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新迎 山东省新泰市翟镇榆山联办小学 271200
小学作文教学是一件让很多语文老师头疼的事,老师感觉不爽,学生亦如此,写作文也成了很多小学生很挠头的事。如何让学生爱上作文,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责无旁贷要思考的事。《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作文教学这样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段论述,体现了一种全新的作文教学理念:“小学作文教学要淡化文体,重视学生兴趣、情感对习作的影响”。“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作文也如此。
作文教学中,如果能针对孩子们喜欢新鲜、具体、有趣事物的年龄特点,从“趣”和“乐”入手,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写作欲望,把作文课上得声情并茂,生动活泼,学生肯定会乐写、愿写,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成了一件学生期待的快乐事情。
一、带领学生深入生活,有体验才会写生活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该如何汇集写作源泉呢?我以为:“指导小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内容就是写作的素材,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
我眼看世界,我手写我心。春天来了,带孩子们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去爬山,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从一棵小草、一朵小花、一条河流去寻找春天。孩子的眼睛是敏锐的,一旦他们留心观察,就会有许许多多我们意想不到的发现,只要学生心中有,笔下自然就有。
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感情。”学生的生活是单调的,特别是当今的孩子,电子时代的到来,让孩子们与电脑、电视、手机为伍的生活更空泛无物。因此,老师每天的作文教学就不能仅局限于课堂讲授作文的方法,老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乐于观察,善于观察,捕捉生活中朵朵美丽的浪花。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写作的“米”哪里来?就靠生活的积累,在生活中。
二、引导大量阅读与积累,丰富生活乐于写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话告诉我们要写好文章必须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没有积累,驾驭不了语言这一工具,内心即使再丰富也不会很好地表达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新课标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各学段学生课外阅读量,小学、初中九年,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应当在400万字以上。阅读然后重视语言积累与运用,语文课本中的每篇课文都是精选的语言优美的典范。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优美精彩的词句片段,诵读品味,日积月累,丰富学生对词汇语句的储存。例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我就让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诵读精彩片段。如:“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通过反复地朗读和背诵这些优美的句子,同学们都仿佛被这奇妙的桂林山水美景所陶醉,同时,同学们还学会了用这种句式来仿写我们的莲花山,把莲花山写得异常的美。
课外阅读的好处我们众所周知,它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与思想,开拓学生视野,弥补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可以让学生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加深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使学生从作品中汲取精华,潜移默化地掌握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技巧。长此以往,就可以使学生的作文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写作水平大大提高。
三、先演后写,先写后赛
表情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是揭示人物内心最好的方法,而学生的表情描写往往苍白、空洞。假如把指导学生描写人物表情、动作、语言的作文课上成“喜怒哀乐”表演课,抓住学生面部五官的变化特征、四肢的变化、语言的特点写人物,那么人物描写就会丰满、有血有肉,学生也可以在愉悦的积极情绪中提高作文水平。
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动机能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每周作文我都在班里展开作文竞赛,评出佳作奖,并用统一打印的稿纸让学生抄写出来,装订成册,在班内交流。另外,我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和征文活动,让学生在竞争心态中发挥各自优势,写出最优美的作文。
四、提炼写作方法,提高作文能力
写作是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揣摩才能悟出其规律。要引导学生养成勤动笔的习惯,熟能生巧,写作能力也是在不断实践中提高的。多读多写文自工,只有多写,做起文章才能得心应手。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指导他们如何审题,怎样开头、结尾,如何布局谋篇,以及怎样写人记事等训练。学生积累了写作技巧,所写的文章就会大有进步。
叶圣陶先生说过:“要让学生高高兴兴地学,有滋有味地学。”无论是“走进生活,先玩后学”,“大量阅读,丰富生活”,还是“先演后写,先写后赛”、“提炼方法、提高能力”,其目的主要是使学生的作文训练真正成为孩子们快乐表达思想和情感、交流信息的需要,教学实践证明,以上做法对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大有益处。
论文作者:马新迎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11月总第18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0
标签:学生论文; 语言论文; 孩子们论文; 方法论文; 作文教学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小学论文; 《素质教育》2015年11月总第188期供稿论文;