的一种扶贫方式。实践也表明,东西扶贫协作,有利于动员全社会力量扶贫、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扶贫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配置,有利于促进东西部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逐步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实现东西部的共同发展。自1996年开始实施以来,我国东西扶贫协作取得了很大的扶贫成效,较好地解决了贫困难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而据统计,至2014年底,全国仍有14个集中连片贫困区、12.8万个贫困村和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2015年完成减贫1442万人,截至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数为5575万人),重点分布在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其中,贫困发生率超过10%的有西藏、甘肃、新疆、贵州和云南,贫困人口数量超过500万的则有贵州、云南、河南、广西、湖南和四川。如果到2020年,还有几千万人生活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还有集中连片整体贫困现象的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没有如期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意味着,"十叁五"时期我国必须平均每年减贫超过1000万人,每月需要减贫接近100万人。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是扶贫开发,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就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采用常规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难以完成这一任务。作为最能有效解决贫困问题且极具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方式,东西扶贫协作必须提高认识、创新思路、完善政策、强化措施,为确保"十叁五"时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研究中国东西扶贫协作绩效如何进一步提升,非常有必要。为此,本文从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系统学和管理学等视角,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依照理论-现状-实证的基本思路,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反贫困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极具中国特点的孤岛型贫困的学术概念及其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总结了 1996年至今近20年来东西扶贫协作的历程、政策演变和有效举措,探讨了东西扶贫协作的动力机制和宏观绩效,结合上海对口支援云南工作实例的分析和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绩效的评价,研究了东西扶贫协作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效果,结合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和上海对口支援工作实际,探究提升东西扶贫协作效能的新路径,试图提出与经济新常态相相适应的扶贫政策建议。本文共分为八个章。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思路、方法、意义、创新点以及本文对贫困的概念和内涵的界定,探索性的提出了孤岛型贫困的基本概念。第二章是本文进行研究的理论基础,系统总结了中外反贫困、区域经济发展、东西扶贫协作、扶贫绩效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及实证研究成果,厘清了本文研究的基础及出发点。第叁章全面梳理了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状况,结合"孤岛型贫困"的诠释系统分析了贫困的概念、类型、特征和形成的一般机理,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的历史沿革、东西扶贫协作的演进历程和主要举措。第四章是探讨东西扶贫协作的经济效益和动力机制,采用规范研究和边际研究方法探析东西扶贫协作的动力机制和宏观绩效。第五章探讨沪滇结对帮扶的做法与特色,以"解剖麻雀"的方式,以沪滇对口帮扶为典型案例,对省域层面的东西扶贫协作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析。第六章是实证分析部分,采用时间序列数据计量分析了沪滇结对帮扶的宏观绩效,采用AHP方法构建了结对帮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沪滇对口帮扶项目资金的微观绩效进行了评价。第七章阐述了新时期中国扶贫开发的总体思路及基本内容,重点建构了孤岛型贫困减贫的总体构想和具体的实现路径。第八章是研究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旨在归纳总结本研究的基本内容及重要观点,给出东西扶贫协作绩效提升的建议,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围绕实现国家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东西扶贫协作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探究,丰富了东西扶贫协作的理论文献,拓展了东西扶贫协作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东西扶贫协作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实地组织了对口地区有关部门开展自评、抽评工作,在理论层面、方法层面、实践层面都具有一定创新。同时,本文还总结梳理了中外扶贫开发与减贫策略,归纳分析了沪滇对口帮扶的代表性举措、资源整合机制以及新探索,具有很强的政策借鉴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本文主要阐述分析了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国孤岛型贫困的基本概念、特征、现状及其形成的一般机理;二是东西扶贫协作的背景、进程、特点和亟待解决的制约因素;叁是衡量东西部扶贫协作绩效的基本方法及其主要分析结论;四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型案例——沪滇对口帮扶的特色、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五是中国孤岛型贫困减贫的总体构想和实现路径;六是提升东西部扶贫协作绩效的若干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得出了五个方面的主要结论:一是中国孤岛型贫困概念的提出及其减贫的实现路径。(1)中国的孤岛型贫困是呈片状、点状贫困分布格局下形成的具有鲜明区域性、多维性和持续性特征的一种慢性贫困现象。(2)孤岛型贫困的人口主体是农村留守人口,其形成的一般机理包括区位、政策、社会叁大机理。(3)提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建档立卡和发放专项救助津贴,是孤岛型贫困人口减贫的具体实现路径。而生态移民、构建"无缝隙"减贫工作机制和分类制定转型发展模式,则是孤岛型贫困地区减贫的具体实现路径。二是东西扶贫协作的理论作用效果。(1)有利于受援地区经济总量增长,对减轻东西部经济总量差距有所帮助。(2)有利于受援地区经济增速提升,对缩小东西部经济增速差距有所帮助。(3)对整体效益的作用效果具有权变性,取决于生产要素在东部和西部的单位边际产出。叁是沪滇对口帮扶的经验借鉴。(1)整村推进、产业帮扶和社会事业及人力资源开发是典型举措。(2)政府、市场、社会叁个层面的资源整合机制是重要特征;(3)打工经济、小额贷款模式引入、龙头企业带动是有效探索。四是沪滇对口帮扶的实证作用效果。(1)沪滇结对帮扶投入对减少贫困人口、提高教育水平、提高收入水平具有显着的作用。(2)新农村建设、产业帮扶和民生帮扶对减少贫困人口、提高教育水平、提高收入水平具有显着的作用,但作用大小存在差异。(3)扶贫资金管理和瞄准机制对减少贫困人口、提高教育水平、提高收入水平有影响。五是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和实证测算。主要包括投入管理、过程管理、产出与效果、社会评价等4个一级指标以及23个二级指标,对案例项目的微观绩效评价结果为良好。
