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竞争优势论文,产业集群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674(2004)03-0032-05
一、引言
产业集群是指在有限地域的特定产业或产品生产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企业及其相关支撑机构(包括供应商、生产商、顾客、地方政府、中介组织、知识生产机构等),依靠比较稳定的分工协作和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形成有利于产业组织协调的空间集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由于具有产业空间集聚、灵活专业化生产、合作创新网络、社会文化根植、区域整合与区际链合及循环累积的自我增强等六个特征,产业集群被认为是类似生物有机体的企业发展生态系统和产业网络、社会网络、区域网络三位一体的空间网络组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的关键是产业的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优势来源于彼此相关的产业集群(迈克尔·波特,1998)。产业集群表现出来的强劲、持续竞争优势,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并从不同角度对其加以分析和概括。
马歇尔最早从外部经济角度将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概括为劳动力市场共享、专业性附属行业的创造和技术外溢(Technology Spillover)三个关键因素。后来的学者主要沿着地区竞争优势和区域创新环境两种思路对其加以补充和拓展。前者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他运用产业组织经济学的“结构—行为—绩效”(SCP),构建了由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支撑产业和企业竞争战略结构四要素组成的“钻石模型”;后者是以“新产业区”、“加利福尼亚”学派等为代表的创新理论学者,他们突出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和技术要素对区域经济的意义,强调集群的竞争优势在于区域创新能力,并把特定的资源和制度背景作为影响区域产业增长或衰退的重要因素,认为企业间的非经济关系积累——如信任、习俗、文化结构和意会性知识,具有促进创新、培育企业家精神和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
我国学者立足于国内各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以案例分析方法为主,对上述思想进行适合我国国情的运用和扩展。如吴宣恭教授(2002)比较全面地将集群的竞争优势概括为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创新优势、市场优势和扩张优势;李新春(2002)突出“企业家要素(包括地方政府和企业家的企业家精神)”,将波特的“钻石模型”扩展为以企业家协调为核心的集群竞争优势“新钻石模型”;王缉慈等(2001)、魏守华(2002)从经济学、社会学、创新学三个角度,用直接经济要素的低成本、产品差异化、区域营销和市场议价能力优势以及非直接经济要素的区域创新系统优势和社会资本优势来分析。综合这几种思路,我们将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概括为:资源获取优势、市场效率优势、创新创业优势和市场扩张优势。
二、产业集群的资源获取优势
1、由路径依赖产生的资源吸引效应。马歇尔(1890)指出:“当某一工业定位于某一区域时,就极有可能长期定位于此。同类厂商彼此相邻并从事类似的经济活动能够产生巨大的利益,厂商也倾向于选择在具有某种特定技能的劳动力集中的区域设厂,这种就业上的优势同工业在特定区位的集中组合形成制造业的聚集效应,它是该工业成长和区域发展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集群一经形成,就会通过其优势将有直接联系的物资、技术、人力资源和各种配套服务机构等吸引过来,尤其是吸引特定性产业资源(或要素)。随着产业链的延伸,将吸引更多的相关产业甚至不同产业,扩大地区产业规模。而且,随着集群竞争力的增强,这种资源吸引效应还会逐步加速(吴宣恭,2002)。这种基于路径依赖形成的“集群—资源吸引—集群扩张—加速资源吸引”的循环累积过程,便于企业快捷获取所需资源,促进企业迅速成长。
2、由于竞争激励所引起的资源素质提升效应。在企业集群的竞争机制和学习效应的作用下,企业不断创新,集群区的技术人员和工人的观念和技艺不断提高,各种机器设备不断得到改进,新产品和新工艺不断涌现,生产、营销、物流、环保等技术不断改善,这些都使地区的资源素质得以不断提升。
3、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由两个方面的原因引起:一是企业资源互补。集群企业间分工协作的发展,企业间的互补性增强,信息沟通方便,可以较容易实现“及时供货”、零库存、全面质量管理等,使社会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二是企业内部分工外化。集群的发展和分工协作效益的导向,促使企业在比较内部生产组织费用和市场交易费用之后,可能通过企业内部分工的外部化或社会化;将原先自行生产的部分零部件外包(Outsourcing)给其他企业,利用社会资源更快地扩大生产规模或降低成本,从而充分发挥资源效用。
