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思想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战略论文,社会主义建设论文,思想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明确指出:“从现在起到下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努力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为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注:《求是》,1997年第18期,第10页。)这是一个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为了顺利地完成任务,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理论。
一、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总体设想的形成
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总体设想,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以及经济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的。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总体设想,最初是在1979年10月提出来的。当时他在关于经济工作的讲话中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94页。)同年12月,他在接待日本外宾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7页。)之后,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召开之前即1982年8月又提出一个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设想。 他说:“我们摆在第一位的任务是在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初步目标,这就是达到小康的水平。如果能实现这个目标,我们的情况就比较好了。更重要的是我们取得了一个新起点,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的时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不是说赶上,更不是说超过,而是接近。”(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416页。)在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把到本世纪末的现代化任务,具体化为从1981年到2000年力争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但对第三步即下世纪的现代化任务,没有作出明确部署。到1984年10月,邓小平在《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的谈话中明确提出第三步的设想。他说:“发展经济,到本世纪末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达到800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这个目标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雄心壮志,是一个宏伟的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基础上,再发展三十年到五十年,力争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第一步是实现翻两番,需要二十年,还有第二步,需要三十年到五十年,恐怕是要五十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77页。 )这里他所讲的“第二步”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第三步。
到1987年4月,邓小平在《吸取历史经验, 防止错误倾向》的谈话中,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总体设想作了比较完善的论述。他说:“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是八十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 1000美元。 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 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79页。)同年10月, 他又指出:“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解决温饱问题,这个目标已经达到了。第二个目标是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第三个目标是在下个世纪的五十年内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6页。)这些论述,标志着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总体设想已形成。这三个目标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具体目标。
从上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邓小平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总体设想的内涵,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为,他是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设置发展战略目标和发展战略步骤的,从而勾画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这个发展战略总体设想的实质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邓小平关于实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方式的构想
为了顺利地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雄伟目标,邓小平提出了三种实现方式。
1.台阶式发展
邓小平指出:“可能我们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浪式前进。过几年有一个飞跃,跳一个台阶,跳了以后,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一下,再前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6页。)这就是说,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即“飞跃——调整——再飞跃——再调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为什么会出现台阶式发展呢?这主要是因为:
第一,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可以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和市场供求关系,刺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是,它的作用总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从而对经济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因为,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而市场价格的波动又是在既定的供求关系下发生的。所以,这种波动对社会生产和资源配置会产生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有时又会使社会经济生活出现矛盾。当然,价值规律对资源配置的继续调节,会使经济生活中的矛盾得以缓解和解决,促进经济再度发展,而在继续发展过程中新的矛盾又会出现。其结果,使国民经济发展呈现出阶段性。尽管社会主义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进行的,但国家的宏观调控不可能完全克服这种盲目性,因为宏观调控同样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即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矛盾时才开始实施宏观调控,调控时期经济增长的速度自然放慢,通过调控,使经济总量趋于基本平衡,产业结构得以优化,经济运行环境宽松,国民经济发展就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出现问题以后再调整,调整以后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运动的结果。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既具有统一性,同时也存在着矛盾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进行对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经济体制进行改革,通过改革生产关系逐步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我们知道,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断地继承前人的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技术成果。同生产力相比,生产关系是相对稳定的。一种生产关系一经产生,就会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存在,虽然它也会发生某些变化,但总是相对稳定的。当一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建立之后,它就会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到了一定阶段,这种关系就会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时就要改革生产关系,使其重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实践表明,当生产关系通过改革与生产力相适应时,就会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反之,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就会降下来。可见,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的对立统一运动,必然使经济出现台阶式发展。