张占毫[3]2017年在《广西少数民族山区精准扶贫机制与脱贫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精准扶贫战略是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的扶贫开发工作,它在思想和部署等方面有利于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适应了新时期贫困人口的需求。在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时,精准扶贫所采取的工作机制产生着非常大的作用,它有利于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考核和精准管理,对我国完成扶贫工作机制和开拓创新扶贫工作思路具有重要的作用。广西作为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属于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经济不发达,贫困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存在着连片特困区,例如大石山区,是我国国家扶贫少数民族山区重要的区域。近些年来,在广西少数民族山区实施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成为了其脱贫的重要步骤,虽然在少数民族山区精准扶贫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但是,在识别机制、帮扶机制、管理机制、考核机制和大数据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不足,通过对广西少数民族山区精准扶贫工作的探析,对国内外的扶贫经验进行借鉴,对广西少数民族山区的脱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和思路进行探讨,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试图对广西少数民族山区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找出完善和优化该地区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对策和建议。首先,对广西贫困地区扶贫的历程、贫困的类型和现状,以及具体精准扶贫实践的梳理分析,形成对该地区精准扶贫的客观认识,有利于肯定精准扶贫机制对该地区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其次,通过对广西少数民族山区现状和机制框架构建的分析,找出目前精准扶贫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贫困人口参与机制不完善;扶贫工作协调机制存在问题;精准识别机制不合理;精准帮扶过程中存在问题;扶贫制度建设不完善;大数据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再次,提出优化广西少数民族山区精准扶贫机制和脱贫的对策和建议,例如完善贫困人口参与机制,进一步推动自主脱贫;强化帮扶协调机制建设,进一步提升扶贫效率;精准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建立市场主导的多元化扶贫模式和机制;强化精准脱贫制度建设;建立科学的全面的大数据管理体系。最后,结语部分对本文探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指出文章中还存在的不足之处。
叶开杏[4]2013年在《广西农村贫困测度及扶贫开发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自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以来,农村贫困状况得到明显缓解,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减至2010年的268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30.7%下降到2010年的2.8%。广西是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亦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和全国扶贫开发的重点省区,属于滇桂黔石漠化区。按照新的扶贫标准2300元,2010年底,广西贫困人口数量高达1012万人,比1196元的标准增加了624万人;2012年底,广西贫困人口数量为755万人。贫困作为人类叁大问题之一(污染、人口、贫困),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现象,还是一个内涵复杂的社会问题,消除贫困是当今世界发展必须解决的课题。研究广西贫困问题具有时代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广西农村贫困特征,总结“十一五”期间广西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内容、取得的成效,从微观方面分析影响广西农村贫困的因素。模型数据来源于2012年4月份广西扶贫办开展的“千村万户”调研,以其中的18个贫困县372份有效问卷作为分析样本。根据样本数据,测算广西农村的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同时建立影响广西农村贫困的Logistic模型。从模型中得出结论:家庭总人口数和子女读书情况,尤其是就读教育支出较高的高中和大学等,对农户贫困有着正向影响;家庭收入构成、家庭成员参加培训情况、人均耕地面积、家庭住房结构、饮用水水源、家庭能源使用沼气、惠农政策享受情况对农户贫困起着明显的反向作用。在分析广西农村贫困的影响因素和扶贫开发难点的基础上,结合新十年的扶贫开发纲要,提出广西扶贫开发要遵循整体性、综合性、可操作性、兼顾公平与效率等原则,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选择扶贫开发模式或创新扶贫开发模式。根据广西扶贫开发的目标,在“叁位一体”(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的扶贫开发大格局下,具体从以下六个方面提高扶贫开发效果:①反贫困的环境条件——完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②反贫困的内在动力——深化贫困人口的发展意识,③反贫困的人力资源——加大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范围与力度,④反贫困的项目——发展特色优势产业,⑤反贫困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⑥反贫困的制度保障——构建平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达到反贫困的目标——增加收入,提高能力,自我发展。