4、优化资源配置。集群作为一个柔性生产集聚体,在资源高度聚集和素质不断提升的条件下,各种资源能够随着市场的变化和新的产业链的出现,利用集群区的诸多方便条件,迅速流向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三、产业集群的市场效率优势
集群在市场效率方面的优势从专业化分工角度理解,可以使企业获得规模经济(Economy of Scale)和范围经济(Economy of Scope);从交易费用节约角度理解,又可以通过集群的信任机制和信息特征来体现。
1、内部规模经济:集群经济的本质是企业内部分工的外部化或社会化(金祥荣,2001)。在集群经济中,由于中间产品的转移成本很低,分工的精细化及其资产专业用性的提高带来的机会主义倾向难以实现等原因,生产同种产品的各种可分割性的功能操作不断地从企业内部剥离出去,导致其内部单位产品生产的长期平均成本下降,企业趋于达到最优生产规模,因而获得企业内部规模经济。
2、外部规模经济:它又可以看作是同一行业的内部规模经济。(1)集群内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可以利用空间接近性,与其他外部企业通过合资、合作或建立联盟等方式从事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以弥补其在技术、资金、人才、管理方面的不足,获得资源互补方面的外部规模经济。(2)集群企业庞大的联合需求与联合供给形成的可观的整体市场规模,既为区内企业创造垄断优势,提高市场地位,增强企业在采购与销售方面对集群外部企业的议价能力,从而节约生产成本,又可以为专门满足市场缝隙与边缘需求的新企业的诞生辟出市场空间,促进了产业内部分工的深化并进一步扩大集群规模。这种联合需求还能推动地方政府加大对区域内交通运输、能源供给、环境治理、邮电通讯等硬件设施的投资和改造,并通过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健全政府服务体系,营造适应集群发展的软环境,使集群企业共享基础设施方面的外部规模经济。(3)集群企业可以共同建立销售中心,形成专业性的零售、批发市场,从共享的销售网络中获得营销方面的外部规模经济(魏守华,2002)。(4)集群企业大都属于“小而特、小而专、小而精”类型,它们可以借助集群优势迅速壮大和不断提升,依靠区域专业市场行销四方,扩大影响,树立形象,由近及远,先在本地区推出一定知名度的品牌,进而进军全国形成名牌(吴宣恭,2002)。(5)集群企业还可以凭借集群地区规模经济获得的价格、质量优势,保证按期交货,增加谈判筹码,并利用产业网站和电子商务,拓展国际经济联系渠道,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吴宣恭,2002)。
3、内部范围经济:在柔性生产方式下,由于CAM、CAD、CIMS等现代技术的采用,集群内的一些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地调整产品的产量和创新产品的样式,比较容易实现企业内部范围经济。如我国低压电器之都——浙江省温州市柳市镇的龙头企业正泰集团,原来是生产低压电器为主导产品的企业,而现在则逐步拓宽生产和经营领域,除继续生产低压电器外,还生产成套设备、仪器仪表、通信设备、汽车电器等产品,有100多个系列、5000多个型号、20000多个规格。
4、外部范围经济:它也可以看作是某一行业或区域的内部范围经济。通过专业化分工,集群企业协同参与价值链的全部增值活动。在这种情况下生产系统被肢解为许多部分,分散在众多中小企业中,然后,企业之间再通过建立合作的网络关系进行交易。这些专业化的企业联合起来进行多样化产品的生产,便可以形成行业的范围经济。而这种范围经济对单个企业来讲,则是外部的范围经济。
5、节约交易费用,提高合作效率。集群经济在享受专业化分工带来的益处的同时,是否能够避免遭受中间产品交易中严重的机会主义侵犯及其因资产专用性提高引起的交易费用的增加?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1979/1985)从交易过程中行为主体的有限理性、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机会主义的出现以及资产的专用性角度出发指出,当交易中一方的资产专业用性较高、未来的不确定性较大、交易次数较频繁时,机会主义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较大,从而市场交易费用也较高。杨小凯将劳动分工和交易效率结合在一起,也指出“市场上自利行为交互作用形成的最重要的两难冲突是分工经济与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分工越发达,则交易成本越高”(杨小凯,1999)。他所指的分工费用应该是包括市场上的交易费用和空间距离造成的耗费两部分。
