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进入理论与企业集团的国际化扩张——以海尔集团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位论文,为例论文,企业集团论文,海尔集团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0-0585(2002)04-0519-09
中图分类号:F124.4;F276.7 文献标识码:A
修订日期:2002-03-22
1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阶段,各个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依存发展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世界各国都在降低或消除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以融入全球经济发展的大潮[1]。但是, 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区域特征和地区差异的消失。相反,全球化对不同的区域产生了利弊不均的影响,也正是由于区域差异的存在,在全球范围内对企业组织特别是跨国公司的空间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跨国公司的生产布局与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分工都更好地体现了各地区的区位优势[2,3]。
跨国公司作为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角,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跨国公司的崛起既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同时又扩大了全球化的内容与范围[2]。经济全球化过程与跨国公司的发展是相伴而来的[4,5]。 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都在敏锐地关注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并采取了相应的策略[9]。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企业的经营资源,包括资本、原材料、设备、劳动力、知识、技术等,已不再局限于在某一部门、地区及国家内流动,而是根据收益原则和价值规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也将延伸至遍布全球各地的目标顾客,并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研究开发,寻找合作伙伴,以及调整生产布局和市场布局,形成了技术的垂直分工和生产的横向分工[5~7]。
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国外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扩张,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提出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在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方面有新的突破。“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就是要使中国经济在更高程度和更大范围内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而对企业组织来说,就是要不断扩大国际化经营的规模和水平。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已有一批企业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发展壮大起来,具备了“走出去”的物质技术基础。
关于企业的国际化及跨国公司,世界上已有很多理论解释[5,8~11]。对跨国公司的成长过程、发展动力、组织管理及其战略决策的研究成为经济全球化理论研究的主流之一[5]。 但有很多理论是总体的、抽象的,主要集中于国际资本的总体转移,而不是单个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有些理论集中于国际化企业的功能,强调跨国公司对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而不关注它们的成长过程;有些激进的观点认为,跨国公司强化了世界范围内发展的空间不平衡[8]。 从单个企业如何成长为跨国公司来看,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有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优势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折衷理论等,这些理论主要是针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以美国为基地的跨国公司的大规模扩张而提出的。加拿大经济地理学家Hayter(1997)吸收了这些理论成果,并加以发展,提出了国际企业的区位进入理论[8]。