莫光辉[5]2013年在《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创业与农村扶贫研究》文中认为贫困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人类社会面对的贫困问题是一个内涵十分广泛的社会问题和研究领域,可以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进行解读。在历史发展、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社会制度、贫困程度等时空差异的现实世界中,在不同的区域社会和时间节点上,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甚至是同一地区和同一国家的反贫困措施也有所区别,因为处于贫困境遇中的贫困人口的贫困状态千差万别,贫困人口的扶贫需求差异明显。而人类社会反贫困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又是一致的,就是要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目标。纵观人类社会的反贫困实践,不管是哪种扶贫模式,其扶贫任务要真正取得成效,必须重视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培养,只有贫困人口自身素质和脱贫致富能力提高了,贫困问题才能够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从我国的扶贫历程来看,贫困群体主要分布集中在中西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也一直以来是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本文选择少数民族地区聚居县,同时也一度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等县农村贫困人口为研究对象,天等县壮族人口占到了全县人口总数的96%左右,从1986年以来,天等县一直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文中应用社会学的风险社会理论和理性选择理论切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贫困问题研究,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研究法、质性研究方法等研究方法对壮族聚居县的天等县农村贫困问题和农民创业状况进行了实证调查和统计分析。首先,论文介绍了少数民族地区天等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进程及发展现状,以天等县农村贫困人口为调查样本,归纳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区域贫困特征和农民个体贫困的基本特征,总结了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指出了贫困与社会风险存在互为影响的关系。其次,论文还分析了创业型经济与区域社会贫困缓解之间的关系,在国家全民创业政策驱动和创业型经济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的背景下,农民创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生机。论文认为,创业型经济是我国农村区域社会发展变迁的重要变革力量,农民创业有利于农村贫困缓解。论文还归纳了天等县农民创业者的基本特征及其农民创业的作用效应,指出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创业与农村扶贫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认为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农村扶贫事业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扶贫进程营造了农民创业的良好环境。最后,论文提出,农民创业是增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能力的新途径,新时期的农村扶贫开发模式需要实现农民创业与国家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共生机制,通过农民创业提升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推进我国农民创业活动和扶贫开发事业的互动、共赢和发展。
张俊飚[6]2002年在《中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充分地融结和考虑贫困地区自身的特点和可持续发展所关注的主要内容。为此,本文在研究时,紧紧抓住了贫困、贫困地区、中西部贫困地区和可持续发展等关键词,将反贫困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如何实现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研究的核心内容,并将之贯穿于论文的始终。致力于全面和深层次地解析中西部贫困地区与可持续发展各个要素(即PREE)之间的关系,归纳和总结典型贫困地区在现实发展中所存在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成熟做法,寻找和研制可将之推广的基本路径,以实现点与面的结合。同时,将对相关要素的分析纳入到制度的范畴,探索制度创新的方法和通过制度创新来引发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层次的不断提升,为理性判断中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提供铺垫。为此,本文运用了调查研究方法、计量分析方法、数理分析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等,对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的主体结构主要分为九章。第一章为导言,主要对论文的选题意义以及国内外在本选题领域所开展的相关工作进行评述。第二章是对我国贫困问题的演变轨迹进行分析。首先对相关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梳理,进而对我国贫困地区的空间变异进行了分析,归纳出变异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又展开了对政府的扶贫政策和贫困人口的数量变化过程的分析,以全面了解我国贫困问题在过去和目前的基本状况。第叁、四、五、六章则分别对中西部贫困地区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开展了研究。集中探讨了中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中的一系列核心要素,从不同的侧面研究了各个要素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系和如何围绕可持续发展来做好各个要素的开发与管理工作。第七、八章主要就现实发展中存在于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或者符合可持续发展思路的一些典型地区的成功经验与做法进行了总结性的描述和归纳,同时对这些经验与做法如何顺利地推广到面上进行了探讨。第九章则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将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到制度的层面,探讨制度因素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影响,并就如何实现制度创新以推动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从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看,本文主要有以下创新:其一是提出脱贫县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模型;其二是提出了新的贫困的概念,拓展了贫困的内涵与外延;其叁是提出了可持续脱贫的新概念,认为可持续脱贫是指原有贫困人口稳定离开既定贫困标准线以后所处