而集群经济的空间集聚特征与社会文化特征恰好有利于节约这两方面的费用。集群企业的空间接近性可以降低企业间每一次交换的交易成本,继而在连续的交易过程中大大减少总的交易成本。集群企业的经济活动根植于地方社会网络之中,企业与企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基于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一致的价值观念。在这种“互识社会”与“人文网络”环境中,区内成员经过长期的交往与交易积累起较高的社会资本存量,为各经济主体间的市场信息搜寻与交流和契约的达成与履行奠定良好的信任与承诺基础。在此信任和承诺基础上,单个企业的失信与违约成本相当高,因为这意味着他得面对整个集群全体企业的惩罚,“这种‘不义’行为带来的损失难以用财富来衡量,而且还会由于长期铭记殃及自己的亲属和后代”(仇保兴,1999)。另外,有限区域范围内聚集了足够数量的同类企业,使企业可以较为容易地在当地获得替代的、同质的交易合作伙伴,“形成多个代理人竞争的网络结构”(林闽钢,2002),增强谈判力量,从而减少和克服因资产专用性而可能产生的机会主义行为。
四、产业集群的创新创业优势
大批产业相关的企业聚集在一个地区,既加强了彼此的竞争,又可能产生互相学习的效应,使原来基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发展为创新创业优势,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促进新业务与新企业的衍生。1、创新的激励效应。由于在较小的区域范围内汇集了大量的竞争对手,形成“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贴近竞争者生存”(李新春,2001)的局面,无情的竞争规律形成强大的压力,并转而成为多数企业的强烈创新动力,迫使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或者提升产品质量与产业层次,改善服务;或者将同质性竞争转变为差异化竞争,另辟蹊径,开发新的产品品种和工艺。
2、创新的学习效应。由于区位接近、经济联系频繁、信息交流便捷,企业集群免不了发生企业之间的知识和技术扩散,提供了较多的学习机会,即人们所说的“比有同行,学有对门”。更应看到的是,创新的学习效应不仅发生在同行之间,它还会通过基于“共同实践活动”的“跨行业链”的知识流动(李钟文等,2002),扩展到集群创新网络的其他节点之间(如地方政府、中介组织等),形成集群区域的整体协同创新。
3、创新的文化氛围。众多企业集聚在一个地区,互相竞争又互相学习,使协作创新、加强地区竞争力成为企业集群的共同愿望。想创新、讲创新、争创新构成一种特有的文化氛围,成为创新的重要催化剂,激励集群企业不断追求和积累新知识和新技术(吴宣恭,2002)。
4、创新的服务体系。一是相关产业的创新支撑。“在很多产业中,一个企业的潜在优势是因为它的相关产业具有优势。因为相关产业的表现与能力,自然会带动上、下游的创新和国际化”(迈克尔·波特,2002)。供应商是产品创新与升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产业若要形成竞争优势,必须与之维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在这种合作关系中,一方面供应商会协助企业认知新方法、新机会和新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企业则提供供应商新点子、新信息和市场视野,带动供应商自我创新,努力发展新技术,并培养新产品研发的环境。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交集与共同解决问题的关系,也会使它们更快、更有效率地克服困难”(迈克尔·波特,2002)。因此波特才将这种具有“提升效应”的相关支持性产业称为“休戚与共的优势网络”。二是知识生产机构的创新支撑。企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吸引了大量提供研究开发和技术支持的机构,如学校、科研单位、管理咨询机构、培训教育组织、技术开发机构、行业协会等。这些机构加强技术的研发、交流和扩散,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广泛的机会,又便于企业人员的学习提高,有利于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和积累,有力地支撑了集群企业的创新(吴宣恭,2002)。
5、创新的人际环境。集群区域相对较小,区内人员联系紧密,容易相互了解,人际关系的信任度高,社会资本积累丰富,有利于形成长期配合、合作攻关的稳定创新、快速创新和持续创新环境。正如有人在描述硅谷人际环境所指出的:“在这一狭小地域里,竞争者们在同样的商店购物、同样的餐馆就餐、送孩子去同样的学校就读、上下班共乘同一汽车、与同样的供应商打交道、甚至与同一群人在禁烟的办公楼外吸烟。当然,许多人在公司之间跳槽。所有这一切使得人们无法不知道别人的情况。这又使人们获得一种额外的洞察力来解释一项产品的发布、来了解一项专利、来了解一个产品的意义或使用一种工具。重要的是:这种‘飘荡在空中’的共享的非正式知识在一个地区的集中,为解读在这里产生的正式的知识提供了一把无与伦比的钥匙。”这把钥匙使“具备硅谷精神的同业竞争者对于所公布的产品或专利的意义理解得比其他人更快些、更深刻些,因而能够采取相应的行动。这一行动和反应过程推动竞争者进行快速、螺旋式的创新活动”(李钟文等,2002)。
