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兼论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精神的弘扬_人文精神论文

如何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兼论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精神的弘扬_人文精神论文

如何认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兼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张扬人文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教学论文,人文精神论文,语文课程论文,实践中论文,张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新“课标”对于语文课程基本特点的概括,是近年来人们对于语文学科性质与地位科学认识的最好的总结。正确理解并把握其精髓,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将会起到宏观的指导作用。

一、正确的认识来源于实践

一个正确的认识,只有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较好地完成。对于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的认识,远的不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五十多年,有关的讨论可说是连绵不绝。过去的这些讨论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绝大多数都受到有关时代政治路线的影响,甚至是某一时期政治斗争的“产物”。文道之争也好,工具性与思想性的关系讨论也好,知识与能力如何处理也好,它们无不烙有当时时代的印记。教材的变换,教法的更迭,作文内容的起伏,莫不如此。但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处于第一线的广大语文教师,出于对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渴望,他们始终都在摸索,都在实践。到了今天,在正确路线指引下,人们才有可能客观地去总结去认识语文教学的本质。不讳言“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旗帜鲜明地突出它的“工具性”,就是最好的说明。不提语文是“重要的文化载体”,而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强调它的“人文性”,这远比一般性地提思想教育、文以载道、加强德育要深刻而全面得多。

但是,新“课标”对于语文课程基本特点的概括,又并没有割断历史,重起炉灶。从这一基本特点的内涵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过去有关“文”与“道”、“知识”与“能力”等讨论的轨迹。事实上,这一基本特点的概括,是过去讨论的一种延伸与发展,一种加深与提高。只有从“交际工具”与“人文性”高度去认识,我们才有可能更好地明确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及其不可替代性。为此,我以为我们如果对新“课标”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那就有必要回顾一下几十年来我们走过的路。温故,可以知新。如果对于过去不甚了了,那就很难认清如今这一提法到底有怎样的价值。弄得不好,还可能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弊端。

二、对“人文性”要准确把握

关于语文作为“交际工具”的“工具性”,这一点大家比较容易理解;而对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大家的认识可能不一定统一。因此,要认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首先就得理解其中所提的“人文性”的具体内涵。

语文的“人文性”,不等于过去所提的“道”。“道”,是指文章或作品的思想内容,一篇好作品,一定要努力做到文道统一,文质兼美。语文的“人文性”,也不等于过去所提的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思想教育。语文教学要加强思想教育,这是不言而喻的。所谓的“人文性”,指的则是在语文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特点,考虑到人才成长的差异性,考虑到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进行思想教育,加强德育,这只是“人文性”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要立足于人的培养与成长,立足于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用怎样的“人类文化”去滋润和培育他们,并采用正确而良好的培育方法,这才是语文“人文性”的应有之义和基本内涵。

为了体现“人文性”,语文课本的编选就一定要努力朝这方面着力。有人认为中学生可以不读文言文。如果有人认为我国从诗经到清代的优秀的古典文化遗产不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就不读也罢。又有人认为课文要体现“时代精神”,不错。什么叫时代精神,难道读刚出版的日报,看每天的电视新闻就叫“时代精神”吗?如果这样,看来连活页文选也用不着编,更不要说去编相对稳定的语文课本了。时代在发展,但作为培养人的突出“人文性”的语文,应当有自己的一套体系,要按照人成长的需要去“配伍”,而绝不能用貌似“先进”的一些“理论”左右教材的编写。你能说诗经、楚辞没有时代性吗?更何况,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还要通过对学生的引导,让他们去读课本以外的书,去读生活这本“大书”,而所有这一切,不正是时代的需要因而具有时代性吗?

为了体现“人文性”,还有个如何来进行语文教学的问题。按过去的理论,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结果,就往往讲得多而杂,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是一种缺乏人文性的教学。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启发学生自己从课文中去发现,甚至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并鼓励他们在课外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扩大阅读的视野,了解多元文化的表现,这,应该也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应有之义吧!有些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提了许许多多问题,而一些问题不用学生思考就可以回答,事实上是“假问题”,这样走过场的课,恐怕也说不上体现了“人文性”。能较好地体现“人文性”的语文课,应当是能调动学生兴趣的,是能够让学生在朗读、涵泳中得到熏陶与感染的,是能够让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增添自信心与自豪感的。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会越来越浓,学习质量才会越来越高。

重视“人文性”,与简单生硬的说教无缘,它的出发点与归宿,是每一个学生在语文素养上的提高和人格上的成长与完善。

三、“工具性”不等于“知识性”

新“课标”谈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时说要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怎样来理解这“统一”呢?看来,对于“工具性”的内涵,我们还是应当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长期以来,对于语文的“工具性”,很少有人不同意的。问题是如何去体现,则说法与做法就大相径庭了。为了突出“工具性”,大大加强语文的“知识性”,这是最突出的实例。上世纪50年代,语文课分为《文学》和《汉语》两门,在《汉语》课本中,虽然有不少的练习,但它以语法体系作为课本的知识体系是显而易见的。后来,《汉语》课取消了,又有人提出了语文课要加强语(法)、修(辞)、逻(辑)、文(学常识)的教学与字、词、句、篇的训练,并将它作为语文教学的“八字宪法”。当然,提出这些看法的同志目的也是为了加强“工具性”,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但由于强调了语文的“知识体系”,语文的能力培养得到底怎样,效果并不突出。