对中国企业组织国际化成长过程的研究既需要借鉴国际上的有关理论,又要结合中国企业发展的实际。海尔集团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壮大起来的大型企业集团,已经进入国际化扩张阶段并向大型跨国公司发展,其发展之快、影响之大,足以成为中国企业集团进行国际化扩张的典范。本文将区位进入理论与海尔集团的成长过程相结合,研究中国企业集团国际化扩张的规律性。
2 国际企业区位进入理论:Hayter模型
2.1 国际企业区位进入理论提出的背景
如前所述,由于交通通讯技术的便利性大大提高及贸易壁垒的逐步削减,使得国际资本的流动加快,障碍减少,这种情况必然在理论上有所反映。有一种观点认为,国际资本不断加快的流动导致区位进入理论成为多余的。Hayter对这种观点进行了反驳。他认为,如果按照这种观点,那么跨国公司的扩张就已遍布全球了,而且从一个区位很容易地转到另一个区位,而不存在不熟悉的地域了[8]。反驳这种观点,成为Hayter模型的直接理论背景。Hayter提出区位进入理论的现实背景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现在欧美国家的跨国公司面临不同的形势。五六十年代美国的许多跨国公司具有垄断优势地位,但是现在不同了,日本及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跨国公司的崛起,对欧美的跨国公司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回击这种挑战,对欧美的跨国公司的空间扩张行为产生了影响。(2)80年代末期以来,俄罗斯、东欧国家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国也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些国家寻求投资是世界上跨国公司的新潮。(3)即使对一些大的跨国公司而言, 进入到一个新的东道国也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但同时很多中小型企业也开始尝试国际化运作。(4)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发源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理论未必适合于发展中国家。针对这种现实,Hayter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仍是一个有待探究的过程,区位进入理论是一个考察企业国际化演化的一个有用的起点[8]。
2.2 国际企业区位进入理论的基本观点
Hayter提出这个理论针对的基本问题是:为什么以某一个国家为基地的企业能够在另一个遥远的国家(即东道国)建立工厂。Hayter吸收了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折衷理论等研究成果,但他只从两个基本概念进行概括,即:进入优势和进入壁垒(参见图1)。 这个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企业要想进行跨国扩张,必须开发内部形成的某些进入优势(或称为竞争优势),这些进入优势具有足够的势力去克服各种空间进入壁垒,这些壁垒指的是在外国市场上与当地企业相竞争所遇到的各种问题[8]。从总体上说,这种模型提出了一种解释企业国际化过程的一般性框架,既可以解释在国内形成垄断优势的大型企业组织的扩张行为,也可以解释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企业组织的对外扩张。
图1 进入优势和空间进入壁垒(来源:Hayter,1997,第272页,有删改。)
Fig.1 Entry advantage and spatial entry barriers (Source:Hayter,1997,p272)
2.3 空间进入壁垒
空间进入壁垒是企业在国外选择区域、社区和地点的过程中所遇到的超过当地竞争者的额外成本和不确定性[8]。 由于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的存在,企业向国外扩张时,不仅会面临跨越国界的交通通讯问题,而且会遇到对当地法律、文化、政治、经济和自然条件的信息搜集问题,而这些因素对当地企业来说是早已解决或是轻易就能解决的问题。
Hayter主要从心理距离、企业规模、东道国政策以及进入方法等方面分析空间进入壁垒。
心理距离: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经济、文化和制度环境,其差别被不同程度的地理隔离所加强,综合形成了“心理距离”,这个概念包括妨碍信息在各种市场间流动的要素的总和,诸如语言、教育、商业惯例、文化和工业发展水平等等。Hayter认为,在国家之间的心理距离越大,空间进入壁垒越大。即使在心理距离接近的加拿大和美国之间,空间进入壁垒也存在,甚至在有些方面还是巨大的。
企业规模:企业规模对空间进入壁垒具有较大作用。大型企业具有规模经济及扩张经济优势,能够分摊较大的固定成本,更有效地承受外国市场的高度不确定性,与小型企业相比较,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在进入的条件上更为有利,更能适应扩张的需要。
东道国政策:由于各国政府对直接投资(FDI)的开放程度不同, 对进行跨国扩张的企业形成了不同的进入壁垒。 有些国家严格限制FDI,有些国家则提供各种形式的激励政策。一个国家的政策也是可变的,不可预料的变化对企业的进入有重要的负面作用,所以东道国政策作为一个区位要素,对进入壁垒的影响:一是政策的差别性,二是政策的变动性。
进入方法:即使在一定的产业和东道国与出资国经济中,不同企业由于进入的方法不同(比如新建、合资或收购等),对新环境中的不确定性的了解程度及获取信息的成本也不同,因而所面临的空间进入壁垒也是不相同的。