6、创业文化与创业优势。许多人在论述集群的优势时往往只注重其创新优势,而忽略其创业优势。事实上,集群不仅提供适于创新的氛围,而且还孕育易于创业的沃土,这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李钟文等人(2002)就将硅谷高科技企业集群的独特优势概括为“创新与创业精神的栖息地”。“栖息地”的比喻说明硅谷有一种使创业精神转换成科技创新的环境条件,“所有高技术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已经在这里随时间得到有机的发展。硅谷栖息地包含了人员、企业与机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网络互动模式”(李钟文等,2002)。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几乎所有人都有勇于冒险、不断进取的创业精神,每个人都努力创办新公司,都想成为百万富翁,否则就被视为异类。因此,“硅谷的特色在于它孕育了许多企业。换句话说,尽管很多重大的科学技术进步在此产生,但硅谷的故事却不应仅仅局限在取得的科学进步或技术突破上。”“令硅谷与众不同的不是这里发明的技术,而是把这些技术进行开发、利用并将其推向市场的在当地创建的企业。……硅谷的故事是企业尤其是创业企业进行技术开发与市场应用的历史”(李钟文等,2002)。而且,集群的创业优势不仅体现在高科技产业领域,在传统产业集群比较普遍的浙江温州、慈溪等地区这种优势也日益显现。在当地,“人人都想当老板”,创业已经成为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年轻人不创业,就会被认为“没出息”(魏守华,2002)。因为,“在有集群的地区经常很容易得到所需要的资本、技术、投入和员工,把这些组合起来就可以组成一个新的企业。那些已经和集群很熟悉的当地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在资本方面要求一个较低的风险损失率。而且,集群经常代表着一个显著的地方市场已经形成。企业家能从已经建立的诸多关系中受益。所有这些因素都降低了可以觉察到的、使企业不能退出的风险”(迈克尔·波特,1998)。
五、产业集群的扩张优势
产业集群凭借其上述各方面优势,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巨大规模,拉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和扩张。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单个企业的集群化成长和集群的整体性扩张。
1、企业的集群化成长(李新春,2002)。大多原有关于企业成长的学说可以被归结为“战略选择”模型,在这一模型中,企业成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在于充分利用自身的剩余资源。在此前提下,企业有三种基本成长战略:一般性成长(依靠内部资源)、购并成长和跨组织成长(主要是针对大企业的网络化成长)。企业集群化成长区别于前三者的地方是:单个中小企业的资源能力获取更多是通过外部方式实现的。这具体表现在:(1)对集聚的其他企业在产品技术知识、管理以及市场知识的学习仿效。尽管存在组织的边界,但跨组织的学习在企业集群的环境下更容易实现。组织的很多意会性知识都可能通过日常的观察和交流暴露出来,甚至组织的文化也有很强的“传染效应”,组织间的“标杆学习”成为获取资源能力的重要方式。(2)集体行动如成立行业协会或商会、营销协会、采购协作等合作化组织,为企业成长创造了重要的营销、生产和质量控制等资源能力。(3)集群中的地方政府(具有企业家精神)从发展地方经济、创造就业和税收的目标出发,为企业发展给予的制度化资源供给的推动。
2、集群的整体性扩张(吴宣恭,2002)。(1)横向规模扩张。由于集群具有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使其所在地区能不断吸引新的投资,集群优势已经成为企业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集群的市场优势又使投资者更容易发现市场机会,减少投资风险顾虑,萌发创业愿望,也有助于新企业的大量增加,从而导致区域内经济规模不断扩大。(2)纵向规模扩张。随着大量生产要素进入集群所在地区,能在原有产品和产业之外,不断拓展上下游产业,扩大产业规模,同时组建大量配套企业和服务性企业,使集群区域出现全方位的高速扩张,规模成倍增长。(3)整体合力扩张。企业集群与小区域的耦合强化了企业间的协作。在差异化竞争策略的引导下,各部分集群企业追求的市场各有差异,出现了日益细化的社会分工,因此,各关联企业之间更多的是协作关系,容易形成共同的利益,荣损与共,由此提高了产业的整体合力,加速了企业集群的对外扩张。在企业集群扩展优势的作用下,集群中的企业尤其是骨干企业,发展非常迅猛。
六、结论
产业集群的资源获取优势、市场效率优势、创新创业优势和市场扩张优势对于区域内经济主体尤其是企业来说,一方面它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产业集群能够帮助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他们的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另一方面,这些优势是该地区产业内企业所共享的,对该地区以外的企业而言,要想利用这些资源是有成本的;而且,由于企业在地域邻近性条件下的长期互动形成的集群共同知识积累是其他非集群区域的企业难以模仿的。因此,产业集群能够为区域内企业带来租金,从而成为企业获得强劲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