第三,是商品价格刚性作用的结果。大家知道,我国流通的人民币是纸币,它只是货币符号,没有价值,因而它不具有储藏手段的职能。这就决定了纸币流通下的价值具有货币量从而保持价格稳定的作用。但是,由于价格具有刚性,因而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时会出现通货膨胀。当通货膨胀出现时,就会困扰经济的发展,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国家必须对通货膨胀进行治理,从而为经济发展上一个新台阶创造条件。但通过一定时期的发展,由于价格刚性的存在,通货膨胀还可能再次出现。国家仍然通过治理,进一步理顺各种关系,再次推动经济发展。实践证明,价格刚性的作用必然使我国经济出现台阶式发展。
第四,是国际形势变化影响的结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我国经济已经打破了过去那种自我一体的格局,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纳入了国际经济运行的轨道。这样,随着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必然引起我国经济波动,呈现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以台阶式不断前进。
2.重点带动式发展
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邓小平于1982年提出了以重点带动全局的方式。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有三个:“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8页。)
第一个重点,是农业。邓小平强调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能忘掉。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情,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都好办。我们必须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马克思曾经说过:“从事加工工业等等而完全脱离农业的工人……的数目,取决于农业劳动者所生产的超过自己消费的农产品的数量。”(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1972年版第22页。 )又说:“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注:《资本论》第3卷,1975 年版第885页。)为什么? 因为农业是工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所需粮食的唯一提供者;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是国家积累资金的重要源泉;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是其他部门所需劳动力的主要源地。所以,农业的发展状况最终决定着工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是各个部门独立化和发展的基础,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建国以来的历史证明,哪一年我们的农业丰收,工业和其他部门的稳步发展就有保证,我们的日子就好过;哪一年农业受灾减产,工业、商业以及财政和物价都会因此而紧张。在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还直接关系到九亿农民的生活。因此,在我国必须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把农业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重点。
第二个重点,是能源和交通。能源属于基础工业,交通属于基础设施,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工业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我国,能源和交通长期是瓶颈。能源生产弹性系数略高于0.5, 铁路总运力只能满足货运需要量的70%左右。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就必须集中力量加快能源、交通的发展,把能源、交通放在战略重点的位置上。邓小平指出:“我赞成加强基础工业和农业。基础工业,无非是原材料工业、交通、能源等,要加强这方面的投资,要坚持十到二十年,宁肯欠债,也要加强。这也是开放,在这方面,胆子要大一些,不会有大的失误。多搞一点电,多搞一点铁路、公路、航运,能办很多事情。”(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9页。)为了使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后劲,并能够长期保持稳定增长,邓小平还建议组织一个班子,研究下一个世纪前50年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主要是制定一个基础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规划。因此,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在建设中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集中力量,高质量、高效率地建设一批重点骨干工程,要避免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
第三个重点,是教育和科学。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40页。 )教育和科学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无论是农业、能源、交通、通讯的发展,还是整个经济的现代化,最后都要靠科技和教育。世界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在50年代特别是六七十年代以后,经济之所以能够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的结果。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有益的结论,这就是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但是,不论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是经济的发展,都必须依靠教育。这是因为教育承担着为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培养和输送人才的任务,肩负着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伟大使命。所以,为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必须把教育和科学作为战略重点。
上述的三个战略重点,农业属于第一产业,能源和交通设施属于第二产业,教育和科学属于第三产业。为了处理好战略重点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目标,必须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既是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反映,又是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积极因素。从现在我国一、二、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来看,我国已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但是,我国各个产业和产业结构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一、二、三产业的关系还不协调。今后必须大力加强第一产业,协调和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注:《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
3.非均衡式发展
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指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52 页。 )1992年初,他又指出:“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374页。)这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具体目标, 只有通过非均衡式的发展才能实现。
从区域来说,邓小平强调沿海地区要充分利用条件,较快地先发展起来,千万不要贻误时机。沿海一些地区要走在全国的前面,率先实现现代化,以便更好地带动全国的现代化。内地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加快发展。国家要尽力支持内地的发展,沿海要带动和帮助内地的发展。邓小平认为,沿海先发展起来,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他说:“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到那个时候,发达地区要继续发展,并通过多交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又大都是拥有丰富资源的地区,发展潜力是很大的。总之,就全国范围来说,我们一定能够逐步顺利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距的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4页。)
从人来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也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的。其客观必然性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认识:
(1)这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结果。 按劳分配原则是以承认劳动者之间的差别为条件的。劳动者之间由于个人天赋、文化程度、技术水平、劳动态度各方面存在着差别,在同一时间内向社会提供劳动的质和量是不同的,所得的报酬也不相等。即使劳动报酬相同的人,由于各人赡养的人口多少不同也会形成生活富裕程度上的差别。
(2)这是由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决定的。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方式。现阶段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结构。在公有制经济内部,部分实行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的中小企业的承包者和承租者除获得一部分按劳分配收入外,还能获得资金收入、风险收入及经营收入,从而他们取得超过普通劳动者的较高收入而率先致富。私营企业主、个体户、专业户等都能在获得劳动收入的同时获取资金收入或部分剥削收入,从而使这些人先富起来。