2.4 空间进入优势
按照Hayter的观点,企业的国际化扩张是为了实现其战略动机,这种动机一方面是与企业的盈利性和效率有关,另一方面是与企业对市场、资源及有关安全性的控制有关(参见图1)。总之, 会进一步扩展所确立的竞争优势。
Hayter从不同的扩张方向上分析空间进入优势,主要有水平一体化和垂直一体化。
水平一体化:当企业在现有的或密切相关的业务领域进行扩张时就出现水平一体化。在这种情况下,进入优势包括企业内部所具有的有关技术、产品组织、营销、财务和/或人力技能的资产或专长,当利用这些优势进行对外扩张时,不会引发很多固定成本。也就是说,具有这些优势的企业可以在相同或相近的业务领域内进行跨区域、跨国移植,而这种进入优势的大小,主要看当地企业获得或模仿这些专长的固定成本和不确定性的大小。
垂直一体化:与垂直一体化有关的进入优势,无论是前向进入市场或后向进入原材料,都强调取代市场机制的成本优势。垂直一体化意味着企业获得了对生产过程中技术上有联系的某些阶段的控制。垂直一体化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在企业内部甚至是在不同的车间之间,这种垂直一体化的优势在于其技术上的关联性。另一种是将外观上相互分离的生产阶段进行垂直一体化。对于这种垂直一体化有两种理论解释: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垂直一体化是为了效率,特别是为了减少利用市场(即外在的供应商和消费者)的“交易成本”;另一种理论认为企业垂直一体化是为了减少在供应和营销链中的不确定性以及来自竞争对手的威胁,即实现运作的更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垂直一体化企业的进入优势是根据交易成本的节省或在供应和市场链上的安全性优势来衡量的[8]。
以上主要根据Hayter的观点对国际企业的区位进入理论进行了简述。对于跨国公司的几种理论,一般认为,垄断优势学说能够较好地解释企业“为什么”要到国外投资,内部化优势能较好地说明企业“如何”到国外投资,交易成本说则能较好地阐释企业要“到何处”去投资[5]。相比较而言,Hayter的国际企业区位进入理论立足于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进一步深化了企业如何实现到国外的投资,因而有更切合实际的意义,对中国企业的借鉴意义就在于它更具体、更具操作性地指明了进行国际化扩张所应具备的条件和所应克服的障碍,强化这些优势条件、克服这些障碍就是中国企业应该努力的方向。
3 企业集团的跨国扩张过程
根据国外理论对企业增长一般过程的概括,企业一般最先建立的是地方或区域性的基地,再成长为国家级企业,最后成长为国际性跨国公司[9]。根据对海尔集团的调查及综合有关的资料, 可以对海尔集团的扩张过程作进一步的分析[12,13]。海尔集团从1984年开始,从一家街道小厂,在10几年的时间里,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营业绩。单就其扩张过程来看,如果以1998年海尔的国际化经营为标志,可以分为两大时期,在1998年以前,重点是在国内扩张,海外以产品销售为主,这个时期包括四个阶段:①起步与奠基的单厂企业阶段(1984年);②创国内名牌的国内市场渗透阶段(1984~1988年);③相关产业的外部扩张及海外销售的开始(1988~1995年); ④多元化跨地区扩张阶段(1995~1998年)。1998年海尔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到国外从事生产和经营,进入了向跨国公司迈进的新阶段。如与前面的扩张阶段相续的话,可称为第五阶段(1998年以来),概括示意见图2。
图2 海尔集团空间增长过程示意图
Fig.2 Spatial growth process of Haier
从国外理论概括的一般规律及海尔的扩张过程,可以得出两点:一是企业集团跨国扩张的阶段性,这是中外大型企业组织国际化扩张的共同之处;二是企业集团的区域基础,最主要的是要在企业的原始区位建立一定规模的生产制作区以及一定域面的市场区。从表1可以看出, 海尔集团的空间扩张有明确的战略意向,其阶段性和市场导向性是在周密的空间组织下实现的。
表1 海尔集团国际化扩张的原则、层次、步骤和特点
Tab.1 Principles,levels,step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tional expansion of Haier
空间布局 "三个1/3"战略:①即国内生产国内销售占1/3,由国内的生产基地来实现;②国内生产海外销售
原则 占1/3,由在青岛的海尔产品出口基地实现;③海外生产海外销售占1/3,由海外集"设计、生产、
销售"三位于一体的本土化海尔来实现.
①海尔的国际化是国际化海尔的一个基础,先做到海尔的国际化,再进一步实现国际化的海尔,
而创建国际化的海尔才是其真正的目标.②海尔的国际化就是全面适应国际市场,全方位与国际
两个层次:
竞争规则接轨的过程,具体体现在质量要达到国际标准,财务运行指标和运行规则同西方一样,
海尔的国际
营销观念和网络达到国际标准.③国际化的海尔不是单纯的出口企业和产品基地,而是拥有欧洲
化和国际化
海尔、美洲海尔、东南亚海尔的跨国企业,青岛海尔也成为国际化海尔的一部分,④国际化海尔
的海尔
的发展目标是"设计、营销和制作"三位一体、富有竞争力,在国际上具备融资、融智两种功能
的国际化大公司.
三个步骤 ①产品出口,海外销售,占领市场,即营销和服务的国际化;②采购和设计的国际化;③当市场
区域有了一定的规模,销售量达到建厂盈亏平衡点时,就开办海外工厂.
①以产品出口为先导,以生产制造为主体,是市场向型的国际化扩张;②采用的是"多国国内
两个特点 市场"或"多种本地化市场"的国际化战略,将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相对独立起来对待,追
求本土化设计、本土化生产、本土化销售.