应该说,语文的“工具性”,与语文的有关知识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是,“工具性”不等于“知识性”。“工具性”,它的最本质的特征就是要供人使用,在交际中使用,在学习其他课程中使用,在全面发展中使用,在终身学习和发展中使用。“工具”,就要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中体现出来。

但是,纵观多年来的语文教学,纯技术的纯知识的传授与训练,分量太重了,这样做其实不利于“工具性”的加强。以文言文的教学为例,学生刚接触一两篇文言短文,马上就要他们总结归纳“之”字的用法,教了四五篇,又要去讲什么判断句、省略句、名词活用等等,这是不是突出了“知识”呢?结果,学生学得苦不堪言,文言文考试检测成绩却并不理想。这只是举一个很小的例子。教文言文,成了教学生怎样去“翻译”,至于其思想、文化内涵和艺术上的魅力,则可以忽略。这样做,就谈不上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了。

讲现代文的语法、修辞,也有类似的情况。分析句子成分,改病句识别修辞手法,花了不少时间。然而,学生可以改正病句,但在写作时往往语句不通,学生可以指出哪句是比喻,哪句是比拟,但在自己的作文里,却不会用,语言苍白无力。这,是不是也称得上忽视了“工具性”呢?

至于写作手法、写作技巧知识的传授,文章作法的介绍等等,在语文课上也并不少见。但看一看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呢,“知识”只是停留在“知识”层面而已,并没有转化为能力,或者说,这样的教学,并没有真正突出“工具性”。

要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就一定要立足于培养人即“以人为本”的高度,从能力的培养着眼,并让学生在实际的历练中动手操作。这样,我们就可以避开“纯技术”训练的泥淖,也不会落入“纯知识”传授的窠臼。

这样说,并不是舍弃“知识”,而是要我们在引导学生掌握工具时作恰当的知识性的点拨。“知识”,只是一种“拐棍”,我们只是要将“拐棍”交给学生,让学生凭借“拐棍”更好地使用“工具”。怎样识字、写字,怎样阅读、作文,怎样进行口语交际,这些都是实践性非常突出的项目。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想方设法通过实践,让学生获得能力。这才是“工具性与人文性”获得统一的表现。因为这样做了,我们的学生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工具为自己服务,进而为社会服务。

写到这里,我觉得有必要指出当前教学中不少教师都存在的一种倾向:课堂上讲得太多,学生的训练与自我领悟的时间太少。科学的发展,总是从简单到复杂,然后再从复杂到简单进行高一层次的飞跃的。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恐怕还是在“复杂”的境地中徘徊,因而无法进入一个更高的理想境地。教师的备课也是如此,有一个从少到多,再从多到少的过程。但现在不少教师,满足于从少到多,对于教材,掌握的东西多了,觉得上课可以应付裕如了,结果,课堂上往往就挤掉了学生活动的时间。备课,应当再由多到少,考虑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以自己的“少少许”,换来学生的“多多许”,这样做,同样是从培养人的高度出发,课堂教学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上,因而也就可以做得更好了。

同时,我也不能不指出这样一种现象:我在学校里曾去听语文课以外的课,我发现不少课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我向他们介绍语文课的上法,比如让学生用一定的时间看书,勾画要点,质疑,等等,可任课老师说,我们又不是上语文课,这些方法不适合。其实,学习语文,就是要学会用在语文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去学习其他的课程。由于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以为在学校里,应该将语文课学到的一套读书方法,向其他学科辐射。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语文的“工具性”就可能充分地得到体现了,

四、语文教师

新“课标”已经对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了言简意明的概括与表述,这一基本特点要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得到生动的体现和切实的实施,关键在于语文教师。首先,语文教师要对新“课标”的一整套理念与举措,作深入细致的学习。要将新“课标”与过去的“大纲”作比较,看一看在提法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并研究其中不同的原因。其次,语文教师本人的语文素养,首先要按新“课标”的要求认真地提高。在新“课标”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当做到。语文教师的课外阅读面至少应不小于新“课标”的规定。如果要求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语文老师自己却没有读过,这就很难更好地去引导学生阅读。语文老师的写作水平,也应当按照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来要求自己认真地达到。否则,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很难获得主动权。第三,语文老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按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这一理念,钻研教材,选择教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用自己独特的体验,去领悟课文,把握课文的“亮点”,读出兴趣,读出滋味。第四,语文老师还应具备“大语文”“大课堂”的理念,引导学生在平日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应用语文这一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实践的锻炼中体味到语文的作用并更好地应用课文这一工具为实践服务。

作为语文教师,更应当用自己对学生的爱心与责任心,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为学生树立起怎样才能算作学好语文的“样板”。学莫便乎近其人。当一名语文教师具备了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了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了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并具备了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那么,这样的教师,就一定能够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张扬人文精神,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有可能在语文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样,学生也才有可能通过语文学习,有效地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并为自身的人格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标签:;  

如何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兼论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精神的弘扬_人文精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