(3)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市场经济下, 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企业之间,其生产条件、管理水平等各不相同。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有些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能够取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这些企业的劳动者收入必然要高一些,从而先富起来。
(4)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过程总是从量变到质变,从部分质变到整体质变的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有先有后、有快有慢的发展过程,不可能是同步同等程度的富裕起来,只能是一部分人和企业依靠合法经营、诚实劳动首先富裕起来,才能对全体劳动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鼓舞作用,带动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富裕。我们允许和鼓励“先富”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共同富裕。因此,先富起来的人要帮助未富起来的人,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可见,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全体社会成员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我们必须指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剥削制度下的两极分化有着本质的区别。所谓两极分化,是指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所产生的阶级分化。生产资料的占有者依靠他们所占有的生产资料,对劳动者进行残酷剥削,从而发财致富成为地主或资本家。广大劳动者则由于丧失生产资料而贫困破产,沦为出卖劳动力的劳动者。这种贫富之间的差别是一种阶级差别,反映的是一种剥削关系。我们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则是先富与后富的差别以及富裕程度的差别,它不是阶级分化,更不会产生剥削制度。同时,国家还要利用法规和政策,对那些非法侵占他人利益牟取暴利的人进行严厉的制裁;对个人过高的收入进行调节;对贫困地区和个人进行救济、扶持,使其尽早脱贫并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三、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实践的成就和问题
1.实践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取得辉煌成就
在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和党的十四大精神的指引下,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近五年又迈上一个新台阶,取得了辉煌成就。
第一,国民经济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
1992年以来,在邓小平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鼓舞下,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全国上下掀起一个加快经济发展的新高潮,整个国民经济再次步入快速运行的轨道。1992年经济增长14.2 %, 1993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已超过15%的速度。但与此同时,由于新旧体制并存,经济的内在约束机制尚未确立,因而伴随着高增长,经济运行中出现了高投资、高货币投放、高物价、高进口和金融秩序混乱、生产资料市场秩序混乱的“四高两乱”现象,国民经济再次趋向过热;当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0.7%,零售物价总水平上涨13.9%,钢材价格上涨61.8%,货币流量(M[,0])增长54%。 面对出现的经济过热趋势,党中央和国务院于1993年下半年及时提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16条措施,整顿金融秩序,加强投资项目和房地产、信贷、证券、价格诸方面的管理,消除了经济过热的因素。1994年以来,中央提出“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方针,坚持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改革开放中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相继推出财税、金融、外汇、外贸、投资等宏观体制改革措施,并灵活运用利率、税率、价格和法律手段调控宏观经济,从而保持和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1996年初步实现了“软着陆”,避免了大起大落,使经济增长率回落到9.6%,同时价格涨幅趋于回落, 零售物价涨幅降到6.1%。1997年国民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实现了中央提出的“稳中求进”的要求。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比1996年增长8.8%, 市场价格涨幅持续走低,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8%,形成了“高增长、 低通胀”的良好格局。
第二,宏观经济环境出现了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重大转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短缺经济”长期困扰着我们,卖方市场一直占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改革的推进,我国商品供求关系明显变化,宏观经济环境出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重大转折。从1993年到1997年,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产品大幅度增长。粮食生产连年丰收,1997 年粮食总产量达 49,250万吨,比1992年增加5000万吨;1997年棉花总产量达430万吨。 粮食、棉花的大幅度增长,农产品供应紧张的状况显著改观,对稳定整个市场价格起着重要作用。1997年主要基础产品产量:煤13.9亿吨、电11,320亿千瓦小时、油16,000万吨、钢10,757万吨。它们比1992年分别增长24.1%、50.2%、12.6%、32.9%。由于这些基础产品供给的极大丰富,为缓解市场供应紧张矛盾奠定基础。目前我国市场上绝大多数商品处于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的状态。根据对613种主要商品的调查表明,1997年下半年,供不应求商品只有10种,占1.6%, 供求基本平衡商品占66.6%,供大于求商品占31.8%。实际资料表明,市场商品供应充裕,消费者的选择余地明显扩大,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买方市场的格局。同时,由于各方面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1993年到1997年的五年间,新增发电机组容量7314万千瓦,新建铁路主线交付营运里程6410公里,新建高速公路4548公里。电力、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长期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明显缓解。我们必须指出,买方市场的初步形成,标志着我国经济出现了转折性的变化,市场经济已经基本取代计划经济,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明显增强。
第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从1993年到1997年,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又迈上一个新台阶,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新格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 )对外开放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1992年以来,我国进一步向世界敞开大门,宣布各省会城市和其它一些城市及地区实行开放,大力发展沿边贸易,使对外开放由沿海向内陆地区大大地推进一步。对外开放的产业范围逐步扩大,从以加工工业为主逐渐转向金融、保险、商业、建筑、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等领域。开放程度大大提高,外商投资、进出口配额、外汇管理等的管制程度大大降低,外商国民待遇程度、企业对外贸易自由度大大提高。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2)对外经济持续发展。五年来, 我国以更积极的姿态大步迈向国际经济舞台,对外贸易快速发展。1997年进出口总额达3251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96.4%, 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贸易排名中, 已跃居第10位。随着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海外投资者投资中国的热情不断高涨,我国已成为亚洲地区乃至世界的一块投资绿地,实际利用外资明显上升,五年来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2491亿美元,在世界各国中居第二位。(3 )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 我国的国际支付能力明显增强。 从1994年起,我国已连续四年出现经济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使国家外汇储备持续大幅度增加。1997年末已达1399亿美元,为1992年末的7.2倍,居世界第二位。这不仅提高了我国的资信度, 吸引大量外资,确保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