资料来源:作者对海尔集团的调查及《海尔集团简介》
从产品市场的观点来看,企业首先通过出口产品实现国际化,直接接触国外市场,了解国外市场动态及消费倾向。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通过销售商或代理可以建立与国外市场的间接联系,而对于大型企业集团来说,直接接触国外市场是非常重要的。海尔集团了解国外市场的形式有其独特之处,除产品出口以外,设计分部及信息中心的设立承担了相应的职能。如果按照国际化的比较宽泛的定义,海尔的国际化过程实际上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主要表现为产品的大量出口。产品海外市场的开拓,推动了产品设计的海外布局,从1994年10月到2001 年8月,先后在国外成立了18个设计分部,分布在东京、洛杉矶、硅谷、里昂、阿姆斯特丹、蒙特利尔等城市。此外还在东京、洛杉矶、香港、蒙特利尔、维也纳、汉城、悉尼、阿姆斯特丹、台湾和硅谷设立了10个信息中心。
对于不同的扩张方式,有不同的区位选择要求,不同的区位因素对于产品出口和跨国生产的作用是不同的。对于创新性产品来说,发达的消费需求和成熟的消费群体是必要的,所以海尔的国际化扩张,先是向德、美、日等国家开始产品的海外销售。但是对于跨国生产来说,心理距离与空间距离的接近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的形成,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跨国运作的安全稳定性。海尔集团跨国扩张就是从东南亚开始的。1996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成立海尔莎保罗有限公司,此后相继在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建厂。借助于在东南亚成功的经验,又在中东和美国设厂,到2001年4月份,海外设厂已有10家。1999年美国海尔公司的成立, 标志着本土化战略开始实现,完成了“三位一体”(设计中心在洛杉矶、制造中心在南卡州、营销中心在纽约)登陆美洲的战略布局,初步形成一个在美国的本土化的海尔[13]。海尔扩张格局趋于成型。2000年4月,第二个海外的海尔工业园在巴基斯坦奠基,目标也是“三位一体”本土化的海尔。“三位一体”的空间格局,成为海尔进行国际化扩张的典范模式。
4 企业集团的进入优势与进入壁垒
中国企业集团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必然会面临在国外市场上的种种壁垒,按照Hayter模型的结论,必须建立起进入优势,才能有足够的势力去克服这些壁垒,实现国际化扩张。海尔集团提供了这方面的一个好例子[14,15]。
4.1 海尔的进入优势
根据Hayter的区位进入理论,我们可以总结出海尔集团进行跨国扩张的空间进入优势,主要表现在贯彻全集团的管理、技术、产品、营销等优势中,这些优势不仅有利于在国内跨区域扩张,也是进行跨国扩张的重要依托。
4.1.1 管理与文化优势
海尔集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这已成为外部扩张的重要优势。海尔集团在国内共兼并18家企业,基本全部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把海尔的管理与文化移植到这些企业中去[13]。海尔集团提出了OEC(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管理法,即“日事日毕、日清日高”,还有“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人人是人才、骞马不相马”的人才观以及“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的质量观等等[12],这些管理与文化观念基本摆脱了计划经济下的一些传统,超出于国内许多企业的水平,形成了较大的竞争优势。
4.1.2 技术创新优势
技术创新是对产品出口和市场占领的重要支持,为此海尔集团进行了持续的努力,以提高和保持这种优势。海尔每年提取销售收入的4%作为科研资金,已拥有近40个研究所, 海尔所有产品的设计、开发、检测都已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冰箱空调实验室是中国仅有的国家级实验室。海尔的科研基地与科研所、高校合作进行技术开发,与菲利浦等世界著名企业建立了技术战略联盟,借助外部力量,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消费者需要的产品。目前,海尔平均每个工作日开发1.2个新产品,每天申报2.3项专利,居国内企业之首。1998年海尔中央研究院落成,进一步整合了全系统的技术资源。
海尔的技术创新优势还在于与区域市场的结合,市场需求的区域性差异是海尔技术创新的先导。在海外设立的信息站和设计分部,使海尔可以跟踪世界上先进技术,并根据国际市场需求来开发新产品。
4.1.3 质量优势
海尔在管理与技术方面的优势形成可靠的产品质量,这已成为海尔扩张之路的重要基础。1988年分体式冰箱获国家质量金奖,成为国家级品牌。海尔产品为了出口国外,在全国家电行业中率先通过了ISO9001认证以及美国UL、加拿大CSA、德国VDE 等几十个国家的认证。在质量保证体系、产品国际认证、检测水平、国际认可等方面都与国际接轨,获得走向世界的通行证,为海尔进军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