黄勇贵[7]2012年在《贫困石山区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针对贫困石山区—广西大新县五山乡目前经济发展落后,存在山多地少、生态脆弱、基础设施较薄弱、科技推广力度不足、产业结构比例不协调、可支配财力少、投资结构矛盾突出等多种问题,结合五山乡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多样的亚热带农副产品、待开发的旅游资源、富足的劳动力资源等优势,提出几点经济发展思路及建议。首先是以农业发展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探索适宜五山乡农业发展的山脚经济模式;发展八角、剑花菜、龙眼等特色产品;发展牛(猪)一沼一草一牛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循环经济链条;引进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提高农民种养水平;改善土地生产条件,促进土地流转等建议。其次是扎实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出大力推进村屯道路建设;推进农村饮水安全解困工程及水利设施建设;注重项目投资服务,争上大项目等建议。其叁是利用五山乡富余劳动力资源,打造劳务输出型经济。其四是借助五山乡未开发的旅游资源,打造五山乡奇趣旅游经济。其五是要统筹兼顾,切实做好其它各方面的工作,包括新农村建设、计生、推进科教文卫事业、巩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维稳、抗灾救灾、优化机关效能服务等内容。期望本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更多人关心贫困石山区的经济发展问题。也希望本文的观点能为正确揭示我国边、远、偏的贫困石山区域的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律,政府部门科学、规范、合理的制定石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战略、政策方针及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价值。
黄柳林[8]2003年在《广西石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课题,其实质是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和模式,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广西石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揭示广西石山地区的农业在脆弱的生态环境下所面临的问题,广西石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建立,模式的选择,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为全面推进广西石山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村脱贫致富,提供一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文章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概述;第二部分对广西石山地区农业发展的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水土流失、石漠化、农村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贫困面广、贫困程度依然很高、农村劳动力过剩、农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叁部分,积极寻求石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对山区典型示范区的经验、具体做法进行归纳后,建立石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这些模式在恢复与重建广西石山地区的生态环境,解决石山地区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而适合在石山地区推广;第四部分,促进广西石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如加大政策倾斜力度;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建立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发展小城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王俊文[9]2007年在《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高尔基曾说:人类生活一切不幸的根源就是贫困。贫困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世界性难题。消除和缓解贫困,促进人类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和繁荣是国际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农村贫困现象明显缓解,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978年的30.7%下降到2000年的3%左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目前我国农村仍有2800万人尚未脱贫。这些地方地域偏远、交通闭塞,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文化教育落后,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素质低下,脱贫难度越来越大。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民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所以可以这样说,没有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现代化,没有农民小康就没有全国小康。农村稳则全国稳,农民兴则国家兴。如果说民主革命时期的农民问题主要是土地问题,即改革不合理封建土地制度,调动农民积极性,那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农民问题,则主要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之奋斗和所追求的就是要消灭贫困,使人民过上民主文明、幸福富裕的生活。当前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深入发展,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贫困问题已越来越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制约因素,因此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正和公平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和战略要求,关注贫困问题、研究贫困问题,解决贫困问题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分六章对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及观点简述如下:第一章是导言,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选题缘由;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当代中国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意义,即中国反贫困进程,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中国反贫困进程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民族和睦团结和社会安全稳定创造了条件;中国反贫困进程,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和良好示范效应;中国反贫困进程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第叁部分主要从文献学角度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反贫困理论研究现状;第四部分对当代主要贫困理论进行了阐析,即贫困的经济学解释;贫困的人口学解释;贫困的社会人类学解释;贫困的政治学解释,尤其重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贫困学说;第五部分界定了众说纷纭的贫困基本内涵与反贫困要义,提出了贫困类型的划分,对贫困测定的价值取向及我国贫困人口数量变化、贫困地区分布及其社会经济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贫困区域进行了释义;第六部分主要确立了本文研究方法,即理论与比较分析相结合;实证与规范研究相结合;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共性与特性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第二章由四个部分组成,主要阐述分析了当代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形成的多维原因。