第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党的十四大以来的五年,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五年,是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五年。199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7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91年增长77.1%,年平均增长12.1%,而且年度之间没有出现大的起伏。我国国有企业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积极进行改革并取得显著成效:一是通过改革,国有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发展势头日趋平稳。1992年到1996年,国有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1%;实现利税从1944亿元增加到2733亿元,年均增长8.9%。二是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继续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三是综合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在一些方面仍保持一定优势。四是国有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五是一批国有企业迅速得到发展和壮大,涌现出邯钢、宝钢、深圳石化、长虹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第五,人民生活向小康迈进。
从1993年到1997年这五年,是人民生活向小康迈进的五年。其主要表现是:(1)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高。 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奠定基础,劳动收入仍是城乡居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主要方式。同时,居民的资产收入分量明显加大,成为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各级政府加大了扶贫济困的力度,其专项收入逐步成为城乡居民收入的一个来源。199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160元,五年实际年均增长6%;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90元,五年实际年均增长5.4%。 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已超 4.6万亿元,五年净增近3.5万亿元。(2)城乡居民消费质量明显提高。满足居民基本生存的食品消费支出比重下降,五年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6.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1.8个百分点。同时城乡居民衣着消费进一步成衣化、高档化;空调、冰柜、组合音响、摩托车等消费支出平均增长25—168%之间;小轿车、摄像机、 电脑等开始进入居民家庭。城乡居民住房明显改善,1997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比1992年增加1.5平方米,农村居民增加3.6平方米。从总体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由温饱向小康已跨越了3/4以上的路程。(3 )贫困人口进一步减少,部分生活困难的居民家庭得到基本生活保障。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社会历史条件所限,还有相当一部分居民仍处于贫困状态。面对这种现象,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五年来又有30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向温饱和小康的道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政府针对部分生活困难家庭,启动了“送温暖工程”,建立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全国已有372个城市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使这部分家庭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2.实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我国实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各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在前进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是:
(1)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不高。 这主要表现在生产装备技术水平低,管理水平低,职工素质低,实现利税率低。对此,应采取如下五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生产经营活动逐步建立在现代化基础上;二是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行现代管理经验和现代化管理方法;三是加强职工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教育,提高其整体素质;四是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切实保值增值,提高资金利用率和创利税的水平;五是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和手段,加强宏观调控薄弱环节。
(2)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这主要表现在一、二、 三产业之间关系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主要是生产手段落后,投资不足,耕地严重流失。对此,应采取六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稳定农村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加收入;二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三是积极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四是加强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调整和改造加工工业的力度,振兴支柱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五是把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同开拓市场结合起来,把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起来;六是鼓励和引导第三产业健康发展,特别是要提高服务业的层次和质量。
(3)部分国有企业经营困难,企业经济效益较低, 下岗人员增多,就业问题突出。这主要表现在企业领导班子不力,企业内部管理不善,产品不适应市场的要求,亏损严重,无法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迫使职工下岗。对此,应采取五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建立健全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二是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四是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五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建立城镇居民住房公积金,深化改革住房制度。
(4)金融管理体系不够健全,金融秩序在某些方面比较混乱。 这突出地表现在中央银行调控能力弱,金融活动不规范,银行职员贪污、挪用公款的案件时有发生。对此,应采取四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强化中央银行的调控职能,按经济大区设立分行,行长任命权收归中央;二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手段和协调机制;三是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四是依法监管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规范和维护金融秩序,有效地防范风险。
(5)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日趋严重。主要表现在我国的500多条江河多数已被污染,部分江河湖的水已不能饮用;黄河近年来连续长期断流;土地沙漠化每年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前推进;水土流失每年达50亿吨,占世界年水土流失量的1/5;城市噪音和垃圾已成为一种公害。对此,应当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二是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是统筹规划国土开发和整治,严格实行土、水、森林、矿产、海洋等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四是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五是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居民素质,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
上述这些问题,有的是多年积累下来的,有的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出现的,已经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并初见成效。
展望未来,尽管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和问题还比较多,但我们深信在未来的一个时期,我国将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这是因为:党的十五大已经确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了跨世纪的宏伟目标,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我国经过49年,特别是近20年来的快速发展,为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奠定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只要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发展和改革开放,就一定能够解决前进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一切困难,再创辉煌,以矫健的步伐跨入伟大的21世纪!
标签:邓小平文选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