4.1.4 目标市场的营销优势
海尔集团始终坚持营造自己的国际销售网络。到2002年初,海尔在全球已在海外发展了62个经销商,可辐射3.6万个销售网点,产品出口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阿联酋的迪拜和德国分别建立了“国际物流中心”,以保证给各国经销商及时供货[16]。
4.2 海尔集团的进入壁垒
心理距离是海尔在出口海外市场时首先遇到的壁垒。海尔的产品首先出口德国市场,部分原因就是为了缩小外国市场对海尔产品的心理距离。青岛与德国有过历史上的联系,海尔集团从德国引进了技术,即使有这样的背景,德国市场对中国产品的认同感也有很大距离。在美国及其他国家市场上,也遇到了类似的由心理距离所形成的壁垒。
与国内其他企业集团相比,海尔是在国内扩张已经相当成功之后才大规模地进入国际化经营的,但与国际上的跨国公司相比,海尔集团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实力上都小得多,不具备与其全面抗衡的能力,所以海尔选取的是细分市场上的空白点,在美国市场上主要是以小容量的冰箱为主。
东道国政策对海尔集团的海外扩张影响很大。在欧盟,反倾销税高达20%多,为了避开这种壁垒,海尔到意大利寻找了合作伙伴,把散件从中国运到意大利组装,然后在欧盟区域销售,关税只有9%。 东道国的技术标准也是一种进入壁垒,如对产品质量的要求,环保、能源标准等等要求。海尔在美国南卡州的工厂,在全美首先通过了美国2003年的能源标准,使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能力大大提高。海尔出口欧洲的冰箱已达到欧洲A级无氟节能冰箱标准,这种冰箱在德国、 荷兰等国销售时还获得该国政府的补贴。
5 结论
根据Hayter的一般理论和海尔集团的案例,可以得出一些对中国企业集团的国际化扩张具有一般意义的结论,作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借鉴。
5.1 国内发展与区域基础
企业集团的国内发展和区域基础是企业集团国际化扩张的前提。一家业绩良好的企业集团,尽管发展速度很快,但其空间增长也要经过从小到大、从单区位到多区位、从单产品到多元化、从区域性企业到国家级企业再到国际化企业的增长过程,这不仅是国际上一些跨国公司的经验,也是海尔集团扩张过程所印证的规律。
5.2 市场区在国际化扩张中的先导作用
市场区在现代企业的扩张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一定范围的市场区既是获取区域信息的基地,也是定点设厂的依托。海尔集团采取的“先难后易”扩张战略[13],实质就是用创新性产品抢占外国市场。根据产品周期模型,在发达的市场区,有大量富有的消费者愿意尝试新产品,在这类市场上的企业往往能够创造新的产品,而从这种领先优势中获得利益,进一步加大企业对研究与开发的投资,强化企业专有的技术优势。海尔产品首先出口到德、美等发达国家,是由于海尔以技术和质量为进入优势,欧美国家的富有消费者有能力也愿意尝试新产品。当产品成熟时,投入条件变化了,产品标准化了,企业可以借助于大量生产技术和较低成本的劳动力,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销售。
市场区的作用还表现在海尔集团在跨区域扩张和跨国扩张中所遵循的“先有市场,再建工厂”的做法,既反映了市场区域对企业扩张的区位决定性,也反映了跨国经营中两个至为关键的环节:占领市场与建立工厂,这是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立足的基础,中国企业集团要绕过单纯的产品出口所面临的空间进入壁垒,真正“走出去”,国外设厂是根本途径,但没有市场区作依托的工厂很难存续下去。
5.3 一体化与本土化的平衡
经济活动全球化一方面促使企业面向国际市场,但另一方面也更加使企业注重发挥当地优势[4]。重视一体化与本土化的平衡, 是当今一些跨国公司所着力追求的空间战略,海尔为中国企业集团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模式。海尔集团的跨国增长不仅有明确的市场布局原则,而且有一体化的海外扩张机构,在海外当地有设计中心和信息中心、有生产基地、有销售网络,构成了“设计、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典型的本土化空间结构,对中国企业集团开发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富有启迪意义。
5.4 发挥优势,克服壁垒
按照区位进入理论,企业集团的国际扩张是一个发挥优势、克服壁垒的过程,针对不同的区域或国家市场,有不同的空间进入壁垒,因而需要有多样化的竞争优势。中国加入WTO以后, 企业的运营环境会发生一些变化[4],对于以大型跨国公司为发展目标的企业集团来说, 培育多而强的进入优势,是实现跨国扩张的最基本条件。我国跨国企业投资区位选择准则有竞争优势准则、资源准则、市场准则、产业结构优化准则等[6],这些准则的选择应该有利于促进国际性进入, 有助于克服空间壁垒。
标签:海尔论文; 进入壁垒论文; 海尔企业文化论文; 区位因素论文; 企业空间论文; 一体化战略论文; 区位理论论文; 设计公司论文; 经济论文; 海尔空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