第一部分主要阐析了形成贫困的环境原因,即对我国贫困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进行考察;对我国贫困地区区域环境条件与经济发展进行考察;对我国贫困地区环境与人口的相关性考察;第二部分主要阐析了形成贫困的历史原因,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导致我国农村贫困的政治性根源;城乡“剪刀差”是导致我国农村贫困的经济性根源;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是导致农村贫困的社会性根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及政策差异性是导致我国地区贫困的基础性根源;第叁部分主要阐析了形成贫困的文化原因,即文化贫困对形成贫困的影响;民族文化对形成区域贫困的影响。第四部分阐析了形成贫困的体制、机制原因,主要有政府经济行为的缺位与错位对我国贫困的影响;基层组织作用虚化对我国贫困的影响;基层组织作用虚化对我国贫困的影响。第叁章由五个部分组成,主要对我国反贫困绩效评价、历史经验及其轨迹演进进行了阐述。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叁代领导集体对我国反贫困的贡献;第二部分主要对我国反贫困历史进程及其轨迹演进进行了梳理;第叁部分是正确认识我国反贫困绩效及其评价;第四部分对我国反贫困基本经验和做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第五部分分析了我国反贫困过程及其政策存在缺陷,并提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反贫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四章由叁个部分组成,主要阐述了国外反贫困经验及对我国农村反贫困启示。第一部分对发达国家贫困特征及反贫困措施进行了阐述,并以美国、意大利、日本反贫困政策措施为例;第二部分对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特征及反贫困实践进行了阐述,并以印度、巴西、孟加拉反贫困政策措施为例;第叁部分主要阐述了国外反贫困经验对我国反贫困的当代启示。第五章由六个部分组成,主要探讨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治理结构框架。第一部分主要解读了反贫困治理结构内涵;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反贫困治理结构要素及相互关系,即反贫困目标体系和战略实施;反贫困政策、制度制定及法规;反贫困组织机构网络及管理体系;贫困人口参予与组织;利益相关者的主动参予。第叁部分主要分析了反贫困治理结构监督机制及其作用;第四部分对反贫困治理结构内容进行了阐析;第五部分主要探讨了制定反贫困法,走依法反贫困发展之路;第六部分主要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是贫困治理结构的基础和前提,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可持续发展”含义;“可持续反贫困发展”的基本理解;贫困地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扶贫项目本身的“可持续发展”。第六章由七部分组成,主要对当代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选择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的形成;第二部分对我国反贫困战略特点进行了分析;第叁部分对我国反贫困战略进行了反思,即在反贫困主体确定上,过高估计政府对地区(区域)经济增长利益分配中的作用;在反贫困客体确定上,重视宏观区域贫困,忽视微观层面的贫困村、贫困户;在反贫困方式上,注重物质资本输入,相对忽视人力资本开发和塑造;在反贫困内容上,重视改善供给,轻视剌激需求;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选择指导思想;第五部分主要阐述了21世纪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的宏观选择;第六部分对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具体操作进行了实证分析,即建立坚强农村基层党支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加强我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消除或缓解贫困;信息扶贫;政策扶贫;人力资源开发扶贫;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
黄勇贵, 罗艺, 陶增胜, 莫良玉[10]2012年在《广西石山区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广西石山区农业经济发展存在土地资源贫瘠匮乏,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组织化水平低,机械化推广困难等多种问题,挖掘广西石山区农业经济发展各方面的潜在力量,提出发展特色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农业,引进和推广农业科学种养技术,改良土壤,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实行规模经营等发展广西石山区农业经济的产业模式及对策措施,为广西石山区农村区域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广西石山区农民贫困问题研究[D]. 陈秋珍. 广西大学. 2001
[2]. 中国东西扶贫协作绩效研究[D]. 曾勇. 华东师范大学. 2016
[3]. 广西少数民族山区精准扶贫机制与脱贫对策研究[D]. 张占毫. 广西师范学院. 2017
[4]. 广西农村贫困测度及扶贫开发研究[D]. 叶开杏. 广西大学. 2013
[5]. 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创业与农村扶贫研究[D]. 莫光辉. 武汉大学. 2013
[6]. 中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 张俊飚. 华中农业大学. 2002
[7]. 贫困石山区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D]. 黄勇贵. 广西大学. 2012
[8]. 广西石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 黄柳林. 广西大学. 2003
[9]. 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D]. 王俊文. 华中师范大学. 2007
[10]. 广西石山区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J]. 黄勇贵, 罗艺, 陶增胜, 莫良玉. 广西农学报. 2012
标签:农业经济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贫困地区论文; 贫困人口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 中国贫困标准论文; 农民论文; 脱贫攻坚论文; 精准扶贫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创业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